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平台软件分析张家港地区变应原谱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慧珺 王天一 +3 位作者 陆建斌 刘剑勇 吴革平 马行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基于大数据平台分析张家港地区变应原谱特点,指导该区过敏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为变应性鼻炎(AR)流行病学研究和诊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自主研发的图文管理系统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A... 目的基于大数据平台分析张家港地区变应原谱特点,指导该区过敏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为变应性鼻炎(AR)流行病学研究和诊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自主研发的图文管理系统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AR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将检测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月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35例患者总阳性率为58.53%,12个月份间13种变应原均有分布,主要致敏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链格孢、油菜花。阳性例数及阳性率最高的是青年组(18~44岁),除在少年组(7~17岁)中阳性率在性别上(男vs.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不同年龄组间男、女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变应原SPT阳性等级发现,粉尘螨、屋尘螨的SPT三级、四级阳性等级明显高,蟑螂、链格孢的SPT多为二、三级,其余变应原SPT多为一、二级。结论粉尘螨、屋尘螨是张家港地区AR的最主要致敏原,其SPT的阳性等级多为三、四级;其中阳性例数及阳性率最高的是青年组,少年组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港地区 大数据平台 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 致敏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