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某辐照装置退役后地块辐射环境调查及取样装置优势分析
1
作者 张强 邱成浩 +4 位作者 高旭 王长明 王栋 韩进 曲常胜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江苏某钴(Co)辐照退役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高回收率土壤取样装置采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使用表面污染测量仪和便携式X-γ辐射剂量率仪分别监测现场辐射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土壤和地下水样品中均未检出60钴(60 Co),... 以江苏某钴(Co)辐照退役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高回收率土壤取样装置采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使用表面污染测量仪和便携式X-γ辐射剂量率仪分别监测现场辐射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土壤和地下水样品中均未检出60钴(60 Co),土壤样品中137铯(137 Cs)检出值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定的清洁解控水平;β表面沾污水平低于国家标准解控水平;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2023年江苏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的涨落范围内。由此表明,该辐照退役地块整个辐照室区域在运行及现场退役过程中没有造成环境污染,可达到无限制开放水平。新型高回收率土壤取样装置显著提高了取样效率和准确性,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装置 退役 环境调查 取样装置
下载PDF
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管理的发展历程、实践及问题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2
作者 李盈语 叶懿安 《生态与资源》 2024年第12期0013-0015,共3页
文章将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归纳为法规标准构建—密集规划建设—综合统筹推进三个阶段,并以推出首个省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江苏为例,总结了相关制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内涵边界、技术标准、落地保... 文章将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归纳为法规标准构建—密集规划建设—综合统筹推进三个阶段,并以推出首个省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江苏为例,总结了相关制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内涵边界、技术标准、落地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系统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分类体系、明确统一的规划技术路径、提升设施用地保障水平等解决策略,以期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制度发展更加契合美丽中国建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规划管理制度 政策演变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江苏省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地块污染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昕妍 张光 +5 位作者 赵鹏 聂溧 孙韬 卫星 丁亮 曲常胜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并公开《江苏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对2020—2022中江苏省纳入名录的116个污染地块开展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纳入名录的污染地块数量和面积与地区经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并公开《江苏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对2020—2022中江苏省纳入名录的116个污染地块开展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纳入名录的污染地块数量和面积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南京、无锡、常州和苏州排名前列;土水复合污染地块占53%,其中64%的地块地下水最大污染深度大于同一地块土壤最大污染深度;共统计到167种污染物,重金属、石油烃和多环芳烃最为常见,约50%的污染物不在我国现行建设用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中;已完成修复并移出名录的31个地块中,17%的污染土壤和25%的污染地下水采用原位修复技术。提出了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探索土水协同治理修复模式,推进土壤污染绿色低碳修复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土壤、地下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行业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污染风险防控 地下水 修复技术 土壤环境管理
下载PDF
江苏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绿色低碳利用途径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利雪 丁娟 +2 位作者 黄娟 鲍琨 顾晓昀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水量、水质及利用特征,指出服务区污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处理及回用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江苏省服务区污水处理现状,对比国内其他省份中水回用研究成果,计算江苏省高速公路污水收集、处理、回... 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水量、水质及利用特征,指出服务区污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处理及回用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江苏省服务区污水处理现状,对比国内其他省份中水回用研究成果,计算江苏省高速公路污水收集、处理、回用的降碳效益,提出江苏省服务区污水可从灌溉用水储备、回用冲厕、综合经济生态效能等方面,开展绿色低碳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区 污水处理 绿色低碳 中水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5
作者 蒋洪强 刘年磊 +3 位作者 吴文俊 辛玉婷 张伟 胡溪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4年第12期39-43,共5页
