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康复器具联合呼吸肌训练在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曹俊霞 王蓉 +10 位作者 郭晓娟 高伟 王庆 郑军 陆娟 朱庆捷 史甜 刘菲 吴书清 曹柳兆 滕为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7期5-12,共8页
目的观察新型康复器具联合呼吸肌训练在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TD-I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5例CTD-IL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及联合干预组。对照A组予以常规治疗,对照B组在对照A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新型康复器具联合呼吸肌训练在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TD-I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5例CTD-IL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及联合干预组。对照A组予以常规治疗,对照B组在对照A组基础上实施呼吸肌训练,联合干预组在对照B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新型康复器具。比较3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用力肺活量(FVC)、吸气肌功能[最大吸气压(MIP)、吸气流量峰值(PIF)]、握力测试、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5次起坐测试)、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3组患者FVC、MIP、PIF、握力检测值、6 min步行试验距离、5次起坐测试用时、SGRQ评分的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B组握力、6 min步行试验、5次起坐测试及SGRQ评分改善值与联合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康复器具联合呼吸肌训练在CTD-I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通过优化康复流程,有效提高了患者呼吸肌功能及运动能力,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病 新型康复器具 呼吸肌训练 运动训练
下载PDF
改造及管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病区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蓉 郭晓娟 +3 位作者 曹俊霞 杨爱春 刘秀 吴书清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7期848-851,859,共5页
目的: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将呼吸科普通病房进行快速分区改造及管理以减少呼吸科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及患者感染风险。方法:将某院呼吸科普通病房快速改造成两大区域:A区为可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B区为普通肺... 目的: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将呼吸科普通病房进行快速分区改造及管理以减少呼吸科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及患者感染风险。方法:将某院呼吸科普通病房快速改造成两大区域:A区为可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B区为普通肺部感染病房;安排本科室符合要求的医护人员分批进驻A区病房。结果:通过24 h的设计改造,将病区改造成为A、B两个区域,A区为符合分区收治标准的病房,病区医护人员以及患者零感染。结论:对呼吸科普通病房快速分区改造及管理可使可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得到有效隔离,能够降低患者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实现院内零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可疑患者 三区两通道改造 隔离 医护人员 排班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诱饵受体3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彭蓉蓉 卞家蓉 谈王蓉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诱饵受体3(DcR3)表达水平及其对NSCLC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宜兴中医医院及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NS...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诱饵受体3(DcR3)表达水平及其对NSCLC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宜兴中医医院及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NSCLC病人为研究对象(NSCLC组),同时期我院的健康体检者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对NSCLC病人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NSCLC组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显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3 cm、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发生转移的NSCLC病人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 cm、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NSCLC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NSCLC病人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升高,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E、SDF-1、DcR3、淋巴结转移是NSCLC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NSE、SDF-1和DcR3水平评估NSCLC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较NSE、SDF-1和DcR3单一指标评估价值更高。结论NSCLC病人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可作为评估NSCLC病人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诱饵受体3 预后
原文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肖兰兰 王庆 +3 位作者 王文春 潘明月 陈巧平 曹超宇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老年糖尿病肾病(DKD)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4年5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确诊的118例老年DKD合并AKI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前列地...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老年糖尿病肾病(DKD)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4年5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确诊的118例老年DKD合并AKI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CRRT治疗,n=56)和对照组(CRRT治疗,n=62)。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指标值[血糖、Scr、尿素氮(BUN)水平]、尿液指标值[24 h尿蛋白、尿NGAL水平、尿沉渣评分、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10.9±1.5)vs(13.1±2.9)mmol/L]、Scr[(231.7±43.5)vs(376.5±51.0)μmol/L]、BUN[(12.6±2.9)vs(14.8±3.3)mmol/L]、24 h尿蛋白[(1.8±0.8)vs(2.3±1.3)g/L]、尿NGAL[(54.9±16.3)vs(62.3±14.6)mg/L]及尿沉渣评分[1(0,1)vs 1(0,2)]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9%vs 74.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CRRT可能改善老年DKD合并AKI患者的临床结局,改善糖代谢状态,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肾病 急性肾损伤 前列地尔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柳芳美 凡国华 +5 位作者 徐金静 王庆 杨俊俊 闵凌峰 张梦 吴书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首次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OSAHS患者纳入合并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31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首次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OSAHS患者纳入合并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31例单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单纯组、对照组,比较各组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差异,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OSAHS组NLR、PLR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指标的关系,并分析OSAHS对不同肺癌分期组患者NLR、PLR水平的影响。结果合并组、单纯组NLR水平分别为(4.95±3.36)、(3.61±1.48),均高于对照组的(1.87±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组NLR水平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单纯组P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合并组PLR水平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后,NLR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OSAH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567,P=0.002),与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呈负相关(r=-0.340,P=0.048)。Ⅰ~Ⅲ期肺癌组中,合并OSAHS患者的NLR、PLR水平高于无OSAH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肺癌组中,合并OSAHS患者的NLR、PLR水平亦高于无OSAHS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OSAHS患者的NLR水平相较单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者显著升高,且其NLR水平与AHI、最低SaO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系统性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疲乏孕产妇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妍 王庆 +2 位作者 郭凌云 王方方 卢丹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230-2233,共4页
