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实验中心建设经验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光哲 王同 +4 位作者 徐为民 王春梅 朱丹宇 周昊 薄秀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6-318,共3页
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将有利于依托单位群体科研效率的提高。在院中心实验室现状基础上,分别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和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切实有效并符合单位现状的建设... 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将有利于依托单位群体科研效率的提高。在院中心实验室现状基础上,分别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和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切实有效并符合单位现状的建设经验,力求发挥全院所有大型设备的最佳效能,使院实验室更好地为全院成果创新、科研产出等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单位 中心实验室 管理 建设经验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光哲 徐为民 +3 位作者 王春梅 周昊 徐寸发 朱丹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33-237,共5页
科研院所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下,经过2年以上的探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化建设逐步完成并使用。该平台依据软件工程学的原理,将平台的技术架构分为3层,... 科研院所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下,经过2年以上的探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化建设逐步完成并使用。该平台依据软件工程学的原理,将平台的技术架构分为3层,利用院内局域网络,在中心实验室及各专业研究所实验室安装网络信息点,实现对仪器设备资源的管理、实时在线监控与管理、预约、统计、试验数据存储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仪器设备购置的精准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使院内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为全院科研工作提供了条件保障,为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 自动化管理系统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丹 徐为民 +2 位作者 王同 初立业 王春梅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中心实验室以服务全院科研工作为目标,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加强整体统筹规划,购置通用性较强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科技创新提供条件支撑。同时,吸纳各研究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入网,采取分散放置、统一管理、开放共享的模... 中心实验室以服务全院科研工作为目标,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加强整体统筹规划,购置通用性较强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科技创新提供条件支撑。同时,吸纳各研究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入网,采取分散放置、统一管理、开放共享的模式,以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全院仪器设备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实验室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 共享服务平台
下载PDF
黄粉虫的营养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
4
作者 杨丹 王同 +3 位作者 庄义庆 徐寸发 孙以文 张牧焓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3-620,共8页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通过测定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和虫蛹的营养成分,分析氨基酸质量和脂肪酸组成,评估幼虫和虫蛹的食用安全性,并将幼虫和虫蛹与常见食物的营养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黄粉虫的营养价值及评估其安...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通过测定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和虫蛹的营养成分,分析氨基酸质量和脂肪酸组成,评估幼虫和虫蛹的食用安全性,并将幼虫和虫蛹与常见食物的营养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黄粉虫的营养价值及评估其安全风险。结果表明:黄粉虫幼虫和虫蛹具有高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3.8%和48.0%),高脂肪(含量分别为31.2%和20.9%),有机物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等特点;两者的氨基酸组成一致,配比合理,均含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43.59 mg/g和233.09 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08%和37.82%,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1.06和0.49;两者分别含有9种和8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分别为80.36%和79.99%,必需脂肪酸分别为38.80%和37.84%,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4.09和3.99;两者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其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286.5 mg/kg和7399.0 mg/kg,铅、砷、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符合食用国家安全标准;维生素以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总量分别为5099.0 mg/kg和5338.9 mg/kg。综上,黄粉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不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具有食用及多途径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幼虫 虫蛹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绿肥粉垄耕作耦合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及组分的影响
5