随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逐步完善,围绕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产生的产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正在加快形成,并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政策基础、实践模式、价值实现定量评估... 随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逐步完善,围绕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产生的产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正在加快形成,并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政策基础、实践模式、价值实现定量评估等方面对江苏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估,分析了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战略目标、路径与措施建议,以期提升江苏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水平,为全国其他地区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第四产业 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产品总值
下载PDF
江苏省高邮市植物多样性与区系特征分析
6
作者 沈汇超 辛玉婷 +1 位作者 彭月 王李春晓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江苏省高邮市进行陆生植物及水生植物调查,分析了科、属和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及植物属的区系特征。调查表明:陆生维管束植物556种,分属128科392属,以蔷薇科植物最多,共有38属59种,在属水平上,蓼属植物最多,共有9种;水生植物45种,分属2... 针对江苏省高邮市进行陆生植物及水生植物调查,分析了科、属和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及植物属的区系特征。调查表明:陆生维管束植物556种,分属128科392属,以蔷薇科植物最多,共有38属59种,在属水平上,蓼属植物最多,共有9种;水生植物45种,分属24科37属,以禾本科和眼子菜科植物最多,分别有5属5种和2属5种,在属水平上,眼子菜属植物最多,共有4种。植物区系分析表明:该区域陆生维管束植物以泛热带分布型和北温带分布型为主,占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分布属)的43.9%;水生植物以泛热带分布型为主,后者占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分布属)的64.3%。综合来看,植物区系特征反映了该区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气候特点,此结果增强了对江苏省高邮市植物多样性和区系特征的认识,为植物资源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市 植物多样性 维管束植物 区系分析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担责形式的探索——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章正勇 柳祎涵 +1 位作者 吴丽娟 龙珍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3年第24期67-71,共5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初衷是落实损害主体责任,及时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明确指出:要倡导修复优先的理念,对无法修复的,在符合有关生态环境修复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替代修复。随...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初衷是落实损害主体责任,及时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明确指出:要倡导修复优先的理念,对无法修复的,在符合有关生态环境修复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替代修复。随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司法理念的不断更新,探索多样性的替代修复方式成为新的工作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替代修复尚存在规定宽泛、选择面窄及修复效果评估难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替代修复地方创新做法进行梳理,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对今后替代修复的推行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修复优先 替代修复 担责形式
下载PDF
江苏主要入海河流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8
作者 刘洋 凌虹 +3 位作者 路通 甄小妹 陈毅强 王菲 《环境科技》 2025年第1期53-57,62,共6页
通过对江苏省内11条主要入海河流中5大类24种抗生素开展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研究了入海河流中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并初步估算了抗生素入海通量。结果显示,丰水期各入海河流的抗生素检出浓度及生态风险显著高于枯水期,在丰水期... 通过对江苏省内11条主要入海河流中5大类24种抗生素开展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研究了入海河流中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并初步估算了抗生素入海通量。结果显示,丰水期各入海河流的抗生素检出浓度及生态风险显著高于枯水期,在丰水期时,临洪河、五灌河、灌河、射阳河、新洋港均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在枯水期时,临洪河抗生素生态风险相对较高。11条入海河流中5大类抗生素全年入海通量为5 745.8 kg,其中新洋港入海通量最高(为2 471.5 kg),组成上以大环内酯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河流 抗生素 污染特征 通量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汪玲玲 陈燕 +3 位作者 吴丽娟 刘雨洁 王小平 章正勇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18期149-151,共3页
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是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举。为进一步完善江苏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成果转化、成果落地,系统分析了目前江苏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 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是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举。为进一步完善江苏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成果转化、成果落地,系统分析了目前江苏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供需脱节、服务体系不完善、资金保障不足、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相关建议,为推动江苏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科研成果 成果转化 江苏省
下载PDF
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异味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10
作者 高旭 邱成浩 +5 位作者 张强 徐鹏程 王雯冉 王栋 韩进 曲常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90-94,112,共6页
