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途径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久栋 《西藏教育》 2013年第9期19-20,共2页
口算是指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而进行的计算。从某种意义上说,笔算过程就是笔录口算的过程。学生的口算能力越高,其笔算能力也就会相应提高。因此加强口算教学,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必备基础。如何提高学生... 口算是指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而进行的计算。从某种意义上说,笔算过程就是笔录口算的过程。学生的口算能力越高,其笔算能力也就会相应提高。因此加强口算教学,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必备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理解算理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学生 口算能力 计算工具 口算教学 计算能力 教学实践 口算方法 笔算
下载PDF
刍议小学英语语音教学
2
作者 张媛 《广西教育》 2012年第17期73-73,共1页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其中,语音是媒介,学好发音,才能让他人听瞳自己的话,提高语言交际效果。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语音教学
下载PDF
高效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
3
作者 钟孝璟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5年第10期34-,共1页
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兴趣着手,开启少教多学之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以《蚕姑娘》教学为例,笔者考虑到小学生对可爱的小动物都比... 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兴趣着手,开启少教多学之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以《蚕姑娘》教学为例,笔者考虑到小学生对可爱的小动物都比较有兴趣,结合这一点,笔者将教学过程具体安排如下:课堂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蚕"的生长过程的动画,动画将蚕从卵中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品质 兴趣点 多媒体播放 自主学习 理解问题 范读 冯超 叶公 文表
下载PDF
电脑造反
4
作者 刘陵玉 《快乐作文(中年级版)》 2013年第1期80-81,共2页
小主人不知道因为什么生气地走出家门,电脑显示屏终于忍不住地说:“我再也受不了了。你们看看,我天天要被小主人打开这儿、打开那儿,一天休息不到一个小时就要‘上班’。你们说说,我累不累呀?”音响也跟着说:“唉!是啊,小主人... 小主人不知道因为什么生气地走出家门,电脑显示屏终于忍不住地说:“我再也受不了了。你们看看,我天天要被小主人打开这儿、打开那儿,一天休息不到一个小时就要‘上班’。你们说说,我累不累呀?”音响也跟着说:“唉!是啊,小主人总是把电脑的音量调到最高,我‘叫’得嗓子都哑了,小主人也没有给我喝杯润喉茶,真是的!他要是再这样的话,我就不干了,让他换一个音响。哼!”老主机深有同感地说:“唉!真是苦了你们了。不过,我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肚子里的垃圾都好几年了也没有人给我清理。那天,小主人端了一杯茶放在电脑桌前,可小主人一不小心把茶杯打翻了,茶水滴进了我的‘肚子’,难受极了。小主人还不记得经常杀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桌 主人 显示屏 音响 音量
下载PDF
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分析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久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1年第12期12-12,共1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低年级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做计算题时差错多,正确率低。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低年级学生计算采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计算错误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实践 正确率 计算题 生计 学习
原文传递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分析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久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2年第7期10-10,共1页
为深入了解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并纠正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低年级学生口算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口算能力 数学教学质量 总结经验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由学生不愿操作引发的思考
7
作者 陈久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年第7期107-108,共2页
一、现象分析 "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课上,我安排了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说说是怎样从13里去掉9的。奇怪的是,许多学生看着小棒的那种表情好象认为那是多余的东西。
关键词 退位减法 起始课 学习过程 操作活动 实践探究 认知结构 思维过程 零起点 计算方法 从学
原文传递
“小提问”创造“大智慧”
8
作者 陈久栋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5年第4期23-24,共2页
教师精准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水池中的一颗石子,能使课堂这片水池波澜起伏、有声有色,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令学生人情入境,欲罢不能。正如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所提出的:“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 教师精准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水池中的一颗石子,能使课堂这片水池波澜起伏、有声有色,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令学生人情入境,欲罢不能。正如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所提出的:“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大智慧 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效益 控制手段 教学效果 积极思维 学习兴趣
原文传递
这样批改作业更有效
9
作者 陈久栋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3年第1期76-76,共1页
