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丽 朱莉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并按照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评价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小组针对患...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并按照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评价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小组针对患者主要症状开展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良好。患者吞咽困难、言语蹇涩、腹胀便秘等症状得到改善,对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和满意度较高。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能规范护士中医辨证施护和康复教育措施,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急性期 脑梗死 辨证施护 便秘 偏瘫
下载PDF
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科 李云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MIS/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MIS/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试验组按血小板浓度给药。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7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最终入组83例;研究组6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最终入组84例。两组均无死亡患者;试验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NIHSS评分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黏膜瘀斑或牙龈、鼻腔出血,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应用于MIS/TIA患者中,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率,但复发风险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抗血小板 血小板浓度 出血率
下载PDF
血清sICAM-1和CysC与缺血性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的关系
3
作者 曹迅 谢艳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8-322,328,共6页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和胱抑素(Cys) C与缺血性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的病历资...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和胱抑素(Cys) C与缺血性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抗血小板治疗结果分为转归良好组(66例)和转归不佳组(24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sICAM-1、CysC水平,分析血清sICAM-1、CysC水平与脑微出血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估血清sICAM-1、CysC对缺血性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转归不佳组血清sICAM-1、CysC水平高于转归良好组(P <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的血清sICAM-1、CysC水平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 ICAM-1、Cys C水平二者与脑微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CysC单一及二者联合预测缺血性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79、0.873。结论 缺血性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血清sICAM-1、Cys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可用于预测抗血小板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微出血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胱抑素C 抗血小板治疗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费薛东 杨志锋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目的 探究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8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通过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和观... 目的 探究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8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通过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每组43例。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量、血清细胞因子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93.02%vs 72.09%)(P <0.05)。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和左、右侧椎动脉的脑血流速度、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水平、内皮素-1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流恢复,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注射用血塞通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 脑血管循环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液流变学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云燕 金华锋 +2 位作者 谢艳 冯小莉 王凤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病情控制后均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神...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病情控制后均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情绪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P物质(S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神经肽Y(NPY)以及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SAS评分差异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5-HT、NE、NPY、CRF、S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这可能与帕罗西汀调节脑卒中患者体内NPY、CRF、SP神经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并发症 情绪障碍/病因学 情绪障碍/药物疗法 帕罗西汀/治疗应用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他汀强化联合扩容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冯小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8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他汀强化联合扩容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双抗治疗,治疗组予以双抗+他汀强化+扩容治疗,其余均予以活血、脑保护等治疗。治疗7 d,随访1个月,记录不良反应情... 目的探讨他汀强化联合扩容治疗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双抗治疗,治疗组予以双抗+他汀强化+扩容治疗,其余均予以活血、脑保护等治疗。治疗7 d,随访1个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消化系统不良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恶心、纳差,加保护胃黏膜治疗缓解,治疗组中有3例输液过程中有胸闷心悸,减慢低速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皮疹而退出。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7 d、1个月NIHS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强化联合扩容治疗可减少脑梗死的进展加重,并能显著改善脑梗死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强化 扩容 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费薛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1387-1388,共2页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及奥扎格雷钠静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及奥扎格雷钠静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奥扎格雷钠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莉辉 臧红华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4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119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9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60例纳入观察组接全面性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 目的分析针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119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9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60例纳入观察组接全面性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率81.36%(χ^2=3.87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56%(χ^2=4.041,P<0.05)。结论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全面性优质护理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升临床疗效,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肺部感染 护理方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自拟“平眩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3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华锋 董卫华 +1 位作者 李云燕 王凤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2期23-23,共1页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健脾温阳、活血利水类中药配伍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手法复位结合平眩汤治疗;对照组以手法复位结合口服倍他司汀,3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 目的:探讨平肝熄风、健脾温阳、活血利水类中药配伍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手法复位结合平眩汤治疗;对照组以手法复位结合口服倍他司汀,3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BPPV的总有效率为95.53%,对照组为76.7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5)。需要手法复位次数减少明显(P<0.001)。结论:平眩汤配合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中医药疗法 手法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