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测序研究调控黄羽肉鸡干毛性状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
1
作者 姬改革 陈智武 +9 位作者 单艳菊 刘一帆 屠云洁 邹剑敏 章明 巨晓军 束婧婷 张海涛 唐燕飞 蒋华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5,共12页
【目的】通过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分别采集背部未干毛和干毛羽毛皮肤组织样本各3个,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形态学差... 【目的】通过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分别采集背部未干毛和干毛羽毛皮肤组织样本各3个,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形态学差异;运用RNA-seq技术,比较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对测序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证实未干毛羽毛的毛囊处于生长期,已干毛的羽毛毛囊处于静止期。以未干毛毛囊(生长期)皮肤样本为对照,在干毛毛囊(静止期)皮肤样本中发现了942个DEGs(|fold-change|>2和P<0.05),其中384个基因表达下调,558个基因表达上调。Go功能分析显示细胞分裂、周期调控等相关生物过程被显著富集(P<0.05)。KEGG分析发现,MAPK、TGF-β、p53及DNA复制等相关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P<0.05)。构建差异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Hubba分析获得6个hub基因,分别为CDK1、MAD2L1、BUB1、CCNB2、PLK1和BUB1B。GSEA富集分析筛选到紧密连接、胰岛素、MAPK、TGF-β和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与鸡羽毛毛囊生长周期显著关联(|NES|>1,FDR<0.25)。RT-qPCR结果显示8个DEGs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鸡羽毛的干毛性状与毛囊周期发育相关,MAPK和TGF-β等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羽毛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毛 毛囊 RNA-SEQ 基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碱水浸泡鸡肉的研究
2
作者 章明 樊艳凤 +3 位作者 沈啸 唐修君 陆俊贤 高玉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碱水浸泡鸡肉快速鉴别模型。原始光谱经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一阶导数等预处理后进行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鸡肉和碱水浸泡鸡肉能得到清晰的分类。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簇...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碱水浸泡鸡肉快速鉴别模型。原始光谱经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一阶导数等预处理后进行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鸡肉和碱水浸泡鸡肉能得到清晰的分类。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簇类的独立软模式法建立分类模型,结果显示通过对样品光谱采用7点卷积平滑方法预处理,分类模型综合正确率最高,校正回判正确率在77.08%~100%之间,预测正确率在81.25%~100%之间。综上,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碱水浸泡鸡肉进行快速鉴别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水浸泡鸡肉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神丹6号绿壳蛋鸡和海兰褐蛋鸡产蛋期腹脂和血清脂代谢指标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王星果 王克华 +4 位作者 郭军 胡玉萍 窦套存 卢建 曲亮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2,共8页
旨在比较神丹6号绿壳蛋鸡和海兰褐蛋鸡产蛋期腹脂和血脂代谢情况,为神丹6号绿壳蛋鸡的产蛋期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神丹6号绿壳蛋鸡和海兰褐蛋鸡19周龄商品代鸡,饲养至60周龄,19~28周龄每周采血一次,29~40周龄每2周采血一次,... 旨在比较神丹6号绿壳蛋鸡和海兰褐蛋鸡产蛋期腹脂和血脂代谢情况,为神丹6号绿壳蛋鸡的产蛋期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神丹6号绿壳蛋鸡和海兰褐蛋鸡19周龄商品代鸡,饲养至60周龄,19~28周龄每周采血一次,29~40周龄每2周采血一次,41~60周龄每4周采血一次,测量血清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长,神丹6号绿壳蛋鸡腹脂率和肝脏指数变化不显著;血清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之后变化不显著或波动变化;低密度脂蛋白(LDL)先降低后升高,之后变化不显著;总胆固醇(TC)含量整体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y(VLDLy)和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前期变化不显著,之后波动变化。随着周龄增长,海兰褐蛋鸡血清HDL、LDL、VLDLy和VTG含量变化与神丹6号绿壳蛋鸡趋势略有差异,其他指标趋势基本一致。与海兰褐蛋鸡相比,神丹6号绿壳蛋鸡血清FFA和VTG含量前期较低,后期均与其含量接近,TG、TC、HDL、LDL和VLDLy含量则整体相近。产蛋前期(19周龄)、高峰期(28周龄)与后期(52周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脂代谢指标中TG和FFA在神丹6号绿壳蛋鸡产蛋高峰期显著高于前期和后期(P<0.05),HDL和VTG均是后期显著低于前期(P<0.05)。综合分析表明,神丹6号绿壳蛋鸡产蛋期血脂代谢稳定,与海兰褐蛋鸡相比前期慢,后期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丹6号绿壳蛋鸡 产蛋期 血清 脂代谢指标
下载PDF
