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地震局云计算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年 李伟 +3 位作者 陈飞 何奕成 蒋成 杜航 《华南地震》 2018年第2期17-22,共6页
自主可控的虚拟化技术是基于网络且根据用户需求可立即交付使用,空闲时可立即释放软硬件资源的一种共享应用服务。地震行业信息网络为地震行业各个业务提供基础支撑服务,这些服务都可做为SaaS服务部署在地震云平台之上。从而解决了地震... 自主可控的虚拟化技术是基于网络且根据用户需求可立即交付使用,空闲时可立即释放软硬件资源的一种共享应用服务。地震行业信息网络为地震行业各个业务提供基础支撑服务,这些服务都可做为SaaS服务部署在地震云平台之上。从而解决了地震信息网络中应急指挥、地震数据存储、地震数据处理,可视化等问题。通过建立基于自主虚拟化的地震云平台,可以将各地震监测机构、管理机构的应用部署在地震云平台上。这对于地震应急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提高地震应急救援效率,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 云平台 SAAS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局防震减灾制度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飞 章熙海 +1 位作者 肖飞 王琛 《信息系统工程》 2018年第3期65-66,共2页
为方便及时落实最新制度文件,编制了一套江苏省地震局防震减灾制度文件管理系统,本文主要简述了管理系统的设计框架,介绍了其中逻辑结构、网络架构以及主要功能模块,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制度文件 管理系统 网络化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局获奖成果概况及分析
3
作者 杨心平 孙寿成 《地震学刊》 CSCD 1996年第4期56-61,共6页
在本局科技成果数据库基础上,运用情报计量学的基本方法对本局成果概况、成果类别、成果学科属性分类以及获奖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进行分项统计分析。从获奖项目情况统计得出本局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的获奖率为50.7%;... 在本局科技成果数据库基础上,运用情报计量学的基本方法对本局成果概况、成果类别、成果学科属性分类以及获奖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进行分项统计分析。从获奖项目情况统计得出本局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的获奖率为50.7%;从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看,侧重于地震监测及预报研究方面,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的获奖成果也占有相当比例。从获奖项目人员情况分析,得出科研人员的最佳获奖年龄段为40~55岁左右。统计显示了自1979年以来的科技成果及所具有的人才优势,同时获奖人员年龄结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研人员年龄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统计分析 科技成果 地震学
下载PDF
Nagios监控系统在江苏省地震局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楠 祁竹 +1 位作者 夏文君 孙小航 《信息系统工程》 2020年第9期96-97,100,共3页
建设及时、有效、实时的监控系统是地震行业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同时也给信息网络运维管理部门带来挑战。论文设计监控系统,通过Nagios监控路由交换设备、主机以及服务器、网络流量等服务,完成图形化展示和告警功能,使管理员接收监控数... 建设及时、有效、实时的监控系统是地震行业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同时也给信息网络运维管理部门带来挑战。论文设计监控系统,通过Nagios监控路由交换设备、主机以及服务器、网络流量等服务,完成图形化展示和告警功能,使管理员接收监控数据更直观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IOS 监控 告警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局台站地震视频会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楠 《信息系统工程》 2021年第4期64-65,68,共3页
论文主要介绍了江苏省地震局台站视频会商分析软件平台设计。该平台遵循国家有关规范和通信标准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规范,基于江苏省地震行业网,建设1套含1个主会场、20个分会场,满足江苏省台站视频分析会商工作需求,从而为领导决策提... 论文主要介绍了江苏省地震局台站视频会商分析软件平台设计。该平台遵循国家有关规范和通信标准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规范,基于江苏省地震行业网,建设1套含1个主会场、20个分会场,满足江苏省台站视频分析会商工作需求,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规范 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商
下载PDF
关于构建江苏省地震局数字图书馆基本框架的设想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红芹 雷利 《图书情报通讯》 2008年第2期27-28,共2页
本文初步设想构建省局的数字图书馆基本框架,包括数据库和图书管理系统等信息数字服务平台的建立,其涉及到编程技术和部分软硬件的跟踪配套。一旦得以实施,将使省局的数字图书馆面向全省地震系统服务,由此大大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加... 本文初步设想构建省局的数字图书馆基本框架,包括数据库和图书管理系统等信息数字服务平台的建立,其涉及到编程技术和部分软硬件的跟踪配套。一旦得以实施,将使省局的数字图书馆面向全省地震系统服务,由此大大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加大图书的流通速度、延长图书的实际使用寿命、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节省费用的支出,及缩减读者查阅文档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基本框架 数据库 数字平台 图书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江苏地震应急联络通讯录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张婷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最短时间内获得震中及其周边地区的受灾情况反馈是震后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急决策的重要依据。