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夜间护理风险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8
1
作者 仲洁明 李为春 陈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4期168-169,共2页
护理风险管理体现了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是医院护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内容[1]。近年研究[2]表明,呼吸病患者夜间死亡率逐渐上升,如何防范与避免夜间护理风险,成为当前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对呼吸科夜间护... 护理风险管理体现了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是医院护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内容[1]。近年研究[2]表明,呼吸病患者夜间死亡率逐渐上升,如何防范与避免夜间护理风险,成为当前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对呼吸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归纳出呼吸科住院患者夜间护理的风险事项,并探讨防范风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夜间护理 风险 对策
下载PDF
泰州地区主要医院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凯 朱晔涵 +1 位作者 高灵宝 王殊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12期1578-1579,1581,共3页
目的了解2006年1月~12月泰州地区两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分布特点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GNS药敏卡对临床标本中分离检出的116株Ab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泰州地区Ab医院感染率较... 目的了解2006年1月~12月泰州地区两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分布特点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GNS药敏卡对临床标本中分离检出的116株Ab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泰州地区Ab医院感染率较高,为3.93‰,主要分布依次为ICU病房,脑外科,烧伤科,呼吸科,老年科;感染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伤口、静脉置管等。药敏结果显示,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基本在50%以上。结论泰州地区Ab已成为医院内感染和肺部感染、ICU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显示泰州地区Ab耐药现象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流行病学 耐药性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明显减慢,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的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方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下载PDF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勇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5期620-621,共2页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治疗效果,评估BiPAP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20例。观察治疗效...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治疗效果,评估BiPAP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2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PaO2和SaO2分别为[(48.85±12.15)mmHg,(68.56±16.25)mmHg;(80±6)%,(92±5)%]。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气管插管率25%(5/20),病死率15%(3/15)。结论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对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减少了气管插管,在抢救治疗中疗效肯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5
作者 许震娟 王龙凤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尼可刹米、无创正压通气及常...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尼可刹米、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气管插管率、治疗有效率、意识恢复时间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下降、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意识恢复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胀气、面部压疮、结膜炎、排痰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能增强无创通气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且护理并发症少,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护士精心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尼可刹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意识障碍
下载PDF
经鼻面罩BiPAP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霞 江爱桂 《蛇志》 2012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患者行呼吸机治疗前,治疗后4、12、24、48h的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pH、PaCO2、PaO2)均有显著改善,且无...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患者行呼吸机治疗前,治疗后4、12、24、48h的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pH、PaCO2、PaO2)均有显著改善,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BiPAP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呼吸改善,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通气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支气管哮喘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顾颖 卢慧宇 +3 位作者 江爱桂 段德军 任厚伟 高晓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吉西他滨 顺铂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34
8
作者 徐虹 卢慧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492-2493,共2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乙酰半胱氨酸三药联合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住院治疗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46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硫唑嘌呤,观察组口服强的松、硫唑...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乙酰半胱氨酸三药联合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住院治疗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46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硫唑嘌呤,观察组口服强的松、硫唑嘌呤、乙酰半胱氨酸。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变化的不同。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肺功能和血气分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乙酰半胱氨酸三药联合可以有效改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硫唑嘌呤 乙酰半胱氨酸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颖 卢慧宇 +1 位作者 高晓燕 林雯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1期57-58,60,共3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每晚1次顿服,沙美特罗替卡松每日2次吸入;对照组吸入沙美...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每晚1次顿服,沙美特罗替卡松每日2次吸入;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每日2次。观察两组患者哮喘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26/3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ACT评分显著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使用能更迅速地改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 沙美特罗替卡松 肺功能
下载PDF
急性生理评分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预测高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盈 秦少云 +1 位作者 潘华琴 陈燕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评分(APS)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对高龄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能力的差异。方法利用美国重症医学领域的公共数据库筛选出高龄(年龄≥80岁)脓毒症患者并分别计算APS与SOFA,以28 d内死亡为主要结局,使用多因素Cox回...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评分(APS)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对高龄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能力的差异。方法利用美国重症医学领域的公共数据库筛选出高龄(年龄≥80岁)脓毒症患者并分别计算APS与SOFA,以28 d内死亡为主要结局,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评分与预后的关联,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不同。结果最终共纳入2 936例高龄脓毒症患者,平均年龄为(85. 47±3. 09)岁,28 d内病死率为22. 89%。APS与SOFA均与28 d内死亡显著关联(风险比分别为1. 03与1. 17)。APS与SOFA预测28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8和0. 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APS与SOFA对于高龄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而APS对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SO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 脓毒症 高龄 预后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圣凤 王龙凤 吴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并加用布地奈德1mg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0.5m...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并加用布地奈德1mg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0.5ml雾化吸入,每天2次;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并加用甲基泼尼松龙40mg静脉输入,每天2次。