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消费时代江苏人文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
作者 李昕 《江南论坛》 2024年第7期10-13,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第四消费时代的某些特征在我国日益凸显,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人文经济的提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高度融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人文经济本质上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第四消费时代的某些特征在我国日益凸显,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人文经济的提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高度融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人文经济本质上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关怀,淄博和哈尔滨等现象级旅游城市的实践表明,人文关怀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发展人文经济要做到:将人文关怀融入政策制定与执行,优化江苏人文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提高人文经济实践的社会参与程度,构建江苏人文经济发展的纠偏机制;鼓励体现人文关怀的文化创新,打造江苏人文经济发展的创新氛围;以情感连接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江苏人文经济发展的多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 人文关怀 情感连接 第四消费时代 江苏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型企业市场力量的来源和标志研究
2
作者 陈浦秋杭 史普润 陈清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2,共7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平台型企业市场垄断成为政府维护互联网行业竞争公平的棘手问题。由于双边市场及零价格的特征,平台型企业的反垄断问题很难单一地从价格角度借助传统单边市场的反垄断理... 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平台型企业市场垄断成为政府维护互联网行业竞争公平的棘手问题。由于双边市场及零价格的特征,平台型企业的反垄断问题很难单一地从价格角度借助传统单边市场的反垄断理论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发现,构成平台型企业市场力量的非价格因素分为内、外两大类,其中,内部因素有数据、算法和资本,外部因素有网络效用、用户转移成本和流量传导。平台型企业市场力量的标志包括限制交易行为、扼杀型收购及内部整合和赢者通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平台型企业 垄断 市场力量
下载PDF
江苏文化产业集团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明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8-200,共3页
当前,江苏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进入了转型期,面临着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选择。本文结合现行文化体制和江苏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实际,提出江苏文化产业集团新一轮的发展应完成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的转变,在发展路径上应在整合集团资源、... 当前,江苏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进入了转型期,面临着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选择。本文结合现行文化体制和江苏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实际,提出江苏文化产业集团新一轮的发展应完成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的转变,在发展路径上应在整合集团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进行有序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团化 发展路径
下载PDF
“诗情画意”城市的创造性未来——兼论新时期的“江苏文化形象” 被引量:5
4
作者 吕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63,共3页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时,江苏将向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是在追问,江苏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创新发展中,江苏究竟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自我主体?江苏的文化足迹表明,江苏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而又精致典雅,奋发进取而不...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时,江苏将向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是在追问,江苏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创新发展中,江苏究竟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自我主体?江苏的文化足迹表明,江苏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而又精致典雅,奋发进取而不断以创造性开拓未来的优秀文化,为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江苏文化不但成就了江苏历史上的"鱼米之乡"、"人间天堂",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和城市生活,而且孕育了中国古代资本主义的萌芽,推动了江苏工商城市的崛起,使江苏走上了率先发展之路,并以创造性开拓江苏新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诗情画意 江苏文脉 创造性 江苏形象 城市精神
下载PDF
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江苏创新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日昌 王维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0-214,共5页