作者 洪立洲 邢锦城 +7 位作者 乔干群 刘冲 张振华 郁凯 董静 朱小梅 陈环宇 王同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明确绿肥粉垄耕作耦合对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探索了滨海盐碱地绿肥粉垄耕作耦合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及组分的影响。小区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裸地+免耕(CK),裸地+常规耕作15 cm深(T1),裸地+粉垄耕作30 cm深(T2),种植苕... 为了明确绿肥粉垄耕作耦合对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探索了滨海盐碱地绿肥粉垄耕作耦合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及组分的影响。小区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裸地+免耕(CK),裸地+常规耕作15 cm深(T1),裸地+粉垄耕作30 cm深(T2),种植苕子并离田+常规耕作15 cm深(T3),种植苕子并还田+常规耕作翻压15 cm深(T4),种植苕子并还田+粉垄耕作30 cm深(T5)。通过采集种植一季玉米后0~20 cm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基本理化性状,分析了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土壤有机碳积累及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种植绿肥并翻压可显著促进盐碱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有机碳组成。与CK相比,T5处理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储量均显著提高,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幅度达到32.9%;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提高;>2.000 mm、0.251~2.000 mm粒级土壤团聚体重量百分数提高,而0.050~0.250 mm、<0.050 mm粒级土壤团聚体重量百分数降低。T5处理提高了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中有机碳贡献率。由此可见绿肥粉垄耕作耦合可以显著提高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有效提升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以及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因此,该耕作方式在滨海盐碱地上推广应用,可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从而达到改善滨海盐碱地土壤碳封存,提高滨海盐碱地土壤耕地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绿肥粉垄耕作耦合 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5种禽蛋蛋黄脂质成分比较
6
作者 杨晨晔 韩伟 +1 位作者 王春梅 杨丹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36-42,共7页
研究普通鸡蛋、草鸡蛋、鸭蛋、鸽子蛋和鹌鹑蛋这5种禽蛋蛋黄中脂质成分的差异。利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LC-QTOF-MS),在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n Spray Ion... 研究普通鸡蛋、草鸡蛋、鸭蛋、鸽子蛋和鹌鹑蛋这5种禽蛋蛋黄中脂质成分的差异。利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LC-QTOF-MS),在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模式下对5种禽蛋蛋黄中的脂质进行定性分析,并对质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热图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鸡蛋、草鸡蛋、鸭蛋、鸽子蛋和鹌鹑蛋中分别检测出237,287,266,316,278种脂质分子,共351种脂质,以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类、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 line,PC)类和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类为主,占总数的70.9%。结合PCA和热图结果,普通鸡蛋的脂质种类和含量最少;在5种禽蛋中,不饱和磷脂酰胆碱类含量最多的为鸭蛋,醚磷脂酰乙醇胺类含量最多的为鸽子蛋;不同禽蛋中TG类分子的含量与其总碳原子数(Carbon number,N_(C))有关。当N_(C)≤52时,TG类最多的是草鸡蛋,当53≤N_(C)≤56时,TG类最多的是鸽子蛋,当N_(C)≥57时,TG最多的是鸭蛋。5种禽蛋中脂质成分和含量存在差异,差异主要集中在甘油三酯类、磷脂酰胆碱类、醚磷脂酰乙醇胺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蛋 脂质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凤眼莲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滇池水质及湖体氮磷收支平衡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志勇 徐寸发 +4 位作者 严少华 闻学政 秦红杰 王岩 刘海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35-242,共8页
为了研究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滇池草海水体水质改善及湖体氮、磷归趋的影响,于2011-2013年在滇池草海实施了规模化控养凤眼莲生态修复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试验性工程。生态工程实施期间,监测草海水体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 为了研究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滇池草海水体水质改善及湖体氮、磷归趋的影响,于2011-2013年在滇池草海实施了规模化控养凤眼莲生态修复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试验性工程。生态工程实施期间,监测草海水体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及分析湖体TN、TP收支平衡。结果显示,草海水体TN和TP浓度均值分别由工程实施前(2006-2010年)的14.48 mg/L和0.60 mg/L降低至工程实施期间(2011-2013年)的7.09和0.36 mg/L,分别下降了51.04%和40.00%;草海入湖水体TN和TP浓度均值由入湖河口经凤眼莲控养区至出湖口的沿程方向上分别下降了9.74和0.40 mg/L。草海湖体TN、TP收支平衡表明,经出湖口排出和水体库存的TN量占入湖TN量比例较小,凤眼莲的吸收作用是入湖TN量去除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大部分入湖TN量(40.31%~59.04%)极可能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沉积等作用去除;各种途径支出的TP量高于入湖TP量,其中凤眼莲吸收的TP量为入湖TP量的40.44%~116.56%。因此,规模化控养凤眼莲对草海水质改善发挥了较大作用,凤眼莲的吸收作用既是湖体TN去除的重要途径之一,又是TP去除的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微生物 凤眼莲 生态修复 草海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菊花茶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溶出特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世伟 徐蓉 +3 位作者 孙雨茜 徐为民 徐寸发 王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4946-4954,共9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菊花茶中1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分析其溶出特性。方法以黄山贡菊、昆仑雪菊、杭白菊、胎菊4种市售菊花茶为原料,采用ICP-MS测...