苏禽6号蛋鸡早期血脂代谢规律研究
4
作者 张晶鑫 杨平 +7 位作者 葛宇峰 王星果 窦套存 郭军 胡玉萍 王强 王克华 曲亮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旨在研究苏禽6号蛋鸡早期血脂代谢情况,为该配套系的早期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禽6号蛋鸡10周龄商品代鸡为试验组,海兰褐蛋鸡为对照组,饲养至18周龄,每周采血测量血清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旨在研究苏禽6号蛋鸡早期血脂代谢情况,为该配套系的早期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禽6号蛋鸡10周龄商品代鸡为试验组,海兰褐蛋鸡为对照组,饲养至18周龄,每周采血测量血清中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加,苏禽6号蛋鸡腹脂率前期不变,后期升高;肝脏指数前期降低,后期不变;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整体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波动变化,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先降低后基本保持不变。与海兰褐蛋鸡相比,苏禽6号蛋鸡腹脂率、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整体较高,TC含量时高时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则较低,而VTG含量前期基本一致,后期则明显较低。前期与后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脂代谢指标中仅FFA含量在苏禽6号蛋鸡和海兰褐蛋鸡中均差异显著(P<0.05),腹脂率和肝脏指数仅在苏禽6号蛋鸡中差异显著(P<0.05)。苏禽6号蛋鸡血清TG含量与极低密度脂蛋白y(VLDLy)、腹脂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FFA显著负相关(P<0.05);TC、HDL和LDL三者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分析表明,苏禽6号蛋鸡早期血脂代谢稳定并且比高产蛋鸡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禽6号蛋鸡 早期 血清 脂代谢指标
下载PDF
基于mtDNA控制区2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修君 贾晓旭 +6 位作者 樊艳凤 葛庆联 唐梦君 周倩 陆俊贤 韩威 高玉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1,共5页
为探讨我国2个地方蛋鸡品种仙居鸡和白耳黄鸡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以30只仙居鸡和30只白耳黄鸡为素材,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单倍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结合GenBank公布的19条红色原鸡D-loop区全序列,... 为探讨我国2个地方蛋鸡品种仙居鸡和白耳黄鸡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以30只仙居鸡和30只白耳黄鸡为素材,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单倍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结合GenBank公布的19条红色原鸡D-loop区全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个鸡品种变异区集中在第167—1 215 bp之间,共发现19个多态位点和9个单倍型,其中仙居鸡和白耳黄鸡各有3种特异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显示,9种单倍型可分为A、B和C共3个分支,白耳黄鸡的优势单倍型属于B分支,仙居鸡的优势单倍型属于C分支。聚类分析显示,白耳黄鸡主要与原鸡滇南亚种聚为一类,仙居鸡与原鸡印度亚种、滇南亚种、指名亚种和印尼亚种聚为一类,具有多个母系起源。这一研究从分子水平为2个蛋用型地方鸡品种仙居鸡和白耳黄鸡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品种 线粒体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起源
下载PDF
鸡产蛋数遗传力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军 曲亮 +3 位作者 窦套存 王星果 胡玉萍 王克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产蛋数是蛋鸡、肉种鸡育种工作中主选性状,但已有研究报道的产蛋数遗传力跨度较大,使育种工作者无从选择。对鸡产蛋数遗传力进行Meta分析,旨在评估蛋鸡、肉种鸡及地方鸡种产蛋数遗传力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 【目的】产蛋数是蛋鸡、肉种鸡育种工作中主选性状,但已有研究报道的产蛋数遗传力跨度较大,使育种工作者无从选择。对鸡产蛋数遗传力进行Meta分析,旨在评估蛋鸡、肉种鸡及地方鸡种产蛋数遗传力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ISI 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及ProQuest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国内外发表的产蛋数遗传评估相关文献,共获得72篇符合内控标准的论文。应用随机效应模型、亚组分析及两步法回归分析评估产蛋数遗传力数据集。【结果】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产蛋数遗传力为0.234±0.009,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异质性较高;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白壳蛋鸡、褐壳蛋鸡亚群产蛋数遗传力分别为0.242±0.022、0.224±0.017,肉种鸡、地方鸡亚群产蛋数遗传力分别为0.221±0.029、0.240±0.014,产蛋后期遗传力呈现下降。产蛋数遗传力方程为h2=-0.0023t+0.2253。