江苏创新文化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新一轮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撑、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江苏创新文化内涵及其理论构建应当随着江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进一步提升。江苏应当认真总结与不足,针对创新文化建设,... 江苏创新文化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新一轮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撑、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江苏创新文化内涵及其理论构建应当随着江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进一步提升。江苏应当认真总结与不足,针对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建构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大力营造舆论引导氛围、大力推进创新能力机制、大力加强创新文化系统工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文化建设 江苏创新驱动
下载PDF
哲学文化学发凡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日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2,共8页
传统哲学面临被“文化哲学”终结的危险,“哲学走向文化”仅是一道曙光。对“哲学如何被文化涵摄”的开发性研究能够将哲学研究引向光明,并且能充分表述“原生态的形下→文化哲学→哲学文化性反思→哲学文化学推动→升华了的形下”这种... 传统哲学面临被“文化哲学”终结的危险,“哲学走向文化”仅是一道曙光。对“哲学如何被文化涵摄”的开发性研究能够将哲学研究引向光明,并且能充分表述“原生态的形下→文化哲学→哲学文化性反思→哲学文化学推动→升华了的形下”这种“从文化到哲学再回到文化”的哲学发展历史循环。笔者的探索是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类型进行深层生态学研究,讨论与“哲学文化性”相关的“哲学之场、能、效”等基本内容,描述中国传统哲学在“大文化”涵盖下各类新型的文化形态、生态特性及其今后的发展路向,研究在“后文化哲学”阶段中“文化形态的哲学”或“哲学的文化”所能够影响人类社会的基本能效,以此建构一种有益于中国传统哲学继续发展的“哲学文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文化学 宇宙本体论 关系主义哲学 中国 当代哲学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文化创伤的社会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昕 《日本侵华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6-12,共7页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创伤之一。构建南京大屠杀文化创伤大致需要经历创伤叙事、创伤体验及创伤的常规化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创伤叙事以情感宣泄为主,同时要加强对创伤情感的正面引导...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创伤之一。构建南京大屠杀文化创伤大致需要经历创伤叙事、创伤体验及创伤的常规化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创伤叙事以情感宣泄为主,同时要加强对创伤情感的正面引导;创伤体验是通过去特殊化挖掘南京大屠杀的普遍意义,建立人们与受害者及加害者群体间内在的普遍联系,实现苦难共担;创伤的常规化是通过符号化过程将南京大屠杀文化创伤的传承制度化、规范化。将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构建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创伤,建立正确的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局意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自身在坚持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中的道德责任。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构建南京大屠杀文化创伤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文化创伤 道德责任 和平意识
下载PDF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江苏美好精神家园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发贵 《群众》 2017年第15期47-48,共2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江苏作为文化大省,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应因时代发展,对优秀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新江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江苏作为文化大省,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应因时代发展,对优秀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新江苏、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正能量,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 精神家园 江苏 文化构建 中共中央办公厅 美好 国务院办公厅
下载PDF
探寻江苏率先发展的文化根源
9
作者 吕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1-244,共4页
工艺文化是江苏自古以来率先发展的主要源头活水和内源性文化机理。当代江苏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而江苏工艺文化正是支持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文化资源。应该积极推进江苏工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首先实现"江苏产品向江... 工艺文化是江苏自古以来率先发展的主要源头活水和内源性文化机理。当代江苏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而江苏工艺文化正是支持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文化资源。应该积极推进江苏工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首先实现"江苏产品向江苏精品"工艺美学的转型,最终实现"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分工 工艺文化 精致典雅 江苏率先发展
下载PDF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的文化思考
10
作者 吕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112-118,共7页
