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历程回顾与思考
1
作者 李蔚然 《智能城市》 2023年第11期52-54,共3页
通过梳理江苏省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政策环境背景、规划主要内容,分析了历版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变化,从分类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了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特点,对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发展的方向进行... 通过梳理江苏省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政策环境背景、规划主要内容,分析了历版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变化,从分类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了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特点,对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思考。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在多轮规划编制工作中逐步提升规划编制水平,有效引导村庄建设集聚发展,优化城乡空间格局,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凸显乡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村布局 体系演变 规划历程
下载PDF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居住空间规划建设特征、困境及规划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曲鹏慧 王兴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39,共8页
境外园区是开展国际合作、搭建贸易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以20个通过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确认考核的境外园区为研究样本,在总结居住空间规模、区位、类型、人群及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境外园区居住空间规划建设面临的产居... 境外园区是开展国际合作、搭建贸易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以20个通过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确认考核的境外园区为研究样本,在总结居住空间规模、区位、类型、人群及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境外园区居住空间规划建设面临的产居失配、人群分异、职住失衡、规划脱节和规范缺失等困境,提出建立境外园区产业规划与居住供给适配机制、强化境外园区规划实施监测与本土化嵌入、差异化配置园区居住空间规划要素、重视境外园区职住关系优化与平衡、加强园区居住规划技术规范转译与创新5方面策略建议,以期为境外园区居住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 居住空间 特征 困境 策略建议
下载PDF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探索——以徐州市沛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蔚然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之下,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思路应落实到城乡规划建设的实处。基于江苏省沛县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实践,剖析了沛县养老服务设施的现状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以需求为导向,探索了以缩小...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之下,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思路应落实到城乡规划建设的实处。基于江苏省沛县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实践,剖析了沛县养老服务设施的现状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以需求为导向,探索了以缩小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差距为总体目标的规划应对策略,以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对养老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做了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老龄化 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规划
下载PDF
新时期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规划管控技术探索——以泰州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曲鹏慧 袁锦富 +2 位作者 孙经纬 刘阳 牟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系统化重构的背景下,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管控迎来了新要求。文章从效益、结构、趋势、低碳四个维度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工业用地规划管控技术,构建以多级传导为基本特征,以用地评价—指标配置—管控指引—支... 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系统化重构的背景下,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管控迎来了新要求。文章从效益、结构、趋势、低碳四个维度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工业用地规划管控技术,构建以多级传导为基本特征,以用地评价—指标配置—管控指引—支撑保障为核心逻辑体系的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规划管控技术路线,并以泰州市中心城区规划为例,探讨划分新增、存量与减量三类工业用地管控空间,同时耦合规模管控与效率管控内容,提出四类工业用地管控路径,以响应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为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工业用地 规划管控 中心城区 .泰州市
下载PDF
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与对策研究
5
作者 徐辰 杨怡 +2 位作者 谭倩 马月圆 陈仕璠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0期77-82,共6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应充分把握乡村发展的阶段特征、分布特征、文化特征,聚焦乡村建设在城乡关系、空间载体、产业经济、社会治理方面的难点问题,高起点谋划城乡一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应充分把握乡村发展的阶段特征、分布特征、文化特征,聚焦乡村建设在城乡关系、空间载体、产业经济、社会治理方面的难点问题,高起点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高质量实施乡村现代化建设行动、高层次拓宽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空间、高标准提升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江苏省域空间可以因地制宜地划分为4类区域,分区引导乡村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 乡村建设 重点对策 分区引导 江苏
下载PDF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县域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策略--以徐州市沛县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曲鹏慧 张培刚 +1 位作者 李蔚然 陈宏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我国正处于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配置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诉求。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县域老龄人口规模总量更加庞大,养老需求更加多元,高龄化危机与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县域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要重视... 我国正处于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配置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诉求。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县域老龄人口规模总量更加庞大,养老需求更加多元,高龄化危机与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县域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要重视低效医疗资源转向医养结合型设施的再开发,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均衡配置城乡养老服务资源。文章以徐州市沛县为例,总结县域尺度下老龄化的趋势、结构、模式与空间表征,指出养老服务设施存在总量缺口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空间不均衡、医养功能分离、现状基础与规划目标差距过大等问题;立足“以人为本”,构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从存量设施再开发、规模预测、差异化调控、空间评价与布局体系构建等方面谋划规划布局思路;提出多层级衔接、多主体协作、图则引导、政策创新与分期计划等策略,精细化导控养老服务设施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老龄化 养老服务设施 布局规划 县域
