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2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科研团队为例
1
作者 孙颖颖 郭雷 +4 位作者 郑世燕 吴少杰 朱强 郭赣林 夏艳秋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6期13-16,共4页
2016年,基于学科交叉的知识互融、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以人为本的团队文化和服务地方的工作基础4方面举措,7位教师组建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科研团队。发展至今,科研团队获得一系列科研教研成果。该文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 2016年,基于学科交叉的知识互融、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以人为本的团队文化和服务地方的工作基础4方面举措,7位教师组建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科研团队。发展至今,科研团队获得一系列科研教研成果。该文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科研团队发展过程为例,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方本科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方高校 科研团队 创新能力 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下载PDF
高校省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艳景 阎斌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第27期71-72,共2页
对高校省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必要性、具体实施办法、开放的程序以及开放的管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开放 管理
下载PDF
微卫星技术路线的发展及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焕 于飞 +2 位作者 阎斌论 陈建华 孔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136,共8页
微卫星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关于其技术路线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海洋生物应用中的进展情况对此进行了阐述。微卫星技术路线主要涉及4个方面:微卫星位点的开发、引物设计与合成、结果检测和数据... 微卫星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关于其技术路线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海洋生物应用中的进展情况对此进行了阐述。微卫星技术路线主要涉及4个方面:微卫星位点的开发、引物设计与合成、结果检测和数据分析。在这4个方面,微卫星技术正朝着结果分析更精确和自动化分析等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技术 位点开发 引物 数据分析 海洋生物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艳景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8期194-194,208,共2页
论述了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具体实施办法以及有效性,提出了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是提高学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科研实验室 本科生 实验能力
下载PDF
省重点实验室开展海洋药物小班教学探索
5
作者 许福泉 《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第8期14-14,共1页
开展海洋药物教育是提高我国海洋药物综合竞争力的前提。针对普通理工科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仪器操作不足现状,采取参与型教学方式,基于省重点实验室开展小班教学,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为海洋药物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海洋药物 重点实验室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问题初探 被引量:30
6
作者 徐静 阎斌伦 李晓英 《实验室科学》 2009年第6期168-169,共2页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实验室安全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本保证。该文对在生物实验室中存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生物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下载PDF
地方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服务区域发展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艳景 阎斌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2-163,175,共3页
地方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无论从地方院校的历史使命,还是实验室自身发展需要,都必须把服务区域发展作为地方院校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把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力... 地方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无论从地方院校的历史使命,还是实验室自身发展需要,都必须把服务区域发展作为地方院校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把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平台,实现实验室自身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和谐,是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结合我校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探讨了重点实验室如何为区域发展服务,在服务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验室的跨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区域发展 实验室建设
下载PDF
产蛋白酶海洋细菌Bacillus sp.4sp5分离鉴定及降解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的研究
8
作者 白玥 郝青芳 +4 位作者 周俊栏 包秀丽 郝悦 亢新鑫 王淑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目的从海洋样品中筛选产蛋白酶海洋细菌及可以降解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的蛋白酶。方法采用透明圈法筛选产蛋白酶菌株,并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 目的从海洋样品中筛选产蛋白酶海洋细菌及可以降解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的蛋白酶。方法采用透明圈法筛选产蛋白酶菌株,并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确定降解效果最佳菌株,对其产的蛋白酶的酶学特性及降解原肌球蛋白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最佳为菌株4sp5,经16SrDNA鉴定为Bacillus sp.。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9。Na^(+)和K^(+)对蛋白酶活有促进作用,其对有机溶剂敏感,表面活性剂对其影响较小。3种抑制剂均可抑制酶的活性。当加酶量为24U/mL时,7.0h能够有效地降解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经ELISA试剂盒测定,其致敏性消除率达98.63%。结论菌株4sp5及其产生的蛋白酶在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脱敏作用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肌球蛋白 南极磷虾 海洋细菌 蛋白酶 脱敏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HS⁃SPME⁃GC⁃MS技术分析发酵条斑紫菜酱风味物质变化
