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庄规划与土地政策的实施衔接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1
作者 杨云丽 陈文龙 张飞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村庄规划是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活动的法定依据,其落地实施通常需要在各项土地政策的配合利用下才能顺利完成。本文针对村庄规划编制需要与各类土地政策衔接的内在要求,以江苏省作为分析示例,研究村庄规划落地实施所涉及... 村庄规划是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活动的法定依据,其落地实施通常需要在各项土地政策的配合利用下才能顺利完成。本文针对村庄规划编制需要与各类土地政策衔接的内在要求,以江苏省作为分析示例,研究村庄规划落地实施所涉及的各项土地政策要求,梳理形成了村庄规划土地政策衔接指导体系。通过对保护型、红利型等土地政策内容的研究和理解,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预先加强与各类土地政策的衔接,可以更好地明确村庄规划编制的用地相关内容,对于保障村庄规划的落地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土地政策 实施衔接 落地实施
原文传递
城市水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周艳彦 朱建国 +2 位作者 黄咏洲 张丹 崔丽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0139-0143,共5页
伴随城市开发建设,城市水生态问题凸显,如水流缓慢、水动力不足,沿河污水溢流、初雨入河,水体水质污染,驳岸硬化程度高、生态脆弱,河湖生态系统面积减少等。为提升城市空间生态品质,支撑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亟需开展水生态修复相关工作。... 伴随城市开发建设,城市水生态问题凸显,如水流缓慢、水动力不足,沿河污水溢流、初雨入河,水体水质污染,驳岸硬化程度高、生态脆弱,河湖生态系统面积减少等。为提升城市空间生态品质,支撑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亟需开展水生态修复相关工作。本文从规划、工程、监测评估等角度,系统研究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以期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 规划 工程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江苏省城乡统筹供水规划模式研究
3
作者 陈桂顶 朱建国 +4 位作者 蒋彬 张苏枢 孔赟 冯博 沙明卓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在充分调查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每个供水片区水源地布局及取水规模、水厂布局及供水规模、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以单个水源地服务面积、单个水源地服务人口和单个水源地取水规模为主... 在充分调查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每个供水片区水源地布局及取水规模、水厂布局及供水规模、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以单个水源地服务面积、单个水源地服务人口和单个水源地取水规模为主要分类指标,综合考虑每个供水片区水厂数量、供水服务面积等因素,将江苏省供水规划模式分为适度集中、中度集中及高度集中供水规划模式,分析不同供水规划模式特征及适用范围;采用FISH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区域供水规划模式判别函数,为规划模式的选择提供数学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区域供水 规划模式分类 聚类分析 数学函数
下载PDF
基于生活圈理念的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晶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8-74,共7页
文章研究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主要城市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导则,从区位选择、规划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总结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要点,认为导则对保障性住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关注不足,缺乏对不同层级设施的具体引导。文章尝试构... 文章研究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主要城市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导则,从区位选择、规划布局、配套设施等方面总结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要点,认为导则对保障性住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关注不足,缺乏对不同层级设施的具体引导。文章尝试构建基于生活圈理念的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体系,旨在从居民需求的角度优化空间布局和设施供给。并以南京江北新区某地块为例,探索基于生活圈理念的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生活圈 居住区规划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与思考——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海波 陆枭麟 +2 位作者 丁琳 严亚磊 张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完善现代化治理手段、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总结跨地区、全流程、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下,基于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层次同步编制的实践,探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有... 国土空间规划是完善现代化治理手段、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总结跨地区、全流程、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下,基于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层次同步编制的实践,探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跨区域协同治理通过城市定位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交通协同、市政基础设施协同、文化协同等手段,实现不同空间协同治理目标的落实;全流程协同治理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磋商机制,实现省市县的纵向传导反馈和多部门、多条线的横向寻求共识,化解跨界地区矛盾;多主体协同治理侧重制度建构,保障行政力、市场力和社会力的多元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培刚 曲鹏慧 +1 位作者 杨宁宁 罗小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体现,从省域视角辨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将有效支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文章以江苏省47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模型,分尺度、分批次...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体现,从省域视角辨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将有效支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文章以江苏省47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模型,分尺度、分批次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格网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框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论如下:(1)不同尺度下,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差异化集散特征,区域、市域尺度下传统村落分布较为分散,区县尺度下呈现集中分布的趋势,主要分布在苏州吴江、无锡宜兴、扬州高邮和江都;(2)不同批次传统村落在苏南地区的空间分布密度远高于苏北地区;(3)生态、人口、经济、交通与城市因素对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作用方向、作用强度差异显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江苏省