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菊花茶中1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分析其溶出特性。方法以黄山贡菊、昆仑雪菊、杭白菊、胎菊4种市售菊花茶为原料,采用ICP-MS测定其中Mn、Cu、Zn、Ni、As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按照传统的菊花茶饮用方法对不同浸泡时间及冲泡次数条件下黄山贡菊和昆仑雪菊的元素溶出特性进行研究。使用圆白菜标准参考物质(GBW10014)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结果 4种菊花茶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K、Fe、Se、Cd、Hg含量差异较大;Pb、Cr、Cd、Hg、As重金属元素都未超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菊花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其呈负指数降低;延长浸泡时间有助于营养元素的溶出。实验表明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6,检出限为1.443E-05~7.325E-03μg/m L,误差率都在1%~10%之间,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可为茶饮料的科学加工方法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黄山贡菊 昆仑雪菊 杭白菊 胎菊 微量元素 溶出特性
原文传递
水葫芦修复污染水体的功能及其在工程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志勇 严少华 +2 位作者 徐寸发 刘海琴 张迎颖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12-1618,共7页
水葫芦(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具有繁殖速度快、生物产量大、吸收氮磷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地用于净化污染水体,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水体修复的优势物种。然而,目前水葫芦修复污染水体多停留在研究试验阶段,并未在水... 水葫芦(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具有繁殖速度快、生物产量大、吸收氮磷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地用于净化污染水体,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水体修复的优势物种。然而,目前水葫芦修复污染水体多停留在研究试验阶段,并未在水体污染治理生态工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水葫芦修复污染水体的功能,并分析了水葫芦规模化应用于污染水体治理工程中面临的挑战。有关研究表明,水葫芦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地表径流水与富营养化河流、湖泊、水库水体中的氮、磷、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均有较强的去除效果;规模化种养水葫芦修复污染水体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潜在的生态风险高,收获难度大、成本高,处置利用困难,商业化生产可行性低等。针对这些瓶颈问题,文章提出了破解的思路和今后的研究重点:(1)研究规模化安全种养的可靠技术,如种养围栏设施的研发、水葫芦适宜种养水域的选择和适宜的水面覆盖度等,以防范规模化种养的潜在生态风险;(2)加强研发快速高效、规模匹配的打捞-运输联动专用装备,优化打捞、运输技术方案,以期提高打捞效率,降低打捞成本;(3)深入研究水葫芦固、液分离技术,研发高效机械脱水装备,解决水葫芦含水量高、挤压脱水难题;(4)创新水葫芦资源化利用工艺,充分开发水葫芦经济价值,并探索政府生态补偿政策和办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吸引企业参与,推动规模化种养水葫芦治污的产业化生产、企业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富营养化水体 生态修复 工程应用 挑战
下载PDF
设施内PBAT/秸秆基地膜降解特性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汪敏 徐磊 +5 位作者 严旎娜 蒋希芝 冯敏 张晓美 陈罡 徐寸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4-193,共10页
为了探究降解地膜在设施内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选取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为研究对象,同时设立PE地膜组和不覆膜组进行对比,将其应用于江苏地区设施番茄生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 为了探究降解地膜在设施内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选取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为研究对象,同时设立PE地膜组和不覆膜组进行对比,将其应用于江苏地区设施番茄生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探究地膜在降解过程中微观结构与形貌、力学强度的变化特性,同时测定地膜在应用过程中对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并进行地膜产品的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在120 d覆膜期内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逐步发生了降解。PE地膜在120 d覆膜期内表征和力学性能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无降解行为发生。降解地膜对番茄生长的促进效果与PE地膜相当,且均优于不覆膜组。降解地膜组和PE地膜组的番茄果实折合667 m^(2)产量,分别比不覆膜组高出13.5%和15.0%。地膜综合效益分析表明,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综合效益较佳。因此,PBAT/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于江苏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效果良好,后续可在设施内外其他作物上进行推广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降解 地膜 设施番茄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抗性QTL遗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彦婕 朱芳芳 +2 位作者 蔡士宾 吴纪中 张巧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2-1226,共5页
以Niavt14和徐州25杂交的重组自交系遗传群体为材料,研究小麦纹枯病抗性QTL。通过3年表型数据分析,结合构建的重组自交系遗传图谱,共检测到3个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其中,染色体2B上检测到2个,分别是Qses.jaas-2b1、Qses.jaas-2b2。Qs... 以Niavt14和徐州25杂交的重组自交系遗传群体为材料,研究小麦纹枯病抗性QTL。通过3年表型数据分析,结合构建的重组自交系遗传图谱,共检测到3个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其中,染色体2B上检测到2个,分别是Qses.jaas-2b1、Qses.jaas-2b2。Qses.jaas-2b1在连续2年田间接种鉴定中可解释5.46%和8.56%的表型变异,Qses.jaas-2b2在连续3年的田间纹枯病接种鉴定中可解释6.04%、8.10%、12.92%的表型变异。在染色体7D上检测到1个抗性QTL:Qses.jaas-7d,最高可解释11.25%的表型变异。说明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s有可能存在于小麦染色体2B和7D连锁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QTL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体内硒累积量与生理损伤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健 陈义 +1 位作者 杨立飞 徐为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429,共6页
