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左霞 陈月莉 +2 位作者 钱宏梅 吴玲莉 赵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科10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采用常规教学法的50名2019级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的50名2020级实习护生为试验组。比...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科10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采用常规教学法的50名2019级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的50名2020级实习护生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对急诊带教教师理论操作水平、带教能力、沟通能力等的评价,急诊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急诊护理能力、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评价,实习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实习护生对教师理论水平、操作水平、带教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急诊护理能力、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提高问题处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习护生实施PBL教学法带教效果确切,该种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急诊科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实习护生对PBL教学法认可,并提高其对带教教师理论操作等方面的认可,使实习护生能更好胜任日后的急诊科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急诊 实习护生 带教 应用
下载PDF
急诊科急救护理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顾月 丁亚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43-45,共3页
探讨急诊科急救护理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间我院急诊收治的急腹症患者80例,根据急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采取细致的急诊科急救护理。... 探讨急诊科急救护理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间我院急诊收治的急腹症患者80例,根据急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采取细致的急诊科急救护理。比较两组分诊情况、急救护理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分科、分级准确性为97.50%、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85.00%(P<0.05);研究组分诊评估、候诊、确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急救护理能够提升急腹症分诊评估准确性及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急救护理 急腹症患者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3
作者 丁亚玲 陈玲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2期00108-00109,共2页
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60例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60例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缺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急诊科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现状及干预管理研究
4
作者 丁亚玲 顾月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护理中断事件(Nursing Interruptions,NI)是指在规定的时间角色和环境里,护理人员在提供合乎伦理规范的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突然发生、打断或延缓当前事务、分散接受者注意力的外来行为。中断事件是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护理中断事件(Nursing Interruptions,NI)是指在规定的时间角色和环境里,护理人员在提供合乎伦理规范的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突然发生、打断或延缓当前事务、分散接受者注意力的外来行为。中断事件是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护理中断事件严重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并严重威胁患者安全。国内有文献报道,大部分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由护理中断事件所致。急诊科患者具有病情危急重以及不可预见性大、风险性大、流动性大、病谱广等特点;急诊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这些工作性质和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急诊科成为护理中断事件的高发场所。急诊中断事件会使护理过程发生错误的风险增加12.1%,临床错误发生的风险增加12.7%;不仅降低护理人员对其工作满意度、增加其焦虑情绪,甚至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目前,虽然国外有一些关于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研究,但是国内关于护理中断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外科、肿瘤病房和手术室。下面,文章就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现状及干预管理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 中断事件 干预管理
原文传递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谈定玉 曹鹏 +1 位作者 夏仲芳 徐继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03~2010—10就诊于苏北医院急诊室、拟诊为脓毒症并住院的586例患者,进行ME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动脉血乳...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03~2010—10就诊于苏北医院急诊室、拟诊为脓毒症并住院的586例患者,进行ME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动脉血乳酸测定,记录28d转归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预测因子分值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三种独立预测因子的预后能力进行比较。结果586例患者28d死亡54例,死亡组三个预测因子均明显高于存活组(MEDS评分11.5分比4.2分,APACHEⅡ评分24.9分比19.2分,乳酸4.8mmol/L比3.3mmol/L,P均〈0.01)。MEDS评分≤4分患者病死率为2.7%,5~7分为4.7%,8~12分为13.8%,13~15分为30.0%,〉15分达60.0%,趋势检验P〈0.001。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乳酸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72、0.76,MEDS评分对28d病死率预测能力优于血乳酸(P=0.017)及APACHEⅡ评分(P=0.008)。结论MED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是良好的危险分层工具,预测预后能力优于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 乳酸
下载PDF
基于急诊实验室指标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临床预测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霞 陆娟 +2 位作者 王晓东 谈定玉 陆明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3期37-42,共6页
目的基于急诊实验室指标建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早期死亡的个体化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急诊路径收治的249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急诊实验室指标,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 目的基于急诊实验室指标建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早期死亡的个体化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急诊路径收治的249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急诊实验室指标,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sTBI早期死亡的最大相关特征,并进一步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个体化急诊指标列线图。采用决策曲线分析,判断急诊实验室指标及其所构建的列线图的临床价值。结果LASSO算法所保留的急诊实验室预测指标的预测价值为:碱剩余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血红蛋白的AUC为0.718,凝血酶原时间的AUC为0.754,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的AUC为0.804,纤维蛋白原的AUC为0.656,D-二聚体的AUC为0.804,输注浓缩红细胞的AUC为0.796。由上述7个实验室指标构建的列线图的预测能力高(AUC为0.975)。结论传统急诊实验室指标可实现对sTBI患者死亡的早期预测,由7个急诊实验室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sTBI患者早期死亡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急诊实验室指标 早期死亡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 被引量:9
7
作者 楚涛 徐继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7期83-85,共3页
目的探析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苏北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44例,行常规治疗的22例患者为常规组,加用呼吸机治疗的22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治疗的效... 目的探析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苏北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44例,行常规治疗的22例患者为常规组,加用呼吸机治疗的22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CHE活力恢复60%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SaO_2和PaO_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PaCO_2和pH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机,可促进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其血气分析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急救措施 PACO2 pH CHE活力
