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间质瘤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基因外显子突变谱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磊 陈平 +2 位作者 王昊 赵伟 符德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45-52,共8页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中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8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外显子9、1...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中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8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外显子9、11、13、17)与PDGFRA基因(外显子12、18)的突变状态,分析其突变类型、突变位点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288例GIST患者中,原发性突变型244例(84.72%),继发性耐药突变型10例(3.47%),野生型34例(11.81%)。244例原发性突变型GIST患者中,c-kit基因突变231例(外显子9、11、13、17突变分别为25、189、7、10例),PDGFRA基因突变13例(外显子12、18突变分别为3、10例)。189例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中,缺失突变111例(58.73%)、点突变65例(34.39%)、重复突变3例(1.59%)、插入突变4例(2.12%)、混合突变6例(3.17%);外显子11突变热点区域为557~560位密码子。突变位点与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有关(P<0.05);突变类型与患者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像计数、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分级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于60岁、缺失突变、c-kit外显子11突变的GIST患者,其改良NIH危险分级风险分别增高2.060(95%CI为1.066~3.980)、3.264(95%CI为1.628~6.545)、3.819(95%CI为1.585~9.205)倍。结论GIST中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率高且突变类型位点多样,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为GIST全程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KIT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昊 赵伟 石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又称p-Akt)表达水平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116例为研究组,选取116例相对应的瘤旁正常胃肠...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又称p-Akt)表达水平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116例为研究组,选取116例相对应的瘤旁正常胃肠道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2组PTEN、p-Akt的表达水平;分析PTEN、p-Akt表达水平与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TEN、p-Akt表达水平与胃肠间质瘤患者无复发生存状况的关系;探讨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PTEN在研究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而p-Akt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的低表达、p-Akt的高表达与胃肠间质瘤组织的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PTEN阳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PTEN阴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阴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p-Akt阳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核分裂象、浸润深度、PTEN阴性表达、p-Akt阳性表达是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组织中PTEN、p-Akt的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磷酸化蛋白激酶B 预后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春梅 李琴 方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广居家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80名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广居家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80名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肠造口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91.11%的肠造口患者表示愿意使用“互联网+护理服务”,患者的服务需求较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造口相关并发症、居住地、“互联网+护理服务”了解程度是影响肠造口患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较强,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最大。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居住地在市区、有造口相关并发症、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肠造口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更强烈。因此,需要有序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建议临床专业医护人员采取积极措施,为肠造口患者提供延伸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造口 互联网+ 护理服务 使用意愿 居家护理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排尿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梅 方方 +1 位作者 李琴 王道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0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排尿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机器人组。另选取同期单纯行腹腔镜的患者51例纳入腹腔镜组。比较2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排尿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机器人组。另选取同期单纯行腹腔镜的患者51例纳入腹腔镜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排尿成功率、留置尿管相关并发症(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发生率、最大尿流率和膀胱残余尿量、排尿功能、尿培养阳性率、睡眠时间以及舒适度。结果机器人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间早于腹腔镜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成功排尿率、最大尿流率高于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尿频、尿急、尿痛和尿潴留)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排尿功能优于腹腔镜组,排尿功能障碍率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睡眠时间长于腹腔镜组,机器人组舒适度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可缩短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提高排尿成功率,降低留置尿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 直肠癌前切除术 并发症 舒适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