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夏峰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5期7513-7513,共1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2例急性心梗患者。结果:6例发病2 h以内溶栓再通,12例6 h以内再通,2例12 h以内再通。死亡2例,均合并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牙龈出血点2例,镜下血尿1...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2例急性心梗患者。结果:6例发病2 h以内溶栓再通,12例6 h以内再通,2例12 h以内再通。死亡2例,均合并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牙龈出血点2例,镜下血尿1例,无重要脏器出血。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AMI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
下载PDF
CTnI、CRP和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与冠脉介入治疗后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文生 吕彬 +2 位作者 张长芝 夏峰 李淑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7期2497-2498,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和B型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早期静脉溶栓(IVCT)(发病≤3 h)与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病≤12 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对比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和B型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早期静脉溶栓(IVCT)(发病≤3 h)与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病≤12 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对比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血清CTnI、CRP和血浆BNP分别对上述两种冠脉再灌注疗法各33例AMI患者进行12~36个月的随访对比。结果 (1)早期静脉溶栓成功+择期PCI与急诊PCI患者(发病≤3 h)比较心功能变化、CTnI、CRP、BNP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早期静脉溶栓成功(发病≤3h)未行择期PCI的患者与急诊PCI(发病6~12 h)患者比较,远期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优于PCI组,BNP水平低于PCI组(P〈0.05),而CTnI、CRP均值高于PCI组(P〈0.05)。结论(1)早期静脉溶栓(发病≤3 h)成功+择期PCI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率疗效显著,与急诊PCI(发病≤3 h)疗效相当,CTnI、CRP和BNP检测可以对上述两种冠脉再灌注疗法的远期预后做出预测。(2)单纯静脉溶栓(发病≤3 h)成功与急诊PCI(发病6~12 h)患者对改善AMI患者远期生存率方面对比则各有利弊,需结合CTnI、CRP和BNP等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 B型脑钠肽 早期静脉溶栓 急诊冠脉介入远期预后
下载PDF
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冠状动脉无复流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文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0期4572-4573,共2页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30例明确诊断为STEMI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于无复流...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30例明确诊断为STEMI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于无复流即刻经指引导管注入硝普钠100~200μg、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于无复流即刻经指引导管注入硝酸甘油100~200μg、替罗非班10μg/kg。观察两组患者给药3~5分钟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血压、胸痛及心律失常指标。结果治疗组给药3~5分钟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血压回升、胸痛减轻、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可明显改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分级由TIMI血流0~1级转为2~3级(14例/16例,显效率87.5%),抬高的ST段迅速回落≥50%(15例/16例,显效率93.8%),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1例/16例,发生率6.3%),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血压回升≥90/60 mm Hg 14例/16例,显效率8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替罗非班 硝酸甘油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无复流
下载PDF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允均 李亚南 +2 位作者 权泉 袁伟娜 江永正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0期82-83,89,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影响因素,给临床医护提供参考。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PIC术后患者作为该次调查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分析结果影响因素。结果 PC... 目的分析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影响因素,给临床医护提供参考。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PIC术后患者作为该次调查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分析结果影响因素。结果 PCI患者的认知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学历从低到高评分为(0.62±0.46)分、(0.81±0.39)分、(1.18±0.60)分、(1.57±0.39)分;年龄越高,认知程度越低下69~80岁评分为(0.67±0.50)分,50~69岁为(1.09±1.41)分,30~50岁为(1.19±0.47)分,18~30岁为(1.23±0.39)分;城镇居民认知为(1.27±0.53)分,高于农村的(0.82±0.48)分。结论临床上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术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宣教,结合患者情况,选取合理的宣传教学方式,进而实现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硝普钠、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文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72-572,共1页
目的分析我院2年来以硝普钠、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3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59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地高辛、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硝普钠、多巴胺静脉... 目的分析我院2年来以硝普钠、多巴胺静脉泵入治疗3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59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地高辛、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硝普钠、多巴胺静脉泵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13.8%(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差异明显,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者均值(66±6),后者均值(88±8)。结论此疗法对中晚期顽固性心衰疗效确切,特别适用于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心病、以关闭不全为主的心瓣膜病、先心病等合并的顽固性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多巴胺静脉泵入 顽固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竭39例临床急救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峰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3期7120-712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24 h后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7.18%。