工作实践表明,相比于被动地等待人员上报,主动地向受灾地区拨打电话,更有利于快速地获取灾情信息,从而提高震后应急处置效率。本文基... 最短时间内获得震中及其周边地区的受灾情况反馈是震后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急决策的重要依据。工作实践表明,相比于被动地等待人员上报,主动地向受灾地区拨打电话,更有利于快速地获取灾情信息,从而提高震后应急处置效率。本文基于政府值班电话有专人值班值守的优势,收录了江苏省13地市乡镇、街道的政府值班电话和派出所值班电话数据,并结合微信小程序轻量、易操作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江苏地震应急联络通讯录。该程序实现了对通讯录信息的实时交互查询,完成了快速准确便捷地拨打电话的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话的接通率。同时,通过日常对数据库的维护,保障了数据的即时可用。与传统的人工查询方式相比,更加直观、高效,有效降低了震后应急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过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地震应急 通讯录 即时通讯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产出系统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王冬辰 王琛 +1 位作者 张婷 高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3期185-191,共7页
为满足江苏地震应急工作对地震应急专题图的需求,结合本地区地震特点及应急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产出系统。该系统构建一套专有数据库及专题图模板,采用Python编程,可在数据库中自动创建震中点位置、地震影响场及震... 为满足江苏地震应急工作对地震应急专题图的需求,结合本地区地震特点及应急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产出系统。该系统构建一套专有数据库及专题图模板,采用Python编程,可在数据库中自动创建震中点位置、地震影响场及震中距等地震事件要素,并实现专题图模板的要素更新、图面整饰及多进程并行出图。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可显著缩短制图时间,提升图件产出效率,为江苏地震应急响应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地震应急专题图 PYTHON ArcPy 多进程
下载PDF
江苏省测震台网地震预警能力评估
9
作者 朱峰 杨驰 +1 位作者 何奕成 孙小航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5期52-58,共7页
对江苏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介绍,重新计算了江苏省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并对地震预警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通过该工程建设,使得江苏省测震台网对全省的地震监测能力得到提升,并具备一定地震预警和信息服务能力,分... 对江苏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介绍,重新计算了江苏省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并对地震预警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通过该工程建设,使得江苏省测震台网对全省的地震监测能力得到提升,并具备一定地震预警和信息服务能力,分析认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苏子项目的建设实施,能够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地震预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地震监测能力 地震烈度速报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的江苏流体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缪阿丽 祝涛 +2 位作者 张艺 叶碧文 王凯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
分析了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引起的江苏流体井网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以及水位同震上升区与4.0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玛多7.4级地震后,江苏流体井网水位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同震响应,水位同震变化形态主要表现为振荡、阶升... 分析了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引起的江苏流体井网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以及水位同震上升区与4.0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玛多7.4级地震后,江苏流体井网水位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同震响应,水位同震变化形态主要表现为振荡、阶升和阶降。2008年以来,4次7.0级以上大地震引起的江苏流体井网水位同震响应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表明:水位同震响应上升区可能是区域应力集中的一种体现,它对中长期尺度中强地震的发生地点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玛多7.4级地震 江苏流体井网 同震响应 地震预测
下载PDF
2012年7月20日江苏省高邮-宝应M4.9地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业君 王俊 黄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1-522,共2页
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50秒,江苏省高邮市和宝应县交界处发生M 4.9地震(φN31.12°,λE119.61°)(见图1)。江苏省大部分地区有强烈震感,震中区附近部分烟囱和院墙倒塌,并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关键词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江苏省 震源机制解 中心测定 交界处 宝应县 高邮市 震中区
