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
1
作者 乔湘芹 王开银 赵永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作为粮食作物,小麦种植生产受到的关注度一直很高。灌南县小麦种植效益还有待提升,相关种植人员对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重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致力于有效应用和推广,促进小麦增收,满足人们对小麦产品... 作为粮食作物,小麦种植生产受到的关注度一直很高。灌南县小麦种植效益还有待提升,相关种植人员对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重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致力于有效应用和推广,促进小麦增收,满足人们对小麦产品的质量需求,推动全县农业快速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结合江苏省灌南县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推广
下载PDF
灌南县稻麦周年生产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妍 孙朋 叶世超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灌南县农作制度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但都是单一作物的高产超高产,稻麦两熟周年亩产停留在1 000 kg左右。通过对灌南县稻麦周年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示范,集成适合本地生产的稻麦... 灌南县农作制度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但都是单一作物的高产超高产,稻麦两熟周年亩产停留在1 000 kg左右。通过对灌南县稻麦周年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示范,集成适合本地生产的稻麦周年生产高产高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周年 高产高效 技术集成
下载PDF
灌南县红辣椒秋延后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瑞 严华 +2 位作者 何建国 张正环 郑亮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7期222-223,共2页
红辣椒是灌南县当地大棚秋延后蔬菜主栽品种,目前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万余亩,年产量达12万t。总结出了红辣椒产业环境要求、生产管理措施、采收及生产记录等种植经验。
关键词 红辣椒 大棚 秋延后 无公害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江苏灌南县2018年水稻新品种综合评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宪雪 陈学年 孙妍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14期91-91,93,共2页
为了加快灌南县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促进水稻新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征集连粳11号、连粳7号、连粳15号、华粳5号、华粳9号、金粳698、徐稻9号、天隆粳6号、圣稻19等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栽培,生... 为了加快灌南县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促进水稻新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征集连粳11号、连粳7号、连粳15号、华粳5号、华粳9号、金粳698、徐稻9号、天隆粳6号、圣稻19等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栽培,生产过程中确保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到位,充分挖掘每个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抗逆性及丰产性,明确其利用价值,为本地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综合评述 灌南县
下载PDF
灌南县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惠志华 封亚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96-96,102,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灌南县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并分析了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效益分析 江苏灌南
下载PDF
灌南县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妍 叶世超 +1 位作者 曾凡华 黄军仁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7期57-58,61,共3页
水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插技术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地示范应用。针对传统机插秧存在秧龄弹性小、栽后缓苗期长、成熟迟等问题,2012年灌南县积极引进钵苗机插技术,并针对灌南县水稻生产情况,设计了不同... 水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插技术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地示范应用。针对传统机插秧存在秧龄弹性小、栽后缓苗期长、成熟迟等问题,2012年灌南县积极引进钵苗机插技术,并针对灌南县水稻生产情况,设计了不同播栽期、不同栽插密度、不同栽插方式等因素试验,探寻适应灌南县稻麦两熟的钵苗机插稻超高产栽培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苗机插 超高产 试验
下载PDF
灌南县不同稻作方式对水稻产量效益影响及其应用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叶世超 贾玉书 +1 位作者 孙朋 孙妍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0期61-64,共4页
灌南县种植业主要以稻麦轮作为主,形成了机插秧、手栽秧、塑盘育秧抛栽、直播稻等多种稻作方式。通过对不同稻作方式下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进行比较,阐述了灌南县稻作方式特点及应用趋势,分析不同稻作方式的应用优势与潜在问题,以推进... 灌南县种植业主要以稻麦轮作为主,形成了机插秧、手栽秧、塑盘育秧抛栽、直播稻等多种稻作方式。通过对不同稻作方式下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进行比较,阐述了灌南县稻作方式特点及应用趋势,分析不同稻作方式的应用优势与潜在问题,以推进灌南县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方式 水稻产量 效益 应用趋势
下载PDF
灌南县机插水稻集中育秧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妍 嵇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1期22-24,共3页
通过对2009年以来灌南县机插水稻集中育秧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充分肯定了集中育秧对机插秧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分析了集中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集中育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机插水稻 集中育秧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灌南县纯白金针菇产业发展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加生 胡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372-372,374,共2页
分析灌南县纯白金针菇产业的基础条件,指出该县纯白金针菇产业发展情况,结合该县实际,就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促进该县纯白金针菇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纯白金针菇:产业基础:发展情况:前景展望:江苏灌南
下载PDF
灌南县水稻基质育秧现状及发展对策
10
作者 嵇东 孙妍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0期17-18,249,共3页
近几年来水稻基质育秧发展较为迅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营养土育秧,我们针对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比营养土育秧与基质育秧的优缺点,提出推广水稻基质育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水稻 基质 育秧 发展
下载PDF
灌南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11
作者 张婧 周伟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3期296-296,299,共2页
介绍了江苏省灌南县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其取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总结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现状 发展对策 江苏灌南
下载PDF
