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
1
作者 张敏 李金伴 王元犇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 2008年第7期144-145,共2页
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为学生就业铺平道路;探索了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实施科学管理方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培养方式 技能 实训基地管理
下载PDF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超市化服务模式初探
2
作者 丁琴华 《成才之路》 2015年第15期45-46,共2页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可以从超市的服务理念中学习和吸取一些先进经验,改善图书馆的服务现状,使图书馆的服务充分体现人性化、现代化的特点。
关键词 图书馆 超市 服务
下载PDF
校企融合背景下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实践——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卫生分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振国 许志杰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17年第7期70-71,共2页
随着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逐渐成为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校企融合的大背景下,笔者所在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卫生分院与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推进了... 随着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逐渐成为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校企融合的大背景下,笔者所在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卫生分院与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推进了学校药学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实践 药物制剂技术 药学专业 能力与职业 职业学校教育 教学方法 工学 国家职业标准 实训中心 课程设计
下载PDF
新时期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素质初探
4
作者 吴华英 《职业技术》 2011年第1期63-63,共1页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为我们有目共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教师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培养对象的健全成长,建设高...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为我们有目共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教师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培养对象的健全成长,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得以显著提高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职业素质 保障
下载PDF
校院合作办学模式对提高护生临床职业能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俞茹云 程若莺 徐秀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合作办学模式在护生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从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理论3个维度调查50名合作班和50名在校班护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并比较两班护生技... 目的:探讨合作办学模式在护生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从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理论3个维度调查50名合作班和50名在校班护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并比较两班护生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的成绩。结果:合作班护生对职业态度、职业技能两个维度的9个条目评价为"好"的比例均超过50%,与在校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理论维度的4个条目中,除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最好(P<0.05),其余3个条目与在校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考核成绩合作班高于在校班(P<0.05),理论考试成绩合作班低于在校班(P<0.05),但两班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院合作融合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职业能力,对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护生 临床职业能力
下载PDF
69名实习护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许仙英 唐正利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0期24-26,共3页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原因及感染情况,探讨有效减少实习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的针对措施。方法对2013-2015年进入临床实习的3届共1275名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生科室、暴露原因、...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原因及感染情况,探讨有效减少实习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的针对措施。方法对2013-2015年进入临床实习的3届共1275名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生科室、暴露原因、暴露部位、暴露源种类及暴露后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期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69例,其中针刺伤66例,占95.65%;体液污染伤口3例,占4.35%。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是病房、急诊室。暴露原因中以拔针操作、静脉输液操作、注射最常见。暴露部位中手及手指达100%。暴露源中乙型肝炎最常见。69例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及后续处理完全正确52人次,占75.36%;不正确的17人次,占24.64%。感染发生率为零。结论重视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教育,培养良好工作行为和工作习惯,早期、规范伤口处理,建立暴露后上报和及时反馈的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血源性职业暴露 分析与对策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兆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5期94-95,156,共3页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是近年来职业技术院校研究的热点。对于护士来说,其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如何对护生进行职业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实用性的护理人才,在...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是近年来职业技术院校研究的热点。对于护士来说,其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如何对护生进行职业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实用性的护理人才,在卫生类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简单分析了护理专业职业教育重要性之后,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尝试,对如何在护生中开展职业教育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职业道德
下载PDF
基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高职药剂学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振国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18年第9期33-34,共2页
随着新一轮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战略对产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传统的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手段等与现代药品制造业已不相适应。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卫... 随着新一轮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战略对产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传统的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手段等与现代药品制造业已不相适应。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卫生类高职院校只有努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才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升级新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 职业素养 药剂学 学生 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内容 产业升级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宋振国 《职业技术》 2010年第10期8-8,共1页
通过对《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努力做到听、看、做、思、练等五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充分得到成功体验,完成项目任务,最终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生产工序。
关键词 药物制剂 项目教学法
下载PDF
高职学校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梅 周梅芳 《职业技术》 2016年第9期31-32,50,共3页
针对高职学校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平衡记分卡管理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评价,系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明确自已的工作重点。在实施过程中,以学习成长、结果满意为目标,不断修改完善考核制度,使制... 针对高职学校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平衡记分卡管理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评价,系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明确自已的工作重点。在实施过程中,以学习成长、结果满意为目标,不断修改完善考核制度,使制度在执行中不走过场,得到让大家认可的考核结果,真正调动系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校 学生管理 绩效考核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医疗卫生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立文 《管理观察》 2012年第34期198-199,共2页
澳大利亚近几年的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简要地概述澳大利亚医疗卫生体系,分析了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流程和保障措施,旨在提出该体系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借鉴,提出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是目前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 澳大利亚近几年的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简要地概述澳大利亚医疗卫生体系,分析了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流程和保障措施,旨在提出该体系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借鉴,提出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是目前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系 双向转诊 保障措施