批改作业是小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指导学肇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的劳式多种多样,用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得不好,就会流于形式,甚至给学生造成负担。所以,教师对学生... 批改作业是小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指导学肇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的劳式多种多样,用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得不好,就会流于形式,甚至给学生造成负担。所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慎重对待,一定要及时全面、认真仔细、准确正确,在批改环节中,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改作业 学习积极性 学生作业 小学教师 常规工作 教学效果 教学方案 自信心
原文传递
这样的结语不妥
10
作者 陈久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4年第9期63-63,共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例1后有这样一句结语"用笔算或口算检验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笔者认为这一检验方法是不妥的,没有普遍性,甚至有些是无法进行或超出课标要求。教材中例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这两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例1后有这样一句结语"用笔算或口算检验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笔者认为这一检验方法是不妥的,没有普遍性,甚至有些是无法进行或超出课标要求。教材中例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这两题,结果用口算或笔算验算是可以的,但计算器的优点一般是用来计算有关大数的四则运算或较复杂的计算。如例题之后试一试中41600÷128,380×426。计算的结果用口算验算是不太可能的,用笔算验算也超出了课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语 检验方法 计算器 小学数学 四则运算 口算 笔算 四年级
原文传递
主题图教学要把“根”留住
11
作者 陈久栋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第1期15-16,共2页
主题图是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的桥梁,也是教学的一种资源。这些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 主题图是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的桥梁,也是教学的一种资源。这些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如何灵活运用主题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主题图 “根” 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认知 课程资源 教学资源 教材
原文传递
认识假分数的难点
12
作者 陈久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7年第12期20-20,共1页
"真分数与假分数"这一节课里,教材这样安排:通过两个真分数相加得到三类结果:分子比分母小,分子与分母相等,分子比分母大。再通过图形认识每类分数的意义,得出结论。最后安排了两道习题:1.把下面的分数按要求分类——分成真分数与... "真分数与假分数"这一节课里,教材这样安排:通过两个真分数相加得到三类结果:分子比分母小,分子与分母相等,分子比分母大。再通过图形认识每类分数的意义,得出结论。最后安排了两道习题:1.把下面的分数按要求分类——分成真分数与假分数。2.用2、3、5、7这四个数字写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分数 母大 习题 图形 中都 一节 下面
原文传递
同样的“素材” 异样的“效果”
13
作者 陈久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3年第7期91-91,共1页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听了两位教师的“5以内的减法”一课。教学中,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各不相同,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案例l】教师出示情境图。
关键词 素材 教学效果 教研活动 教师 情境图 减法 教材
原文传递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段与评析
14
作者 陈久栋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3年第10期34-34,共1页
下面是“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的两个教学片段。一、案例再现 教学片段一 师:有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用小棒操作,再交流。
关键词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片段 第1课时 案例再现 小棒 学生
原文传递
除法有没有分配律
15
作者 陈久栋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6年第12期63-63,共1页
前几日,在练习简便计算时,有这样一道题目:159÷3+141÷3,关于这道题目能不能简算的问题,学生争执不下。一部分学生认为,这道题可以和乘法一样运用分配律进行简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简算,除法没有分配律。
关键词 分配律 除法 简便计算 简算 学生
原文传递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分析与解决对策
16
作者 陈久栋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3年第7期25-26,共2页
为深入了解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口算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并纠正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笔者对低年级学生口算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能力分析 口算 数学教学质量 总结经验
原文传递
微波炉诉苦
17
作者 刘陵玉 《小星星(阅读100分)(小学4-6年级)》 2014年第1期52-53,共2页
“火火火!各种火!火死我了!”微波炉气愤地说。 “怎么啦?小炉炉,干吗这么火呢?”插座姐姐关心地问道。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关注细节 享受成功
18
作者 邱维勇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6年第3期86-88,共3页
教学中因为有了细节,教育才能充满思辨与灵性,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美丽.如果我们能敏锐地发现孩子眼神、语言和行为上的教育细节,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节之处见精... 教学中因为有了细节,教育才能充满思辨与灵性,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美丽.如果我们能敏锐地发现孩子眼神、语言和行为上的教育细节,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节之处见精神,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便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细节 作业本 数学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