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在呼吸困难评分、肺部啰音相比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除口腔真菌感染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使用方便,对于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减少了输液量,减轻了心肺负荷,同时也减少患者输液带来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变化及其与FEV1%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华琴 姜克家 +2 位作者 秦少云 顾艺难 陈天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2期3285-3286,共2页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20例、稳定期20例)、正常对照组的2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PCT、CRP水平,并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PCT...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20例、稳定期20例)、正常对照组的2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PCT、CRP水平,并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PCT、CRP与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583,P<0.01和r=-0.318,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处于高水平,其变化与COPD患者病情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及程度的判断指标,能反映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11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慧宇 段德军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6期796-797,共2页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常规分离5450份临床标本,并对分离出的11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5450份标本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4株,分离率2.1%,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碳青霉烯...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常规分离5450份临床标本,并对分离出的11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5450份标本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4株,分离率2.1%,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氟喹诺酮类药(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敏感率,达50%以上。环丙沙星、马斯平(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上升明显,分别从2004年的46%、25.5%、31.5%、49%上升至2007年的81.6%、60%、72.2%、87%。结论该菌在临床标本中分离率较高,对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多重耐药,提示临床要重视该菌的检出,按照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感染 药敏分析 临床分析
下载PDF
Precia活检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凯 卢慧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CT引导 肺活检
下载PDF
兔实验性肺栓塞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在肺动脉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爱桂 倪松石 +2 位作者 卢慧宇 黄剑飞 姜声扬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兔实验性肺血栓栓塞(PTE)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在肺动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日本健康大耳白兔48只随机平均分为栓塞组和对照组,栓塞组利用自体血栓经股静脉输入建立PTE模型,对照组输入生理盐水。用免... 目的:研究兔实验性肺血栓栓塞(PTE)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在肺动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日本健康大耳白兔48只随机平均分为栓塞组和对照组,栓塞组利用自体血栓经股静脉输入建立PTE模型,对照组输入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及栓塞后即刻、4、8和24 h栓塞部位肺动脉组织中PAI-1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PAI-1在栓塞后即刻及24 h均见明显表达,而在栓塞后4 h和8 h表达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检测PAI-1蛋白在栓塞后4 h开始降低,8 h降低至低峰,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急性肺栓塞后,机体抑制纤溶能力表现为一过性降低,说明在肺动脉栓塞后,特别是严重的大面积栓塞后,单纯依靠肺动脉局部的纤溶抑制系统平衡变化不能达到溶解全部栓子的目的,其原因可能与PAI-1表达呈一过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肺动脉 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下载PDF
气管镜下吸痰术治疗重症肺炎42例的疗效观察和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丽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852-1852,共1页
目的:探讨使用气管镜吸痰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将采用气管镜吸痰术和常规吸痰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热退时间、肺部炎性反应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恢复率、住院时间等方... 目的:探讨使用气管镜吸痰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将采用气管镜吸痰术和常规吸痰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热退时间、肺部炎性反应消失时间、动脉血气恢复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气管镜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使用气管镜吸痰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易操作、恢复快、疗效佳、并发症少、治疗依从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镜吸痰术 重症肺炎 疗效 体会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大鼠早期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
17
作者 江爱桂 倪松石 +2 位作者 姜声扬 黄剑飞 孙建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59-62,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的动态变化,探讨CINC与急性肺损伤发病的关系。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肺损伤组(ALI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 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的动态变化,探讨CINC与急性肺损伤发病的关系。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肺损伤组(ALI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 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CINC蛋白及其mRNA在造模后1、2和6 h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CINC在急性肺损伤组肺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肺组织中有微量CINC mR-NA表达,给药2 h后迅速上升,至6 h时其表达进一步增强(P<0.001)。而在正常组CINC的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不明显。结论CINC在急性肺损伤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参与急性肺损伤早期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脂多糖 大鼠
下载PD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兔实验性肺血栓栓塞肺动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江爱桂 卢慧宇 +2 位作者 倪松石 孙华 姜生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1-34,39,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兔实验性肺血栓栓塞(PTE)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肺动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急性肺栓塞后机体局部纤溶能力的变化。方法将48只日本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栓塞组和对照组,栓塞组利用自体血栓经股静脉输入建立PTE模... 目的通过研究兔实验性肺血栓栓塞(PTE)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肺动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急性肺栓塞后机体局部纤溶能力的变化。方法将48只日本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栓塞组和对照组,栓塞组利用自体血栓经股静脉输入建立PTE模型,对照输入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及栓塞后即刻,4、8和24 h栓塞部位肺动脉组织中t-P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PA在栓塞后8 h和24 h表达明显增强,而在栓塞后即刻和4 h未见明显表达;半定量蛋白表达结果显示t-PA在栓塞后4h表达开始增高,栓塞后8 h表达进一步增强,24 h达到高峰,与各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与栓塞后即刻相比有显著性(P<0.05)。结论兔急性肺栓塞后,t-PA表达水平随时间而逐渐增高,表明了在肺动脉栓塞早期,机体的纤溶功能明显增强,这种内源性的纤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血栓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肺栓塞 肺动脉
下载PDF
成人气管软化症合并侵袭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例护理体会
19
作者 陈秀梅 江爱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135-136,共2页
成人气管软化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管弹性纤维萎缩和减少,或气管软骨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的气道变软塌陷的疾病,临床风险极高。该病目前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气管支架置人及持续正压辅助通气(CPAP)等治疗,是缓解病情的有效手... 成人气管软化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管弹性纤维萎缩和减少,或气管软骨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的气道变软塌陷的疾病,临床风险极高。该病目前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气管支架置人及持续正压辅助通气(CPAP)等治疗,是缓解病情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使条件致病菌日益增多,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时病情尤其凶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气管软化症 曲霉菌病 护理
下载PDF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圣凤 《蛇志》 2009年第4期320-32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