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症患者的视网膜改变:一项基于综合性医院的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徐恩沛 唐小慧 +3 位作者 黄晓东 方艺蓉 樊春笋 李光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癌症患者视网膜患病情况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022年10月7日—12月31日启东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行眼底检查的276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对所有患者行扫描激光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 目的:观察癌症患者视网膜患病情况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022年10月7日—12月31日启东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行眼底检查的276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对所有患者行扫描激光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SLO)全视网膜照相检查200°视网膜,对结果异常的患者补充频域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视网膜异常部位,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全身疾病及治疗史等,并分析与视网膜病变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275例癌症患者的眼底照片,发现视网膜异常病变113例(41.09%)(95%CI:0.35~0.47)。其中视网膜异常构成占比前5位的病变为:玻璃膜疣(14.18%)、不明原因眼底出血(5.45%)、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4.73%)、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椭圆体带连续性中断(4.73%)、黄斑区色素紊乱(4.36%),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异常患病率与年龄相关[OR=1.030(1.005~1.055),P=0.020]。结论:癌症患者视网膜年龄相关性和血管炎性病变患病率较高,通过对眼底照片的分析,有望为大量眼科和全身系统性病变的早期筛查、诊治与防治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眼病 血管炎性病变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三联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文九 陈陶阳 戴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971-1972,共2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术后视力较术...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mo。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占90%,术后1wk眼压全部在正常范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小儿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陶阳 戴追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 临床观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175例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戴追 陈玲玲 陈建威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6期607-607,共1页
据Schenker[1]报道,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为2.6%~59%.为了解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情况,对我院175例新生儿作双眼底视网膜检查,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临床分析 新生儿 视网膜出血
下载PDF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金香 戴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6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5例,共计102眼。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49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对照组,53眼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5例,共计102眼。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49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对照组,53眼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眼的手术指征、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8.1±5.2)min,长于对照组的(16.7±4.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小于对照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眼视力,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分析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春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5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5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5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眼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眼压,便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对比
下载PDF
手法碎核结合中药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中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九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870-87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5眼)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结合中药治疗。结果:术后3d矫正视力0.5以上15眼(60%),术后1月矫正视力0.5以上22眼(88%),术后3月矫正视力0.5以上23眼(92%)。... 目的:探讨中药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5眼)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结合中药治疗。结果:术后3d矫正视力0.5以上15眼(60%),术后1月矫正视力0.5以上22眼(88%),术后3月矫正视力0.5以上23眼(92%)。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手法碎核结合中药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碎核 中药 小切口 白内障摘除术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春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5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我院接收的白内障患者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我院接收的白内障患者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5mm巩膜隧道切口无缝线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
9
作者 戴追 陈建威 +1 位作者 林金香 李密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731-732,735,共3页
目的:评价5mm巩膜隧道切口无缝线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经颞上或鼻上象限5mm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后以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再以注吸法吸除皮质并经巩膜隧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切口无须缝线自行闭合。共486... 目的:评价5mm巩膜隧道切口无缝线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经颞上或鼻上象限5mm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后以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再以注吸法吸除皮质并经巩膜隧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切口无须缝线自行闭合。共486例602眼。结果:术后平均矫正视力:1周为0.54,2周为0.62,1个月为0.78,3个月为0.81。术后平均散光:1周为1.88±1.12D,3个月0.95±0.50D,与前期常规大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同期超声乳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无缝线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特别是术后引起散光变化较小,在不具备超声乳化设备的基层医院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 隧道切口 手法碎核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
下载PDF
无缝线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
10
作者 戴追 朱卫星 +2 位作者 陈陶阳 张文九 陈建威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6期727-728,共2页