下载PDF
从城市设计到“规划中的设计”——兼论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方法运用
7
作者 洪亮平 陈鹏宇 乔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塑造魅力国土空间,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如何适应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和人居环境高品质提升的需求成为研究重点。从历... 塑造魅力国土空间,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如何适应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和人居环境高品质提升的需求成为研究重点。从历史与现实维度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演进及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设计的新要求;以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线索为背景,系统分析了从城市设计到“规划中的设计”这一发展演进背后的内在逻辑。以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价值共识、协同共力”为出发点,在解析城市设计价值演进和思维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方法运用的重点、难点及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价值共识 协同共力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应对策略研究--以江苏省建湖县高作镇为例 被引量:28
8
作者 闾海 张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44,共9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又是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手段。文章通过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及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梳理、总结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乡镇、村庄3个层级规划中关于全域... 国土空间规划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又是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手段。文章通过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及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梳理、总结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乡镇、村庄3个层级规划中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管控内容、重点及其上下传导的衔接关系,并以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江苏省建湖县高作镇为例,探索并验证了村庄规划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三管控一引导”的技术方法,以期为各地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国土空间规划 村庄规划
下载PDF
海岸带地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和提升策略探索——以江苏省海岸带为例
9
作者 李想 胡海波 唐小龙 《城乡规划》 2024年第6期100-108,共9页
海岸带地区作为陆海交会的特殊区域,其空间品质提升是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陆海统筹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文章以江苏省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海岸带地区的现状特征,从空间基底品质、景观风貌品质、特色节点品质等多... 海岸带地区作为陆海交会的特殊区域,其空间品质提升是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陆海统筹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文章以江苏省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海岸带地区的现状特征,从空间基底品质、景观风貌品质、特色节点品质等多元维度开展分项评价,得出涵盖海岸带地区生态、自然人文、景观、特色资源、社会经济效应等多方面共9个分项量化结果,将各分项结果按等级赋值,并运用加权叠加分析,形成综合评价结果,明确海岸带地区需严格保护的区域和可以合理适度开发利用的区域。以此为基础,提出分区引导和廊道示范的海岸带地区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以期为其他海岸带地区空间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空间品质 评价方法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江苏某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与设计
10
作者 王贵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苏某超限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与设计。该建筑结构体系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度属于B级,该结构存在凹凸不规则、平面扭转不规则等不规则项。本文运用两种不同力学模型的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 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苏某超限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与设计。该建筑结构体系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高度属于B级,该结构存在凹凸不规则、平面扭转不规则等不规则项。本文运用两种不同力学模型的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大震工况下采用SAUSG程序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根据该工程超限情况和分析结果对相应的结构薄弱部位进行性能化设计并采取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 弹性分析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结构性能化
下载PDF
运河小镇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策略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镇为例
11
