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情绪晴雨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情绪管理的体会 被引量:10
1
作者 江恒 夏丽莉 +6 位作者 吴金凤 刘滢 陈爱玲 王雪梅 张莉 王素英 高春红 《护理学报》 2014年第2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情绪晴雨表",对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情绪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四种颜色的性格分析理论,评估患者的性格类型,及时干预;记录每例患者的情绪评估、干预信息在自设的"情绪晴雨表"展示板上,将之列入... 目的探讨应用"情绪晴雨表",对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情绪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四种颜色的性格分析理论,评估患者的性格类型,及时干预;记录每例患者的情绪评估、干预信息在自设的"情绪晴雨表"展示板上,将之列入护士每日交接班内容,由责任护士进行动态评估和干预。结果实施近1年,及时发现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做干预,增加了患者的合作行为,减少了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责任护士对老年患者情绪变化的关注。结论对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性格分类,动态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采用"情绪晴雨表"进行管理,有一定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晴雨表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
作者 钱晰彦 汤一帆 +3 位作者 李婷茹 高春红 范云霞 梅克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416-1423,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总结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相关危险因素,为推动CVD防治关口前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INAHL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 目的通过Meta分析总结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相关危险因素,为推动CVD防治关口前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INAHL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高血压患者发生CVD相关危险因素的英文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12月。2位研究者独立提取被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0篇文献、19种危险因素,共计26596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46,95%CI:1.23~1.74)、衰老(OR=0.36,95%CI:0.26~0.50)、糖尿病(OR=2.06,95%CI:1.53~2.78)、胆固醇偏高(OR=0.59,95%CI:0.40~0.88)、肾小球滤过率偏低(OR=2.61,95%CI:2.05~3.32)、贫血(OR=2.5,95%CI:1.80~3.42)、睡眠呼吸暂停(OR=2.2,95%CI:1.62~2.99)、低体能状态(OR=1.52,95%CI:1.00~2.31)、血压控制不佳(OR=0.55,95%CI:0.40~0.76)、高血压治疗经历(OR=1.4,95%CI:1.15~1.70)、抑郁(OR=1.81,95%CI:1.44~2.29)均是高血压人群发生CVD事件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风险高于女性,年龄偏高组、尿蛋白偏高组患者发生非死亡性CVD事件风险较高,而糖尿病组患者发生CVD死亡的风险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衰老、糖尿病、胆固醇偏高、肾小球滤过率偏低、贫血、睡眠呼吸暂停、低体能状态、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治疗经历、抑郁均是高血压患者发生CVD事件的危险因素,提示对该类人群进行CVD一级预防的重点是优化合并症管理,同时控制原发病并提升机体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降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雨露 高春红 +1 位作者 胡晓琳 王敬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优化鼻胃管固定和维护流程,对关键点进行细节改进,保证鼻胃管留置期间安全和有效.实施六西...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优化鼻胃管固定和维护流程,对关键点进行细节改进,保证鼻胃管留置期间安全和有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收集老年心血管科2016年1月-8月留置胃管患者198例次资料,改进措施落实后,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6月鼻胃管留置患者185例次资料.结果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实施前的6.06%降低到实施后的1.08%(P<0.05).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病区原先制定的鼻胃管固定和维护流程进行优化和细节管理,有效降低了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了专科护理内涵,保证了患者管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鼻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安全管理 护理管理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不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后的炎症因子反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卢妙 王向明 +1 位作者 王森 周传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2期8414-8419,共6页
背景: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依维莫司洗脱支架能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后的炎症反应,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Firebird支架是目前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XIENCE.V支架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雷帕霉素衍生物依维莫司洗... 背景: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依维莫司洗脱支架能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后的炎症反应,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Firebird支架是目前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XIENCE.V支架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雷帕霉素衍生物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目的:比较国产雷帕霉素洗脱Firebird支架及进口XIENCE.V支架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间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4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5例。经药物治疗病情72 h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Firebird支架组58例,XIENCE.V支架组54例。结果与结论:与置入前相比,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置入后24 h显著升高(P<0.01),置入后1个月显著下降(P<0.05)。置入后24 h、1周、1个月,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中及置入后1个月均无心脏意外事件发生,两组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相似。结果证实,Firebird支架与XIENCE.V支架治疗均能抑制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后炎症反应,且临床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复合支架材料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雷帕霉素 依维莫司 FIREBIRD支架 XIENCE.V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组织工程 C反应蛋白质 支架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压力、运动动机与幸福感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金鳌 吴迪 +2 位作者 赵珊 江恒 张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压力、运动动机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为促进慢病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运动,提升生存质量和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5—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南京、苏州、常州市中心城区向处于康复期的老年慢性病...