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7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1
作者 王森 杨娟 +1 位作者 张瑜 王永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0-255,共6页
青年科技骨干人才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力量。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对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当代农业科技界的责任使命,而农业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以江苏省农业... 青年科技骨干人才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力量。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对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当代农业科技界的责任使命,而农业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阐述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对青年科技人员队伍现状及培养成效进行了总结。从不同视角分析发现,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政治观念、自我价值、组织纪律性、工资薪酬、晋升渠道、学术水平及科研配套条件等,梳理了青年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培养机制、拓宽成长空间、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待遇条件等建议,旨在促进青年骨干快速成长成才,也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及其他同类型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青年 科技人才 培养路径 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人才
下载PDF
农作物品种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蒋彦婕 陈静 杨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为建立更加合理的农作物品种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评价体系,加快农作物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运用Dephi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人力资源、科研基础、成果产出和成果转化4个因素构建农作物品种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2—2014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 为建立更加合理的农作物品种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评价体系,加快农作物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运用Dephi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人力资源、科研基础、成果产出和成果转化4个因素构建农作物品种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2—2014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农作物品种转化能力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科研基础、成果产出和成果转化都是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4年农作物品种成果转化能力比2012年和2013年分别增长了66.9%和30.1%。根据评价结果,为提高江苏省农作物品种转化能力提出了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基础建设、重视成果产出、提高转化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创新 成果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南繁基地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3
作者 王森 杨娟 +1 位作者 张瑜 王永霞 《农业科技管理》 2023年第5期49-52,共4页
南繁育种基地被誉为中国种业宝贵的“绿色种质资源基因库”,是推动种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种业科技创新对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提出新要求。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 南繁育种基地被誉为中国种业宝贵的“绿色种质资源基因库”,是推动种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种业科技创新对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提出新要求。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南繁基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长期稳定的南繁育种基地、加大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南繁基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农业科研院所加强南繁基地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南繁基地 种业 管理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 服务保障体系
下载PDF
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开放共享的机制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4
作者 姜华珏 崔亚坤 徐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0-264,共5页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激发科技创新潜力、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支撑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如何盘活大型科学仪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让科技资源实现全共享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介绍了大型...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激发科技创新潜力、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支撑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如何盘活大型科学仪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让科技资源实现全共享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介绍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政策背景及平台管理运行的现状,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着力梳理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运行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围绕构建共享体系、强化政策保障、科学配置资源、优化平台运行管理、建设实验服务队伍、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提出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高效利用服务共享的机制与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与服务水平,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科技创新产业需求提供更加有效的专业、精准服务,为科研院所推进仪器开放共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 高效利用 共享服务 机制
下载PDF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网站的构建与运行
5
作者 朱银 赵凌 +4 位作者 陈静 杨欣 许大光 袁建华 王才林 《农业网络信息》 2012年第9期26-28,共3页
基于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对外宣传和展示信息化的需求,选择构建该所的网站,对其功能、栏目、体系结构以及运行情况进行详细介绍。网站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粮食作物研究所的软实力,增强其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网站设计 开发 运行
下载PDF
江苏省夏玉米新品种苏科玉218选育研究
6
