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逻辑
1
作者 王岩 陶鑫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2,159,共13页
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原创性经验,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解决基层矛盾冲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实践智慧,而且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了诸多有益启示,具有独特的价... 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原创性经验,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解决基层矛盾冲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实践智慧,而且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了诸多有益启示,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和鲜明的实践特色。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首创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前提;坚持“多元共治”,汇聚多方力量,注重激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功能,以此打造“党建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特点;坚持“三治融合”,遵循治理规律,注重协调自治、德治、法治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内容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在意蕴;坚持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潮流与社会变革,勇于识变,敢于求变,善于应变,注重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枫桥经验 基层治理 化解矛盾 实践逻辑
下载PDF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价值
2
作者 范劭兴 王智 《群众》 2024年第3期24-25,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文化主体性,就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文化主体性,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质的规定性,这构成其文化独特性质的内在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质的规定性 引领力 内在根据 文化传承发展 塑造力 辐射力
下载PDF
以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3
作者 胡媛媛 《群众》 2022年第15期20-21,共2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以其深沉而持久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专章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最新论述。这些重...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以其深沉而持久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专章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最新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相关章节内容一脉相承,以坚定文化自信为主线,依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法路径,从内涵、来源、特质、目标及其价值等方面深刻阐明文化自信的理论蕴涵和实践要求,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章节内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方法路径 根本遵循 理论蕴涵 面向未来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婷婷 王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智能化、数字化的网络时代,习近平高度重视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不断深化对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的认识,以问题为导向,阐释了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的... 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智能化、数字化的网络时代,习近平高度重视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不断深化对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的认识,以问题为导向,阐释了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的战略意义、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入探析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舆论工作观,有利于把握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工作的意义和重点,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进而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网络空间 主流思想舆论 问题导向
下载PDF
数字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然之境、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
5
作者 毛奕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27,共7页
人类社会已步入数字时代,民主政治亦深受数字技术影响,但这种变化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视域。在数字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数字化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引领,从而科学合理地构想中国数字民主政治的应然之境。同时... 人类社会已步入数字时代,民主政治亦深受数字技术影响,但这种变化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视域。在数字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数字化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引领,从而科学合理地构想中国数字民主政治的应然之境。同时,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正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使民主理想在与具体实践的不断调适中逐步化为现实,实现政治哲学与政治实践的辩证统一。进而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加快构建符合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全过程人民民主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属性特质及其维度展开
6
作者 毛奕峰 王岩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0,共12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成就,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擘画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最广泛”的特质从实施样态之维,揭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体现于丰富的政治主体、全面的关涉领域、立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成就,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擘画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最广泛”的特质从实施样态之维,揭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体现于丰富的政治主体、全面的关涉领域、立体的时空架构;“最真实”的特质从实施过程之维,揭示其真实性体现于对旧有民主观念的合理扬弃、对党的民主成果的深化发展、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系统超越;“最管用”的特质从实施成果之维,揭示其管用性体现于推动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相统一、普遍共性与相异特性相统一、历史传承与创造转化相统一、人民幸福与人类进步相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人类对民主的美好希冀变成现实,充分印证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新时代 现代化 民主
下载PDF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逻辑与范式转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坤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8,共7页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动态的变化性,即在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实践任务之下展现出关于工业化发展道路不同的理论思考,彰显出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的认知范式转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动态的变化性,即在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实践任务之下展现出关于工业化发展道路不同的理论思考,彰显出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的认知范式转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经历了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性出场、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主体自觉,以及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性转变三大历史阶段。当前,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下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渊源,需要厘清毛泽东时代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本历程,其不仅关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问题”,也关乎当前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时代价值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工业化思想 历史逻辑 范式转化
