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粳稻的品质现状与改良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杰 仲维功 +3 位作者 张兆兰 宋小禄 陈志德 吉健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8,共3页
通过对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和参加1995~1996年度中粳区域试验品系的品质分析表明,综合指标能达二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只有一个。除外观品质外,95%以上的品种(系)的加工品质、理化品质都已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主要问题... 通过对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和参加1995~1996年度中粳区域试验品系的品质分析表明,综合指标能达二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只有一个。除外观品质外,95%以上的品种(系)的加工品质、理化品质都已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主要问题是外观品质欠佳,垩白度、垩白率指标偏高。其改良措施应在广泛征集国内外优质稻种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杂交育种和现代育种方法,对杂交后代外观品质进行早代选择,协调好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杂交粳稻的品质改良应特别注重优质不育系的转育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质 改良 水稻 江苏
下载PDF
1996~1999年江苏省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分析初报 被引量:9
2
作者 袁建 杨晓蓉 +4 位作者 汪海峰 郭志刚 蒋小平 顾雅贤 戴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1-24,共4页
对江苏省 1996~ 1999年间主要推广种植、引种及区域试验中的 87个小麦品种 30 2份样品进行主要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 ,江苏省小麦品种以中筋小麦品种为主 ,主要品质性状平均值为 :容重 772 4± 2 2 4g/L ,出粉率 66 2 %± 4 ... 对江苏省 1996~ 1999年间主要推广种植、引种及区域试验中的 87个小麦品种 30 2份样品进行主要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 ,江苏省小麦品种以中筋小麦品种为主 ,主要品质性状平均值为 :容重 772 4± 2 2 4g/L ,出粉率 66 2 %± 4 2 % ,面粉蛋白质 12 84 %± 1 66% ,湿面筋 30 62 %± 5 63% ,沉降值 50 9± 10 7ml,稳定时间 4 53± 2 96min ,评价值 4 4 87± 9 16。有 16 84 %的品种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或弱筋小麦标准要求 ,如皖麦 38号、宁资 18、宁麦 9号、鲁麦 2 1、85- 85、温麦 8号、徐 2 5等。区域试验品种中有相当一部分优质品种 ,值得推广。江苏省根据本地区域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分析 相关分析 江苏 品质性状
下载PDF
江苏省常规晚粳品种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分析及高产育种对策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小禄 仲维功 +2 位作者 陈志德 杨杰 吉健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19,共4页
通过对江苏省近10年审定的15个晚粳(糯)品种在省区域试验中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资料的分析表明,我省常规晚粳品种由多穗向多穗大穗相结合的类型演变,每亩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均有所增加,结实率进一步提高,千粒重有所下降。今后... 通过对江苏省近10年审定的15个晚粳(糯)品种在省区域试验中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资料的分析表明,我省常规晚粳品种由多穗向多穗大穗相结合的类型演变,每亩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均有所增加,结实率进一步提高,千粒重有所下降。今后高产育种要通过不断发现和利用有利遗传资源,改良株型,在保持现有穗数和结实率的基础上,求大穗大粒,以提高粒重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晚粳新品种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 籼粳杂交 育种 经济性状 品种
下载PDF
江苏省花生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路兆英 蒋小平 +2 位作者 张祖明 黄忠勤 徐世俊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2,共3页
本文阐述了江苏省花生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发展花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花生 限制因素 发展对策 江苏 种植
下载PDF
浅论江苏省蚕业优势区域发展战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爱军 彭汉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蚕茧 区域优势 发展战略
下载PDF
江苏省近期淮南小麦品种更换进程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志刚 蒋小平 +2 位作者 朱华强 成贵明 梅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2,共4页
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新是提高小麦单产和总产的主要途径。江苏省淮南麦区近期品种演变呈现明显阶段性 ,不仅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明显提高 ,主体品种作用越来越明显 ,品种更新速度明显加快 ,并且开始向产量、品质。
关键词 江苏 小麦 品种 更换进程 特点分析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江苏省2000年通过审定的部分蔬菜新品种
7
作者 管晓春 羊杏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江苏 2000年 审定 蔬菜品种 扬豇40豇豆 粉抗青1号番茄 绿星小白菜
下载PDF
对江苏省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8
作者 管晓春 张初贤 李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2期16-18,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省蔬菜产业在种植业中的地位,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提出了现阶段稳步发展我省蔬菜生产的思路。
关键词 蔬菜产业 优势 困难 思路
下载PDF
2001年江苏省通过审定的蔬菜新品种
9
作者 管晓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2001年 江苏 蔬菜 新品种 审定品种
下载PDF
江苏省1998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10
作者 何金龙 《中国稻米》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江苏 水稻 新品种 南京15号 镇籼122
下载PDF
江苏省1996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11
作者 施永基 《中国稻米》 1997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审定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种子工作出现新局面
12
作者 施永基 《种子科技》 1990年第3期28-28,共1页
在1984、1985年间,由于“两杂”种子大量积压,江苏省种子系统的经济亏损额达1248万元之多,相当于全省种子公司的流动资金总额,沉重的经济压力曾迫使工作一度陷于困境,步履维艰。进入“七·五”以来,经过各级共同努力,已走出“低谷”... 在1984、1985年间,由于“两杂”种子大量积压,江苏省种子系统的经济亏损额达1248万元之多,相当于全省种子公司的流动资金总额,沉重的经济压力曾迫使工作一度陷于困境,步履维艰。进入“七·五”以来,经过各级共同努力,已走出“低谷”,种子工作出现全面向上的发展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工作 种子公司 种子管理工作 种子基地 作物新品种 良种覆盖率 区域生产 良种推广 财务管理 良种生产
下载PDF
江苏省新审定通过的棉花品种(下)
13
作者 阙金华 《农家致富》 2007年第9期26-27,共2页
宁杂棉3号 审定编号:苏审棉200704,来源与类型:原名“MR3”,属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苏棉12号与抗病材料R2018杂交后代1016为母本,以GK19为父本配组,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 宁杂棉3号 审定编号:苏审棉200704,来源与类型:原名“MR3”,属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苏棉12号与抗病材料R2018杂交后代1016为母本,以GK19为父本配组,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黄萎病轻病区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棉花品种 农业转基因生物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审定 杂交一代种 苏棉12号 杂交后代