【结论】遗传因素对鸡产蛋数变异贡献较低,遗传力的异质性可归因于遗传背景和周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数 META分析 亚组分析 回归分析 遗传力 周龄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分析固始鸡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顾荣 唐修君 +5 位作者 樊艳凤 贾晓旭 葛庆联 陆俊贤 王珏 高玉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探究固始鸡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以73只固始鸡为试验素材,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得固始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与19条红色原鸡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固始鸡mtDNA控制区全长为1231或1232bp,1231bp个体在859bp处存在C... 为探究固始鸡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以73只固始鸡为试验素材,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得固始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与19条红色原鸡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固始鸡mtDNA控制区全长为1231或1232bp,1231bp个体在859bp处存在C缺失。73只个体共发现15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为6种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固始鸡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5.287,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429±0.00013,单倍型多样度(Hd)为0.600±0.034。系统发育分析显示,6种单倍型可分为A和C 2个分支,A分支与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聚为一类,C分支与原鸡印度亚种(Gallus gallus murghi)、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原鸡指名亚种(Gallus gallus gallus)以及原鸡印尼亚种(Gallus gallus bankiva)聚为一类,推测固始鸡可能有多个母系起源。这一研究为从分子水平探究固始鸡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鸡 线粒体DNA 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下载PDF
miR-499基因家族进化分析及其对鸡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调控的研究
8
作者 石诗影 巨晓军 +5 位作者 屠云洁 单艳菊 姬改革 刘一帆 章明 束婧婷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22,共8页
为了对miR-499进行序列进化分析、靶基因预测、鉴定和表达量分析,探究其对鸡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具体调控作用,在miRBase数据库检索miR-499基因家族的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特征进行分析,采用MEGA7.0构建miR-499系统发育树,再利用... 为了对miR-499进行序列进化分析、靶基因预测、鉴定和表达量分析,探究其对鸡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具体调控作用,在miRBase数据库检索miR-499基因家族的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对序列特征进行分析,采用MEGA7.0构建miR-499系统发育树,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富集,最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对miR-499及其靶基因SOX6在鸡快肌和慢肌的表达量和靶向结合关系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43种脊椎动物中查询到75条miR-499基因家族序列,主要位于MYH7B基因内含子区,且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进化分析表明,miR-499序列进化中符合物种进化演变的规律。靶基因功能富集发现,miR-499与组织发育和能量代谢等过程有关。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miR-499在鸡慢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快肌(P<0.05),与SOX6的表达规律相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发现,SOX6的表达能够被miR-499-5p靶向抑制,提示miR-499可能通过SOX6基因参与肌纤维类型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9 分子进化 肌纤维类型
下载PDF
鸡肉品质分析及关键风味物质和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巨晓军 章明 +5 位作者 单艳菊 姬改革 屠云洁 刘一帆 邹剑敏 束婧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3-1826,共14页
【目的】对不同品种鸡肉中的风味物质和基因进行筛选,为开展品种选育及鸡肉产品的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对消费者购买肉鸡的主要选择因素进行市场调查。其次分别选取上市日龄的地方品种鸡(文昌鸡、鹿苑鸡)、培育品种... 【目的】对不同品种鸡肉中的风味物质和基因进行筛选,为开展品种选育及鸡肉产品的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对消费者购买肉鸡的主要选择因素进行市场调查。其次分别选取上市日龄的地方品种鸡(文昌鸡、鹿苑鸡)、培育品种鸡(817肉鸡、花山鸡)、引进白羽肉鸡(罗斯308),每个品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30只鸡(公母各15只)屠宰,屠宰后迅速取两侧胸肌,用于品尝评定、常规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肌苷酸、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最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将品尝评定结果与理化测定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影响品尝评定的风味物质。【结果】(1)风味是消费者购买肉鸡的主要选择因素。文昌鸡肉的甜味、鲜味显著高于罗斯308(P≤0.05)。