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是解决土壤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该过程常常伴随着二次污染,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其中一些有刺激性味道的气体污染物可能会引发异味污染。这些异味物质不仅影响空气质量,降低场地的再利用价值,... 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是解决土壤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该过程常常伴随着二次污染,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其中一些有刺激性味道的气体污染物可能会引发异味污染。这些异味物质不仅影响空气质量,降低场地的再利用价值,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阐述了土壤修复中异味二次污染现状,梳理了国内主要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的异味种类和异味产生的影响因素。介绍了修复工程中主要的异味防治技术以及异味控制原理和技术特点,包括密闭大棚、尾气处治系统、喷淋系统、无人机异味控制系统、遮盖处理以及异味监测预警控制系统,总结了土壤修复工程中异味防治技术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在异味严重区域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降低异味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从标准规范、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3个角度为未来土壤修复异味防治应用提出了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修复工程 二次污染 异味防治
下载PDF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分析
11
作者 何东 王子轩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10期96-98,共3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十三五”以来,太湖和入湖河道水环境质量、流域农业面源结构,分析了农业面源治理存在的难点;从结构分布、政策保障、标准制定三方面分析近年来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治理已有的成绩,梳理农业面源主要治理措施和存在问题;分... 本文系统梳理了“十三五”以来,太湖和入湖河道水环境质量、流域农业面源结构,分析了农业面源治理存在的难点;从结构分布、政策保障、标准制定三方面分析近年来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治理已有的成绩,梳理农业面源主要治理措施和存在问题;分析了江苏省省级层面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的资金政策。据此提出完善治理标准体系、强化资金保障力度、科学提高治理水平等建议,为后续农业面源政策制定、资金管理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农业面源 水环境
下载PDF
某船舶喷涂废气治理工程实例
12
作者 崔一凡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5年第2期97-99,共3页
某船舶喷涂车间新建废气治理系统,采用“干式过滤+沸石转筒+RTO”组合工艺,其中干式过滤器和沸石转筒设计处理风量为240000 m^(3)/h,RTO设计处理风量为40000 m^(3)/h。系统投入使用的近三个月时间里,能够稳定满足江苏省地标DB32/4041-2... 某船舶喷涂车间新建废气治理系统,采用“干式过滤+沸石转筒+RTO”组合工艺,其中干式过滤器和沸石转筒设计处理风量为240000 m^(3)/h,RTO设计处理风量为40000 m^(3)/h。系统投入使用的近三个月时间里,能够稳定满足江苏省地标DB32/4041-202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非甲烷总烃浓度≤70mg/m^(3)的要求。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良好适应不同工序导致的进气污染物浓度波动情况,适合在船舶干式喷涂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喷涂 沸石转筒 RTO VOCS
下载PDF
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
作者 向宇宸 《环境保护前沿》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环评)作为保护环境、从源头控制污染的重要管理措施,在新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环境监测作为环评的基础和关键,其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环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监测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环评)作为保护环境、从源头控制污染的重要管理措施,在新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环境监测作为环评的基础和关键,其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环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监测单位资质审查不严、监测数据可信度不高、单位主体责任认定困难等。本文探讨了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升我国环评工作的整体水平提供参考。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as an important management measur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control pollution at source,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the new era. As the foundation and key of EIA,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directly affects the accuracy and credibility of EIA results. However, in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uch as lax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monitoring units, low credibility of monitoring data, and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compan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in EIA,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a’s EIA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监测 解决对策
下载PDF
农村河湖水污染及其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14
作者 谭红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农村河湖水污染具有污染源复杂、水质营养化、治理难度大等特征,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在具体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加强污染源控制,给予生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足够的重视,定期开展河道保洁... 农村河湖水污染具有污染源复杂、水质营养化、治理难度大等特征,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在具体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加强污染源控制,给予生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足够的重视,定期开展河道保洁、清淤等工作,在河湖周边建设人工湿地或恢复天然湿地,种植水生植物和耐水植物,提升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水生态 环境保护 农村
下载PDF
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江苏省优先控制毒害有机化学物质筛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伟霞 姚烘烨 +3 位作者 赵静 顾凰琳 张丹 刘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7-212,共16页