下载PDF
江苏省新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下)
14
作者 阙金华 《农家致富》 2007年第13期26-27,共2页
镇稻10号 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0。来源与类型:原名“镇629”,属早熟晚粳稻品种,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99/镇稻540杂交,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江苏省 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 粳稻品种 丘陵地区 肥力条件 苏南地区
下载PDF
江苏省新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中)
15
作者 阙金华 《农家致富》 2007年第12期26-26,共1页
淮稻10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08。来源与类型:原名“淮9836”,属迟熟中粳稻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984180/武运粳8号杂交.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产... 淮稻10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08。来源与类型:原名“淮9836”,属迟熟中粳稻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984180/武运粳8号杂交.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93.1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江苏省 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 武运粳8号 徐淮地区 粳稻品种 肥力条件
下载PDF
江苏省新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上)
16
作者 阙金华 《农家致富》 2007年第11期26-27,共2页
扬籼优26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01。来源与类型:属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协青早A×扬恢26假6547/R507)配组,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中籼黼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产量水平及特... 扬籼优26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01。来源与类型:属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协青早A×扬恢26假6547/R507)配组,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中籼黼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55.1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7.5%,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9公斤.较对照增产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江苏省 三系杂交中籼稻 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里下河地区 审定 协青早A 肥力条件
下载PDF
服务是种业协会的第一宗旨——对江苏省种业协会发展的几点认识
17
作者 孙卫永 张玉明 许明 《种子科技》 2007年第6期15-16,共2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江苏省的种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已被打破,组建股份制公司成为一种潮流,种子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的各类种子企业371家,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江苏省的种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已被打破,组建股份制公司成为一种潮流,种子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的各类种子企业371家,其中民营企业247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119家,中外合资5家:全省共有种子零售商16532家.其中11个县零售商数量超过500家。为适应我省种子产业发展要求,2005年底由江苏省种子站牵头,联合江苏中江种业、明天种业、红太阳种业、大华种业、神州种业5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江苏省种业协会。至2007年10月.协会共发展会员500名,其中团体会员240名.个人会员260名,会员涉及从事种子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和有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会发展 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种业 服务 国有种子公司 国有控股企业 种子产业发展
下载PDF
种子包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纵瑞收 邹芳刚 赵忠钧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3,共2页
本研究利用两种包衣剂型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试验结果 ,种衣剂对小麦不仅有显著的保苗和防病治虫效果 ,而且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 ;不仅增产幅度大、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显著 ,而且可以大大减轻因使用... 本研究利用两种包衣剂型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试验结果 ,种衣剂对小麦不仅有显著的保苗和防病治虫效果 ,而且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 ;不仅增产幅度大、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显著 ,而且可以大大减轻因使用农药产生的大气污染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试验 保苗 小麦 增产 应用
下载PDF
组建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钱虎君 郑安俭 +2 位作者 汤义华 焦庆清 张红生 《种子科技》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种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关键因素。我国种子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科研体制改革滞后和种子科技研究与开发脱节。组建以种子企业为主,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的...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种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关键因素。我国种子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科研体制改革滞后和种子科技研究与开发脱节。组建以种子企业为主,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推动种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种子企业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利于形成持续和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知识产权 生物技术 基因 细胞 工程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产业化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种子管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虎君 冯恩东 +2 位作者 汤义华 方连平 张红生 《种子科技》 2010年第9期4-6,共3页
为了加强种子管理,信息技术将在种子管理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品种信息管理系统中增加品种决策功能,可以更好地为品种使用者服务。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批系统可使申批管理工作更为迅速、快捷、规范、有序、受控,并实现阳光办公... 为了加强种子管理,信息技术将在种子管理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品种信息管理系统中增加品种决策功能,可以更好地为品种使用者服务。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批系统可使申批管理工作更为迅速、快捷、规范、有序、受控,并实现阳光办公。种子事故预警应急处理系统除具有市场检查、投诉处理、案情公示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利用网络优势,把出问题的种子信息及时发布,以便停止销售并做出相应处理。种业信息发布与交流系统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中的数据交换平台功能,实现农业生产者和各级种业经营者及管理部门信息交流,促进种业信息市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种子 生产 经营 质量 管理 信息技术 系统 数据库 事故 预警 发布 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