时间观念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意识。人类期望生命“永恒”与生命的死亡激发了人类 希望控制自然的价值意愿。现代复杂科学发现“生机与有序”正源于不可逆的时间之中。以此参照, 可发现,计划体制根本问题正在于“时间的缺损”,因此社会... 时间观念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意识。人类期望生命“永恒”与生命的死亡激发了人类 希望控制自然的价值意愿。现代复杂科学发现“生机与有序”正源于不可逆的时间之中。以此参照, 可发现,计划体制根本问题正在于“时间的缺损”,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走一条 政府的理性指导与市场的自然演化相结合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热力学 市场经济 演化与指导
下载PDF
披沙拣金 守正开新——读王健、唐茂松主编《江苏吴文化志》
11
作者 胡发贵 《江南论坛》 2015年第1期59-60,共2页
盛世修史,自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昌明,崇文稽古,除了重修《清史》、编纂《儒藏》等宏大国家性工程外,地域文化史的编修也受到重视,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近期出版。各地更是纷纷大力进行区域文化研究,如湖南... 盛世修史,自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昌明,崇文稽古,除了重修《清史》、编纂《儒藏》等宏大国家性工程外,地域文化史的编修也受到重视,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近期出版。各地更是纷纷大力进行区域文化研究,如湖南推出了《岳麓书院学术文库·湖湘文化研究系列》,山东编纂了《齐鲁文化志》,安徽出版了《皖志史稿》,湖北则有《荆楚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区域文化研究 王健 江苏 主编 中国文化 地域文化 当代中国
下载PDF
着力提升江苏文化凝聚力
12
作者 李宁 《群众》 2015年第5期18-19,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文化凝聚力与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一样,对于一个区域的繁荣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文化凝聚力与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一样,对于一个区域的繁荣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江苏通过文化强省建设,在增强文化凝聚力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宣传教育、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提炼、江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 精神推动力 文化强省建设 基础性作用 区域竞争力 区域软实力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人才队伍预测及建设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浦秋杭 赵锦春 陈清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7,共11页
文化人才是长三角城市群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人才需求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04.75万人,与2020年相比需求净增长47.6万人,年均增长7.57%。壮大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人才是长三角城市群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人才需求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04.75万人,与2020年相比需求净增长47.6万人,年均增长7.57%。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是长三角构建创新驱动机制、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点任务。自2008年以来,长三角文化人才数量逐年增长、质量逐渐提高、梯队日趋合理、贡献率不断提升,形成了文化事业和产业高质量的区域竞争优势。然而,文化人才国际化与全球竞争需求不适应以及创新型文化人才数量较少等因素,严重制约着长三角文化人才数量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在“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城市群应围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探索“柔性”区域统筹培养、引进、选用和激励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文化人才数量和质量,为打造区域文化创新高地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文化人才 需求预测 机制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异同
14
作者 李宁 《哲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2071-2076,共6页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转向了现实革命斗争的批判理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康德批判哲学既有理论上的相似,又有本质的区别。相似之处在于:马克思批判理论和康德批判哲学都以辩证法为理论核心,在重视经验世界的同时,肯...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转向了现实革命斗争的批判理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康德批判哲学既有理论上的相似,又有本质的区别。相似之处在于:马克思批判理论和康德批判哲学都以辩证法为理论核心,在重视经验世界的同时,肯定了人在实践领域的能动性和自由。但康德批判哲学仅仅是理论批判,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针对现实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与生产关系的斗争。马克思开创了与康德批判哲学完全不同的批判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康德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理论
下载PDF
在解放思想中高质量推进江苏文化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阳 《群众》 2018年第17期55-56,共2页