(2)文昌鸡、鹿苑鸡平均肌纤维面积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平均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花山鸡、罗斯308(P≤0.05)。文昌鸡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文昌鸡、鹿苑鸡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罗斯30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文昌鸡、鹿苑鸡、817肉鸡(P≤0.05)。文昌鸡除赖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罗斯308除赖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文昌鸡、鹿苑鸡、817肉鸡、花山鸡谷氨酸ATV值大于1,根据谷氨酸ATV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文昌鸡>鹿苑鸡>817肉鸡>花山鸡;文昌鸡丙氨酸ATV值大于1。(3)文昌鸡胸肌ACOX1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817肉鸡和罗斯308(P≤0.05),文昌鸡、鹿苑鸡GADL1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文昌鸡GLUD1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817肉鸡、花山鸡、罗斯308(P≤0.05)。(4)大部分的脂肪酸对鸡肉的咸味、酸味呈正效应,大部分氨基酸对甜味、鲜味呈正效应,肌苷酸对鸡肉的甜味、鲜味呈正效应。棕榈酸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肌苷酸及除赖氨酸外的其他游离氨基酸对鸡肉的风味水平呈正效应。【结论】肌苷酸、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地方品种鸡风味优于引入品种鸡的主要原因之一。GADL1、GLUD1基因可能是影响不同品种鸡肉风味差异的相关基因。肌苷酸、谷氨酸、丙氨酸、棕榈酸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含量不同对鸡肉风味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鸡肉品质 风味 基因
下载PDF
家禽m6A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立川 刘一帆 +6 位作者 章明 单艳菊 屠云洁 姬改革 巨晓军 束婧婷 邹剑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7-41,共5页
N6-甲基腺嘌呤(m6A)作为一种重要的RNA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布,已被证实在细胞分化、配子发生、脂肪沉积及肿瘤发生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高通量检测技术和单碱基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m6A修饰调控... N6-甲基腺嘌呤(m6A)作为一种重要的RNA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布,已被证实在细胞分化、配子发生、脂肪沉积及肿瘤发生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高通量检测技术和单碱基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m6A修饰调控蛋白被鉴定出来,相应的调控机理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解析。文章综述了m6A的发现和特征、调控酶系统、检测技术、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在家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对家禽m6A修饰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m6A) RNA表观修饰 家禽 基因表达调控 甲基化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鸭发育早期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艳 徐文娟 +5 位作者 刘宏祥 宋卫涛 宋迟 陶志云 单艳菊 李慧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712-3720,共9页
【目的】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模型,3种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体重和肝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下丘... 【目的】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模型,3种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体重和肝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e hormone,GHRH)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垂体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肝脏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mRNA的表达规律。【结果】证实鸭下丘脑GHRH与SS、垂体GH和肝脏GHR与IGF-I在13胚龄已有表达;除了SS在鸭发育早期维持一个低表达状态外,其它的4种基因均呈现极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除了GH外,发现鸭早期发育过程中GHRH、GHR和IGF-I mRNA的表达受到品种和日龄的交互作用的极显著影响。与鸡以往的研究相比,禽类胚胎期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存在着种属差异。本试验发现鸭早期发育过程中,体重和肝重的变化也呈现极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且与下丘脑垂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结论】结果提示下丘脑垂体生长轴基因mRNA的表达可能在鸭早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遗传背景的差异可以导致鸭发育早期体重的差异生长和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发育 下丘脑垂体生长轴 mRNA表达 体重 肝重
