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弹性成像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田文娟 邢伟 张凡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病程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4例SAT患者共45个病灶按病程进展分为急性期、中期及恢复期,应用常规超声、UE及VTQ技术检查并比较病灶在各分期中的声像图...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病程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4例SAT患者共45个病灶按病程进展分为急性期、中期及恢复期,应用常规超声、UE及VTQ技术检查并比较病灶在各分期中的声像图特征。结果随病程进展,病灶内血流分级在急性期、中期及恢复期依次呈递增趋势;弹性分级中,Ⅰ、Ⅱ级依次呈递增趋势,Ⅲ、Ⅳ级呈减低趋势;剪切波速度在急性期、中期及恢复期分别为(5.15±1.06)m/s、(2.81±0.26)m/s及(1.89±0.15)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E及VTQ技术能够重复、无创、直观、定量地反映SAT病程分期中病灶区组织的硬度,为其诊断及分期诊断、判断疗效提供了新的辅助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 亚急性甲状腺炎 病程分期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7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戴荣峰 何军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口服厄贝沙坦并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口服厄贝沙坦并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T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BUN、Scr、T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ALT升高、腹胀以及血钾升高等,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DN疗效好,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庆 张瑜 +3 位作者 胡霞 彭雯 李剑波 刘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6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频超声确定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进行分组,对比2组间年龄、血浆Hcy、血脂、血压、腰围、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尿...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频超声确定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进行分组,对比2组间年龄、血浆Hcy、血脂、血压、腰围、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尿酸、尿素氮、肌酐等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斑块有和无2组间血浆Hcy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水平增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 2型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优泌乐25及诺和锐30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凡 何军 韩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7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优泌乐25及诺和锐30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 60例经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优泌乐25治疗组及诺和锐30治疗组,在继续服用原有降糖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每日2次注射上述两种胰岛素降糖12周后,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优泌乐25及诺和锐30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 60例经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优泌乐25治疗组及诺和锐30治疗组,在继续服用原有降糖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每日2次注射上述两种胰岛素降糖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日均用量和低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日均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优泌乐25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诺和锐30组空腹血糖水平(P<0.05),而诺和锐30组早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优泌乐25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使用优泌乐25及诺和锐30均能较好的控制血糖且稳定,不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使用优泌乐25能较好的控制空腹血糖,而诺和锐30能较好地控制早餐后2h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泌乐25 诺和锐30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联合应用两种超声弹性成像指标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田文娟 储立成 +1 位作者 黄泽宇 张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4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所测剪切波速度值在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急性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1例(共105个病灶)SAT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组)和30例(60叶)正常人甲状腺组织(对照组)...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所测剪切波速度值在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急性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1例(共105个病灶)SAT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组)和30例(60叶)正常人甲状腺组织(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弹性超声的检查并进行弹性评分组间比较。应用VTQ技术检测病灶组织及病灶周边组织的剪切波速度值并和正常人甲状腺组织的SW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 A T急性期组病灶弹性图像以蓝色为主,弹性评分多为3分、4分;对照组弹性图像以绿色为主,弹性评分多为1分、2分,两组弹性评分无交集。105个病灶525次SWV值中共测得323个"x. x x m/s",SWV均值在病灶组织、病灶周边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分别为(6.30±2.04)m/s、(4.31±1.64)m/s、(1.88±0.16)m/s,两两比较,均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93.79,P=0.000)。两例SA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首次超声弹性检查因两种指标缺乏良好对比,未能提示恶性结节。结论:两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指标的联合应用,可直观、定量地反映SAT急性期病灶的组织硬度,对其临床诊断及病程初步评估、病灶准确测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对急性期同时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检出及鉴别诊断可能有其局限性。SWV值"x.xxm/s"可作为SAT急性期较为特征性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 甲状腺炎 亚急性 急性期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10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本院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参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本院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参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复诊期间的血糖值、皮肤注射区域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的清晨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皮疹、溃疡、水痘、红肿的例数明显少于参照组,其总发生率(31.11%)明显低于参照组(55.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持续皮下注射 I型糖尿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血栓调节蛋白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7