作者 李子静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运河沿线城市文化形态的产生受惠于大运河。运河沿线的城镇因水而生、伴水而兴,运河塑造了此类城镇早期的功能形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运河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从以运河为中心的沿河带状发展,转变为以公路铁路为中心的轴向蔓延,其原... 运河沿线城市文化形态的产生受惠于大运河。运河沿线的城镇因水而生、伴水而兴,运河塑造了此类城镇早期的功能形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运河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从以运河为中心的沿河带状发展,转变为以公路铁路为中心的轴向蔓延,其原有的文化系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运河城镇如何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代传承和创新文化形态,是当下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梳理无锡市洛社镇的运河文化基因,探究文化内涵与文化行为传承的耦合性,并从整体谋划、场景再现、活化展示3方面提出适应性更新策略,以期为运河城镇文化传承与空间活化寻找合适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 运河文化 城镇建设
下载PDF
镇区停车设施规划与建设——以江苏省滨海县八滩镇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惠章 皮文 +2 位作者 王树盛 曹国华 陈浩东 《城乡建设》 2022年第11期34-3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小汽车数量加速增长,特别是江苏、浙江等较为发达地区,乡镇小汽车拥有量与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城市停车问题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特点类似,乡镇停车问题主要集中在老镇区,主要表现在基本车位配建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小汽车数量加速增长,特别是江苏、浙江等较为发达地区,乡镇小汽车拥有量与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城市停车问题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特点类似,乡镇停车问题主要集中在老镇区,主要表现在基本车位配建不足,停车供需矛盾蔓延到镇区道路上,造成大量违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拥有量 停车问题 停车供需 停车泊位 停车设施规划 老城区 车位 滨海县八滩镇
下载PDF
农场特殊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思路研究——以江苏省农垦的18个农场为例
13
作者 陈亚芬 汤春峰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11期93-101,共9页
农场在企业办社会模式推动下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社会形态,同时这类特殊区域承担着国家、省市等不同层面的农业战略使命。鉴于此类区域的农业战略地位,以及农场与属地融合发展的政策要求,有必要进行农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实现空间资源统筹... 农场在企业办社会模式推动下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社会形态,同时这类特殊区域承担着国家、省市等不同层面的农业战略使命。鉴于此类区域的农业战略地位,以及农场与属地融合发展的政策要求,有必要进行农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实现空间资源统筹高效利用。本文以江苏省农场地区为例,针对农场地区发展特点及空间规划面临的挑战,在“以农为本、差异联动”的前提下,从“内容体系、统筹模式、指标传导、服务配套、工作机制”5个方面提出农场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场 特殊区域 以农为本 国土空间规划 江苏
下载PDF
乡村生态农业空间整治设计思路探讨
14
作者 杨云丽 陈文龙 冯佳凝 《江西农业》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规模发展迅猛,但同时伴随着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低效等问题。文章基于“三生融合”理念的研究思路,探讨了生态农业综合整治的设计和实现路径,并进行了具体实践。具体实践发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规模发展迅猛,但同时伴随着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低效等问题。文章基于“三生融合”理念的研究思路,探讨了生态农业综合整治的设计和实现路径,并进行了具体实践。具体实践发现,通过分析乡村农业、生态以及“农旅结合”的发展情况和问题,并结合“三生”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乡村生态农业空间整治设计引导,可以有效地指导农业生态修复和产业运营,并引导乡村观光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整治 村庄规划 三生融合 农业观光
下载PDF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历程回顾与思考
15
作者 李蔚然 《智能城市》 2023年第11期52-54,共3页
通过梳理江苏省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政策环境背景、规划主要内容,分析了历版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变化,从分类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了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特点,对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发展的方向进行... 通过梳理江苏省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政策环境背景、规划主要内容,分析了历版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变化,从分类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了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特点,对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思考。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在多轮规划编制工作中逐步提升规划编制水平,有效引导村庄建设集聚发展,优化城乡空间格局,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凸显乡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村布局 体系演变 规划历程
下载PDF
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引导策略——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毅 周秦 +2 位作者 周文 李想 于乐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39,共8页