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压力、运动动机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为促进慢病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运动,提升生存质量和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5—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南京、苏州、常州市中心城区向处于康复期的老年慢性病患者(≥60周岁)发放有效问卷390份,运用相关量表对调查对象的心理压力、运动动机、幸福感进行测量并构建结构关系模型,通过路径分析探索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心理压力与运动动机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β=-0.58,P<0.05),且与内部动机的负性相关度最大(β=-0.69,P<0.05),与外部动机的负性相关度次之(β=-0.46,P<0.05),而与无动机之间则呈显著性正相关(β=0.52,P<0.05);运动动机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β=0.41,P<0.05),其中,内部动机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β=0.65,P<0.05),而外部动机(β=0.13,P>0.05)和无动机(β=0.07,P>0.05)与幸福感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会降低运动动机,进而导致幸福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病 康复期 心理压力 运动动机 幸福感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闵笑颜 钱进 +3 位作者 许建 王俊宏 储明 王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昼夜变化规律,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5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53例健康体检者或非糖尿病住院患者(对照组),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对HRV时域指标... 目的分析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昼夜变化规律,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5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53例健康体检者或非糖尿病住院患者(对照组),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对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RMSSD、PNN 50的分析,比较2组HRV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组HRV昼夜指标差异。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24 h、日间、夜间HRV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日间与夜间HRV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糖尿病组SDNN以及SDANN日间与夜间亦有明显差异,但呈现昼高夜低现象,RMSSD、SDNN Index以及PN50日间与夜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昼夜节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昼夜节律
下载PDF
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状况及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金凤 张英 +7 位作者 曹静 陈丽丽 李雁飞 陶彤 彭蕾 孙春梅 胡蓉 袁海川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7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状况及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血管选择及保护提供依据。方法: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22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外周静脉状况,了解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药物种类和静脉输液通道使...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状况及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血管选择及保护提供依据。方法: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22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外周静脉状况,了解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药物种类和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对不同静脉输液通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周静脉充盈程度逐渐下降,尤其是手背静脉和前臂静脉的充盈程度下降明显。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输液治疗率高达94.59%,其中有64.89%的患者静脉输注过BCEG(即TPN、化疗药、脱水剂、血管活性药)中至少一类药物。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43.69%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49.10%的患者使用头皮针,36.48%患者使用中心静脉输液途径。结论:老年患者外周静脉充盈程度低,应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和治疗方案,合理选择静脉输液途径,减少输液对血管造成的损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 静脉输液
原文传递
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向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82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负荷瑞舒伐他汀组(42例)。对照组术前不给予瑞舒伐他... 目的探讨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82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负荷瑞舒伐他汀组(42例)。对照组术前不给予瑞舒伐他汀负荷,负荷瑞舒伐他汀组术前2-4 h内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负荷,两组术后均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长期服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心肌标志物超敏肌钙蛋白T(hs-c Tn T)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 PCI术后24 h负荷瑞舒伐他汀组hs-c Tn T的升高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7 d两组hs-c Tn T的升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 h负荷瑞舒伐他汀组hs-CRP、HMGB1和MCP-1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及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老年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如何接诊老年晕厥患者
9
作者 狄群 郭妍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14期27-28,共2页
晕厥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全脑低灌注,进而突然发生短暂性意识丧失,伴全身肌肉无力,姿势张力丧失,但是,无任何医疗干预可自行完全恢复,通常认为是短暂性意识丧失(T—LOC)的一种。
关键词 老年晕厥 患者 接诊 意识丧失 脑低灌注 肌肉无力 医疗干预 短暂性
下载PDF
228例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后生存状况及死亡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敏铮 夏丽莉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68,共6页
目的了解60岁及以上患者在院期间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后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其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江苏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2017-2020年60岁及以上住院跌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随访信息,随访截止... 目的了解60岁及以上患者在院期间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后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其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江苏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2017-2020年60岁及以上住院跌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随访信息,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采用寿命表法描述其生存状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28例住院老年患者,年龄(78.48±10.43)岁,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第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5.0%、58.0%、45.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752,95%CI为1.013~3.030,P=0.045)、年龄80岁及以上(HR=1.893,95%CI为1.107~3.237,P=0.020)、轻度贫血(HR=1.880,95%CI为1.042~3.391,P=0.036)、中度及以上贫血(HR=2.819,95%CI为1.395~5.695,P=0.004)、血清白蛋白<35g/L(HR=1.678,95%CI为1.005~2.802,P=0.048)是影响住院老年跌倒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老年跌倒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45.0%;男性、年龄80岁及以上、贫血、低蛋白血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住院患者 意外跌倒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老年病人血小板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洪牮 卢妙 姜苏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022-1024,共3页
近年来冠心病与抑郁症两大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研究报道在冠心病病人中抑郁的发生率约为5%~30%[1-3]。抑郁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增加冠心病发病率,而且影响冠心病的预后[4]。
关键词 冠心病发病率 冠心病病人 抑郁症 老年病人 血小板相关指标 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意义 发生率
下载PDF
