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审查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雷 王树盛 张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市级自然资源部门主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编制审查
下载PDF
生态文明导向下高原地区城市新区规划实践
2
作者 李义萌 闫昊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已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绿色生态发展也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具有特殊生态环境的地区,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守护好“世界最后一方净土”对于推动其可持续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已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绿色生态发展也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具有特殊生态环境的地区,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守护好“世界最后一方净土”对于推动其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东部城区作为拉萨市中心城区“一心两翼”格局中的“东翼”,位于拉萨市城市主导风的上风向和拉萨河的上游,但东部城区的生态环境存在着自我恢复能力弱、地貌复杂等瓶颈,文章通过对拉萨市东部城区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探讨生态文明背景下高原地区城市新区规划应对策略,开发建设要善于利用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在充分保证和尊重生态的前提下,整合区域内的山水资源、文化资源、农业资源,以绿色健康为主题,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产城融合的高原慢城,实现城市建设从“保护良好生态”到“共建美好家园”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原地区 东部城区 净土健康 生态宜居
下载PDF
公共安全视角下交通规划要点研究
3
作者 曹雪柠 《人民公交》 2025年第2期47-49,共3页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交通规划是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最有效的预先谋划手段和措施。本文在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交通规划体系框架,分析相应的交通设施控制与交通协同管理策略,将公共安全的理念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交通规划是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最有效的预先谋划手段和措施。本文在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交通规划体系框架,分析相应的交通设施控制与交通协同管理策略,将公共安全的理念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中的交通系统中,保证规划内容在各层次规划间的合理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交通规划 规划引导
下载PDF
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研究
4
作者 陈勇健 范路平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传统村落在城市快速发展、城乡加速统筹的背景下,正面临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困境。为给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工作提供科学、现实的指引,以江苏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探究市域和区县2个尺度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 传统村落在城市快速发展、城乡加速统筹的背景下,正面临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困境。为给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工作提供科学、现实的指引,以江苏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探究市域和区县2个尺度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可达性水平。结果表明江苏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传统村落空间密度的冷热点区域在城市尺度下形成“南热北冷”的分布格局,而在区县尺度下则形成“小热大冷”的分布格局;传统村落可达性在城市尺度和区县尺度下,均大致呈“南高北低”的格局;传统村落可达性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格局 可达性
下载PDF
针灸式微更新理念指导下的口袋公园设计研究——以盐城市亭湖区口袋公园提升改造项目为例
5
作者 仇添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36-0039,共4页
本文以盐城市亭湖区口袋公园提升改造项目为例,探讨了针灸式微更新理念在口袋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针灸式微更新的概念,阐述了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和特点。随后,详细解释了口袋公园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 本文以盐城市亭湖区口袋公园提升改造项目为例,探讨了针灸式微更新理念在口袋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针灸式微更新的概念,阐述了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和特点。随后,详细解释了口袋公园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作用。进一步,文章探讨了针灸式微更新与口袋公园设计的相关性,包括设计精准定位、多元群体共同参与、公园绿地的复合功能以及唤醒场地活力等方面。最后,通过盐城市亭湖区口袋公园提升改造项目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应用针灸式微更新策略,包括问策于民、彰显地域文化、合理布局空间以及海绵融入等,以实现口袋公园的持续更新和社区活力提升。通过以上研究,希望口袋公园的设计与建设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指导 改造
下载PDF
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6
作者 邹婧 王栋 张峰松 《中国土地》 2022年第11期34-36,共3页
本文结合江苏省实践,探索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构建标准化的办事指南、审批流程、审查要点、行文格式、成果表单等,为规划实施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表单 行文格式 审查要点 规划实施管理 审批流程 办事指南 规范化管理 标准化
原文传递
新疆克州地区学校建筑供暖系统设计研究
7
作者 秦振春 魏霖 +2 位作者 顾锡莲 袁小清 吕禧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期74-76,共3页
研究了新疆克州地区某中学供暖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流程,包括热源的选择、供暖系统设计,换热站设计等,深入探讨和分析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设计和施工阶段需要关注的设计调研、施工规范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区域锅炉房 热负荷 干式地暖 湿式地暖
下载PDF
生态廊道设计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实现路径探索
8
作者 王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251-254,共4页
本研究探讨生态廊道于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与实现路径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环境质量,分析某市滨水生态廊道项目发现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可提升生物多样性、优化景观结构,多样化植被配置能增强水质净化与空气质量改善效果,项目实... 本研究探讨生态廊道于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与实现路径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环境质量,分析某市滨水生态廊道项目发现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可提升生物多样性、优化景观结构,多样化植被配置能增强水质净化与空气质量改善效果,项目实施后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与水质改善且居民生活满意度提升,生态廊道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巨大潜力,为未来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其设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优化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滨水景观 生物多样性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浅析城市更新背景下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考与实践
