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疗程胰岛素泵治疗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施广德 许玉芳 +8 位作者 黄文龙 郭晓珍 方铭 俞海燕 吴心池 刘淑华 沈玉琪 孙子林 杨兵全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8-66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疗程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对口服降糖药(OHA)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48例OHA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按CSII疗程分成三组,7天组10例、14天组18例、28天组20例。结果14天组和28天... 目的评价不同疗程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对口服降糖药(OHA)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48例OHA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按CSII疗程分成三组,7天组10例、14天组18例、28天组20例。结果14天组和28天组在疗程结束时,血糖达标的胰岛素基础用量和餐前日追加量均较治疗第一天减少;28天组平均胰岛素日用总量显著低于7天组;14和28天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和C肽分泌显著改善;三组HbA1c均下降,以28天组最明显。P均<0.05。1年后28天组60%单用口服降糖药即可有效控制血糖。结论CSII治疗4周更有利于OHA失效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 2型 胰岛Β细胞
下载PDF
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媛 夏海萍 李志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后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18例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的护理过程,从血糖控制、鼻胆管护理、术后并发症、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后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18例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的护理过程,从血糖控制、鼻胆管护理、术后并发症、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鼻胆管引流通畅率100%,术后未发生胆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肠道穿孔等重大并发症。结论 ERCP手术取石能够有效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胆结石患者,而术后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重大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糖尿病 胆道结石
下载PDF
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Ⅱ向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晓珍 俞海燕 +1 位作者 施广德 黄文龙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742-744,共3页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CAS)的影响.方法 将218例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组、阿托伐他汀组和罗格列酮阿托伐他汀联合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CAS)的影响.方法 将218例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组、阿托伐他汀组和罗格列酮阿托伐他汀联合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 治疗6个月后罗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均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变薄、管腔内径增大、斑块的数量减少和斑块类型改变(P〈0.05).罗格列酮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上述指标的改变更明显,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效果优于单用罗格列酮或阿托伐他汀(P〈0.05).结论 使用罗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均可延缓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CAS斑块的发生,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两者合用对CAS进展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硬化 罗格列酮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晓珍 俞海燕 +2 位作者 孙军卫 施广德 黄文龙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675-677,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超声多普勒检查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双侧颈动脉。根据超声特征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超声多普勒检查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双侧颈动脉。根据超声特征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餐后两小时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酸(UA)等指标。分析以上因素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四组间FPG、HbA1c、FINS、2hINS和舒张压(DBP)均无明显差异;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TC、LDL-C、UA、收缩压和脉压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而HDL-C明显低于颈动脉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LDL-C及UA均高于其他组;不稳定斑块组的HDL-C均低于稳定斑块组,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正常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TG、LDL—C、2hPG进入回归方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年龄、血压、血脂及餐后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在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也应控制餐后血糖,更应重视血压、血脂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即"双C"疗法进行治...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即"双C"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SII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2h餐后血糖(2hP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有8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均无其他伴随症状,对照组有18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均伴有冷汗、心慌等症状,2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双C"疗法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及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及神经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毛群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0期121-122,共2页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临床表现为慢性对称性感觉神经功能障碍为主,可发展为运动神经功能障碍[1],下肢出现溃疡,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强化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已经成...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临床表现为慢性对称性感觉神经功能障碍为主,可发展为运动神经功能障碍[1],下肢出现溃疡,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强化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本研究对4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疼痛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初始胰岛素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俞海燕 郭晓珍 +2 位作者 孙军卫 施广德 黄文龙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19-420,共2页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罗格列酮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两组均联合口服罗格列酮。持续观察12周,...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罗格列酮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两组均联合口服罗格列酮。持续观察12周,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达标时间、短效胰岛素注射次数、低血糖出现次数,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甘精胰岛素组FBG达标时间、HbAl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体重增加值均低于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P〈0.05);平均甘精胰岛素使用剂量大于中效精蛋白胰岛素;加用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的量和注射次数及胰岛素总量显著低于中效精蛋白胰岛素组(P〈0.01)。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有更显著的降糖效果,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罗格列酮 中效精蛋白胰岛素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晓珍 俞海燕 +5 位作者 孙军卫 施广德 黄文龙 方铭 吴心池 陈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297-298,共2页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92例T2DM患者根据偶测血压分为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106...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92例T2DM患者根据偶测血压分为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106.65±12.60mmHg)和舒张压(73.85±6.97 mmHg)均高于正常血压组(133.68±10.65 mmHg、86.03±8.55 mmHg),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该组颈动脉病变的发生率(83.3%)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对T2DM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应重视这部分人群的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正常高值血压 颈动脉超声检查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频率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俞海燕 郭晓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717-718,共2页
通过对 1型糖尿病和 2型糖尿病在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频率的比较 ,发现 1型糖尿病和 2型糖尿病病人在常规应用胰岛素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频率相似 ,而上述病人与 2型糖尿病人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关键词 低血糖 糖尿病 降糖药 治疗
下载PDF
定量感觉及神经传导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峰 郭晓珍 梅春浩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1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及神经传导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的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定量感觉测定及神经传导检测,对比两组人员定量感觉及神经...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及神经传导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的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定量感觉测定及神经传导检测,对比两组人员定量感觉及神经传导检测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中指指腹、足背外侧的温觉、热痛觉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冷觉、冷痛觉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MCV、SCV、CMAP、SNA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D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定量感觉及神经传导与正常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定量感觉及神经传导检测结果辅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感觉 神经传导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56例低钾血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11
