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育 何斌 +4 位作者 李国青 周玮 高娜 高波 顾健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单独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沙利度胺组20例,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组34例,持续治疗3个月;每月复查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晨僵出现率等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单独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沙利度胺组20例,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组34例,持续治疗3个月;每月复查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晨僵出现率等临床指标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所有病例随访3~8个月。结果沙利度胺组的总有效率为60%,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组的总有效率为82.35%,2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中仅疼痛关节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分别有45%和67.41%的患者有药物不良反应,但无统计学意义,症状均比较轻微,可以耐受。结论两种方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效,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沙利度胺 甲氨蝶呤
下载PDF
某些中药对K562/A02细胞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娜 张育 +4 位作者 茆俊卿 李国青 周玮 高波 顾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85-789,共5页
本研究探讨中药复方当归注射液、马钱子碱、麻黄碱、士的宁对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02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上述药物的细胞毒作用;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上... 本研究探讨中药复方当归注射液、马钱子碱、麻黄碱、士的宁对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02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上述药物的细胞毒作用;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上述4种中药在非细胞毒浓度(IC10)作用下对K562/A02细胞Mdr1基因及P-gp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当归注射液、马钱子碱、麻黄碱作用后,K562/A02细胞中Mdr1基因及P-gp表达降低(p<0.01),其中马钱子碱组的作用最为显著;而士的宁作用后K562/A02细胞Mdr1基因及P-gp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马钱子碱、麻黄碱能部分逆转K562/A02细胞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主要与下调K562/A02细胞Mdr1mRNA的表达而导致细胞膜上P-gp的表达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马钱子碱 麻黄碱 士的宁 多药耐药 K562/A02细胞 Mdr1 P—gP
下载PDF
CD_(62P)和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敏 夏仲芳 +6 位作者 耿平 顾健 徐继扬 谈定玉 解松刚 沈连军 马爱闻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入选严重脓毒症组(Ⅲ组),存在感染但未发生脓毒症...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对严重脓毒症高凝状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08年3月本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入选严重脓毒症组(Ⅲ组),存在感染但未发生脓毒症同期患者设为一般感染组(Ⅱ组),同期门诊体检者或健康自愿者设为正常对照组(I组),病例的选取均遵循随机的原则,3组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3组均在入院第1天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D62P、TpP、PT、APTT、Fib、TT、D—D聚体。结果人院第1天,PT、TT在3组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意义,APTT、在严重脓毒症组和一般感染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D—D、CD62P和TpP在严重脓毒症组中的表达均较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在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异(P〉O.05);早期诊断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依次为C,D62P、TpP、Fib、D—D、APTT、PT、TT,而特异指标依次为TpP、CD62P、Fib、APTT、D—D、TT、PT;相关性分析显示:CD62n与TpP呈明显正相关(r=0.931,P〈0.001)。结论严重脓毒症的早期就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微血栓形成,2者共同参与了早期的高凝状态;CD62P和TpP均能较常规凝血指标更具早期诊断价值,联合试验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 血栓前体蛋白 脓毒症 血小板活化 高凝状态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对T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 张育 顾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T淋巴细胞 增殖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晓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8期3069-3070,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结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结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达到健康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护理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任义乐 冯学兵 +14 位作者 邹耀红 潘文友 王向党 潘解萍 张缪佳 陶娟 张育 谭魁麟 李晶 丁翔 钱先 达展云 王美美 陈志伟 孙凌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73-976,共4页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1999至2012年江苏省15所医院共2 078例SLE患者首次住院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狼疮肾炎组与非狼疮肾炎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比较采用秩和U检验、x2检验,应用Cox回归...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1999至2012年江苏省15所医院共2 078例SLE患者首次住院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狼疮肾炎组与非狼疮肾炎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比较采用秩和U检验、x2检验,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狼疮肾炎组883例(42.5%),其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非狼疮肾炎组[(30±11)岁比(32±12)岁,P<0.01].(2)狼疮肾炎组心肺受累、神经精神受累、胃肠受累、血液受累、眼部受累、入院时SLEDAI评分>9分及出院时SLEDAI评分>9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狼疮肾炎组(31.5%、7.9%、13.9%、69.0%、1.5%、77.4%及29.8%比18.8%、5.1%、6.8%、63.1%、0.3%、43.1%及8.1%,均P<0.01).(3)狼疮肾炎组首次住院后1、5年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狼疮肾炎组(7.2%、15.0%比3.1%、6.3%,均P<0.01).(4)狼疮肾炎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神经精神受累(HR 2.46)、出院时SLEDAI评分>9分(HR2.34)、血肌酐升高(HR2.21)及丙氨酸转氨酶和(或)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HR2.09),保护因素是糖皮质激素治疗(HR0.18).结论 狼疮肾炎是年轻早期SLE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且易同时并发其他重要器官受累,病情活动度高、治疗困难,尤其在神经精神受累、血肌酐升高或转氨酶升高时预后更差,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狼疮肾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临床特点 预后