9
作者 赵鹏鹏 高腾琪 +5 位作者 唐海峰 陈金玲 刘欢 董春涛 杨杰 司鑫鑫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175-183,共9页
该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spectrometr,HS⁃SPME⁃GC⁃MS)对植物乳杆菌MMB⁃05组、干酪乳杆菌FJAT⁃7928组、混合组(植物乳杆菌MMB⁃05与干酪乳杆菌FJAT⁃7928体积... 该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spectrometr,HS⁃SPME⁃GC⁃MS)对植物乳杆菌MMB⁃05组、干酪乳杆菌FJAT⁃7928组、混合组(植物乳杆菌MMB⁃05与干酪乳杆菌FJAT⁃7928体积比1∶1)和对照组发酵24 h和48 h条斑紫菜酱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采用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热图分析各发酵样品的关键性风味物质,在发酵后的紫菜酱中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植物乳杆菌MMB⁃05组发酵24 h时酮类含量(29.03%)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化合物,干酪乳杆菌FJAT⁃7928和混合组烃类挥发性物质(45.39%和42.85%)占比最高。通过OAV和热图分析可知,在发酵24 h时,(Z)⁃2⁃庚烯醛、(E,Z)⁃2,6⁃壬二烯醛为4组样品酱香气起到主要贡献作用,但到发酵后期时,植物乳杆菌MMB⁃05组主要香气物质更多,且增加了L⁃乳酸OAV>1的关键风味成分,综合确定植物乳杆菌MMB⁃05组发酵的紫菜酱风味成分更丰富,整体风味更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条斑紫菜酱 挥发性化合物 乳酸菌 混合发酵
下载PDF
苏北地区罗氏沼虾稻田养殖技术
10
作者 孙玉琦 周欣玙 +2 位作者 钟豪 张庆起 阎斌伦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n rosebergii),原产自东南亚,是一种大型淡水虾,适宜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生存温度为15~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1]。不喜肥水,对水体溶解氧含量要求>5 mg/L,栖息在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水体清新的底层,白...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n rosebergii),原产自东南亚,是一种大型淡水虾,适宜气候类型为热带、亚热带,生存温度为15~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1]。不喜肥水,对水体溶解氧含量要求>5 mg/L,栖息在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水体清新的底层,白天通常潜伏在水底或水草丛中,夜晚出来觅食。在自然界中,其幼体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长大以后常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昆虫 罗氏沼虾 浮游动物 淡水虾 水生植物 生存温度 苏北地区 东南亚
下载PDF
海洋蛭弧菌LBd02-1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静 张晓君 +2 位作者 秦蕾 范朋 阎斌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87-590,共4页
利用海水双层平板法分离获得蛭弧菌LBd02-1,从基因水平上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蛭弧菌LBd02-1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裂解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 利用海水双层平板法分离获得蛭弧菌LBd02-1,从基因水平上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蛭弧菌LBd02-1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裂解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裂解能力较弱。以鳗弧菌为宿主菌,探索了不同条件(温度、盐度、Ca2+、Mg2+)下蛭弧菌LBd02-1对鳗弧菌的裂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蛭弧菌LBd02-1在温度为25~30℃.盐度为10~30时,对鳗弧菌的裂解效果较佳;在Ca2+浓度为5~10 mmol/L、Mg2+浓度为0.5~2 mmol/L时,蛭弧菌LBd02-1的裂解能力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弧菌LBd02-1 鳗弧菌 裂解 生长 宿主菌
下载PDF
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育苗生产技术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加涛 徐国成 +1 位作者 于斌 阎斌伦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5,共4页
脊尾白虾,俗称白虾、小白虾、五须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长臂虾属,是我国特有的经济虾类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尤以黄渤海产量最大,主要生活在泥沙底质的近岸浅海及河口附近,常随海水进入围塘而成为混养种类。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繁殖生物学 生产技术 人工育苗 长臂虾科 甲壳纲 十足目 黄渤海
下载PDF
江苏省灌河口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士虎 王洪斌 +4 位作者 阎斌伦 金学萍 肖龙海 徐加涛 郑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094-5098,共5页
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连云港灌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7属205种,其中有硅藻(139种)、甲藻(28种)、蓝藻(9种)、金藻(3种)、绿藻(16种)、黄藻(6种)、裸藻(4... 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连云港灌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7属205种,其中有硅藻(139种)、甲藻(28种)、蓝藻(9种)、金藻(3种)、绿藻(16种)、黄藻(6种)、裸藻(4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较大,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2月(1.154 9×106个/m3),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8月(2.007×105个/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密度 种群 灌河口海域
下载PDF
江苏省灌河口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士虎 王洪斌 阎斌伦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0,共5页