高质量推进江苏文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立足战略视野科学谋划,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规划,努力建设学术领先、影响广泛、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的文化... 高质量推进江苏文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立足战略视野科学谋划,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规划,努力建设学术领先、影响广泛、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的文化生命体,提升文化国际竞争力,高质量、全方位地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解放思想 江苏 质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生命体 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何谓“新乡贤”——对一个乡村治理主体概念框架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宗峰 蒋阳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2期73-84,共12页
“新乡贤回归”“新乡贤参与”“新乡贤嵌入”等组词隐含的完成性与生成性、外生性与内生性矛盾,要求深入追问“新乡贤”概念的知识合法性,并反思“新乡贤”的概念框架。通过澄清与反思素养式、认同式、本质式和事务式“新乡贤”概念界... “新乡贤回归”“新乡贤参与”“新乡贤嵌入”等组词隐含的完成性与生成性、外生性与内生性矛盾,要求深入追问“新乡贤”概念的知识合法性,并反思“新乡贤”的概念框架。通过澄清与反思素养式、认同式、本质式和事务式“新乡贤”概念界定方式,可以发现国内对于“新乡贤”的理解采用的是一种分散化、预成性与规范性的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无法有效透视“新乡贤”概念的社会历史实质,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基于社会历史塑型的合生性概念框架。在澄清了这种基于社会历史塑型的合生性概念框架之后,“新乡贤”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在乡村社会及其治理模式转型的社会历史情境中,基于城乡关系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度调整,而需要实现从能人、贤人到公人的角色转化集成,并经历私人领域、共同领域与公共领域互动的社会结构化过程,进而表征乡村事务治理模式重构的身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治理主体 概念框架
下载PDF
张謇“实业儒学”思想述评
17
作者 孙钦香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5,共9页
张謇身为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之一,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工业化的先驱人物,更是经由传统儒学熏陶,投身实业的典范人物。他不仅将传统的“工商末务”观念转变为“国以农工为本”,强调“实业赅农工商”,而且由实业“及教育,又及慈善”。... 张謇身为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之一,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工业化的先驱人物,更是经由传统儒学熏陶,投身实业的典范人物。他不仅将传统的“工商末务”观念转变为“国以农工为本”,强调“实业赅农工商”,而且由实业“及教育,又及慈善”。他认可儒学的基本价值和道德规范,强调“立人之道,以义以仁”,呼吁资本与劳工的和解以及对贫富问题的调节。张謇所体现的儒学与实业的结合,说明“实业儒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种形态是值得探讨和践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业儒学” 张謇 农工商 慈善 立人之道
下载PDF
心学批判的有效性及其限度——以王船山的心学批判为例
18
作者 孙钦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150,共8页
与陆王心学的兴起演进相伴而生的便是心学批判史的展开,而王船山即此心学批判史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首先,基于心性之辨,批评陆王“心即理”说,克服心学“主体性形上学”,在超越与内在之间保持均衡;其次,承继朱子“格物始教”,并积极回... 与陆王心学的兴起演进相伴而生的便是心学批判史的展开,而王船山即此心学批判史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首先,基于心性之辨,批评陆王“心即理”说,克服心学“主体性形上学”,在超越与内在之间保持均衡;其次,承继朱子“格物始教”,并积极回应阳明之问,批评陆王“第一义工夫”;最后,对心学之社会政治风气影响的批判显然属“外在批判”,但针对李贽、陶望龄等对当时文风影响的批判,却也言之成理。可见,船山的心学批判有其思想效力,但亦有其限度,与陆王心学共享“仁义固有”,这决定其在人性的看法上仍属于广义道学,且其“外在批判”存在苛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批判 “主体性形上学”批判 “第一义工夫”批判 外在批判
下载PDF
网络空间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维护与认知的免疫式构建
19
作者 李昕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71-188,共18页
“真相”是人们对事实的理解和认识。网络时代的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及人们对信息的偏颇吸收,往往使人们所理解的“真相”与历史的“真相”大相径庭。网络空间的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也不得不面对能指与所指分离而造成的误读和误解、被操... “真相”是人们对事实的理解和认识。网络时代的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及人们对信息的偏颇吸收,往往使人们所理解的“真相”与历史的“真相”大相径庭。网络空间的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也不得不面对能指与所指分离而造成的误读和误解、被操纵和利用的“真相”间的相互竞争,来自“他者”的种种质疑,以及“自我”在肯定性暴力中的意义消解。在网络空间构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全面、客观的理解性认知,需要调整教育与传播理念,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他者”的力量,打破学术研究与大众认知的知识壁垒,建立专家学者与民众互动探讨的长效机制,遵循“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的公共规则,从而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数字化生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南京大屠杀真相 理解性认知 免疫式构建
下载PDF
法治社会与人情社会 被引量:34
20
作者 陈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3-57,共5页
人情传统与法制精神并存是当代中国社会一大特点。本文从人情世故、熟人社会、关系社会、面子社会、人治传统与伦理社会等多重角度 ,分析了人情社会的特征 ,揭示人情与法制的冲突已成为现代化进一步深入的障碍 ,进而提出告别人情传统、... 人情传统与法制精神并存是当代中国社会一大特点。本文从人情世故、熟人社会、关系社会、面子社会、人治传统与伦理社会等多重角度 ,分析了人情社会的特征 ,揭示人情与法制的冲突已成为现代化进一步深入的障碍 ,进而提出告别人情传统、走向法制社会 ,并提出可供选择的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社会 法制社会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