作者 毛群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20期83-84,共2页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3.5 mmol/L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1],低钾血症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四肢酸软无力,尤以下肢最突出,严重时还伴有胸闷、心悸,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呼吸肌麻痹及死亡,因此,低钾血症状态需及时纠正。
关键词 低钾血症 临床观察 护理 生理状态 呼吸肌麻痹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 心跳骤停
下载PDF
失效后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广德 许玉芳 +9 位作者 黄文龙 郭晓珍 方铭 俞海燕 吴心池 刘淑华 沈玉琪 孙子林 杨兵全 朱大龙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9-41,共3页
方法: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前后对照并随访一年,观察48例口服降糖药(OHA)治疗失败的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IVGTT、C肽、胰岛素(P)、胰岛素原(PI)以及PI/P比值,HomaB、HomaIR等变化,血糖检测的远期疗效以及对HbA1c、体重、... 方法: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前后对照并随访一年,观察48例口服降糖药(OHA)治疗失败的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IVGTT、C肽、胰岛素(P)、胰岛素原(PI)以及PI/P比值,HomaB、HomaIR等变化,血糖检测的远期疗效以及对HbA1c、体重、血脂等代谢的影响.结果:不同时程CSⅡ治疗血糖均能3~5天内达标,停止CSII后25%的病人需联合胰岛素补充治疗,15%的病人仍需依靠胰岛素治疗,60%的病人恢复OHA有效,CSⅡ治疗前后对照及随访一年,部分病人胰岛素、C肽峰值、第一时相分泌尖峰,HomaB值均有提高,PI/P比值、HbA1c、血脂均有下降,以CSⅡ28天时程更为明显.结论:对OHA失效的2-DM患者,短期CSⅡ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检测血糖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M 胰岛素 胰腺B细胞 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失效后 疗效观察 短期应用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胰岛素补充治疗 胰岛B细胞功能 HbA1c 血糖控制
原文传递
西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华 郭晓珍 +2 位作者 方铭 俞海燕 李燕云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6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采用西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59例T2DM合并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格列汀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采用西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59例T2DM合并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格列汀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片联合西格列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变化情况、c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 h PG、FPG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DL-C更高,LDL-C、TG、TC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IMT值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AS采用西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利于改善血糖、血脂,同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片 联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在脆性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文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在围术期中控制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围术期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术前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胰岛素泵治疗模式(CGMS+CSII组),组2术前采用单纯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组3...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在围术期中控制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围术期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术前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胰岛素泵治疗模式(CGMS+CSII组),组2术前采用单纯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组3术前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MDI组),后两组采用指端血糖监测;比较3组治疗3d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低血糖次数。结果:治疗3d后CGMS+CSII和CSII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3餐后血糖、晚23:00血糖及凌晨3:00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糖达标率分别为75.0%和60.0%,MDI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全日血糖稍低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达标率仅为10.0%;胰岛素泵治疗3d后患者的MBG和MAGE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CGMS+CSII组患者的MBG、MAGE均显著低于CSII组(P<0.05),MDI组MBG、MAGE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治疗前CGMS+CSII组患者1d发现低血糖次数多于CSII组和MDI组(P<0.05);治疗3d后CGMS组患者的低血糖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而CSII组和MDI组患者的低血糖次数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能全面提供血糖水平的信息,及时发现和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泵在临床上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脆性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血糖控制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 围术期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24例瘦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晓珍 俞海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以24例非肥胖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41例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单纯饮食、运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测定身高、体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以24例非肥胖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41例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于单纯饮食、运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瘦素(L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21.98±7.76ng/m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1)。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而在此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13.57±6.02ng/ml)较治疗前(22.36±7.98ng/ml)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BMI、WHR、FINS、FPG、TG、TC、HOMAIR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肥胖的2型糖尿病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BMI、WHR、FINS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经罗格列酮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与FINS降低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后能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改善瘦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罗格列酮 瘦素
下载PDF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群华 殷雪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住院患者中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 7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运用美敦力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糖,并针对性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结果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 目的总结糖尿病住院患者中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 7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运用美敦力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糖,并针对性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结果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5.8~10.7mmol/L;住院7~10天,平均8.1±1.1天;无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结论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使得医护工作者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监测和控制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神经炎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军霞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周围性面神经炎 周围性面瘫 治疗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肥胖35例饮食治疗效果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晓珍 黄文龙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64-164,共1页
选取体型肥胖、初发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NIDDM)患者 3 5例 ,测定其血糖、胰岛细胞功能及体重后 ,给予单纯饮食治疗 3月 ,并同方法测定治疗后血糖及体重。经比较发现 ,饮食治疗的效果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糖负荷后胰岛素峰值... 选取体型肥胖、初发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NIDDM)患者 3 5例 ,测定其血糖、胰岛细胞功能及体重后 ,给予单纯饮食治疗 3月 ,并同方法测定治疗后血糖及体重。经比较发现 ,饮食治疗的效果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糖负荷后胰岛素峰值浓度有关 ,而与发病时年龄、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肥胖 胰岛素 血糖 饮食疗法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19
作者 郭晓珍 俞海燕 +5 位作者 孙军卫 施广德 黄文龙 方铭 吴心池 郁卫刚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d。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检查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d。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检查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治疗组FBG、FINS、甘油三酯、HbA1c均明显降低(P<0.05),ISI显著上升(P<0.01);IRI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颈动脉IMT减少、管腔内径增大、斑块的数量减少和类型改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低血糖、改善IRI、提高ISI的同时,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肥胖 颈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