目的 探讨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其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至2023年转卡至我院并分娩的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措... 目的 探讨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其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至2023年转卡至我院并分娩的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和系统性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多维度疲乏评价量表(MAF)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分娩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母婴自我照料技能合格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MAF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自我照料技能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改善母乳喂养情况,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妊娠期疲乏 自然分娩率 系统性干预 心理弹性
下载PDF
奥马环素与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如华 徐蓉蓉 吴书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99-102,共4页
目的 比较奥马环素与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莫西沙星治... 目的 比较奥马环素与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进行奥马环素治疗,均连续治疗7~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病原体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脱落2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PR、PCT、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BC、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原体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莫西沙星比较,奥马环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较为优异,促进临床症状缓解,降低炎症反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环素 莫西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下载PDF
外周血ctDNA基因突变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冬云 许文景 +3 位作者 赵宇波 王冠 徐唯 沈志梅 《医药前沿》 2023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ctDNA基因突变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均给予外周血ctDNA检测,以基因突变频率为ctDNA检测的分析指标,观察总... 目的:分析外周血ctDNA基因突变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均给予外周血ctDNA检测,以基因突变频率为ctDNA检测的分析指标,观察总结患者临床特征、ctDNA检测灵敏度。结果: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诊断中,ctDNA检测明显高于血清中癌胚抗原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史方面,ctDNA基因突变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方面,ctDNA基因突变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tDNA基因突变对诊断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着较高的灵敏度,突变率与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DNA 基因突变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治疗肺栓塞,需加强监测和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慧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第6期24-24,共1页
近几年,随着大家健康素养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都知晓发生急性胸痛时,要警惕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胸痛还可能是另一种会危及生命的疾病所发出的求救信号,那就是肺栓塞。
关键词 健康素养 急性胸痛 求救信号 肺栓塞 心血管方面 监测和护理 知晓
下载PDF
运动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纪娟 谢萍 凡国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6期215-217,共3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从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构建肺癌化疗患者运动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运动训练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咯血伴凝血因子Ⅻ缺乏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淼 顾健 +6 位作者 徐兴祥 李田田 沈连军 桑琳莉 赵蒙蒙 丁平 曹柳兆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5期390-391,共2页
患者:女性,62岁,因间歇性咯血4个月收住入院。既往无特殊,无服药史,无吸烟、饮酒史,长期务农。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黄脓痰,痰中带鲜红色血丝,量少。初未予重视,近来1周症状较前加重,最多1 d咯鲜红色血液累计约30 mL。查... 患者:女性,62岁,因间歇性咯血4个月收住入院。既往无特殊,无服药史,无吸烟、饮酒史,长期务农。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黄脓痰,痰中带鲜红色血丝,量少。初未予重视,近来1周症状较前加重,最多1 d咯鲜红色血液累计约30 mL。查体无特殊,患者配偶、亲属及子女体检时未发现凝血异常。入院后查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局限性炎症。完善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鼻内镜示左中下鼻道息肉。心脏超声(心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主动脉瓣、三尖瓣轻度反流。血液检查中,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甲状腺功能、感染性标志物正常,大便常规+隐血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痰培养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因子Ⅻ 出血 血栓
原文传递
基于TCGA数据库及临床病理学探索非小细胞肺癌中FUNDC1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玉秀 陈燏 +4 位作者 龚道辉 曹柳兆 许文景 徐兴祥 闵凌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探讨FUND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线粒体受体(DRP1、BNIP3、FUNDC1、NIX、RHEB、LC3、OPA1、MFN1)在正常组织与NSCLC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免疫... 目的探讨FUND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线粒体受体(DRP1、BNIP3、FUNDC1、NIX、RHEB、LC3、OPA1、MFN1)在正常组织与NSCLC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NSCLC以及正常组织中FUNDC1的表达。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FUNDC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FUNDC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上调,FUNDC1表达差异与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型、远处转移、TNM分期均无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UNDC1蛋白表达、区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FUNDC1表达的上调与患者总体生存率以及无进展生存率的下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FUNDC1的表达上调可影响NSCLC患者的预后,FUNDC1有望成为治疗NSCLC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受体 FUN14结构域包含体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在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曹柳兆 滕为云 徐兴祥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急性肺损伤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坏死性凋亡(necrotic death)是一种在固有免疫中重要的免疫源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多种原因导致的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坏死性凋亡的特点是溶解性...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急性肺损伤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坏死性凋亡(necrotic death)是一种在固有免疫中重要的免疫源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多种原因导致的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坏死性凋亡的特点是溶解性细胞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内源性炎症介质的细胞外释放,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对宿主既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通过体外研究、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等证据,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类型肺损伤中,坏死性凋亡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肺损伤 细胞程序性死亡 RIPK3