作者 张凡 戴庆 何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在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A组24只和B组24只,B组注射链脲佐菌素制造糖尿病模型。成模后6、10和14周每组处死8只,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糖、体重、血栓调节蛋白、空腹胰岛素...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在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A组24只和B组24只,B组注射链脲佐菌素制造糖尿病模型。成模后6、10和14周每组处死8只,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糖、体重、血栓调节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及血脂水平。结果:随病程延长,B组空腹血糖、血栓调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A组,胰岛素、C肽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A组;B组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10,14周时较A组厚度明显增加;B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栓调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大鼠血栓调节蛋白升高与颈动脉病变显著相关,血栓调节蛋白升高先于颈动脉病理改变的发生,可能成为糖尿病颈动脉病变发生的重要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栓调节蛋白 颈动脉病变 大鼠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4
8
作者 郝亚华 梁英 张凡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418-419,共2页
特发性矮小症是一种患病原因不详的多基因疾病,特发性矮小症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以身体矮小为主,约占到所有矮小症患儿患病率的21%[1].身材矮小不仅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出现自卑、自我意识低等心理障碍.研究表明还... 特发性矮小症是一种患病原因不详的多基因疾病,特发性矮小症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以身体矮小为主,约占到所有矮小症患儿患病率的21%[1].身材矮小不仅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出现自卑、自我意识低等心理障碍.研究表明还会导致患者的脂肪含量增加,糖代谢受损,肌肉含量下降,骨质减少及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等问题[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矮身材患儿成为内分泌科主要就诊的疾病,身材矮小开始引起患儿家长和整个社会的重视.身材矮小不但对儿童的精神心理有负面影响,而且对儿童的躯体发育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儿童精神心理发育和终身高,本研究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治疗效果的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提供参考意见,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患儿家长 临床表现 疗效分析 激素治疗 多基因疾病 身材矮小
下载PDF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郝亚华 梁英 张凡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3-205,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1]。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发挥降糖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和延长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活性,人体内的DPP-4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1]。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发挥降糖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和延长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活性,人体内的DPP-4被抑制[2],西格列汀为DPP-4抑制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疗效分析 二甲双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治疗 二肽基肽酶Ⅳ GLP-1 DPP
下载PDF
肝脏受控衰减参数与人体脂肪质量和其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邵幼林 张锁才 +9 位作者 吴剑明 郭风彩 柳龙根 叶春艳 严桐 曹琪 张凡 王静 毛永华 范建高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4-759,共6页
目的探讨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与人体脂肪质量和其分布的关系。方法2018年5月至12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脂肪肝中心就诊的成年患者978例,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患者肝脏CAP,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人体脂肪质量和其分布。采用Pearson... 目的探讨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与人体脂肪质量和其分布的关系。方法2018年5月至12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脂肪肝中心就诊的成年患者978例,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患者肝脏CAP,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人体脂肪质量和其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肝脏CAP值与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质量指数(BFMI)、躯干脂肪质量指数(TFMI)、四肢脂肪质量指数(LFMI)和内脏脂肪面积(VFA)等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BMI、BFMI、TFMI、LFMI和VFA等区分CAP诊断S0~1和S2~3级脂肪变的截点和效能。结果男性653例,S0~S3分别占4.90%、3.37%、22.36%和69.37%;女性325例,S0~S3分别占7.38%、6.46%、13.23%和72.92%,女性内脏、躯干和四肢脂肪均多于男性(P值均< 0.01)。男性与女性患者体质量、体脂肪质量、体脂率、BMI、BFMI、TFMI、LFMI、VFA均随着肝脂肪变等级增加而升高(P值< 0.01)。男性、女性患者肝脏CAP值与BMI、BFMI、TFMI、LFMI和VFA均呈正相关。躯干脂肪质量百分比随肝脏脂肪变等级增加而增加(男性:F = 13.42,P < 0.001;女性:F = 3.22,P = 0.023);而四肢脂肪质量百分比并未随肝脏脂肪变等级增加而增加(男性:F = 1.13,P = 0.34;女性:F = 1.05,P = 0.37)。CAP诊断的S0~1或S2~3肝脂肪变性可通过BMI、BFMI、TFMI、LFMI和VFA来区分,AUC在男性中为0.80~0.82(P值均<0.01),在女性中为0.75~0.78(P值均<0.01)。结论肝脏CAP值与人体四肢、躯干、内脏脂肪量呈正相关,与躯干和内脏脂肪量相关性更强;BMI、BFMI、TFMI、LFMI和VF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鉴别出CAP诊断的S0~1和S2~3级肝脏脂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受控衰减参数 体脂肪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