下载PDF
鸭发育早期骨骼肌异步发育和IGF-I/MSTN-A mRNA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艳 刘宏祥 +6 位作者 单艳菊 姬改革 束婧婷 徐文娟 朱春红 陶志云 李慧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1-370,共10页
【目的】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模型,比较2个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骨骼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肌肉生长抑素A(myostatin A,MSTN-A)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胸浅肌和腓肠肌(... 【目的】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模型,比较2个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骨骼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肌肉生长抑素A(myostatin A,MSTN-A)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胸浅肌和腓肠肌(简称为胸腿肌)发育模式的相关性。【方法】在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时,记录体重、胸浅肌(PM)和腓肠肌外侧头(LM)的重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骨骼肌中IGF-I和MSTN mRNA的表达规律。【结果】本试验证明鸭早期发育过程中,体重和骨骼肌重的变化呈现极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鸭胚胎期胸/腿肌的IGF-I和MSTN-A mRNA的表达与体重、胸/腿肌重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各自与胸/腿体指数则呈反式的相关性(正/负),均在13胚龄有一个表达高峰,IGF-I和MSTN-A mRNA表达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鸭PM中IGF-I mRNA表达转折点的出现时间与胸肌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变化趋势是吻合的,而LM中IGF-I mRNA的表达与腿肌生长和肌纤维特性变化均不相符;鸭胚胎期MSTN-A mRNA的表达趋势与骨骼肌生长和肌纤维数量形成高峰同步;胸腿肌中IGF-I/MSTN-A mRNA表达比值的变化趋势和肌纤维特性变化吻合,PM中的IGF-I/MSTN-A mRNA表达比值的差异点和PM重量出现品种差异的时间点一致。【结论】在胚胎发育中后期和出雏后早期,鸭的胸腿肌呈现异步发育模式,骨骼肌中IGF-I和MSTN 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参与骨骼肌生长速率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发育 骨骼肌 IGF-I MSTN-A
下载PDF
IGF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黄羽肉鸡肌肉和肝脏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束婧婷 姬改革 +8 位作者 单艳菊 章明 巨晓军 刘一帆 屠云洁 盛中伟 唐燕飞 蒋华莲 邹剑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7-2038,共12页
【目的】IGF1-PI3K-Akt信号通路是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通路,选择慢速型的广西麻鸡和中速型的花山麻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IGF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 【目的】IGF1-PI3K-Akt信号通路是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通路,选择慢速型的广西麻鸡和中速型的花山麻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IGF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GF1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RS1)在骨骼肌和肝脏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为阐明黄羽肉鸡生长发育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20.0比较广西麻鸡和花山麻鸡在胚胎期至出生后早期的生长发育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个基因在两个品种鸡胚胎期(9、12、16胚龄)和出生后(0、7、21、35、49和63日龄)胸肌、腿肌和肝脏中的表达差异,并将其与体重和组织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鸡生长发育早期体重、骨骼肌重和肝脏重变化呈现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经过选育的花山麻鸡体重和组织重的增长在胚胎发育后期已经远远超过广西麻鸡。IGF1、IGF1R和IRS1基因表达存在显著的品种、组织和发育时段特异性,总体上,在胚胎期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肝脏组织,出生后则为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肌肉组织,广西麻鸡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花山麻鸡,而花山麻鸡肝脏中的表达量要高于广西麻鸡。IGF1基因在两个品种胸腿肌中均在9胚龄即可检测到表达,腿肌中表达量均是9胚龄时最高,除与12胚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各阶段差异显著,表达量最低点出现在出雏0日龄时;胸肌中则是12胚龄时表达量最高,63日龄时最低;肝脏中则出现品种差异,广西麻鸡胚胎期未检测到表达,从出雏0日龄开始表达,表达高峰出现在21日龄时,而在花山麻鸡中虽然胚胎期检测到表达但表达量极低,49日龄时达到表达高峰。两品种鸡肌肉和肝脏各个阶段均检测到IGF1R mRNA的表达,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9胚龄最高,广西麻鸡9胚龄与其他各阶段差异显著,花山麻鸡9胚龄除与12胚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各阶段均差异显著;肝脏中,广西麻鸡表达高峰出现在21日龄,且与9、12、16胚龄和0日龄差异显著,花山麻鸡则是63日龄时最高,与其他各阶段差异显著。