下载PDF
260例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吉莉 戴雪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9期131-135,共5页
目的了解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现状及照护者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知识掌握情况,为提高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60例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60例门急... 目的了解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现状及照护者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知识掌握情况,为提高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60例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60例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中65(25.00%)例发生维护故障,留置针维护故障的发生与患儿的年龄、照护者学历有关(P<0.05)。分析照护者静脉留置针维护现状调查,家庭静脉留置针维护正确率41.92%(109/260),81.92%(213/260)的照护者表示有家庭静脉留置针维护知识培训的需求,照护者家庭静脉留置针培训不能满足家庭静脉留置针维护需求。结论门急诊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期间需特别关注4~7岁患儿及学历低的患儿照护者,通过提供多渠道的门急诊学龄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维护途径、照护者专场知识培训,积极预防家庭静脉留置针维护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静脉留置针 家庭维护 照顾者
下载PDF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5期463-464,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选择2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述患者就诊后给予全面护理,通过对上述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总结,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上述2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施行以上全面...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选择2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述患者就诊后给予全面护理,通过对上述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总结,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上述2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施行以上全面护理措施后,治愈13例(46.4%),显效12例(42.9%),有效1例(3.6%),无效1例(3.6%),死亡1例(3.6%),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病26例,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率92.9%(26/28)。结论护理人员在整个疾病的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重症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护理体会
下载PDF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月莉 《健康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432-435,共4页
文章探讨了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认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在急诊护理领域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临床能力,能直接向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充分发挥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作用,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文章探讨了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认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在急诊护理领域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临床能力,能直接向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充分发挥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作用,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急救 专科护士 临床实践 作用
下载PDF
新形势下急诊临床护理教学困境解析与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霞 左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9期143-144,147,共3页
新形势下,急诊临床护理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急诊临床护理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急诊临床护理教学面临着改革创新的大好形势。面对急诊急救患者多、病情复杂、突发事件多的情况,针对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分... 新形势下,急诊临床护理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急诊临床护理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急诊临床护理教学面临着改革创新的大好形势。面对急诊急救患者多、病情复杂、突发事件多的情况,针对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有效的优化之道显得极为重要。新形势下急诊临床护理带教如何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医护沟通与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加强心理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如何从思想上提高护生的服务意识,如何基于教育心理学在临床教师与实习护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如何推进教学活动地高效开展,这一系列问题均值得所有一线工作者进行深刻思考。该文主要对该院急诊临床护理教学面临的困境开展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理教学 困境 教学优化 考核成绩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状态下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全流程管理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窦英茹 徐道亮 +4 位作者 戴雪梅 王永祥 朱妍 谢萍 王敏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全流程管理方案,并分析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入院前分流,院内分流(一级预检分诊:入口分诊;二级预检分诊:护士分诊;三级预检分诊:接诊医生分诊)的全流程干预,完善制度、细化分流策略...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全流程管理方案,并分析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入院前分流,院内分流(一级预检分诊:入口分诊;二级预检分诊:护士分诊;三级预检分诊:接诊医生分诊)的全流程干预,完善制度、细化分流策略、提升分诊质量以及应用信息化等对疫情状态下门诊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达到避免门诊患者聚集、有效分流的目的,解决患者有序就医的需求以及疫情防控状态下医院对疫情的精准管控。结果:全流程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整个流程运行中的疏忽和差错,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未发生一例外源性感染。结论:全流程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疫情状态下门诊交叉感染风险,提高流调筛查效率,为患者安全就医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程管理 门诊 新冠肺炎
下载PDF
床旁超声在急诊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兵侠 耿平 +6 位作者 曹鹏 杨燕 蒋驰 王大胜 谈定玉 徐军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2-787,共6页
床旁超声技术在急诊、麻醉和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发展迅速,临床医生主导的气道超声已成为急诊气道管理的得力工具.文章综述上气道超声技术在气道管理各方面的应用及具体操作.描述上气道超声解剖结构及获得满意超声图像的方法和途径,重点阐... 床旁超声技术在急诊、麻醉和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发展迅速,临床医生主导的气道超声已成为急诊气道管理的得力工具.文章综述上气道超声技术在气道管理各方面的应用及具体操作.描述上气道超声解剖结构及获得满意超声图像的方法和途径,重点阐述超声在评估困难气道、判断气管插管位置,以及指导环甲膜穿刺和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床旁超声有望成为急诊气道管理的一线非侵入性辅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超声 气道管理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环甲膜穿刺术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护士灾害准备度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钱宏梅 王丽 郗红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464-471,共8页
灾害准备度是制定灾害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本文对护士灾害准备度的相关概念及测评工具的来源、内容、特点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进行优势局限比较分析,旨在为制定专科性评估工具提供参考,并为我国学者科学选用测评工具提供借鉴。
关键词 护士 灾害准备度 评估工具 综述 护理
下载PDF