下载PDF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8
作者 杨波 徐川 《群众》 2022年第21期25-26,共2页
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 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关键在青年,关键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敢担当 民族复兴 现代化 广大青年 跟党走 脚踏实地 奋斗目标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质——基于中华文明和平性多重样态的视域
9
作者 王岩 《求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与西方现代化不同,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和平发展的价值特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对中华文明属性特征的高度提炼,和平性在现实中通常体现于传统文化、沉淀于民族... 与西方现代化不同,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和平发展的价值特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对中华文明属性特征的高度提炼,和平性在现实中通常体现于传统文化、沉淀于民族精神、作用于制度建设并附着于外交理念,这些具象化的表现形式彼此交融、相互支撑,通过厚植文化底蕴、标注精神坐标、提供制度保障以及彰显世界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坚定选择和平发展战略供给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和平发展 中华文明 和平性
原文传递
青年“内卷文化”的批判性阐释及其应对之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奕峰 王岩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99,共8页
“内卷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新形态,其背后隐喻着社会转型的过程性阵痛,反映了部分青年过度竞争的生存境遇。大体而言,“内卷文化”的现实样态与危害隐忧主要表现为低效性精益求精下奋斗精神的消解、功利化目标导向下人际交往的变味、... “内卷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新形态,其背后隐喻着社会转型的过程性阵痛,反映了部分青年过度竞争的生存境遇。大体而言,“内卷文化”的现实样态与危害隐忧主要表现为低效性精益求精下奋斗精神的消解、功利化目标导向下人际交往的变味、圈层式活动场域下思想认知的偏差、短视型竞争策略下个人发展的失衡。为有效应对“内卷文化”消极因素对青年成长成才的不良影响,应加强价值引领,形成“正视卷”的思想自觉;提高个人修为,练就“突破卷”的过硬本领;坚持协同发力,营造“良性卷”的社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内卷文化” 青年亚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路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六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11
作者 徐川 《国家治理》 2022年第19期2-7,共6页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培养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实现事业后继有人的必然选择。因此,立足新时代,解决“好干部应该怎么样、怎样成为好干部、如...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培养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实现事业后继有人的必然选择。因此,立足新时代,解决“好干部应该怎么样、怎样成为好干部、如何培养好干部”等问题,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年轻干部应把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人民至上、注重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负责以及强化自我修炼作为根本遵循;各级党组织应把握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的干部成长普遍规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应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短期和长期相结合、育德和育才相结合、破格与墩苗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 政治能力
原文传递
共同富裕视域下规范我国财富积累的机制与路径
12
作者 谷丁 王岩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1,共10页
财富观念是否契合生产状况,财富积累是否健康长效,财富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关涉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成败。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辨析为扫清财富积累认知障碍提供了参照,具有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财富积累从形式上克服了... 财富观念是否契合生产状况,财富积累是否健康长效,财富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关涉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成败。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辨析为扫清财富积累认知障碍提供了参照,具有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财富积累从形式上克服了单一化倾向,短期内高速实现了物质与精神财富、生态与生命财富集中化积累。但由于缺乏有效制度的规范,在财富积累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积累与分配非协调化,工资性与财产性收入贡献差异化,区域、城乡、个人财富差距显性化,高低收入群体财富积累速率分疏化,财富积累扩展度相对固定化,阻碍了共同富裕的推进。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加财富积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障财富积累,以完善税制结构规范财富积累,以崇高社会主义财富观念引导财富积累,成为规范财富积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积累 共同富裕 财富观念 财富分配
下载PDF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实践辩证法
13
作者 王岩 郭凤龙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7,共11页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观大势、谋全局,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续部署,彰显出这一战略安排的实践辩证法。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在战...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观大势、谋全局,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续部署,彰显出这一战略安排的实践辩证法。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在战略选择上呈现出历史所蕴、现实所需与未来所向的辩证统一;在战略要义上呈现出全面布局、循序渐进与精准施策的辩证统一;在战略实践上呈现出本质要求、方向选择与方法依循的辩证统一;在战略意旨上呈现出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与世界情怀的辩证统一。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应从整体上把握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布局,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两步走”战略安排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辩证法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理路 被引量:39
14
作者 王岩 吴媚霞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9,共8页
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接续奋斗,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合理性和时代进步性,既要看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从中国式现... 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接续奋斗,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合理性和时代进步性,既要看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从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文明逻辑。只有从已然和应然两个维度,才能充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内在逻辑