作者 郑飞 孔令杰 +8 位作者 孟庆长 崔亚坤 刘瑞响 张美景 袁建华 陈静 陈子恒 赵文明 陈艳萍 《作物研究》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苏科玉218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系JS151040为母本,自育系JS16113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抗逆能力强,籽粒品质优良。于2020和2021年参加江苏省夏播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7849.7 kg/hm... 苏科玉218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系JS151040为母本,自育系JS16113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抗逆能力强,籽粒品质优良。于2020和2021年参加江苏省夏播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7849.7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平均增产12.3%。2022年参加江苏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714.4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8%。202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北部夏玉米播种区域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苏科玉218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办公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欣 颜伟 +1 位作者 朱银 毛晓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61-463,共3页
为实现平台办公室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采用ASP.NET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办公室信息管理系统",用以辅助存储、管理平台办公室信息资源。主要介绍该系统的架构、功能设计等... 为实现平台办公室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采用ASP.NET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办公室信息管理系统",用以辅助存储、管理平台办公室信息资源。主要介绍该系统的架构、功能设计等内容,并详细描述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文档管理 资源 SQL SERVER 平台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勇 蔡士宾 +1 位作者 王才林 蒋银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现状、共享建设进展,对种质资源利益共享和种质资源库(圃)运行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种质资源 共享 机制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智能检索系统的设计研究
9
作者 杨欣 颜伟 朱银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2-484,共3页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智能检索系统是基于本体和语义网相关技术进行设计,实现具有简洁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的智能检索系统,系统支持通过各种自然语言形式描述的查询条件实现对种质资源内容语义层面的智能检索。主要介绍了系统架构、主要功...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智能检索系统是基于本体和语义网相关技术进行设计,实现具有简洁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的智能检索系统,系统支持通过各种自然语言形式描述的查询条件实现对种质资源内容语义层面的智能检索。主要介绍了系统架构、主要功能设计、农业种质资源本体构建等内容,并详细描述了资源语义标注、智能检索处理的相关业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本体 种质资源 语义网 智能检索
下载PDF
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的遗传与育种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才林 张亚东 +9 位作者 赵春芳 魏晓东 姚姝 周丽慧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赵凌 路凯 梁文化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2-458,共17页
为了培育适合在江苏种植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以优良食味为主攻目标,对江苏省优质、抗病、高产粳稻品种的遗传基础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关联分析,研究稻米蒸煮品质、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明确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食味品质的关键性状... 为了培育适合在江苏种植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以优良食味为主攻目标,对江苏省优质、抗病、高产粳稻品种的遗传基础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关联分析,研究稻米蒸煮品质、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明确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食味品质的关键性状。直链淀粉含量为10%~14%的半糯米米饭表面光泽透亮、质地柔软、富有弹性,综合了糯米的柔软性和粳米的弹性,冷饭不硬,食味品质极佳,符合长三角地区人们喜食柔软香型粳米的口感需求。筛选出直链淀粉含量在10%左右、含有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p)的日本半糯粳稻品种“关东194”作为食味品质改良的核心种质。开发Wx^(mp)基因的分子标记,结合利用与抗病、高产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开展优良食味、抗病、高产粳稻聚合育种。育成适合江苏省不同稻区种植的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和南粳5718等优良食味粳稻系列新品种通过审定,形成了覆盖江苏省不同稻区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布局,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33万公顷,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省及周边地区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为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提质增效,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优良食味 品种 遗传 育种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品质现状及品质改良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姚金保 姚国才 +4 位作者 杨学明 黄胜东 陈伟明 钱存鸣 周朝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7-21,共5页
分析测定了当前江苏省大面积推广和新选育的 1 8个小麦品种 (品系 )的理化性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各性状的平均值为 :容重 786.7g/L,出粉率 68.6%,蛋白质含量 1 2 .7%,湿面筋含量 3 2 .7%,沉淀值 3 6.0ml,面团吸水率 60 .6%,形成时间 2 ... 分析测定了当前江苏省大面积推广和新选育的 1 8个小麦品种 (品系 )的理化性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各性状的平均值为 :容重 786.7g/L,出粉率 68.6%,蛋白质含量 1 2 .7%,湿面筋含量 3 2 .7%,沉淀值 3 6.0ml,面团吸水率 60 .6%,形成时间 2 .7min,稳定时间 4 .2 min,软化度 1 0 5.3 B.U.,评价值 4 5.4。总地看来 ,江苏省小麦品种 (品系 )的容重和出粉率稍高 ,蛋白质、面筋含量和沉淀值中等 ,但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偏短 ,均达不到高筋粉的要求 ,属中、弱筋粉范畴。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 9号各项品质指标符合加工制作优质饼干、糕点食品的要求。文中还对优质小麦育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小麦 品质改良 品质现状
下载PDF
江苏省白皮小麦地方品种抗穗发芽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蔡士宾 曹旸 方先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1994~1997年选用原产江苏的49份白皮地方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周转箱保湿法进行抗穗发芽性筛选鉴定,每年保留穗发芽率在5%以下的材料进行复鉴。筛选出11个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的白皮地方品种,其抗性不仅明显强于国内... 1994~1997年选用原产江苏的49份白皮地方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周转箱保湿法进行抗穗发芽性筛选鉴定,每年保留穗发芽率在5%以下的材料进行复鉴。筛选出11个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的白皮地方品种,其抗性不仅明显强于国内外抗穗发芽对照品种,而且还强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红皮品种“扬麦5号”。剥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1个白皮抗穗发芽地方品种中,除“大玉花”为非种子休眠因素所致外,其余10个品种的抗性都是种子休眠所致。杂种F1穗上发芽鉴定结果表明,大玉花的抗性为部分显性,“秃头麦(甲)”的抗性呈完全显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抗穗发芽性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建议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志德 仲维功 +3 位作者 杨杰 吉健安 阙金华 凌卫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从审定的品种(组合)数量、产量,两系杂交稻的推广应用,优质品种(组合)的品质指标、抗病性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水稻育种研究的主要成绩,并就进一步提升江苏省水稻育种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进展 建议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省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小丁 谢一芝 +1 位作者 贾赵东 尹晴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江苏省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从生产基地建设、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各个环节分析,建成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体系。