原文传递
基于12322平台的江苏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琛 章熙海 +2 位作者 肖飞 高飞 池营营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1-479,共9页
通过分析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对灾情信息的需求,提出了"地震应急灾情"的概念,设计了基于12322平台的江苏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功能和应用效果。系统主要包括短信和微信两大模块,短信... 通过分析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对灾情信息的需求,提出了"地震应急灾情"的概念,设计了基于12322平台的江苏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功能和应用效果。系统主要包括短信和微信两大模块,短信模块主要面向非地震系统人员,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向社会灾情速报员发送灾情邀请短信,灾情速报员只需简单回复灾情代码"1"—"4"即可。微信模块主要面向地震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微信企业号"苏震12322"自动推送地震信息并完成灾情收集工作。经过近1年的试运行,系统能够在震后迅速完成灾情信息的收发与数据处理工作,并以"天地图"为地理底图实时直观地展示已上报的灾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22 手机短信 微信公众号 地震应急灾情 灾情速报
下载PDF
对江苏省溧阳2次破坏性地震发震构造的新认识 被引量:12
13
作者 侯康明 熊振 李丽梅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12,共10页
1974年、1979年在江苏省南部溧阳地区相继发生了震级分别为5.5级和6级的2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979年的6级地震是现代发生在江苏省陆域内震级最高的地震。2次地震相隔5年,极震区基本重合,说明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属同一活动断裂。不少学者经... 1974年、1979年在江苏省南部溧阳地区相继发生了震级分别为5.5级和6级的2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979年的6级地震是现代发生在江苏省陆域内震级最高的地震。2次地震相隔5年,极震区基本重合,说明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属同一活动断裂。不少学者经过考察认为这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NNE走向的茅东断裂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溧阳震区开展了大量浅层人工地震探测、高密度电法、钻探及地震地质考察,随着资料的积累以及对震区余震的精确定位,人们对溧阳地震的发震断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2次地震的主震及其余震均沿茅东断裂以东2km的金坛-南渡断裂分布,2次主震震中均位于金坛-南渡断裂南段与近EW向的溧阳-南渡断裂相交会的区域内。因此,笔者认为这2次溧阳地震的发震主断裂应为金坛-南渡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地震 金坛—南渡断裂 地震断层 余震活动图像
下载PDF
江苏海洋地震台站建设与效能分析
14
作者 宫杰 孙业君 +6 位作者 郑江蓉 何奕成 张扬 张敏 王恒知 瞿旻 卢永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4-625,共12页
利用GL-PS2一体化短周期地震计分别在江苏海上风电平台升压站及高抗站建成两个海洋地震观测台站,并在升压站同址相临架设GL-PCS60一体化宽频带地震计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基于海上风电平台开展海洋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稳... 利用GL-PS2一体化短周期地震计分别在江苏海上风电平台升压站及高抗站建成两个海洋地震观测台站,并在升压站同址相临架设GL-PCS60一体化宽频带地震计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基于海上风电平台开展海洋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简单,成本较低,运行稳定可靠。相比于陆地台站,海上风电平台白天与夜晚噪声水平差异较小,但受风力天气影响显著。以升压站为例,海浪干扰集中在0.15~0.3 Hz频段附近,固有频率为1.4 Hz。地震过程频谱分析获得的地震集中频段作为地震波形滤波处理依据可以提高信噪比,获得清晰震相。基于海上风电平台开展海洋地震观测在提高海洋地震监测预警能力的同时,地震过程频谱分析固有频率稳定性以及地震集中频段可为海上风电平台结构在发震过程中的影响情况做出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风电平台 背景噪声 频谱分析 固有频率
原文传递
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站防雷改造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瞿旻 居海华 +2 位作者 戴波 王俊 卢永 《华南地震》 2013年第3期99-104,共6页
介绍了雷电对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的危害和2010年江苏地震局防雷改造工作采取的方式,并统计防雷改造的效果,总结了改造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了建议。地震台站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接地、配电系统、观测系统、通信系统、综... 介绍了雷电对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的危害和2010年江苏地震局防雷改造工作采取的方式,并统计防雷改造的效果,总结了改造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了建议。地震台站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接地、配电系统、观测系统、通信系统、综合布线综合考虑,并结合台站自身特点做针对性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 防雷改造 系统工程 针对性防护
下载PDF
江苏省数字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志生 杨从杰 +1 位作者 梅卫萍 张秀霞 《华南地震》 2003年第2期1-12,共12页
