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医学在护理领域中的理论兴起及实践现状
1
作者 金静怡 刘红梅 季建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0期6-10,共5页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叙事医学在护理领域中的理论兴起过程和实践现状,并对今后的叙事护理实践提出展望,以期为开展、实施叙事医学以及探究叙事护理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进一步促进叙事医学在护理领域中的发展。
关键词 叙事医学 护理领域 理论研究 护理实践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致多发性肝脓肿患者的加强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顾朝丽 单荣芳 +2 位作者 刘颖 黄金兰 蒋雅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8期92-95,共4页
目的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致多发性肝脓肿患者的成功抢救与加强护理。方法介绍2例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肝脓肿穿刺置管与手术切开冲洗引流护理、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特点与预防交叉感染、高热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 目的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致多发性肝脓肿患者的成功抢救与加强护理。方法介绍2例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肝脓肿穿刺置管与手术切开冲洗引流护理、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特点与预防交叉感染、高热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 2例患者经加强护理,完全康复出院。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其引起的多发性肝脓肿患者病情危重、病程长,加强监护、积极处理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尽早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有效的脓肿切开引流、预防交叉感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肝脓肿 加强护理
下载PDF
ICU亚谵妄高危患者综合干预方案的制订及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蒋雅琼 刘颖 +1 位作者 王颖 朱浩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重症医学科(ICU)亚谵妄的高危患者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入住ICU的清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重症医学科(ICU)亚谵妄的高危患者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入住ICU的清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每日唤醒、进行呼吸同步训练、合理选择镇静剂和早期活动。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干预。干预措施总结为五干预,包括人文干预、物理干预、感知干预、认知和定向力干预、药物干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亚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率、亚谵妄持续时间、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率、机械通气时间、镇静剂日均费用、ICU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亚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率、亚谵妄持续时间、约束率、机械通气时间、镇静剂日均费用、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方案可以对ICU亚谵妄的高危患者起到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综合干预 亚谵妄 谵妄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监护仪导联线损坏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华桂 蒋雅琼 吴晓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7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监护仪导联线损坏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对监护仪导联线损坏进行原因分析,进行针对性干预,按照PDCA循环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品圈活动实施后,监护仪导联线的损坏率低于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监护仪导联线损坏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对监护仪导联线损坏进行原因分析,进行针对性干预,按照PDCA循环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品圈活动实施后,监护仪导联线的损坏率低于品管圈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有效规范监护仪导联线的放置要求,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也促使圈员进一步掌握品管圈相关知识,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心电监护仪 导联线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在重度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峰 王春华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8-12,共5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感染治疗。因耳毒性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使其在临床上、尤其是在重度感染中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但氨基糖苷类药物属静止期杀菌剂,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 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感染治疗。因耳毒性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使其在临床上、尤其是在重度感染中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但氨基糖苷类药物属静止期杀菌剂,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的抗生素后效应较长、杀菌作用完全,在治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菌所致重度感染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 重度感染 治疗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对改善ICU实习护生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闾小勇 蒋雅琼 +2 位作者 王颖 王晓敏 胡敏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年第4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对ICU实习护生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01名ICU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1)。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带教培训,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参与正念减压训练。使用压力知觉量表(CP...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对ICU实习护生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01名ICU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1)。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带教培训,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参与正念减压训练。使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护生的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的CPSS、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CPSS、SAS、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CPSS、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ICU实习护生的知觉压力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其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实习护生在ICU实习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实习护生 正念减压疗法 压力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华 徐志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6期539-540,共2页
