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界附近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分析
1
作者 刘文超 张德军 卢世英 《安徽建筑》 2025年第1期150-153,共4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地铁工程勘察过程中具备水文地质试验施工条件的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少,大部分均采用地区经验值进行参数分析,对后续施工降水设计的误差相对较大;尤其是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其水文地质条件较单元内部更... 随着城市的发展,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地铁工程勘察过程中具备水文地质试验施工条件的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少,大部分均采用地区经验值进行参数分析,对后续施工降水设计的误差相对较大;尤其是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其水文地质条件较单元内部更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场地内水文地质参数是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对位于长江漫滩平原区边界附近的南京地铁某车站基坑抽水试验的分析,分别采用了解析法计算和含水层试验软件Aquifer Test拟合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结合场地边界条件分析,对不同方法取得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提供了水文地质参数建议值,为工程施工及降水设计提供了合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基坑工程 抽水试验 隔水边界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南京某地铁长江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
作者 宋龙荣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南京某地铁长江段拟建项目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该区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适宜项目建设;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层和白垩纪上统浦口组以及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基岩组成;横向地基岩性及压缩性的变化较大,属于不均匀地基,易引起... 本研究旨在对南京某地铁长江段拟建项目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该区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适宜项目建设;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层和白垩纪上统浦口组以及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基岩组成;横向地基岩性及压缩性的变化较大,属于不均匀地基,易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白垩系浦口组泥岩、泥质粉砂岩和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白云质砾岩可作为桩基持力层。该研究可为未来在该地区进行的工程项目地质条件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段 地铁隧道 工程地质 工程评价
下载PDF
基于渗流―固体相互作用的三维水文地质参数估计研究
3
作者 刘文超 张德军 宋丽 《西部资源》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准确反映地下水系统的真实情况,并提高水文地质参数的估计精度,研究提出基于三维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对三维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反演估计。对研究构建的三维水文地质参数反演算法进行有效性研究,发现其导水系数反演误差为5.54%,贮水系数计... 为准确反映地下水系统的真实情况,并提高水文地质参数的估计精度,研究提出基于三维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对三维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反演估计。对研究构建的三维水文地质参数反演算法进行有效性研究,发现其导水系数反演误差为5.54%,贮水系数计算误差为2.74%,水位降深反演误差为0.2m,运算时间为34.2min,其运算速度与精度性能较其他对比算法更高。综上结果可知,研究构建的三维水文地质参数反演算法可应用于地下水流动特性和水文地质参数的研究中,为未来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固体 相互作用 水文地质 参数估计 水资源管理
下载PDF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相结合的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研究
4
作者 吴浩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0期0150-0153,共4页
地下水作为淡水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防污治污与保护工作已成为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融合水文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的理论框架,对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基础性的... 地下水作为淡水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防污治污与保护工作已成为水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融合水文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的理论框架,对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基础性的描述与分析,明确了地下水储存、补给及流动的关键水文地质过程,并阐述了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地下水的质量与数量。进而,借助环境地质学视角,识别了地下水污染源,评估了污染程度,并解析了污染物在地下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清晰揭示了地下水污染所引发的环境地质效应及其深远影响。通过构建“源-病害-环境”关系模型,为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涵盖地下水保护区的划定、污染防治法规的完善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等,旨在为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本研究成果不仅为地下水保护区的科学划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保护 污染防治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 污染源识别
下载PDF
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
5
作者 王祥宇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7-19,共3页
以某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开展重点调查点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价,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格构梁的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该工程存在5处重点调查点:BP3边坡段、BP10边坡段、BP19边坡段、危岩体WY1、危岩体WY2;强降雨是调查区不稳定斜坡主要诱发因素... 以某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开展重点调查点特征分析及危险性评价,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格构梁的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该工程存在5处重点调查点:BP3边坡段、BP10边坡段、BP19边坡段、危岩体WY1、危岩体WY2;强降雨是调查区不稳定斜坡主要诱发因素之一,需在强降雨过程中加强对调查区的关注。选择格构梁治理作为治理措施,治理后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均显著提升,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变成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边坡地质灾害 格构梁 治理效果
下载PDF
南京长江漫滩某深基坑工程水文参数分析及选用
6
作者 徐建 《生态与资源》 2024年第11期0093-0095,共3页
文章以南京长江漫滩某一深基坑工程勘察为背景,基于勘察数据及水文地质试验成果,以松散岩类孔隙承压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稳定流与非稳定流计算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参数对比分析,对场地潜水层的水文地质特性做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长江漫滩 深基坑 稳定流 非稳定流 水文地质
下载PDF
金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
7