为了研究累积到作物体内的过量硒抑制作物生长的机理,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为材料,分析了亚硒酸钠(Na_2Se O_3)处理不结球白菜根后,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可食部分硒累积量与生理损伤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液中硒浓度... 为了研究累积到作物体内的过量硒抑制作物生长的机理,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为材料,分析了亚硒酸钠(Na_2Se O_3)处理不结球白菜根后,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可食部分硒累积量与生理损伤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液中硒浓度的升高,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硒累积量显著上升,且两部分几乎累积等量的硒;硒处理抑制不结球白菜生长,地上部硒累积量与鲜质量显著负相关;硒处理刺激不结球白菜地上部丙二醛的产生,地上部硒累积量与丙二醛含量显著正相关,而硒处理下丙二醛含量与鲜质量显著负相关;低浓度硒处理不影响不结球白菜叶绿素含量,但高浓度硒处理显著降低不结球白菜叶绿素含量,地上部硒累积量与叶绿素含量显著负相关,然而硒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与鲜质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高浓度硒处理能够导致硒在不结球白菜体内大量累积,进而抑制不结球白菜生长。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硒累积到不结球白菜体内导致的氧化损伤,而非叶绿素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硒累积 氧化损伤 叶绿素含量 丙二醛含量
下载PDF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芳 周昊 +2 位作者 徐寸发 徐蓉 徐为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23-26,共4页
综述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定性和定量检测研究中的进展,主要包括品质检测、真假判别、品种判别、产地判别等方面,以期为食品行业的检验分析工作者在引进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时提供参考。最后根据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存... 综述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定性和定量检测研究中的进展,主要包括品质检测、真假判别、品种判别、产地判别等方面,以期为食品行业的检验分析工作者在引进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时提供参考。最后根据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在我国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食品检测 定性 定量
下载PDF
内生细菌EBS05对番茄抗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俊州 王春梅 +1 位作者 文才艺 臧睿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6-751,共6页
为明确内生细菌EBS05对番茄抗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YLCCV)的诱导作用,以番茄品种江蔬14为材料,测定了生防细菌诱导处理后番茄体内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其同工酶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内生细菌... 为明确内生细菌EBS05对番茄抗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YLCCV)的诱导作用,以番茄品种江蔬14为材料,测定了生防细菌诱导处理后番茄体内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其同工酶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内生细菌EBS05对番茄植物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内生细菌EBS05诱导处理再接种 TYL-CCV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病害明显减轻,诱导抗病性效果达53.60%,且发生时间延迟。菌株EBS05诱导后7-15 d,番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对照);此外,TYLCCV侵染后9-15 d,番茄体内POD和PP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相应的同工酶积累量也减弱,而内生细菌EBS05可诱导番茄体内SOD、POD和PPO同工酶的积累量增加,并产生新的同工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防御酶 同工酶 诱导抗病性
下载PDF
UPLC-MS/MS法检测禾谷镰刀菌中6-磷酸海藻糖和海藻糖的色谱柱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琴燕 梁红芳 +4 位作者 张文文 温小林 朱建飞 徐超 庄义庆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9-1304,共6页
选择6-磷酸海藻糖(T6P)和海藻糖(Tre)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离中的最佳色谱柱。对T6P和Tre在C_(18)柱、Kinetex Hilic柱、T3柱、Luna■NH2柱、Cogent diamond Hydride柱和BEH Amide柱6种色谱柱中的色谱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6P... 选择6-磷酸海藻糖(T6P)和海藻糖(Tre)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离中的最佳色谱柱。对T6P和Tre在C_(18)柱、Kinetex Hilic柱、T3柱、Luna■NH2柱、Cogent diamond Hydride柱和BEH Amide柱6种色谱柱中的色谱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6P和Tre在Luna■NH2柱和T3柱中分离效果较好,分别建立Luna■NH2柱和T3柱的UPLC-MS/MS检测方法,其检出限分别为1.25~5.10μg/L和12.75~15.62μg/L,定量限分别为3.75~15.60μg/L和38.25~52.03μg/L,回收率分别为71.5%~85.7%和82.8%~95.6%,相对标准差分别为3.8%~8.5%和2.7%~3.3%,Luna■NH2柱的灵敏度高,T3色谱柱的回收率高、稳定性好。2种色谱柱均满足禾谷镰刀菌中T6P和Tre同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禾谷镰刀菌 6-磷酸海藻糖 海藻糖 色谱柱
下载PDF
西红花β-胡萝卜素羟化酶CsBCH1-z基因的分离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璐 束红梅 +3 位作者 巩元勇 孙雨茜 郭书巧 倪万潮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6期46-53,共8页