长托宁替代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夏仲芳 马爱闻 +5 位作者 耿平 徐继扬 吉孝祥 胡建兵 王晨 杨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评价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使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共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共46例,对M样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研究评价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使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共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共46例,对M样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胆碱酯酶恢复60%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样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为(2.8±1.7)h,对照组为(4.6±1.3)h;胆碱酯酶恢复60%时间治疗组为(2.3±2.8)d,对照组为(3.8±3.3)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4±4.1)%,对照组为(23.3±12)%,上述2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与阿托品相比长托宁具有症状消失快、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等特点,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阿托品 盐酸戊乙奎醚
下载PDF
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窦英茹 戴雪梅 +7 位作者 潘春芳 朱庆捷 郭凌翔 史甜 单雪芹 於江泉 刘永兵 刘林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6-271,共6页
目的:设计开发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症患者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设计重症患者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重症患者早期运动风险评估、预警提醒、全程监控、闭环管理等功能,比较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后ICU重症患... 目的:设计开发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症患者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设计重症患者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重症患者早期运动风险评估、预警提醒、全程监控、闭环管理等功能,比较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后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实施效果和团队成员满意度。结果: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ICU重症患者首次运动风险评估时间由入科后(18.27±4.00)h提前到(7.72±3.42)h,首次运动时间由入科后(29.35±3.92)h提前到(19.34±3.87)h,运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491‰降低至0.185‰,非计划中断率由8.930‰降低至2.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团队成员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满意度高。结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重症患者早期运动精准、及时、全程的风险预警把控及闭环管理,确保实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多学科团队合作 危重患者 早期运动
原文传递
早期床上脚踏车运动预防ICU或E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17
作者 窦英茹 戴雪梅 +2 位作者 郭晓娟 潘春芳 郭凌翔 《现代临床护理》 2018年第10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床上脚踏车运动对ICU或E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以便降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和缩短持续时间。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入住ICU及EICU的4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48例与实验组2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早期床上脚踏车运动对ICU或E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预防效果,以便降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和缩短持续时间。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入住ICU及EICU的4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48例与实验组2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床上运动,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运动的基础上加床上脚踏车运动。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谵妄发生率、谵妄开始发生时间、谵妄持续时间、镇静剂与镇痛剂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下降,谵妄开始发生时间延长,谵妄持续时间、镇静剂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镇痛剂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床上脚踏车运动可以降低ICU或E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延长谵妄开始发生时间,缩短谵妄持续时间、镇静剂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上脚踏车运动 早期 谵妄 机械通气
下载PDF
CD_(62P)和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敏 夏仲芳 +6 位作者 耿平 顾健 徐继扬 谈定玉 解松刚 沈连军 马爱闻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入选严重脓毒症组(Ⅲ组),存在感染但未发生脓毒症...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入选严重脓毒症组(Ⅲ组),存在感染但未发生脓毒症同期患者设为一般感染组(Ⅱ组),同期门诊体检者或健康自愿者设为正常对照组(I组),病例的选取均遵循随机的原则,3组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3组均在入院第1天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D62P、TpP、PT、APTT、Fib、TT、D—D聚体。结果人院第1天,PT、TT在3组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意义,APTT、在严重脓毒症组和一般感染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D—D、CD62P和TpP在严重脓毒症组中的表达均较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在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异(P〉O.05);早期诊断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依次为C,D62P、TpP、Fib、D—D、APTT、PT、TT,而特异指标依次为TpP、CD62P、Fib、APTT、D—D、TT、PT;相关性分析显示:CD62n与TpP呈明显正相关(r=0.931,P〈0.001)。结论严重脓毒症的早期就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微血栓形成,2者共同参与了早期的高凝状态;CD62P和TpP均能较常规凝血指标更具早期诊断价值,联合试验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 血栓前体蛋白 脓毒症 血小板活化 高凝状态
下载PDF
床边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9
作者 谈定玉 徐继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32-1834,共3页
目的:评估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应用床边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确诊为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呼吸功能、Bal... 目的:评估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应用床边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确诊为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呼吸功能、BalthazarCT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等。结果:24例床边血浆置换有4例发生轻微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治疗第2天和第8天TG和炎症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人数和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第2天和第8天氧合指数和胸腔积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第2天APACHEⅡ评分、第8天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C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床边血浆置换有良好的安全性,对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浆置换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莉 徐继扬 杨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分为灌流组(HP组)和非灌流组(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予洗胃、导泻,并予阿托品、复能剂、呼吸支持、抗休克等综合治疗。HP组在上述...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分为灌流组(HP组)和非灌流组(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予洗胃、导泻,并予阿托品、复能剂、呼吸支持、抗休克等综合治疗。HP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全部病例的阿托品用量、中间综合征发生率、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HP组阿托品用量、中间综合征发生率、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HP组TNF-α、IL-6、hs-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血液灌流可以清除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部分炎性细胞因子,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脏器损害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中毒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