在对江苏数字前兆观测资料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干扰及其特征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描述,发现地电阻率观测值在远大震前的前驱波变化、自流热水井水位与地热同震效应的同步变化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FHD磁力仪分量观测转向差的长期漂移,... 在对江苏数字前兆观测资料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干扰及其特征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描述,发现地电阻率观测值在远大震前的前驱波变化、自流热水井水位与地热同震效应的同步变化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FHD磁力仪分量观测转向差的长期漂移,可避免今后应用该仪器观测资料时出现缪误。另外,苏16井井口脱气装置的改造对今后数字水化学观测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数字化地震台网 前兆观测资料 干扰分析 地电阻率观测值 前驱波 自流热水井水位 地热同震效应 井口脱气装置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监测信息化架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戴波 刘红桂 +2 位作者 雷利 江昊琳 卢永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7-380,共14页
在全面梳理江苏省地震监测业务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工程及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给出了一种江苏省地震监测信息化架构模型,以期对地震监测体系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作用,并为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提供全程统一的规划。
关键词 地震监测 信息化 架构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詹小艳 许红梅 +3 位作者 朱升初 王恒知 薛莹莹 王俊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着力研究和开发了江苏省地震局的测震数据库、前兆数据库的共享、管理与集中发布技术。主要运用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及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语言对测震的JOPENS系统中MySQL数据库、EQIM数据库、... 本文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着力研究和开发了江苏省地震局的测震数据库、前兆数据库的共享、管理与集中发布技术。主要运用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及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语言对测震的JOPENS系统中MySQL数据库、EQIM数据库、及前兆Oracle数据库等进行进一步地开发。搭建了一个行业内跨计算机操作平台的可视化的地震科技数据共享、交换及管理平台,实现了多种地震科学数据的(例如近、远震地震信息、各学科的运行率等)在线可视化、基于Google Map检索的地震信息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科学数据 分布式数据库 JSP语言 PHP语言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应急物资库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年 陈飞 +3 位作者 李伟 高飞 何奕成 蒋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江苏省地震局几次大型综合地震应急演练均出现地震应急物资遗漏现象,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地震应急工作实际需要,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平台,完成前台运行操控,以SQL Server 2005为容器,完成后台数据库建立与关联,由此编制一套江... 江苏省地震局几次大型综合地震应急演练均出现地震应急物资遗漏现象,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地震应急工作实际需要,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平台,完成前台运行操控,以SQL Server 2005为容器,完成后台数据库建立与关联,由此编制一套江苏地震应急物资库管理系统软件,从而实现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应急物资库从传统转为智能化管理模式,并给出物资效能评估指标,对提高江苏地震应急物资管理和调度的信息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资库 管理系统软件 物资效能 信息化
下载PDF
基于SuperMap GIS的江苏省地震灾情应急采集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晓荣 赵萍 毕雪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S1期215-217,共3页
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众灾之首,对震后灾情时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并作出紧急应对,是减少灾情损失的关键。本系统基于SuperMap WebGIS网络地图服务,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灾情的快速采集,实现信息采集、管理,并同步上传地震现场一手资... 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众灾之首,对震后灾情时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并作出紧急应对,是减少灾情损失的关键。本系统基于SuperMap WebGIS网络地图服务,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灾情的快速采集,实现信息采集、管理,并同步上传地震现场一手资料以供应急指挥统一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灾情采集 SUPERMAP IS.N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