为更好地理解西红花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从西红花中分离和克隆了1个新的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CsBCH1-z,并从柱头cDNA中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为906 bp,编码301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为1261 bp,5个外显子由4个内含子... 为更好地理解西红花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从西红花中分离和克隆了1个新的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CsBCH1-z,并从柱头cDNA中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为906 bp,编码301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为1261 bp,5个外显子由4个内含子子间隔开。与已知的CsBCH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在N端由于6个碱基的缺失,造成了2个氨基酸的缺失和1个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另外还有一处单碱基的变异造成苏氨酸突变为丙氨酸。通过预测其蛋白含有3个明显的跨膜结构域,C端包含了2组'HXXXXH'和'HXXHH'结构域,是典型的脂肪酸羟化酶。β-胡萝卜素羟化酶是西红花苷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CsBCH1-z柱头中的表达量>叶片>花瓣;雄蕊中表达很低;球茎中表达不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β-胡萝卜素羟酶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中华鲟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光哲 郑红霞 祝长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9-403,共5页
为给中华鲟提供及时而有效的保护,本研究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中华鲟D-loop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了引物与探针组合,建立了中华鲟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能够对中华鲟及... 为给中华鲟提供及时而有效的保护,本研究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中华鲟D-loop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了引物与探针组合,建立了中华鲟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能够对中华鲟及其产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且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高,能够达到0.001 ng的中华鲟DNA和100个拷贝的重组质粒DNA。该方法在应用于全国多个地区采集的鲟鱼样品的检测时,结果表明只有7个从相关科研单位得到的已经鉴定的中华鲟标本,经检测才是真正的中华鲟,而许多餐馆中号称的"中华鲟"经检测并非真正的中华鲟,只是其他的一些鲟鱼品种。因此本研究建立的中华鲟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TaqMan实时荧光PCR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不同胁迫因子对稻瘟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昊 徐寸发 +1 位作者 齐中强 徐为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以含有红色荧光(细胞核)的稻瘟病菌菌株Guy11-H1:RFP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在4种胁迫条件下对其生长和菌丝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uy11-H1:RFP在4种胁迫条件下生长变慢;在KCl处理下,菌丝局部不规则膨大,隔... 以含有红色荧光(细胞核)的稻瘟病菌菌株Guy11-H1:RFP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在4种胁迫条件下对其生长和菌丝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uy11-H1:RFP在4种胁迫条件下生长变慢;在KCl处理下,菌丝局部不规则膨大,隔膜间距变短,菌丝塌陷;Na Cl处理下,菌丝呈现片段化,塌陷,且2种条件下,细胞核分布均受到影响。H2O2和SDS处理下,菌丝形态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胁迫 菌丝形态 KCL NACL H2O2 SDS
下载PDF
红外光谱结合PCA-LDA判别道地和非道地山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芳 周昊 +4 位作者 徐蓉 徐寸发 韩伟 徐为民 李勇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217-220,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对山药样本的道地与非道地性进行了分析。共采集9个省107个山药样品,红外光谱波长测定范围为4 000~525 cm-1,采用多元散射校正预去除散射干扰,结果表明,PCA法不能完全区分道地... 采用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对山药样本的道地与非道地性进行了分析。共采集9个省107个山药样品,红外光谱波长测定范围为4 000~525 cm-1,采用多元散射校正预去除散射干扰,结果表明,PCA法不能完全区分道地和非道地山药;而采用PCA-LDA法能够有效区分道地和非道地山药,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随机筛选训练集和预测集,重复运行1 000次,道地山药判定的准确率为97. 53%,非道地山药判定的准确率为98. 88%。因此,利用红外光谱结合PCA-LDA法能够进行道地山药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为山药道地性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道地山药 主成分分析(PCA) 线性判别分析(LDA)
下载PDF
PMA在副溶血性弧菌检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光哲 曾德新 +2 位作者 周昊 谢青轩 沈嘉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62-167,共6页
在我国,副溶血性弧菌被认为是海产品衍生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急需一种能快速、灵敏、特异、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传统培养法一直是检测的金标准,但是其检测周期较长;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 在我国,副溶血性弧菌被认为是海产品衍生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急需一种能快速、灵敏、特异、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传统培养法一直是检测的金标准,但是其检测周期较长;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已被广泛用于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但是这些方法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的DNA,容易造成假阳性。而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简称PMA)等核酸染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一弊端。研究者们将PMA处理与PCR(qPCR)结合,应用于食品中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活菌的检测,但是关于PMA在副溶血性弧菌检测中应用的报道并不多见。因此,拟对PMA应用于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活菌检测 食源性病原菌 叠氮溴化丙锭(PM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