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省扬州市德尔塔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朱淼
张晶
+5 位作者
耿平
王靖
刘延庆
曹柳兆
李田田
孙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4-8,共5页
目的分析确诊感染德尔塔(Delta)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方法纳入2021年7月29日—8月16日在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5例Delta毒株COVID-19患者,并与2020年2月扬州市37例...
目的分析确诊感染德尔塔(Delta)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方法纳入2021年7月29日—8月16日在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5例Delta毒株COVID-19患者,并与2020年2月扬州市37例确诊原始毒株COVID-19患者进行比较,包括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7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中,男26例,女49例,中位年龄50.7(35.0,67.0)岁,其中41~64岁者24例(32.0%),≥65岁者28例(37.3%);原始毒株感染患者中位年龄46.2(36.5,55.5)岁,其中41~64岁者20例(54.1%)。47例(62.7%)确诊Delta毒株COVID-19患者曾接种过1~3针疫苗,66例(88.0%)患者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后有明确的接触史,而34例(91.9%)原始毒株感染患者有明确接触史。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无临床症状,54例(72.0%)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9例(52.0%)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21例(28.0%)有神经系统症状。就诊时病程>48 h患者年龄大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48 h患者单核细胞计数低于病程<24 h患者,病程>48 h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病程<24 h及24~48 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病程24~48 h以及>48 h患者胸部CT特征性炎症检出率高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者咽拭子核酸开放阅读框基因、核壳蛋白基因Ct值无差异。结论扬州市Delta毒株COVID-19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与COVID-19原始毒株相比,Delta毒株感染患者神经系统症状高发,肺部病灶进展迅速,建议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德尔塔毒株
原始毒株
流行病学特征
开放阅读框基因
核壳蛋白基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扬州地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淼
吕清泉
+6 位作者
顾明华
陈永昶
王靖
黄自强
焦虹霞
朱红
林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总结和评价扬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扬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3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①病例特征:23例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其中重型1...
目的总结和评价扬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扬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3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①病例特征:23例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其中重型1例,普通型22例;患者年龄23~72岁,男10例,女13例;有接触史21例(91.3%),其中7例为家族性聚集发病;疾病平均潜伏期5 d。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78.3%),其次为咳痰症状(26.1%)、胸闷气喘(26.1%)、消化道症状(8.7%)。③血液学检查:COVID-19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16例入院时伴淋巴细胞降低,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出院时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C反应蛋白降低。④影像学检查:胸部CT显示胸膜下分布多发磨玻璃影,伴有间质增厚。⑤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吸氧等治疗,仅1例重型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全部患者核酸检测转阴后出院。结论核酸检测阳性和胸部CT多发磨玻璃影、伴间质增厚是诊断COVID-19的重要依据。易感人群接触史、咳嗽发热症状、淋巴细胞低下是COVID-19感染的重要临床表现。中西药结合治疗是COVID-19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症状
核酸检测
多发磨玻璃影
中西药结合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扬州市德尔塔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朱淼
张晶
耿平
王靖
刘延庆
曹柳兆
李田田
孙梅
机构
扬州
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
江苏省
扬州市
苏北人民
医院
血液病科
江苏省
扬州市
苏北人民
医院
心血管内科
江苏省
扬州市
苏北人民
医院
医务处
江苏省扬州市传染病医院
江苏省
扬州市
苏北人民
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江苏省
扬州市
苏北人民
医院
超声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4-8,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9年度院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yzucms2018901)。
文摘
目的分析确诊感染德尔塔(Delta)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方法纳入2021年7月29日—8月16日在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5例Delta毒株COVID-19患者,并与2020年2月扬州市37例确诊原始毒株COVID-19患者进行比较,包括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7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中,男26例,女49例,中位年龄50.7(35.0,67.0)岁,其中41~64岁者24例(32.0%),≥65岁者28例(37.3%);原始毒株感染患者中位年龄46.2(36.5,55.5)岁,其中41~64岁者20例(54.1%)。47例(62.7%)确诊Delta毒株COVID-19患者曾接种过1~3针疫苗,66例(88.0%)患者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后有明确的接触史,而34例(91.9%)原始毒株感染患者有明确接触史。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无临床症状,54例(72.0%)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9例(52.0%)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21例(28.0%)有神经系统症状。就诊时病程>48 h患者年龄大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48 h患者单核细胞计数低于病程<24 h患者,病程>48 h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病程<24 h及24~48 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病程24~48 h以及>48 h患者胸部CT特征性炎症检出率高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者咽拭子核酸开放阅读框基因、核壳蛋白基因Ct值无差异。结论扬州市Delta毒株COVID-19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与COVID-19原始毒株相比,Delta毒株感染患者神经系统症状高发,肺部病灶进展迅速,建议早期诊治。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德尔塔毒株
原始毒株
流行病学特征
开放阅读框基因
核壳蛋白基因
Keyword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elta strain
original strai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pen reading frame gene
nucleocapsid protein gene
分类号
R512.99 [医药卫生—内科学]
R181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扬州地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淼
吕清泉
顾明华
陈永昶
王靖
黄自强
焦虹霞
朱红
林华
机构
扬州
大学附属苏北人民
医院
江苏省扬州市传染病医院
江苏省
扬州市
中
医院
出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文摘
目的总结和评价扬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扬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23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①病例特征:23例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其中重型1例,普通型22例;患者年龄23~72岁,男10例,女13例;有接触史21例(91.3%),其中7例为家族性聚集发病;疾病平均潜伏期5 d。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78.3%),其次为咳痰症状(26.1%)、胸闷气喘(26.1%)、消化道症状(8.7%)。③血液学检查:COVID-19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16例入院时伴淋巴细胞降低,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出院时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C反应蛋白降低。④影像学检查:胸部CT显示胸膜下分布多发磨玻璃影,伴有间质增厚。⑤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吸氧等治疗,仅1例重型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全部患者核酸检测转阴后出院。结论核酸检测阳性和胸部CT多发磨玻璃影、伴间质增厚是诊断COVID-19的重要依据。易感人群接触史、咳嗽发热症状、淋巴细胞低下是COVID-19感染的重要临床表现。中西药结合治疗是COVID-19的有效治疗方案。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症状
核酸检测
多发磨玻璃影
中西药结合治疗
Keyword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linical symptoms
nucleic acid test
multiple ground glass shadow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省扬州市德尔塔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分析
朱淼
张晶
耿平
王靖
刘延庆
曹柳兆
李田田
孙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省扬州地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和效果评价
朱淼
吕清泉
顾明华
陈永昶
王靖
黄自强
焦虹霞
朱红
林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