两品种鸡肌肉和肝脏各个阶段均能检测到IRS1 mRNA的表达,在两品种肌肉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9胚龄或者12胚龄最高,与其他各阶段差异显著,随后下降,并在出雏后维持在较低水平;肝脏中IRS1的表达模式与IGF1R一致。IGF1、IGF1R和IRS1基因的表达两两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肌肉中3个基因的表达与体重、胸(腿)肌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肝脏中3个基因的表达与体重、胸(腿)肌重、肝脏重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IGF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之间存在一致性趋势,品种间和组织间表达量的差异可能正是不同类型黄羽肉鸡生长发育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基因表达 IGF1-PI3K-Akt信号通路 肌肉 肝脏
下载PDF
PRKAG3基因在鸡不同部位肌肉中的表达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明 单艳菊 +5 位作者 姬改革 巨晓军 刘一帆 屠云洁 邹剑敏 束婧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44-147,共4页
PRKAG3是影响畜禽肉品质的关键基因。为研究PRKAG3基因在鸡不同部位肌肉中的表达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以隐性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用ATPase碱孵育法对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类型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RKAG3基因在这些肌... PRKAG3是影响畜禽肉品质的关键基因。为研究PRKAG3基因在鸡不同部位肌肉中的表达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以隐性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用ATPase碱孵育法对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类型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RKAG3基因在这些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并将其与肌纤维类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RKAG3基因在Ⅰ型肌纤维比例相对较高的比目鱼肌和缝匠肌中表达较低,在Ⅱa型比例较高的髂胫外侧肌、腓骨长肌以及只含有Ⅱb型肌纤维的胸大肌、胸小肌中表达较高,且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肌肉中PRKAG3基因的表达与Ⅰ型肌纤维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Ⅱa型和Ⅱb型肌纤维比例均呈正相关,但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在鸡骨骼肌中PRKAG3很可能是AMPK在白肌中发挥作用的主要γ调节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AG3基因 肌纤维类型 表达 相关性 肌肉 AMPK
下载PDF
兔感染球虫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辉 黄光中 +3 位作者 尧国民 苏五珍 罗世民 胡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1-202,共2页
2012年11月湖南省怀化市某县大型兔场发生以腹泻为主的疫情,死亡率达5.3%。通过对发病情况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球虫病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经过药物治疗,病情得以控制。
关键词 兔球虫病 大肠杆菌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煮制时间对鸡蛋质构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庆联 刘茵茵 +5 位作者 马丽娜 唐修君 樊艳凤 高玉时 陆俊贤 丁红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174,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煮制时间鸡蛋质构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选取当天产鸡蛋120枚,随机分成4组,每组30枚,分别于煮蛋器中煮制5、10、15、20 min,通过测定鸡蛋的质构参数及蛋品质,探究不同煮制时间对鸡蛋质构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煮制前1... 为了研究不同煮制时间鸡蛋质构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选取当天产鸡蛋120枚,随机分成4组,每组30枚,分别于煮蛋器中煮制5、10、15、20 min,通过测定鸡蛋的质构参数及蛋品质,探究不同煮制时间对鸡蛋质构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煮制前10 min的硬度显著低于煮制15、20 min(P<0.05),鸡蛋煮制5 min的黏附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显著低于煮制10、15、20 min(P<0.05);5 min时煮制损失率显著低于煮制10、15、20 min(P<0.05),煮制20 min时的鸡蛋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煮制5、10 min(P<0.05)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与硬度、黏附性、弹性和咀嚼性均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内聚性和胶黏性呈负相关(P<0.05)。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鸡蛋的水分含量下降,硬度、黏附性、弹性和咀嚼性逐渐升高后趋于平稳,煮制10 min可使鸡蛋充分变性凝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制时间 鸡蛋 质构 相关性
下载PDF