9
作者 王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093-096,共4页
由于我们国家的都市化,随着人口的增加,我们国家的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城市更新理念旨在利用现有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风景园林设计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 由于我们国家的都市化,随着人口的增加,我们国家的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城市更新理念旨在利用现有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风景园林设计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景观设计、开发和管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符合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城市更新的核心是思考如何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解决城市面临的问题。同时,旧城改造的目标是提升城市面貌、提升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更新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追求创新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园林设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旅游景区夜景灯光亮化对游客体验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旅游业发展下,景区夜景灯光亮化对提升游客体验、促进夜间经济愈发重要,其设计要兼顾美学、文化、科技与节能环保等因素,增强游客情感及心理感知。景区实施亮化工程需精心规划,善用智能控制系统、LED照明等技术与管理优化手段,这不仅提... 旅游业发展下,景区夜景灯光亮化对提升游客体验、促进夜间经济愈发重要,其设计要兼顾美学、文化、科技与节能环保等因素,增强游客情感及心理感知。景区实施亮化工程需精心规划,善用智能控制系统、LED照明等技术与管理优化手段,这不仅提升景区吸引力、推动夜间经济增长及相关产业发展,未来还会朝智能化、绿色环保发展,助力景区与地方经济,提升游客满意度及品牌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景灯光亮化 游客体验 夜间经济 智能控制系统 节能环保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三性研究——以南京秦淮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鹏程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2期72-79,共8页
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作为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专项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迫切需要更强的应对规划实施的传导性、保护整治的管控性和开发利用的指引性。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的技术角度进行评估以促进保护工作... 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作为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专项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迫切需要更强的应对规划实施的传导性、保护整治的管控性和开发利用的指引性。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的技术角度进行评估以促进保护工作的反思与改进,通过建立“传导性、管控性、指引性”三性研究框架,剖析南京秦淮区14个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三性方面的不足,分析得出秦淮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出现的“规划建设失调、非遗保护失范、公众参与失位、旅游发展失衡”四大问题,基于评估结果与典型案例实证分析,进一步挖掘其根本原因,最后从价值导向、技术方法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三性提升的相关建议,从而推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保护规划 管控性 指引性 传导性 南京秦淮区
下载PDF
新兴煤炭城市空间与交通相互关系作用研究
12
作者 陈勇健 吴桂虎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5期24-30,共7页
为厘清城市空间和交通在新兴煤炭城市中的发展模式,为阜康未来发展提供指引,基于阜康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响应度-灰色关联度”模型组,对二者在2008-2019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关键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阜... 为厘清城市空间和交通在新兴煤炭城市中的发展模式,为阜康未来发展提供指引,基于阜康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响应度-灰色关联度”模型组,对二者在2008-2019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关键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阜康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了由中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的过程;2008-2013年空间结构响应度整体小于交通系统响应度,2013年后,两个系统的响应度变化趋势已大致相同;在阜康空间结构和交通系统的各14项指标中,分别有9项和7项指标与对方有较强的关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煤炭城市 阜康 耦合协调度 响应度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运营思维下乡村振兴规划路径研究——以上海市水库村与海沈村为例
13
作者 王安 李宇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3期58-61,共4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运营作为市场化手段助力乡村发展的理念,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实现乡村总体资产的提升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已在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探索。该文以上海市水库村与海沈村为例,总结运营思维下规划师角色的转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运营作为市场化手段助力乡村发展的理念,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实现乡村总体资产的提升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已在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探索。该文以上海市水库村与海沈村为例,总结运营思维下规划师角色的转变,并通过2个典型运营模式发展路径的探讨,探究其乡村运营的特征以及规划赋能的参与路径,以期为转型期的乡村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运营 乡村规划 水库村 海沈村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长租公寓的选址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14
作者 张宇程 周大伟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195-198,共4页
长租公寓是住房租赁市场的新业态,也是对城市存量空间的整合再利用,值得从城市更新视角深入探究。文章基于项目公示信息及相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定量统计等方法分析南京市长租公寓改建项目分布特征... 长租公寓是住房租赁市场的新业态,也是对城市存量空间的整合再利用,值得从城市更新视角深入探究。文章基于项目公示信息及相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定量统计等方法分析南京市长租公寓改建项目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南京市长租公寓改建项目以老旧商办楼宇为主,空间布局总体呈现“一核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区位选址主要受生活配套设施和就业机会的影响,对商圈和产业园具有依赖性。最后在对既有项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存量资源的识别,并提出优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长租公寓 空间分布 南京市