原文传递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所有制基础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岩 张星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0,108,共11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是否吻合,关涉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成败。生产资料公有制因符合社会进步规律和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具有推进共同富裕的属性特征和原动力,构成了新时代共同富裕所有制基础的应然指向。由于我国仍...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是否吻合,关涉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成败。生产资料公有制因符合社会进步规律和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具有推进共同富裕的属性特征和原动力,构成了新时代共同富裕所有制基础的应然指向。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经济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就成为新时代共同富裕所有制基础的实然发展。在新时代,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最大限度发挥好公有制、多种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应是巩固共同富裕所有制基础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同富裕 “两个毫不动摇” 生产资料所有制
原文传递
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
16
作者 王岩 熊峰 《思想战线》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的应然价值诉求,即倡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式现代化始终坚持资本至上的价值理念,崇尚理性至上的价值标准,恪守零和...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的应然价值诉求,即倡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式现代化始终坚持资本至上的价值理念,崇尚理性至上的价值标准,恪守零和博弈的价值取向,逐渐偏离了现代化价值观的应然指向,造成现代化价值观的现实悖论。与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核心要义,在价值维度形成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和平发展的价值取向等基本内涵。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具有人民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主要特性。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对于引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化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互鉴、绘就人类现代化新世界图景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独特价值观
下载PDF
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岩 张星 《思想理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2,共9页
共同富裕不仅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价值追求,更是人类不断突破生产力发展限制、改革生产关系将其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国式现代化承载了几千年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引,立足于中国的发展现状,超越了西... 共同富裕不仅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价值追求,更是人类不断突破生产力发展限制、改革生产关系将其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国式现代化承载了几千年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引,立足于中国的发展现状,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真正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其本质要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但也要看到,处于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式现代化在财富的创造、积累、分配和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和补齐社会保障短板弱项等,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大历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阐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岩 吴媚霞 《思想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6,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特定境遇而展开的历史性存在,也是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的过程性存在,体现了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需要我们从大历史观的视距加以整体性考察。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大历史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既深深植根于中华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特定境遇而展开的历史性存在,也是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的过程性存在,体现了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需要我们从大历史观的视距加以整体性考察。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大历史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既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独特底蕴又推动中华文明自我更新的现代化。从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大历史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开辟的具有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的现代化;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历史来看,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存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史、世界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史均具有深远意义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大历史观 中华文明 民族复兴 世界历史意义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共同富裕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质性超越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岩 谷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3年第1期74-84,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承了几千年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了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标志的、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的发展宗旨。就当前西方而言,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稳定装置和国家垄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承了几千年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了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标志的、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的发展宗旨。就当前西方而言,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稳定装置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存在样态的福利国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性质、财富分配方式和资本主义国家本质,其时间的有限性、目的的功利性、功能的改良性、环节的互斥性和结果的虚假性昭然若揭。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共同富裕呈现出在生产与分配、物质与精神、先富与后富、尽力与量力等方面的辩证统一,凸显了与西方福利国家的本质不同。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今天,坚定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对西方福利国家实质性超越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福利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 实质性超越
原文传递
数字消费主义的逻辑生成及其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超 《思想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6-82,共7页
作为消费主义向数字领域拓展的产物和形态,数字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支配下消费领域数字化和数字领域消费化双向进程发生异化的结果。数字消费主义借助数字资本和数字技术的交相强化,在消费主体“产消化”中实现了“主动性”的劳动剥削、... 作为消费主义向数字领域拓展的产物和形态,数字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支配下消费领域数字化和数字领域消费化双向进程发生异化的结果。数字消费主义借助数字资本和数字技术的交相强化,在消费主体“产消化”中实现了“主动性”的劳动剥削、在消费需求“订制化”中削弱了消费主体的自主性、在消费关系“虚拟化”中加剧了人际关系的新异化、在消费体验“致瘾化”中催生了不节制的享乐主义、在消费模式“流量化”中诱发了庸俗化的消费审美,从而对人与社会发展产生了远甚于以往传统消费主义的危害。科学揭示数字消费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实质,坚持以制度优势遏制数字资本恶性增殖、逐步实现数字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以及弘扬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学消费观,是防范和应对数字消费主义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消费主义 数字资本 数字技术 资本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