近交对蛋鸡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套存 郭军 +3 位作者 曲亮 王星果 胡玉萍 王克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16,共5页
数据来自白莱航鸡、绿壳蛋鸡资源群体,包括13185条记录,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解析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评估近交对蛋鸡体重性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模型估计的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结果表明:F2代群体个体近交系数解释的表型方差占比为6.0%... 数据来自白莱航鸡、绿壳蛋鸡资源群体,包括13185条记录,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解析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评估近交对蛋鸡体重性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模型估计的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结果表明:F2代群体个体近交系数解释的表型方差占比为6.0%~7.9%;蛋鸡资源群体体重的遗传力为0.43~0.47,重复力为0.51~0.94,遗传相关系数为0.66~0.84;近交系数协变量改变了育种值排序.蛋鸡资源群体体重的遗传潜能较大;选育体重时,动物模型宜包含近交系数协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多性状模型 遗传参数 育种值 近交系数
下载PDF
不同鸭种肌肉发育早期TRα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18
作者 单艳菊 徐文娟 +4 位作者 陈剑 宋卫涛 束婧婷 陶志云 李慧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5-159,共5页
为探讨不同鸭种胚胎期和初生早期胸肌和腿肌中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基因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和胚质量(或体质量)的影响,选用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鸭种13... 为探讨不同鸭种胚胎期和初生早期胸肌和腿肌中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基因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和胚质量(或体质量)的影响,选用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鸭种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时胸肌和腿肌中TR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鸭胚胎期和初生早期,两鸭种肌肉TRαmRNA的表达趋势较为一致,即在胸肌中呈"W"形,在腿肌中呈前高后低的表达规律。在13、17和21胚龄时两鸭种胸肌TRαmRNA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而在25、27胚龄和7日龄时则均高于腿肌。相关性分析表明:两鸭种胸肌中TRαmRNA的表达量与其胸肌质量、胚质量(或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腿肌中TRαmRNA的表达量与其腿肌质量、胚质量(或体质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提示:肌肉中TRα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但不存在品种差异;TRα可能对鸭肌肉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α基因 差异表达 生长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当前畜牧业发展前景及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19
作者 胡辉 黄光中 +2 位作者 罗世民 苏五珍 胡艳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7期77-79,共3页
就当前畜牧业发展前景及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提出看法,特别强调三大产业的融合关系,提出畜牧业从行业优势、服务职能、产业带动、特色品牌、科技创新等方面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畜牧业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关系
下载PDF
珍珠鸡白痢病的诊治
20
作者 罗小波 胡艳 胡辉 《湖北畜牧兽医》 2010年第7期34-35,共2页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简称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鸡的一种以败血症及肠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是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养鸡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各种品种的鸡对该病均有易感性,其中2~3周龄以内的雏鸡...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简称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鸡的一种以败血症及肠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是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养鸡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各种品种的鸡对该病均有易感性,其中2~3周龄以内的雏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发生该病后,鸡群不易净化。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预防方法,因此该病的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实施严格的检疫、淘汰阳性鸡、严格的消毒,以及采取敏感药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病 雏鸡成活率 诊治 珍珠 沙门氏杆菌病 药物控制 沙门氏菌 预防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