目的 :评估气管切开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0年9月-2012年1月期间88例COPD长期机械通... 目的 :评估气管切开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0年9月-2012年1月期间88例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间的早晚(气管插管7 d为界)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和晚期气管切开组。比较两组之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镇静剂(咪达唑仑)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明显缩短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镇痛剂的用量,对VAP发生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COPD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可以从早期气管切开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重症医学
下载PDF
不同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浩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不同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4例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PAP),观察组24例采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比较2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排血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容积(GEDI)]变化。结果:2组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使用呼吸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呼吸机通气模式治疗后,2组CI、GEDI较治疗前下降,CVP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2组HR、SVRI治疗前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SV相对于BIPAP,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睡眠质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倪娟 蒋雅琼 丛佳南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根据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案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根据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并对患者停药后的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镇静效果(总镇静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和镇静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效改善了右美托咪定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改善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右美托咪定 舒适护理 镇静
原文传递
基于心肺交互机制的监测技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祁峰 曹亮 +3 位作者 张玲玲 王颖 郭伟伟 李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69-874,共6页
目的探讨PEEP抬高试验、呼气末屏气试验等基于心肺交互机制的监测技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45例,监测患者... 目的探讨PEEP抬高试验、呼气末屏气试验等基于心肺交互机制的监测技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45例,监测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每搏变异度(SVV)和脉压变异度(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序贯进行PEEP抬高试验、呼气末屏气试验及容量负荷试验,以容量负荷试验后CI增加≥15%将全组病例分为容量反应阳性组和容量反应阴性组,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采用Youden指数法取最佳截断值,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45例患者中,容量反应阳性组24例,阴性组21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EEP抬高试验后CVP均升高(P<0.05),SBP、CI均降低(P<0.05),其中容量反应阳性组患者ΔSBP和ΔCI幅度显著大于阴性组(P<0.05)。两组患者呼气末屏气试验后CVP均降低(P<0.05),SBP、MAP及CI均升高(P<0.05),其中容量反应阳性组患者ΔMAP和ΔCI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容量反应阳性组患者SVV、PPV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PEEP抬高试验ΔSBP、ΔCI预测容量反应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95%CI:0.581~0.893)和0.803(95%CI:0.660~0.946)。呼气末屏气试验ΔMAP、ΔC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分别为0.763(95%CI:0.617~0.908)和0.808(95%CI:0.673~0.942),均高于或与SVV、PPV相当。PEEP抬高试验取ΔCI=12%、ΔSBP=9.5%为截断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0.8%和95.2%、75%和71.4%;呼气末屏气试验取ΔCI=8.5%、ΔMAP=5.5%为截断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9.2%和76.2%、75%和76.2%。结论PEEP抬高试验ΔSBP、ΔCI,呼气末屏气试验ΔMAP、ΔCI可用于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交互作用 呼气末正压抬高 呼气末屏气 感染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原文传递
人工气道内痰液与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娟 王丽华 蒋雅琼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17期2443-2445,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气道内痰液和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为选择声门下吸引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液标本和声门下滞留物标本。其中:痰液标本黏稠度分为I度、Ⅱ度、Ⅲ度,滞留物... 目的比较人工气道内痰液和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为选择声门下吸引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液标本和声门下滞留物标本。其中:痰液标本黏稠度分为I度、Ⅱ度、Ⅲ度,滞留物标本黏稠度分为水样、黏稠样和凝胶样。比较痰液标本和滞留物标本的ca2+含量、pH值和分泌物流变学的实验结果。结果I度、Ⅱ度、Ⅲ度痰液标本ca2+含量、pH值、流变学实验结果均与相应等级(水样、黏稠样、凝胶样)声门下滞留物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黏稠度增加,无论是痰液标本还是声门下滞留物标本的Can、pH值以及流变学实验结果均发生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声门下滞留物标本黏稠度低于痰液标本黏稠度。不同黏稠度标本的Ca2+、pH值以及流变学实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宜根据黏稠度选择更合适的吸引负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内痰液 声门下滞留物 黏稠度 吸引负压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倪娟 蒋雅琼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70例,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5例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为肠内营养组,25例进行早期完全胃...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70例,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5例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为肠内营养组,25例进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为肠外营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营养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撤离成功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的平均营养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机撤离成功率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TLC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其中肠内营养组患者的TLC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的CD4^+、CD8^+和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降低,其中肠内营养组患者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有效改善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