基于“优先控制”策略,筛选高产量、高环境健康风险的毒害有机化学物质,优先开展环境管理,是有效防控毒害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技术(TOPSIS)、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Entropy),构建了优先控... 基于“优先控制”策略,筛选高产量、高环境健康风险的毒害有机化学物质,优先开展环境管理,是有效防控毒害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技术(TOPSIS)、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Entropy),构建了优先控制毒害有机化学物质的筛查体系,并用于确定江苏省优先控制毒害有机化学物质清单。筛查体系流程包括:(1)江苏省毒害有机化学物质清单的建立;(2)从物质的释放、暴露和危害潜力3个角度,选取17个评价指标,建立综合风险评估层次结构模型;(3)基于AHP-Entropy,计算各指标权重值;(4)利用TOPSIS开展毒害有机化学物质优先级排序,确定江苏省优先控制毒害有机化学物质清单。筛查结果显示,江苏省毒害有机化学物质257种,其中综合风险评分前5%的物质(13种)纳入江苏省优先控制毒害化学物质清单。优控清单中,11种物质已列入国内外管控名录,纳入率为84.6%。其中,蒽、邻甲苯胺、六溴环十二烷、苯、乙醛、甲醛和四氯乙烯已纳入我国优先控制化学品清单。该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优控毒害有机化学物质筛查体系较为合理。本研究构建的筛查体系,有助于管理部门快速识别区域优控毒害有机化学物质,为新污染物治理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控制毒害有机化学物质 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技术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浅水湖泊生态安全评估与时空差异性分析:以江苏省白马湖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柴丽娜 张磊 +3 位作者 孙兆海 于洋 蒋晓威 李盈语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9-1567,共9页
为剖析平原河网区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推动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发展,选取白马湖为典型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及湖泊生态安全综合评估方法("4+1&qu... 为剖析平原河网区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推动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发展,选取白马湖为典型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及湖泊生态安全综合评估方法("4+1"评估方法),建立了白马湖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探究了白马湖生态安全水平、时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马湖生态安全状况整体改善明显,生态安全指数(ESI)由2013年的66.70上升为2018年的74.79,达到"较安全"状态,但生态系统内部难以快速调节到平衡状态,水生态健康状况改善具有明显的延迟性;白马湖生态安全水平由南向北逐渐下降,北部湖区ESI为68.36,生态状况处于"一般安全"状态,而南部湖区ESI为82.78,生态状况处于"较安全"状态。研究显示,影响白马湖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上游区域污染负荷、入湖河流水质状况、流域水源涵养和污染拦截净化功能,导致白马湖生态安全状况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是过度的人类活动干扰。浅水湖泊保护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将外部干扰因素控制在湖泊及其流域可承载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生态安全 评估方法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许可证制度绩效评估:以印染行业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烨彤 汤玥 马宗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0-227,共8页
国家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2017年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结合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管理的现实需求,该研究构建了兼顾实施过程与效果,集成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绩效评估方法... 国家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2017年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结合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管理的现实需求,该研究构建了兼顾实施过程与效果,集成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绩效评估方法,并以江苏省太湖流域印染行业为例,对其中的发证企业开展排污许可绩效评估。结果表明,江苏省太湖流域印染企业对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执行度较好,但在技术水平和环境管理方面仍存不足。研究结果有助于检验排污许可制度执行的成效,识别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许可证 绩效评估 太湖流域
原文传递
不同功能型沉水植物对溶解氧影响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华歆 殷春雨 +4 位作者 杨国梁 蔡颖 黄晓龙 李宽意 关保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研究选用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分别代表底层型、冠层少根型和冠层多根型沉水植物,通过中宇宙实验,探索不同功能型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柱和沉积物中溶解氧... 研究选用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分别代表底层型、冠层少根型和冠层多根型沉水植物,通过中宇宙实验,探索不同功能型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柱和沉积物中溶解氧(DO)浓度及其相关指标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水柱DO浓度存在显著差异,空白组水柱DO浓度显著低于植物处理组,且空白组水柱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降低程度最少;黑藻组比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净增长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和水柱DO浓度最大,能够有效降低水柱TP和TN浓度;穗花狐尾藻组株高最高,提升水柱DO浓度显著高于刺苦草,水柱TP降低程度最大;刺苦草组比根长、单株总根长和根冠比最大,提升沉积物深度6 cm以内的DO效果最好,沉积物铁含量最高,沉积物总氮(TN)、总碳(TC)含量和间隙水总溶解性磷(TDP)浓度最低。在修复富营养湖泊过程中,可根据水和沉积物缺氧状况,合理配置底层型和冠层型沉水植物,构建释氧能力较强的群落,从沉积物表层到水柱上层均为湖泊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更加有利于清水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型 沉水植物 溶解氧 环境效应 植冠 根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