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春红 梅克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将2017年6月—8月、9月—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行PCI术的96例老年CHD患者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均配对1名... 目的探讨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将2017年6月—8月、9月—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行PCI术的96例老年CHD患者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均配对1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主要照顾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评估2组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简易健康量表(SF-36)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12(12.50%)例、再住院15(15.63%)例、再狭窄10(10.42%)例;观察组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2(2.08%)例、再住院3(3.26%)例、再狭窄1(1.0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要照顾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CHD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主要照顾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苏蓉 吴军 +2 位作者 王森 闵笑颜 洪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87-1289,共3页
目前,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普遍老龄化,老年病人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患病人群。与中青年病人相比,相似程度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显著升高。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诊疗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1-2]。在高血压的诸多致病因素... 目前,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普遍老龄化,老年病人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患病人群。与中青年病人相比,相似程度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显著升高。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诊疗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1-2]。在高血压的诸多致病因素中,现已证实自主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形成和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也可参与和促进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与发展[3]。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一种无创、间接检测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手段。HRV即心率快慢的差异性,反映了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情况,是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标志,而且低HRV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交感神经张力 自主神经功能 心脑血管事件 自主神经系统 患病人群 老年病人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老年病人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卢妙 陆小伟 王璎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781-784,788,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发生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264例老年病人术后TR的情况。术后出现新的TR或TR程度较术前加重的病人...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发生或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264例老年病人术后TR的情况。术后出现新的TR或TR程度较术前加重的病人为加重组,其余为未加重组。比较2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对病人术后TR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64例植入起搏器的老年病人中,新发TR或TR加重共87例,发生率为33.0%。加重组年龄,术前三尖瓣轻度反流、右室心尖起搏比例及植入年限高于未加重组(P<0.01);左心房内径(LAD)、右心房内径(RAD)大于未加重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AD增大、术前三尖瓣轻度反流、右室心尖起搏、植入年限是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TR发生或发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病人术前RAD增大、起搏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心脏起搏器植入年限长是术后TR发生或发展的危险因素,术前三尖瓣轻度反流是术后TR发生或发展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电极导线介导三尖瓣反流 右心室起搏 右室心尖起搏
下载PDF
超高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基础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
15
作者 王小艳 许健 +2 位作者 钱进 姜苏蓉 王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7-72,共6页
目的 探讨超高龄(≥80岁)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基础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08例超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纳入房颤组,另选取127例超高龄窦性心律老人纳入对照组,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2组心率、HRV时域指... 目的 探讨超高龄(≥80岁)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基础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08例超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纳入房颤组,另选取127例超高龄窦性心律老人纳入对照组,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2组心率、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程记录中5 min NN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 index)、心率变异指数(HRV index)和相邻NN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收集房颤患者的基础临床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HRV时域指标与心率、基础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房颤组的SDNN、RMSSD、HRV index、PNN50、SDNN inde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NN升高与高血压(P=0.001)、服用β受体阻滞剂(P=0.003)、心率慢(P<0.001)显著相关,RMSSD升高与高血压(P=0.040)、服用β受体阻滞剂(P=0.002)、心率慢(P<0.001)显著相关,HRV index升高与心力衰竭(P=0.003)、心率慢(P<0.001)显著相关,PNN50升高与心率慢(P=0.004)显著相关;SDNN index升高与服用β受体阻滞剂(P=0.002)、心率慢(P<0.001)显著相关,SDANN升高与高血压(P=0.006)、心率慢(P<0.001)、服用达比加群(P=0.021)显著相关。结论 超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的HRV与基础临床特征存在相关性,该现象可能源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龄 房颤 心率变异性 高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达比加群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心脏离子通道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森 钱进 姜苏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1013-1015,1020,共4页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随着SGLT2抑制剂的应用,其对心律失常的潜在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心脏钠、钾、钙等离子通道有顺序地开放并保持动态平衡,保证了心脏电信号的正常传导。如果以上离子通道之...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随着SGLT2抑制剂的应用,其对心律失常的潜在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心脏钠、钾、钙等离子通道有顺序地开放并保持动态平衡,保证了心脏电信号的正常传导。如果以上离子通道之间平衡失调,就可引起心脏电信号传导紊乱,诱发心律失常。近年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可改善心脏离子通道的异常,此作用亦为SGLT2抑制剂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现从离子通道的角度对该类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基础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律失常 离子通道
下载PDF
人到中年 小心“隐性冠心病”
17
作者 郭妍 《医药与保健》 2013年第1期12-13,共2页
健康的罗阳为何会猝死 2012年11月25日,歼-15在“辽宁舰”完美升降后,战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肌梗死而逝世。年仅51岁,平时身体状况不错,为何竟会心源性猝死?