下载PDF
产业园转型路径策略初探--以江苏共建园区为例
15
作者 闫昊 刘伟奇 李义萌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36-38,共3页
江苏共建园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意图通过资源要素跨区域传导,实现苏北发展与苏南转型“共赢”的创造性战略举措。在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文章分析了江苏共建园区的政策制度,总结了江苏共建园区“嵌入式”发展特征,以... 江苏共建园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意图通过资源要素跨区域传导,实现苏北发展与苏南转型“共赢”的创造性战略举措。在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文章分析了江苏共建园区的政策制度,总结了江苏共建园区“嵌入式”发展特征,以及新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新时期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径进行了探讨,为江苏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及实现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园区 区域协同 产业转移 转型路径
下载PDF
综合开发模式下城镇片区规划建设路径研究——以江阴市霞客湾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为例
16
作者 付莉莉 陈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1期123-125,共3页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综合开发在城镇片区建设通过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全流程统筹协调,实现土地、产业、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城镇土地利用集约高效,促进产、城、人、地和谐统一的新型发展模式。文章系统分析...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综合开发在城镇片区建设通过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全流程统筹协调,实现土地、产业、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城镇土地利用集约高效,促进产、城、人、地和谐统一的新型发展模式。文章系统分析了综合开发的基本概念、业务内容、开发模式,指出整体策划在综合开发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中的关键作用与技术要点,并以江阴市霞客湾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为例,从开发目标、发展定位、功能体系、空间布局、实施路径等方面剖析综合开发模式下城镇片区规划建设的方法路径,鼓励规划行业以前期统筹主体的角色积极参与综合开发项目,提升规划建设的落地性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开发 整体策划 霞客湾科学城 国际人才社区
下载PDF
区域次中心城市发展路径的中外对比研究
17
作者 李义萌 刘伟奇 王庆庆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0期78-80,共3页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上海、南京为核心的一体化地区中的次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和培育恰当的区域次中心城市有利于一体化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东台市以其较好的区位条件和发展...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上海、南京为核心的一体化地区中的次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和培育恰当的区域次中心城市有利于一体化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东台市以其较好的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在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具备建设成为沿海城镇带上促进盐南地区振兴的区域次中心城市,文章在借鉴吸取东京都市圈镰仓市的经验做法基础上,强化自身优势和特色,坚持高质量、特色化的发展路径,综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级,以提升交通区域一体化、创新产业赋能、打造文旅康养天堂为目标,不断增强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平衡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中重要节点,辐射带动周边城乡地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次中心城市 发展路径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主题型旅游度假区功能演化和空间布局规律研究
18
作者 孙力 《沈阳文旅》 2025年第1期78-80,共3页
随着上海迪士尼开园后的巨大成功,市场上对于主题型旅游的热情不断攀升,主题型旅游度假区越来越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地。本文选取拉斯维加斯狭长地带旅游区、阿布扎比亚斯旅游区、珠海长隆—澳门路氹城旅游区三个著名的主题型旅游度... 随着上海迪士尼开园后的巨大成功,市场上对于主题型旅游的热情不断攀升,主题型旅游度假区越来越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地。本文选取拉斯维加斯狭长地带旅游区、阿布扎比亚斯旅游区、珠海长隆—澳门路氹城旅游区三个著名的主题型旅游度假区,对它们的功能业态构成、功能空间布局和功能发展时序进行研究,进而总结出主题型旅游度假区功能演化和空间布局规律,以期为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发展模式选择和功能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迪士尼 空间布局 旅游度假区 功能演化 旅游区 狭长地带 发展时序 主题型
下载PDF
基于都市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行动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19
作者 付莉莉 陈阳 《城市建筑》 2025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都市品质方面,以都市品质提升为思路指导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路径。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应对大街区模式、产城融合缺乏、城市活力不足、景观风貌平淡等“城市病”,以城市更... 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都市品质方面,以都市品质提升为思路指导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路径。文章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应对大街区模式、产城融合缺乏、城市活力不足、景观风貌平淡等“城市病”,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从支撑创新、生态修复、改善人居、塑造魅力、提升活力、韧性智慧等方面,提升都市品质,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片区统筹,发挥城市更新的整体效应;创新政策体系,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品质 城市更新行动 高质量发展 江宁区
下载PDF
苏中地区水网密集型乡村的自流式活水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海门市平安村为例
20
作者 石晗玥 黄晓庆 朱骁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3期119-124,共6页
由张謇引领在中国苏中地区建设的“框—排—渠—窕”水网体系反映了人类卓越的智慧,但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盲目建设等往往对既有水网产生结构性的破坏。近年来,中国苏中地区各地采取了多种水治理措施,而对于更加广袤的乡村却一直没有高效... 由张謇引领在中国苏中地区建设的“框—排—渠—窕”水网体系反映了人类卓越的智慧,但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盲目建设等往往对既有水网产生结构性的破坏。近年来,中国苏中地区各地采取了多种水治理措施,而对于更加广袤的乡村却一直没有高效、生态的活水方式。苏中地区的乡村水网主要问题是水路不畅,水速过缓,经研究发现了三个主要原因:(1)道路的建设阻塞了“排河”与“窕沟”之间的连接,从而形成了多个“末端水道”;(2)每单位长度的河道节点数太大导致水流缺乏方向性,因此水流不足河水缓慢流动;(3)由于河道中的沉积物缺乏清理,部分河床变窄甚至被填满和消失。在现状问题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个可复制的“自流式”乡村活水模型,该模型由“互”型生活水单元组成,并以江苏省海门市平安村为例进行了验证,最后用MIKE11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优化,为苏中地区水网治理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中地区 数字技术 水网乡村 生态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