试析小麦病虫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12
作者 张婧 熊满宏 黄家乐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0期58-60,共3页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然而小麦病虫害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其生产与品质。针对小麦病虫害的特点,如多种真菌性病害、气候变化引发病虫害暴发、易通过种子传播和扩散等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本文旨在探讨小麦病虫害特点及其对...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然而小麦病虫害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其生产与品质。针对小麦病虫害的特点,如多种真菌性病害、气候变化引发病虫害暴发、易通过种子传播和扩散等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本文旨在探讨小麦病虫害特点及其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需求,并深入分析生物防治剂喷施、天敌释放、生物农药喷雾、植物营养调节剂喷施、性信息素诱捕等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有望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案,促进我国小麦生产的稳定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措施
下载PDF
淮北地区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加生 孙朋 +1 位作者 徐士清 孙研 《中国稻米》 2012年第6期53-54,共2页
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移栽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方式,有着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等诸多优点,是对传统机插小苗移栽的重大改进,解决了传统机插小苗移栽存在的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就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从理论到实践... 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移栽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方式,有着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等诸多优点,是对传统机插小苗移栽的重大改进,解决了传统机插小苗移栽存在的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就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钵盘中大苗 育秧
下载PDF
稻麦免耕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新华 孙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3,共2页
稻麦免耕互套是在原有的稻田套播小麦的基础上,将麦田套播水稻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温光自然资源,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关键词 稻麦免耕 互套 高效栽培技术
下载PDF
海鲜菇采后贮藏过程的转录组分析及褐变基因的挖掘
15
作者 王伟霞 童小嫣 +3 位作者 陈源 韩琦 赵书光 李福后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以海鲜菇子实体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海鲜菇子实体在贮藏过程中的转录组变化,以期为揭示子实体采后品质变化、抑制子实体褐变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第10天与第0天相比,获得365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 以海鲜菇子实体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海鲜菇子实体在贮藏过程中的转录组变化,以期为揭示子实体采后品质变化、抑制子实体褐变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第10天与第0天相比,获得365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707个,下调基因1952个;1-MCP处理后第10天与第0天相比,获得41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122个,下调基因2020个。共筛选得到3个差异表达的漆酶基因和1个差异表达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分别是LAC1、LAC2、LAC4和POD2,这些基因可能与子实体褐变发生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鲜菇 转录组测序 漆酶 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江苏轮作潜势分析与轮作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丽芬 滕俊磊 +2 位作者 张翠娥 庄恒扬 沈新平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27-32,共6页
提出轮作潜势的概念,根据作物结构与轮作潜势,用动态聚类的方法将江苏农区分为 8 个轮作类型区,对影响水旱轮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江苏典型农区的轮作方式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作物多样性指数 轮作潜势 轮作指数 水旱轮作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淮麦33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朋 徐士清 +1 位作者 黄军仁 曾凡华 《中国种业》 2014年第12期77-78,共2页
淮麦33小麦新品种是淮安农科院以烟农19为母本、郑州991为父本杂交,经过7年精心选育出的常规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原名为淮麦0882,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305。经国家区试接种鉴定,抗纹枯病,高抗梭条花叶病。2010-2012年度参加江... 淮麦33小麦新品种是淮安农科院以烟农19为母本、郑州991为父本杂交,经过7年精心选育出的常规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原名为淮麦0882,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305。经国家区试接种鉴定,抗纹枯病,高抗梭条花叶病。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31.9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3%,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度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9.9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纹枯病 精心选育 半冬性 栽培技术 播量 接种鉴定 综合抗性 高产麦田 抗倒性 抗倒伏能力
下载PDF
有机浅水藕的生产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建国 严华 +2 位作者 成东雨 成金华 刘亚明 《农技服务》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对有机浅水藕的生产与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地介绍。
关键词 有机浅水藕 生产 管理
下载PDF
海鲜菇工厂化袋式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书光 张翠娥 +2 位作者 贾金川 范育明 张亚丽 《食药用菌》 2010年第6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海鲜菇 工厂化 栽培技术 出菇管理
下载PDF
稻茬小麦新品种淮麦33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士清 曾凡华 +2 位作者 徐海洋 余真真 黄军仁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2期173-174,共2页
淮麦33是淮安市农科院选育出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自2011年引进种植以来,表现出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14年稻茬小麦淮麦33经省测产验收,实收单产达684.4 kg/亩。该品种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 淮麦33是淮安市农科院选育出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自2011年引进种植以来,表现出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14年稻茬小麦淮麦33经省测产验收,实收单产达684.4 kg/亩。该品种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伏;长相清秀,剑叶挺,粒大、粒多,结实性好;田间表现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穗层整齐,后期落黄好。文章介绍了淮麦33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淮麦33 特征特性 超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