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转化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五自用学”课堂模式的运用
1
作者 赵敏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25年第5期54-56,共3页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五自用学”课堂模式的构建,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围绕“五自用学”课堂模式论述...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五自用学”课堂模式的构建,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围绕“五自用学”课堂模式论述小学生数学转化思维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自用学 课堂模式 小学数学 转化思维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实践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秋明 《求知导刊》 2017年第32期63-63,共1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进行,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如何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进行,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如何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微课是通过网络微视频进行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理论灌输,而是主动地依照微课视频内容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学习,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 实践
下载PDF
“思维在场”:小学数学活力课堂的应然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莉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第17期77-78,共2页
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本文阐述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信尝试、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思维生长,让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充满活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活力课堂 思维
下载PDF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萍 《求知导刊》 2017年第29期116-116,共1页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关键时期。文章依照各个水平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运动习惯
下载PDF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如莹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第2期57-59,共3页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适当整合,融入教学智慧,通过追问、辨析、点拨等教学策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与深刻性,让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延展空间;巧用思维导图,外显思维路径,多角度、多层次、多路径地...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适当整合,融入教学智慧,通过追问、辨析、点拨等教学策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与深刻性,让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延展空间;巧用思维导图,外显思维路径,多角度、多层次、多路径地帮助学生培育与延展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品质 习作教学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下载PDF
浅谈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6
作者 周春霞 《新课程学习》 2012年第5期66-67,共2页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英语语感则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言感受、语言情感感受等方面,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对英语语言法则及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英语语感则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言感受、语言情感感受等方面,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对英语语言法则及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也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语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小学生 训练 培养 感知能力 组织方法 感性认识 语言
下载PDF
提高小学生作文积极性的策略研究
7
作者 黄宾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18年第3期72-72,共1页
随着我国国学热的兴起以及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老师、家长和学生越来越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语文。语文作为学生阶段的重要学科,一直以来都是拉开学生分数差距的学科。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 随着我国国学热的兴起以及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老师、家长和学生越来越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语文。语文作为学生阶段的重要学科,一直以来都是拉开学生分数差距的学科。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学生语文作文的水平和写作积极性,是所有老师要探索和努力的教学任务,是老师们现在想要突破的难题。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难在一时之间有所改变,所以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仍然还需要改革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笔者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分析,提出自己的个人观点,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作文 积极性 方法建议
下载PDF
小学体育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分析
8
作者 夏萍 《求知导刊》 2017年第23期32-32,共1页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大背景指导下,教师要在教学中完成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明确...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大背景指导下,教师要在教学中完成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明确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课程整合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下载PDF
善用学生错误,成就有效课堂
9
作者 吴秋明 《求知导刊》 2017年第26期119-119,共1页
课堂上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巧妙看待学生的错误,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课堂生成,顺水推舟,巧妙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中纠错、改错,体悟方法,发展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错误 有效课堂 引导学生
下载PDF
基于主题语境的英语单元整体设计与实践
10
作者 杨凯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25期38-39,42,共3页
近年来,以单元为主题,以语篇和语境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在英语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践。相比于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教学活动,对单元整体的关注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容易被感知的语用环境,尽可能贴近语用现实,让学生沉浸到这样... 近年来,以单元为主题,以语篇和语境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在英语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践。相比于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教学活动,对单元整体的关注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容易被感知的语用环境,尽可能贴近语用现实,让学生沉浸到这样的环境中,去充分地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学生心中建构起英语知识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基于主题语境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现状、设计思路、教学实践三个主要角度展开讨论,供广大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语境 小学英语 单元整体
下载PDF
思维导图: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表达欲望——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11
作者 沈丹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28期33-34,45,共3页
思维导图与语文教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如果将两者完美结合,则会迸发出不一样的能量。思维导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思维,用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为语文教学和学习另辟蹊径,改善了以往语文教学的枯燥无味,在点亮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更... 思维导图与语文教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如果将两者完美结合,则会迸发出不一样的能量。思维导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思维,用于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为语文教学和学习另辟蹊径,改善了以往语文教学的枯燥无味,在点亮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更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图文结合,你说我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悄悄地出现在当今的语文课内外教学中。本文将从思维导图运用于实际课堂的角度出发,探索将思维导图合理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写话 语文能力 表达
下载PDF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与建议
12
作者 陈维佳 《学园》 2014年第3期149-149,共1页
本文针对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建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教学;根据所选择的游戏特点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 本文针对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建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教学;根据所选择的游戏特点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合理运用场地器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游戏 特点 对策
原文传递
“信任”是构建有效家校沟通的前提
13
作者 杨凯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第29期23-23,共1页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双方的有效沟通。然而,对孩子的反馈不一致,有时会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轻则造成家校之间的不信任,重则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或者矛盾。教师和家长之间是同一教育战线上的战友,他们之间只有相互信任、相互倾听、互帮...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双方的有效沟通。然而,对孩子的反馈不一致,有时会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轻则造成家校之间的不信任,重则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或者矛盾。教师和家长之间是同一教育战线上的战友,他们之间只有相互信任、相互倾听、互帮互助、目标一致,才能及时发现孩子在校、在家的问题,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有效 家校沟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