通过分析比较优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重要性,提出基于比较优势的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引导策略:在明确核心比较要素、确定评价维度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安全”... 通过分析比较优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重要性,提出基于比较优势的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引导策略:在明确核心比较要素、确定评价维度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安全”3个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方向着手,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分区引导、分类引导、分期引导、分级引导策略。同时,将该评价方法引入江苏省盐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引导策略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编制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蕾 吴飞 +3 位作者 沈春竹 金志丰 陈诚 周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研究目的: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理论内涵,明确规划定位、层级和分类,剖析规划引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理顺规划编制逻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实践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规划即以国土空间规划... 研究目的: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理论内涵,明确规划定位、层级和分类,剖析规划引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理顺规划编制逻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实践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规划即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为前提,以资产配置高效化、综合利益最大化、所有者收益最优化为根本目标,由不同履职主体对权责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目标、方向以及空间时序进行统筹安排的过程。规划定位为国家发展规划体系的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以及资产规划、专题规划和配置单元规划三类。(2)资产整备、资产配置和资产经营是规划关键策略和抓手,通过规划实施,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交易化、产品服务资金化,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存在价值—使用价值—要素价值—交换价值”演化。(3)资产规划编制实践要以“整体管护、整体配置、权责利统一”为根本原则,按照“目标导向+分区调控+策略牵引+协同落实”的逻辑开展。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规划是引导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明晰权利—高质供给—市场配置—价值显化—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系统监督”全链条管理的关键,从资产价值实现视角为国土空间规划做补充,是推进“两统一”协同的重要桥梁,需尽快完善规划体系,深化技术规范研究,统筹开展各层级规划试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规划 资产整备 资产配置 资产经营
下载PDF
新时代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内容与方法
18
作者 赵毅 袁新国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新时代,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推动城市内涵提升、践行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背景下,地下空间规划应积极响应新的政策要求和实践需求,进一步厘清规划体系、完善规划内容、突破关键技术方法。加强发展规... 新时代,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推动城市内涵提升、践行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背景下,地下空间规划应积极响应新的政策要求和实践需求,进一步厘清规划体系、完善规划内容、突破关键技术方法。加强发展规划对空间规划的传导,构建“纵向‘1+3’、横向‘1+N’”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并把规划研究和深化设计作为规划体系的有益补充。各层次地下空间规划应各司其职、突出重点,以“全域(市县域)为视角、中心城区为重点、城市重点地区为关键”,形成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框架和主体内容。紧紧抓住规划前端资源评价和后端规划实施两个关键环节,探讨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评价和规划实施传导两种技术方法,科学指导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地下空间规划 规划体系 内容要点 关键技术方法
下载PDF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规划编制体系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
19
作者 袁新国 王兴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6,共6页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在积极稳健的发展态势之下,合作区“走出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既有所在国投资环境方面的,也有我国顶层设计方面的,当然还有合作区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了合作区更好地“走出去”,亟...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在积极稳健的发展态势之下,合作区“走出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既有所在国投资环境方面的,也有我国顶层设计方面的,当然还有合作区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了合作区更好地“走出去”,亟待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合作区重点发展区域、产业方向和配套政策,制定合作区规划标准,发挥顶层设计的统筹、引领、前瞻的作用。文章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基于合作区不同阶段的问题,探讨了探索合作区规划编制体系的必要性;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作用对象,提出了合作区从诞生到深度开发过程中,前期研究类、总体指导类、空间建设类和阶段评估类4种类型规划所组成的规划体系,明确了规划的内容、达到的目的,从而前置性地解决相应问题,降低合作区“走出去”风险,提升合作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境外经贸合作区 规划体系 全生命周期 共性与个性
下载PDF
基于城乡统筹供水特征的运营管理模式及供水绩效综合评估: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桂顶 朱建国 +2 位作者 蒋彬 孔赟 冯博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文中采用PEST模型,从政策、经济、社会及技术方面,研究江苏省供水运营管理模式发展历程,将江苏省城乡统筹供水现状运营管理模式分为集中供水+统一管理和分级供水+分级管理两种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特征及适用条件。基于国内供水绩效评价... 文中采用PEST模型,从政策、经济、社会及技术方面,研究江苏省供水运营管理模式发展历程,将江苏省城乡统筹供水现状运营管理模式分为集中供水+统一管理和分级供水+分级管理两种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特征及适用条件。基于国内供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江苏城乡统筹供水特征,构建供水运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供水行业专家问卷调查结果,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供水绩效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模型量化评估,可以系统地反映各供水片区的供水运营管理水平。研究成果以期为其他地区供水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区域供水 运营管理模式 PEST模型 改进层次分析法 供水绩效综合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