关键词 隐性冠心病 心源性猝死 中年 小心 突发心肌梗死 身体状况
下载PDF
AME特邀来稿|小明去开会:波士顿,乌拉圭大师,期待相遇
18
作者 褚明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57-1458,共2页
专栏导读:AME Groups旗下出版了Journal of hToracic Disease (《胸部疾病杂志》)、Annal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心胸外科年鉴》)、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中国癌症研究》)和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 专栏导读:AME Groups旗下出版了Journal of hToracic Disease (《胸部疾病杂志》)、Annal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心胸外科年鉴》)、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中国癌症研究》)和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转化医学年鉴》)等近20本英文医学学术期刊。2014年,AME Groups中文平台--“科研时间”的诞生,为广大从事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带来了福音,提供了更多科研交流和学习分享的机会。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我们“AME科研时间专栏”,订阅我们的公众微信号(科研时间:amegroups),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以便于将这个专栏建设得更好,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一个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 波士顿 乌拉圭 科研工作者 SURGERY 期待 医学学术期刊 胸部疾病
下载PDF
老年房颤与脑卒中
19
作者 吴军 郭妍 《祝您健康》 2017年第4期16-17,共2页
王大爷今年已经80岁,从2008年开始反复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多次症状发作时查心电图均证实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每1~2个月都要发作一次,但王大爷从来也不当回事儿,因为发作时间就一小会,医生建议口服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药物治疗,但... 王大爷今年已经80岁,从2008年开始反复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多次症状发作时查心电图均证实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每1~2个月都要发作一次,但王大爷从来也不当回事儿,因为发作时间就一小会,医生建议口服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药物治疗,但王大爷觉得服用抗凝药华法林太麻烦,经常要去医院抽血化验凝血功能,因此擅自把药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房颤 脑卒中 阵发性心房颤动 发作时间 胸闷症状 药物治疗 控制心室率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老年晕厥 被引量:4
20
作者 狄群 郭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30-32,共3页
晕厥(syncope)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全脑低灌注,进而突然发生短暂性意识丧失,伴全身肌肉无力,姿势张力丧失,但是,无任何医疗干预可自行完全恢复,通常认为是短暂性意识丧失(transientlossofconsciousness,T-LOC)的一种。晕... 晕厥(syncope)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全脑低灌注,进而突然发生短暂性意识丧失,伴全身肌肉无力,姿势张力丧失,但是,无任何医疗干预可自行完全恢复,通常认为是短暂性意识丧失(transientlossofconsciousness,T-LOC)的一种。晕厥的病因错综复杂,临床诊断非常棘手。晕厥既可能是一个良性过程,亦可能严重威胁生命。随着年龄的增长,晕厥的发病率不断增加,70岁以上老年人晕厥发病率急剧上升,而且,老年人晕厥可导致骨折、颅脑硬膜下血肿、软组织损伤等致残性并发症以及此后长期卧床引起的血栓、压疮等一系列并发症。给老年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晕厥 脑硬膜下血肿 意识丧失 软组织损伤 老年人 脑低灌注 肌肉无力 医疗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