原文传递
19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首发表现和起病特点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雨凡 孙凌云 +13 位作者 邹耀红 潘文友 王向党 潘解萍 张缪佳 陶娟 张育 谭魁麟 李晶 丁翔 钱先 达展云 王美美 陈志伟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分析江苏省15所医院近10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首发表现和起病特点。方法 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汇总建立资料数据库,进行回顾分析,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①入选病例共1958例,男... 目的 分析江苏省15所医院近10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首发表现和起病特点。方法 由各参研单位根据统一方式收集病历资料,汇总建立资料数据库,进行回顾分析,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①入选病例共1958例,男女比例1:15.0。②首发症状明确者1798例,最多见的是皮肤黏膜损害(769例,占42.8%)和关节炎(697例,占38.8%)。其中皮肤黏膜损害主要表现为颊部红斑(706例)。在首发症状中与男性相比,女性关节炎比例显著增高。③所有病例在首次住院时均有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皮肤黏膜受累(82.3%)最为常见;血液系统损害:74.0%出现血细胞3系中至少1系减低;肌肉骨骼受累以关节炎(1156例,占56.5%)明显多于肌炎(51例);发现蛋白尿1046例,血尿385例,肾活检病理显示以Ⅳ型肾炎为主。结论 ①SLE住院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1:15.0。②皮肤黏膜损害和关节炎是SLE的最常见首发表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出现关节炎。③初次住院病例受累最多的器官或系统为皮肤黏膜、血液、关节和肾脏,肾活检病理显示以Ⅳ型病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回顾性研究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和血栓前体蛋白在严重脓毒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耿平 张劲松 +7 位作者 夏仲芳 顾健 徐敏 徐继扬 谈定玉 解松刚 沈连军 马爱闻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PAC-1、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地选取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入选严...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PAC-1、CD62P)和血栓前体蛋白(TpP)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地选取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入选严重脓毒症组(Ⅲ组),按照严重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并根据28d内是否存活分为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存在感染但未发生脓毒症同期患者设为一般感染组(Ⅱ组),同期门诊体检者或健康自愿者设为正常对照组(Ⅰ组)。病例的选取均遵循随机的原则,三组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急性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者、恶性肿瘤、白血病、原发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长期卧床者、孕妇、近期使用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均除外。Ⅰ组和Ⅱ组均在入院第1天清晨空腹,Ⅲ组在入院第1、3、5天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血栓前体蛋白(TpP),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2P),并对Ⅲ组进行Marshall评分。应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数据,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s法,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法,相关分析采用Bivariate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20例纳入Ⅰ组,20例纳入Ⅱ组,30例纳入Ⅲ组,其中生存亚组19例,死亡亚组11例。入院第1天,PAC-1、CD62P、TpP在Ⅰ组与Ⅱ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之间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1、CD62P,TpP在生存亚组的表达均随着病程显著下降而趋于正常,而在死亡亚组仍持续保持高值甚至显著升高,第1天时CD62P、TpP在亚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3天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89±1.48)%vs.(5.04±2.57)%,P〈0.01和(5.24±2.22)mg/LVS.(9.20±1.93)mg/L(P〈0.01);而PAC-1在入院第1天亚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3.15±0.42)%vs.(5.30±0.48)%。两组的Marshall评分也呈类似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PAC-1、CD62P、TpP与Marshall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严重脓毒症的早期就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微血栓形成,丽者共同参与了早期的高凝状态,在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动态监测CD62P和TpP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PAC-1具有危险分层效应,早期高表达者预后差,可尝试作为严重脓毒症的独立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 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 血栓前体蛋白 脓毒症 血小板活化 高凝状态
原文传递
金雀异黄素通过下调HIF-1α蛋白抑制K562细胞mdrl表达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李国青 张育 +1 位作者 沈维千 顾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研究发现mdrl基因的表达与缺氧诱导因子-1(HIF-1)有关。金雀异黄素(Gen)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由P—gP介导的药物转运。我们之前已证实Gen可抑制氯化钴(CoCl2)诱导的K562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不同浓度... 研究发现mdrl基因的表达与缺氧诱导因子-1(HIF-1)有关。金雀异黄素(Gen)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由P—gP介导的药物转运。我们之前已证实Gen可抑制氯化钴(CoCl2)诱导的K562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不同浓度Gen对mdrl表达的影响,探讨HIF-1α与mdrl表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HIF-1Α 金雀异黄素 实验研究 蛋白抑制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过下 缺氧诱导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