下载PDF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12
作者 刘培霞 《教师》 2019年第36期126-126,共1页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应当以实用性为主要任务,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英语 就业前景
下载PDF
吴茱萸次碱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袁志坚 何文涓 胡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40-43,共4页
吴茱萸次碱是中药吴茱萸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包括对心脏有正性肌力和保护心脏作用,可舒张血管和降血压,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并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此外还有抗抑郁、抗肥胖、抗肿瘤、镇痛消炎等作用。随着近年... 吴茱萸次碱是中药吴茱萸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包括对心脏有正性肌力和保护心脏作用,可舒张血管和降血压,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并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此外还有抗抑郁、抗肥胖、抗肿瘤、镇痛消炎等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吴茱萸次碱的深入研究,本文就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次碱 药理作用 心血管 抗抑郁活性
下载PDF
拉玛泽分娩减痛训练法对产程及剖宫产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成芬 黄伟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1期3679-3681,共3页
目的通过助产士对孕晚期孕妇进行拉玛泽分娩减痛技巧的训练,指导孕妇分娩时正确运用,观察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对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9月在我院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训练的300例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未接受拉玛泽分... 目的通过助产士对孕晚期孕妇进行拉玛泽分娩减痛技巧的训练,指导孕妇分娩时正确运用,观察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对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9月在我院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训练的300例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未接受拉玛泽分娩减痛训练的300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疼痛等。结果除第3产程外,观察组第1、2产程缩短,疼痛减轻,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在产程中的应用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消除恐惧心理,加强宫缩、促进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等,是一种简单、无创伤、无不良反应、非药物性减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玛泽分娩减痛法 产程 剖宫产率
下载PDF
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彬 熊瑛 周肖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2-1143,共2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类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约18%~30%的患者有神经系统损害[1].其发病率大约为0.05%~0.10%[2].本文总结2005~2009年诊治的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就其...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类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约18%~30%的患者有神经系统损害[1].其发病率大约为0.05%~0.10%[2].本文总结2005~2009年诊治的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肢体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主要表现 神经系统损害 2009年 临床表现 病死率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彬 张轶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07-808,共2页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期间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并获得随访的43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及...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期间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并获得随访的43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23.25%,完全缓解(CR)2例(4.65%),部分缓解(PR)8例(18.60%),疾病稳定(SD)18例(41.86%),疾病控制率为65.11%。出现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20例(46.51%)及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16例(37.20%),未出现Ⅲ~Ⅳ级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较好,并且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Cys-C和IL-6在糖尿病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肖英 韦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按尿微量清蛋白(UmAlb)将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组为UmAlb<30mg/d,单纯DM组,56例;B组为UmAlb30~300mg/d,早期DN组,58例;同时设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按尿微量清蛋白(UmAlb)将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组为UmAlb<30mg/d,单纯DM组,56例;B组为UmAlb30~300mg/d,早期DN组,58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各组Cys-C、Scr、IL-6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Cys-C、Scr、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B组Cys-C、IL-6水平高于A组(P<0.05);糖尿病B组Cys-C、IL-6水平异常检测率明显高于Scr水平。结论 Cys-C、IL-6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s—C IIr6 糖尿病肾损害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彬 程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初诊NSCLC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及CA125浓度。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初诊NSCLC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及CA125浓度。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3项标志物均高于肺良性病者;晚期肺癌患者3项指标高于早期患者。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CEA、CYFRA21-1及CA125浓度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糖类抗原125 诊断
下载PDF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人才库建设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洋洋 王立文 +4 位作者 裘璘 卞雯 吴翠芬 严兆娴 杨正宇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探讨其在危急症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结合所在单位实际,抽取纳入人才库的兼职教师4人参与13级护理专业4个班级《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授课,作为试验组,本校专职教师3人及其教授的6个班级为对照组;选择三项... 目的通过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探讨其在危急症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结合所在单位实际,抽取纳入人才库的兼职教师4人参与13级护理专业4个班级《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授课,作为试验组,本校专职教师3人及其教授的6个班级为对照组;选择三项操作及期末理论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结果试验组经口气管插管得分(89.03±4.38)高于对照组(86.82±4.52),心肺复苏得分(78.13±7.51)低于对照组(81.45±6.81),三角巾包扎得分(92.09±4.69)低于对照组(94.06±3.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期末理论考试分数[(71.57±17.42)vs(71.18±15.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急诊科的兼职教师教授的学生心肺复苏[(79.09±6.88)vs(75.16±8.64)]及三角巾包扎[(94.41±5.11)vs(87.22±3.83)]考核分数高于来自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兼职教师教授的学生,而经口气管插管得分较低[(92.09±4.01)vs(95.21±2.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末理论考核成绩[(72.02±13.12)vs(68.47±10.47)]两者无差异。中级职称兼职教师教授的学生经口气管插管[(90.59±3.72)vs(84.16±2.15)],三角巾包扎[(94.28±2.47)vs(85.24±3.15)],期末理论考试[(73.77±17.65)vs (64.67±14.87)]成绩高于高级职称教师所授班级,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成绩[(78.01±7.53)vs (80.24±4.85)]两者无差异。结论对于兼职教师,应根据所在科室的的特长安排授课内容,充分发挥中级职称兼职教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职教师 危急症护理 人才库
下载PDF
绝经后阴道出血4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红琴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0期4372-4373,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绝经年限、年龄与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及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为良性疾病228例(55.3%),恶性疾病106例(25.7%),非器质性疾病78...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绝经年限、年龄与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及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为良性疾病228例(55.3%),恶性疾病106例(25.7%),非器质性疾病78例(18.9%);恶性肿瘤61例中子宫内膜癌36例(59%),子宫颈癌18例(29.5%),卵巢癌5例(8.2%),阴道癌2例(3.3%)。结论:良性疾病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出血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年龄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出血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