2011年10月于灌河口附近海域进行了海洋浮游动物及环境因子的调查,在12个调查站位共鉴定浮游动物9大类49种.节肢动物22种,毛颚类1种,软体动物1种,被囊动物1种,腔肠动物8种,各类幼虫10种、鱼类成鱼及仔鱼4种、鱼卵1种、原生动物1种.浮游... 2011年10月于灌河口附近海域进行了海洋浮游动物及环境因子的调查,在12个调查站位共鉴定浮游动物9大类49种.节肢动物22种,毛颚类1种,软体动物1种,被囊动物1种,腔肠动物8种,各类幼虫10种、鱼类成鱼及仔鱼4种、鱼卵1种、原生动物1种.浮游动物的丰度范围为37-9828 个/m^3,平均值为3252 个/m^3.主要优势种为:太小拟哲水蚤、桡足幼体、猛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太平洋纺缍水蚤、克氏纺缍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强壮箭虫、日本角眼剑水蚤、火腿许水蚤.优势度分别为:0.6709、0.3231、0.1728、0.1589、0.1568、0.1538、0.0563、0.0514、0.0463、0.0407.各类指数变幅较大,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2697,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6462,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2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灌河口海域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真瓣鳃目5种海洋贝类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艳景 胡虹 王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718-7720,共3页
[目的]研究真瓣鳃目5种海洋贝类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方法]利用植物化学分析方法对这5种海洋贝类成分进行初步分离,将其乙醇提取液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个不同极性部分,并对这些成分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 [目的]研究真瓣鳃目5种海洋贝类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方法]利用植物化学分析方法对这5种海洋贝类成分进行初步分离,将其乙醇提取液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个不同极性部分,并对这些成分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结果]5种贝类的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大多数组分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只有文蛤的正丁醇部分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四角蛤蜊的石油醚部分和文蛤的正丁醇部分对人肺癌细胞A549以及缢蛏的石油醚部分、杂色蛤仔的乙酸乙酯部分、杂色蛤仔和文蛤的正丁醇部分和青蛤的水提部分等组分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种贝类的大多数提取组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有调节作用,其中文蛤和缢蛏的增殖作用较强,文蛤的水提部分和石油醚部分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670%和370%,缢蛏正丁醇部分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为500%,少数提取成分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真瓣鳃目5种海洋贝类提取物大多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 抗肿瘤活性 免疫调节活性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建华 阎斌伦 +1 位作者 高焕 赵秋龙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5,共2页
方斑东风螺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但产量有限,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发展方斑东风螺养殖业,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与生长等;养殖技术研究包括苗... 方斑东风螺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但产量有限,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发展方斑东风螺养殖业,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与生长等;养殖技术研究包括苗种繁育技术和成螺养殖技术,目前方斑东方螺成螺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对虾高位池养殖、自然海区砂滩养殖、海区沉箱养殖、鲍笼养殖等;另外,还探讨了方斑东风螺的病害防治对策,认为应以预防为主,采用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方斑东风螺市场消费潜力大、养殖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其养殖前景十分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下载PDF
条斑星鲽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建生 王兴强 +1 位作者 阎斌伦 马甡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68,共3页
简要介绍了条斑星鲽的形态、生态、生长和生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详细介绍了条斑星鲽的集约化养殖技术,指出了该鱼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条斑星鲽 生物学 养殖技术
下载PDF
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及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建华 徐静 +2 位作者 廖江华 高焕 阎斌伦 《甘肃科技》 2019年第21期80-81,118,共3页
实验教学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实验技术人员所面临的现状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举措。
关键词 实验技术人员 积极性 仪器设备 使用效率
下载PDF
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19
作者 叶建生 王兴强 阎斌伦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周氏新对虾 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新对虾属 连云港市 英文名 俗称 沙虾
下载PDF
海洋微藻不饱和脂肪酸人工诱导生成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朱明 刘兆普 +1 位作者 戴传超 阎斌伦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0-314,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各种海洋藻类在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及组成差异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目前海洋微藻人工培养条件下影响PUFAs生成或累积的多种生态因素,总结了通过改变温度、光照及培养基等条件提高海洋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的技术;在...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各种海洋藻类在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及组成差异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目前海洋微藻人工培养条件下影响PUFAs生成或累积的多种生态因素,总结了通过改变温度、光照及培养基等条件提高海洋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将微藻培养后诱导生成PUFAs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不饱和脂肪酸 诱导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