原文传递
探讨循证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程成 蒋丽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99-102,共4页
将循证护理应用在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 86例患者参与研究,将其分成两组(随机表法),一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开展循证护理定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肺功能有改善,6MWD则提升... 将循证护理应用在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 86例患者参与研究,将其分成两组(随机表法),一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开展循证护理定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肺功能有改善,6MWD则提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较高,相关症状好转时间缩短,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管理和生活质量,优化了患者预后,为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慢阻肺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NIPV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赵蒙蒙 杨俊俊 +2 位作者 杨捷 曹柳兆 桑琳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分析行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V)治疗的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患者凝血功能与预后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SP入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并接受NIP... 目的分析行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V)治疗的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患者凝血功能与预后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SP入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并接受NIPV治疗的患者51例。根据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7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及预后相关指标;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APTT、PT、INR、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IPV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入院后48 h PT、APTT、INR、乳酸水平明显升高;患者入院时呼吸频率、心率、pH、PaCO_(2)>60 mmHg比例以及NIPV开始时pH、PaO_(2)、FiO_(2)、PaO_(2)/FiO_(2)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关系密切(P<0.05)。结论SP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多种因素可影响行NIPV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重视并动态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可改善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凝血功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胸段脊膜膨入胸腔误诊为胸腔积液一例
16
作者 李文娟 徐兴祥 卞家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497-498,共2页
胸段脊膜膨入胸腔导致的“胸腔积液”是临床的罕见病,与1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患者伴脊柱发育不良有关,这类罕见病给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多的挑战,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出现. 本... 胸段脊膜膨入胸腔导致的“胸腔积液”是临床的罕见病,与1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患者伴脊柱发育不良有关,这类罕见病给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多的挑战,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出现. 本文收集1例神经纤维瘤伴胸段脊膜膨出误诊为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胸腔积液 胸脊膜膨出
原文传递
重组全人源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克隆抗体治疗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汉清 王正东 +1 位作者 朱湘平 徐兴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2-395,共4页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的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分布于皮肤、黏膜、眼部和神经系统,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复发,预后较差。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确诊的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资料,应用重组全人源抗...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的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分布于皮肤、黏膜、眼部和神经系统,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复发,预后较差。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确诊的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资料,应用重组全人源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克隆抗体(PD-1)抑制剂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 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细胞 恶性程度 病理确诊 恶性肿瘤 全人源 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气管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汉清 王正东 +1 位作者 朱湘平 王丽君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骨髓瘤的一种变异形式,是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实体肿瘤,占浆细胞肿瘤的3%~5%,多发生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但也可发生在肺、消化道和颅内[1],在气管内很罕见。临床症状及影像...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骨髓瘤的一种变异形式,是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实体肿瘤,占浆细胞肿瘤的3%~5%,多发生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但也可发生在肺、消化道和颅内[1],在气管内很罕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其他原发性或转移性气管肿瘤难以鉴别,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两年半前我科诊断1例气管髓外浆细胞瘤患者,经支气管镜下介入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肿瘤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髓外浆细胞瘤 呼吸介入
原文传递
咯血伴气管结节
19
作者 姚汉清 王正东 +1 位作者 朱湘平 王丽君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5-636,共2页
肉芽组织型血管瘤为获得性、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性病变,常发生于皮肤和口腔黏膜,发生于气管的肉芽组织型血管瘤罕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或咯血、呼吸困难等,确诊依赖于影像学结合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可以鉴... 肉芽组织型血管瘤为获得性、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性病变,常发生于皮肤和口腔黏膜,发生于气管的肉芽组织型血管瘤罕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或咯血、呼吸困难等,确诊依赖于影像学结合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可以鉴别脉管成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现报道我院首例气管肉芽组织型血管瘤病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咯血 结节 免疫组织化学 增生性病变 刺激性咳嗽 血管瘤 组织型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肺结节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娟 徐兴祥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24期1905-1909,共5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胸部CT在各级医院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检测出肺结节,这些结节中既有单发性肺结节,也有多发性肺结节。现有的肺结节管理指南主要针对的是单发性肺结节,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多发性肺结节评估、管理的指南。本文将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胸部CT在各级医院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检测出肺结节,这些结节中既有单发性肺结节,也有多发性肺结节。现有的肺结节管理指南主要针对的是单发性肺结节,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多发性肺结节评估、管理的指南。本文将对国内、外多发性肺结节的评估以及管理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肺结节 肺癌 分子遗传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