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30 min~24 h,平均(1.0±0.5)h,用药至...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24 h后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7.18%。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30 min~24 h,平均(1.0±0.5)h,用药至消失时间1.5~24 h,平均(2.3±0.8)h。结论:AHF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处理得当可迅速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抢救措施"及时,正确,系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抢救 利尿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亚南 权泉 +1 位作者 袁伟娜 江永正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4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 目的:分析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18例)和普罗-利多组(12例)。为普罗-利多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和利多卡因进行治疗,为胺碘酮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胺碘酮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3.3%(15/18)。普罗-利多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普罗-利多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58.3%(7/12)。与普罗-利多组患者相比,胺碘酮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胺碘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2%(4/18),普罗-利多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3/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 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文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0期2456-2457,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3年来8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静脉溶栓再通中50例再灌注心律失常类型,总结其对冠脉再灌注的预测作用及防治。方法用回顾性统计的方法。结果快速心律失常36例占72%,缓慢心律失常14例占28%,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15例占30%,新出现的... 目的分析我院3年来8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静脉溶栓再通中50例再灌注心律失常类型,总结其对冠脉再灌注的预测作用及防治。方法用回顾性统计的方法。结果快速心律失常36例占72%,缓慢心律失常14例占28%,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15例占30%,新出现的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突然消失8例占16%,40例发病2~3小时内再灌注成功者心律失常发生率100%。经及时处理,50例无1例死于再灌注心肌失常。结论溶栓越早,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类型复杂,某些特征性心律失常可作为再灌注指标。需密切监护防治致命性再灌注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再灌注心律失常
下载PDF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张长芝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A01期169-169,共1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氢氟噻嘻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患者服用缬沙坦氢氟噻嗪(缬沙坦80mg+氢氟噻嗪12.5mg,常州第... 目的:观察缬沙坦氢氟噻嘻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患者服用缬沙坦氢氟噻嗪(缬沙坦80mg+氢氟噻嗪12.5mg,常州第四制药厂生产),每日推荐用量为92.5mg,如果临床表现降压效果不明显,可将用量增加,但不超过185mg。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氨氧地平,每日推荐用量为5mg,若降压效果不明显,可将氨氟地平用量增加,但不得超过10mg。结果:标准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LVMI数值分别为82.32±812mmHg、122.21±10.35mmHg、114.21±7.98g/m2,对照组患者为93.56±8.21mmHg、139.78±11.12mmHg、127.46±958g/m2。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而对照组患者为70.00%(P〈0.05)。结论:缬沙坦氢氟噻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良好,除了能降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LVMI数值。且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氨氟地平更佳,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氢氯噻嗪 高血压合并冠a病 高血压
下载PDF
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袁伟娜 李允均 曹静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10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旨在有效预防与控制心绞痛反复发作,提升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选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依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19...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旨在有效预防与控制心绞痛反复发作,提升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选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依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19)应用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n=19)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安全性。结果: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P<0.05),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进一步提升预期治疗成效,最大限度上减少心绞痛的反复发作现象,是一种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绞痛 氯吡格雷 治疗策略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高血压“5+1”医护患协同延伸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祁美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24期15-16,3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出院高血压患者"5+1"医护患协同延伸管理模式的运行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心内科88例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和...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出院高血压患者"5+1"医护患协同延伸管理模式的运行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心内科88例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和短信群发科普延伸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5+1"医护患协同延伸管理模式。跟踪研究对比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血压控制水平、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达标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血压和BMI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出院后6个月回访,观察组患者血压及BMI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控制体质量、自测血压和定期门诊回访方面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互联网对高血压出院患者实施"5+1"医护患协同延伸管理模式,患者血压血脂控制理想,身体质量指数明显改善,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出院患者 互联网 医护患协同 治疗依从性 自我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