关键词 鲜食甘薯 无公害 生产技术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欣 颜伟 +5 位作者 朱银 许大光 杨宜豪 蔡士宾 沈奇 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7-381,共5页
为了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的运行管理,使各类种质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设计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用于23家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材料的网上填报,考核分值的计算、统计分析、分类排名,当前考核的... 为了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的运行管理,使各类种质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设计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用于23家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材料的网上填报,考核分值的计算、统计分析、分类排名,当前考核的流程管理及历年考核信息的分类保存。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和实现情况,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考核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绩效考核 分层架构 数据库 系统 设计
下载PDF
江苏省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种质资源抗性评价
16
作者 任春梅 程兆榜 +4 位作者 陆芳 孟庆长 孔令杰 朱云 季英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5-99,共5页
玉米弯孢叶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较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害可造成玉米严重减产,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给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可靠依据,应用单孢分离法和rDNA-ITS分子鉴定法,分离鉴定到3株江苏当地... 玉米弯孢叶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较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害可造成玉米严重减产,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给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可靠依据,应用单孢分离法和rDNA-ITS分子鉴定法,分离鉴定到3株江苏当地玉米弯孢叶斑病病菌,序列比对确定其均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应用当地菌源,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22年江苏省玉米区试品种进行弯孢叶斑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鉴定的73个品种中,对弯孢叶斑病的抗性有高抗、抗、中抗、感4个级别,其中普通玉米的抗性水平高于鲜食玉米,普通玉米有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占鉴定总数的8.22%;鲜食玉米有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鉴定总数的6.85%。说明此批玉米品种抗弯孢叶斑病的能力较好,高抗品种可多年多点重复鉴定,发挥品种的抗性应用价值;抗性水平较低的鲜食玉米品种要在种植区内提醒农户早防早治,尽量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弯孢叶斑病菌 单孢分离 抗病性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小麦倒伏信息多特征融合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文静 冯展康 +4 位作者 戴世元 张平平 嵇文 王爱臣 魏新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为探究多特征融合方法在作物倒伏领域快速精准识别中的适用性,利用无人机获取多田块冠层尺度的不同倒伏率麦田多光谱数据,对原始倒伏图像进行图像拼接、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并利用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阴影指数分别剔除土壤... 为探究多特征融合方法在作物倒伏领域快速精准识别中的适用性,利用无人机获取多田块冠层尺度的不同倒伏率麦田多光谱数据,对原始倒伏图像进行图像拼接、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并利用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阴影指数分别剔除土壤和阴影背景,提取小麦倒伏DSM模型和植被指数分别与多光谱图像进行多特征图像主成分变换融合,筛选差异性较大的纹理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最大似然法(MLC)监督分类模型对多光谱和DSM融合图像、多光谱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融合图像、多光谱图像和纹理特征图像进行监督分类,并采用总体精度(OA)、 Kappa系数和提取误差综合评价各监督模型的分类性能和倒伏提取精度。分类结果表明:各监督分类方法在不同倒伏区域提取结果建模效果趋势一致,SVM和ANN整体提取精度高于MLC,在高倒伏区域,多光谱与NDVI融合图像的SVM监督模型(OA:92.63%, Kappa系数:0.85,提取误差:1.11%)提取效果最好;在中倒伏区域,多光谱与DSM融合图像的SVM监督模型(OA:90.35%, Kappa系数:0.79,提取误差:9.34%)提取效果最好;在低倒伏区域,均值纹理特征图像的ANN监督模型(OA:91.05%, Kappa系数:0.82,提取误差:8.20%)提取结果较好。本研究将DSM模型、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与多光谱图像进行融合对比,并对多特征融合方法能否高精度有效提取小麦倒伏信息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结合特征融合技术能有效提取小麦倒伏面积,提取效果优于单特征小麦倒伏图像。本研究结果可为助力小麦倒伏灾情调查数据的精确获取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图像处理 多光谱 特征融合 倒伏 小麦
下载PDF
江苏省扬中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杰 仲维功 +3 位作者 陈志德 王军 汤陵华 闵思桂 《杂草科学》 2007年第3期13-15,共3页
扬中杂草稻具备杂草稻的基本特性,又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混合群体。扬中杂草稻具有较强的休眠性,但比穞稻等代表性的杂草稻弱。扬中杂草稻落粒性强,与穞稻等代表性杂草稻表现基本一致。亲和性研究表明,扬中杂草稻与广亲和品种02428(S... 扬中杂草稻具备杂草稻的基本特性,又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混合群体。扬中杂草稻具有较强的休眠性,但比穞稻等代表性的杂草稻弱。扬中杂草稻落粒性强,与穞稻等代表性杂草稻表现基本一致。亲和性研究表明,扬中杂草稻与广亲和品种02428(S5n)正反交杂种F1结实率正常,而与籼稻特青和扬稻6号的杂种F1生育期超亲,在南京不能正常抽穗。与粳稻武运粳7号、粳稻品系27114的杂种F1表现为半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中杂草稻 休眠性 落粒性 红色果皮
下载PDF
江苏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勇 蔡士宾 +1 位作者 杨欣 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3-406,共4页
采取分层整群抽取的方法,以项目组为单位抽取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研究的87名科研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状况,主要涉及作物种质资源需求状况、发掘创新研究状况等,并对江苏省作物种质... 采取分层整群抽取的方法,以项目组为单位抽取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研究的87名科研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状况,主要涉及作物种质资源需求状况、发掘创新研究状况等,并对江苏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质资源 共享 利用
下载PDF
江苏省农作物品种系谱追溯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银 荀广连 +2 位作者 杨欣 许大光 颜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2-414,共3页
基于B/S三层体系结构,利用.NET+SQL Server 2005技术开发构建"江苏省农作物品种系谱追溯系统",品种查询、系谱追溯、后台品种管理是该系统的三大核心功能,并将系谱树与品种介绍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 系谱追溯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