目的:评价无缝线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经颞上或鼻上象限7mm巩膜隧道切口,以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再以注吸法吸除皮质并经巩膜隧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切口无须缝线自行闭合。共120例120眼。结果:术后... 目的:评价无缝线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经颞上或鼻上象限7mm巩膜隧道切口,以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再以注吸法吸除皮质并经巩膜隧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切口无须缝线自行闭合。共120例120眼。结果:术后平均矫正视力1周为0.54,2周为0.62,1个月为0.78,3个月为0.81术后平均散光1周为1.88±1.12D,3个月0.95±0.50D,与同期常规大切口人工晶体植入对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无缝线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特别是术后引起散光变化较小,在不具备超声乳化设备的基层医院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切口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双巩膜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
11
作者 戴追 吴辉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603-60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双巩膜咬切术 持续高眼压 药物治疗 发作后 高眼压状态 小梁切除 降眼压
下载PDF
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
12
作者 陈陶阳 陈建威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578-579,共2页
目的 :评价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疗法。方法 :作板层巩膜下床内后切口缓放房水 ,联合后巩膜咬切及小梁切除术 ,治疗 2 5例 2 5眼。结果 :术后 1周平均眼压 18mmHg ,术后 3个月平均眼压17mmHg... 目的 :评价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疗法。方法 :作板层巩膜下床内后切口缓放房水 ,联合后巩膜咬切及小梁切除术 ,治疗 2 5例 2 5眼。结果 :术后 1周平均眼压 18mmHg ,术后 3个月平均眼压17mmHg。全部病例随访 3个月无浅前房低眼压现象。结论 :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 ,降眼压效果好 ,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 手术治疗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高眼压 后巩膜咬切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张文九 陈陶阳 戴追 《黑龙江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996-99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对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100例(10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天矫正视力0.3以上55眼(55%),术后1周矫正视力0.3以上86眼(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对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100例(10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天矫正视力0.3以上55眼(55%),术后1周矫正视力0.3以上86眼(86%),术后1月矫正视力0.3以上90眼(90%),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能有效的提高视力,是安全、经济、简单、有效的白内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晶状体 白内障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两种切口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临床对比分析
14
作者 林金香 戴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两种切口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1例,共计76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手术切口分为两组,38眼采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为对...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两种切口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1例,共计76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手术切口分为两组,38眼采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为对照组,38眼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眼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临床疗效优于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术后视力恢复更好且角膜散光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视力 角膜散光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法固定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戴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24期2502-2502,共1页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法 固定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文九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技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37例 (40眼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 1周矫正视力 0 .5以上 2 7眼 (6 7.5 % ) ,1.0以上 2 2眼 (5 5 % ) ,术...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技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37例 (40眼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 1周矫正视力 0 .5以上 2 7眼 (6 7.5 % ) ,1.0以上 2 2眼 (5 5 % ) ,术后 1月矫正视力 0 .5以上 35眼 (87.5 % ) ,1.0以上 2 4眼 (6 0 % ) ,术后 3月矫正视力 0 .5以上 36眼 (90 % ) ,1.0以上 2 5眼 (6 2 .5 % )。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和虹膜损伤 ,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 :超声乳化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者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伟 戴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4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5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眼部护理、饮食指导及出院宣教,并加强对生命体征、眼压、血糖等病情观察及处理。结果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护...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5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眼部护理、饮食指导及出院宣教,并加强对生命体征、眼压、血糖等病情观察及处理。结果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加强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围术期 护理 研究
下载PDF
浅谈单疱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18
作者 严静 严继发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眼球穿通伤120例临床分析及防治
19
作者 严静 徐菊香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眼球穿通伤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泪道置管术中支架材料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徐恩沛 李光辉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4期367-372,共6页
随着各种改良人工泪管和移植组织来源的不断更新,临床上对泪道阻塞类疾病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但术后瘢痕性阻塞或炎性反应等并发症仍不能完全解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新的支架材料不断研发,为泪道阻塞类疾病的治疗提... 随着各种改良人工泪管和移植组织来源的不断更新,临床上对泪道阻塞类疾病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但术后瘢痕性阻塞或炎性反应等并发症仍不能完全解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新的支架材料不断研发,为泪道阻塞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硅胶类材料相较于聚丙烯和聚合物材料,在组织相容性方面仍有待改善,新型可降解材料的开发预示了泪道置管材料新的研究方向。另外,自体材料与异体材料的结合,也为不需内支撑的泪道旁路重建手术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支架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