作者 吴晨晨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金属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具有种类多样性、复杂性、复发性、地域性和危害性等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诱发地质灾害、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以及废水、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发... 金属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具有种类多样性、复杂性、复发性、地域性和危害性等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诱发地质灾害、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以及废水、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发生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与人为因素密切相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模块化治理模式的概念,该模式强调根据不同矿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理模块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文中详细介绍了复绿模式、农用造地模式、建设造地模式和文化娱乐模式等几种模块化治理方式,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模式
下载PDF
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现代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8
作者 王祥宇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围绕地质灾害防治中现代技术的综合应用问题,详细分析了现代技术如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摄影测量法、数字制图法等现代技术的应用情况。根据现代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应用情况,提出了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 围绕地质灾害防治中现代技术的综合应用问题,详细分析了现代技术如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摄影测量法、数字制图法等现代技术的应用情况。根据现代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应用情况,提出了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建议,并对现代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以期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现代技术 遥感监测
下载PDF
基于地热资源的江苏省盐城市旅游开发布局研究
9
作者 汪名鹏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2期160-169,共10页
盐城市是苏北盆地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为了加快推动盐城市地热资源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探索地热旅游整合开发的创新模式,在分析研究区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和核心旅游景区(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热... 盐城市是苏北盆地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为了加快推动盐城市地热资源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探索地热旅游整合开发的创新模式,在分析研究区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和核心旅游景区(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热旅游开发现状与规划,对盐城市12个旅游集聚区地热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点-轴”式的空间布局模式,提出了盐城市的“一心两核、两轴四区”的地热旅游开发空间总体布局;根据研究区地热旅游开发功能和主题的差异性,提出了“地热+1”及“地热+N”的多元开发、综合利用的地热旅游开发思路,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6种地热旅游开发模式,从而树立盐城市集疗养、度假、康体娱乐休闲、生态农业观光等地热旅游产品;从盐城地热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实现地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地热旅游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可为盐城市地热旅游开发以及探索同类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地区旅游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旅游开发 旅游集聚区 空间布局 盐城市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工程测量精度分析与改进
10
作者 朱海州 薛荣军 吴江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050-053,共4页
激光雷达正逐步应用于工程测量的各个环节,本文对使用激光雷达进行工程项目测量的精度影响因素、改进办法进行深入研究。论述理论和实验验证对激光雷达测量精度受激光波长、环境温度、目标反射率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解析。借助统计分析... 激光雷达正逐步应用于工程测量的各个环节,本文对使用激光雷达进行工程项目测量的精度影响因素、改进办法进行深入研究。论述理论和实验验证对激光雷达测量精度受激光波长、环境温度、目标反射率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解析。借助统计分析和数理模型,对比研究证明,各种修正措施对激光雷达测量精度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测量参数和处理环境,可对提升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产生显著的效果。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误差修正算法,有效减小了环境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稳定提升激光雷达的工程测量精度。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激光雷达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工程测量 测量精度 影响因素 误差修正算法
下载PDF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模式研究
11
作者 傅宝琦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24期197-199,共3页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因此,采用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至关重要。文章以一体化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模式的优势,重点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因此,采用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至关重要。文章以一体化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模式的优势,重点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路径,包括资源整合、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支持、施工监测,以期促进我国岩土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 现场施工 一体化模式
下载PDF
苏北滨海县深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12
作者 汪名鹏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6,共12页
江苏滨海县地下水资源丰富,深层地下水一直是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的重要供水水源之一。为了查明苏北滨海县深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保障地下水资源开发和供水安全,采集研究区内深层地下水(第Ⅱ、Ⅲ、Ⅳ承压水)和海水样品共43件... 江苏滨海县地下水资源丰富,深层地下水一直是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的重要供水水源之一。为了查明苏北滨海县深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保障地下水资源开发和供水安全,采集研究区内深层地下水(第Ⅱ、Ⅲ、Ⅳ承压水)和海水样品共43件。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现状,综合采用数理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Schoeller图、离子相关性分析和离子比值分析等方法,分析深层含水层不同类型地下水化学组成及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控制作用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滨海县域范围内深层地下水总体上呈中—弱碱性,不同类型地下水平面上存在差异,总体上由西向东(由陆向海)呈增大趋势。②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第Ⅱ承压水以Cl^(-)·HCO_(3)^(-)—Na^(+)型和HCO_(3)^(-)—Na^(+)型为主;第Ⅲ承压水以Cl^(-)·HCO_(3)^(-)—Na^(+)型和HCO_(3)^(-)·Cl^(-)—Na^(+)型为主;第Ⅳ承压水均为Cl^(-)·HCO_(3)^(-)—Na^(+)型水。随深度增加,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多元向单一转变。③研究区水化学特征受水—岩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岩石风化溶解是水化学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且阳离子交换作用活跃,深层地下水中Ca^(2+)、Mg^(2+)、HCO_(3)^(-)等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Na^(+)、SO_(4)^(2-)、Cl^(-)等主要来源于蒸发盐岩、硫酸盐矿物的溶解。目前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尚未明显受到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为避免或减缓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的深层地下水水质咸化等环境问题,建议合理布局深层地下水开采井,并合理调控取量。研究结果对江苏滨海地区深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水化学成因 离子比值 滨海县
下载PDF
某海底管道沉积物类型及冲淤变化分析
13
作者 宋龙荣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92-95,共4页
海底输气管道须承受海底环境的变化,如发生管道安全事故,将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方案设计、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资料分析整理等工作,分析海底管道路由走廊区域范围内的海底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图件... 海底输气管道须承受海底环境的变化,如发生管道安全事故,将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方案设计、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资料分析整理等工作,分析海底管道路由走廊区域范围内的海底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图件比对、数据分析,研究路由区海岸岸线和海床的变化特征,判断项目区海底底质的稳定状态,为管道工程设计、保护方案选择提供基础资料,以保证管道在海底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路由 沉积物类型 冲淤变化 海底管道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深部地热构造勘查中的应用
14
作者 汪名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0-251,共12页
为探测江苏泗洪县柳山湖景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已知勘探钻孔资料,布置了14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00 m以浅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 为探测江苏泗洪县柳山湖景区的深部地热构造,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已知勘探钻孔资料,布置了14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测线,通过资料采集、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00 m以浅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较好的低阻分布带,且连续性好,推测发育两条深部构造断裂带f_(1)和f_(2),其中f_(2)断裂带规模较大,破碎带中含水,而断裂带上部为完整-较完整的高阻层,可能是良好的盖层。因此,推测深部断裂破碎带f_(2)可能是良好的含水和储水通道,建议在构造带低阻异常中心位置重点研究,为下一步钻孔布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地热勘查 郯庐断裂带 深部构造 柳山湖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淮安东站遗留管桩长度探测中的应用
15
作者 袁传军 刘彦华 郭斯琪 《地质学刊》 2024年第4期449-454,共6页
淮安高铁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市政配套工程原制梁场存梁台座下遗留的部分灌注桩位于盾构施工区域内,桩长的不确定对盾构施工构成了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探明遗留灌注桩的具体长度。通过在距离既有灌注桩0.5~1.0 m范围内布置辅助探测钻孔,综... 淮安高铁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市政配套工程原制梁场存梁台座下遗留的部分灌注桩位于盾构施工区域内,桩长的不确定对盾构施工构成了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探明遗留灌注桩的具体长度。通过在距离既有灌注桩0.5~1.0 m范围内布置辅助探测钻孔,综合运用旁孔透射波法、充电测井法和磁测井法3种物探方法进行探测试验,结果表明,针对该场地条件,宜优先使用旁孔透射波法,其次使用充电测井法,最后采用磁测井法补充验证,3种方法均可有效测量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探测结果基本吻合。同时,提出了探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试验成果为下一步盾构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可为既有建筑物桩基长度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 钢筋笼长度 旁孔透射波法 充电测井法 磁测井法 江苏淮安
下载PDF
华设集团ESG信息披露分析
16
作者 李嘉智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年第13期135-137,共3页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环境、社会责任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愈加重要。本文针对鲜有关注的勘察设计行业,以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设集团”)为例,结合近三年财务指标与相关ES...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环境、社会责任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愈加重要。本文针对鲜有关注的勘察设计行业,以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设集团”)为例,结合近三年财务指标与相关ESG信息展开分析,以期为其他勘察设计行业企业编制ESG报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华设集团 勘察设计 信息披露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库岸边坡加固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刘文超 张德军 卢世英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9期50-53,共4页
岸库边坡稳定性的失效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依托某库岸边坡,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锚索支护参数的变化对岸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的稳定系数随着预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锚索预应力最优解为1000kN... 岸库边坡稳定性的失效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依托某库岸边坡,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锚索支护参数的变化对岸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的稳定系数随着预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锚索预应力最优解为1000kN。随着锚固角的增加,边坡的稳定系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锚固角为25°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最大;最佳锚固间距为2~4m,最佳锚固端直径为50mm。研究结果可为库岸边坡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边坡 稳定性 边坡支护 锚索
下载PDF
InSAR技术在金属矿山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浩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4期226-228,共3页
随着金属矿业的蓬勃发展,矿山开采活动日益频繁且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愈发凸显,不仅破坏了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更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作为... 随着金属矿业的蓬勃发展,矿山开采活动日益频繁且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愈发凸显,不仅破坏了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更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遥感测量手段,具备高精度、能够覆盖大范围区域以及无需实地接触便可获取数据等诸多优势,在金属矿山地面沉降监测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金属矿山 地面沉降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