下载PDF
环南海地区海上丝路历史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五座典型城市为例
7
作者 田壮 董卫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6,共8页
环南海地区海上丝路历史城市既是古代海洋贸易与人文交流的空间载体,也是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的文化高地,对于推动基于历史、着眼未来的国际历史遗产保护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历史信息转译、对比分析等... 环南海地区海上丝路历史城市既是古代海洋贸易与人文交流的空间载体,也是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的文化高地,对于推动基于历史、着眼未来的国际历史遗产保护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历史信息转译、对比分析等方法,选取环南海地区五座典型海上丝路历史城市,提炼总结其在丝路贸易与殖民贸易两个时期所呈现的“有破有立、港性凸显、植入限定、海洋倾向、商贸完备”五个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归纳得到渐进式同化和突变式移植两种空间形态演变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经济贸易主导因素及其他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影响机制,以期为国际海洋贸易型历史城市研究以及联合保护发展提供前瞻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路 历史城市 空间形态 影响机制 环南海地区
下载PDF
边疆地区旅游度假区与镇区融合发展思路探讨——以伊犁那拉提景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智行 翟华鸣 赵彬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一些处于区位劣势的边疆地区依托自然和风景旅游资源的优势,抓住时代机遇,发挥旅游度假功能,促进了全域空间发展的提质加速。文章以伊犁那拉提为例,从“全域—景区—镇区”的视角提出了景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一些处于区位劣势的边疆地区依托自然和风景旅游资源的优势,抓住时代机遇,发挥旅游度假功能,促进了全域空间发展的提质加速。文章以伊犁那拉提为例,从“全域—景区—镇区”的视角提出了景镇融合发展的模型,在全域层面通过多维度的生态评价体系展开生态环境评价,明确开发保护整体格局;在景区层面通过对人口构成、旅游行为、功能空间等的差异性分析形成景镇互动的旅游体系;在镇区层面通过塑造特色风貌做强旅游小镇,既能满足旅客对高品质设施的需求,又能完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配套设施。通过这种旅游产业与当地居民生活同步发展的模式探索,以期为同类地区的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镇融合 边疆地区 开发保护格局 全域旅游 民族特色风貌
下载PDF
面向实施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思考--以大运河徐州段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中亚 郑俊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12期170-173,共4页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是国家重点推进的系统性工程,承担着“讲好运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在研究明晰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内涵基础上,文章梳理出当前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难点。以大运河徐州段为例...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是国家重点推进的系统性工程,承担着“讲好运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在研究明晰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内涵基础上,文章梳理出当前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难点。以大运河徐州段为例,立足运河文化资源禀赋与历史脉络提炼文化特质与价值,依托资源点分布组织沿线文化空间,并进一步以运河文化为主线提出契合发展实际的沿线地区发展策略,初步探索形成新时期面向实施的线性文化遗产规划编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实施导向 规划编制
下载PDF
县域工业与人才的耦合协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常熟市为例
10
作者 欧亚根 甄峰 +2 位作者 秦萧 李智轩 郑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01,共6页
新时期县域工业发展转型需要人才支撑,文章以苏州市典型工业县常熟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常熟市工业与人才在空间上的耦合协调程度和影响因素,发现常熟市工业与人才耦合协调程度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开发区已成为工业与人才协调发展高... 新时期县域工业发展转型需要人才支撑,文章以苏州市典型工业县常熟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常熟市工业与人才在空间上的耦合协调程度和影响因素,发现常熟市工业与人才耦合协调程度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开发区已成为工业与人才协调发展高地。在影响因素方面,企业的经济效益、创新水平与人才吸引力对工业与人才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人才的通勤距离和年龄也会影响工业与人才协调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工业 耦合协调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苏南经济开发区城市功能再提升路径研究--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11
作者 丁琳 《价值工程》 2022年第34期10-12,共3页
面对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背景,苏南地区的开发区的发展逐步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文章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梳理开发区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研究在当前时代背景和空间格局下开发区的发展成就与存在短板,提出城市功能提升... 面对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背景,苏南地区的开发区的发展逐步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文章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梳理开发区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研究在当前时代背景和空间格局下开发区的发展成就与存在短板,提出城市功能提升的目标、总体布局和发展策略,促使城市功能设施支撑体系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提升开发区的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 城市功能
下载PDF
从核心到边缘的逆向演替:以安徽蚌埠的城市变迁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宁宁 罗小龙 +1 位作者 田冬 陆建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6-795,共10页
在核心–边缘理论的框架下,基于“极化”与“扩散”的研究视角,以蚌埠为例,对其从省域核心城市到边缘城市的变迁进程、阶段特征及内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交通、工业、创新3个维度核心地位的建立是蚌埠“核心”崛起的动... 在核心–边缘理论的框架下,基于“极化”与“扩散”的研究视角,以蚌埠为例,对其从省域核心城市到边缘城市的变迁进程、阶段特征及内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交通、工业、创新3个维度核心地位的建立是蚌埠“核心”崛起的动力来源与表征,遵循了“核心”形成的理论路径;②城市的边缘化主要表现为战略、交通地位下降以及工业、创新维度的“核心”竞争力下滑;③“核心”的边缘化以及“边缘”锁定的动因源于政策的倾斜与市场经济自发的不均衡性,其中政策力量起主导作用;同时边缘化与城市收缩的不断累积形成负向反馈,削弱了“核心”的扩散效应;④创新提出“核心”逆向演替的本土化理论解释,即政策力量成为核心–边缘结构的主导机制,能够强化“核心”的极化作用并引导“核心”发挥扩散效应,但市场机制对于扩散效应的具体实施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边缘结构 逆向演替 城市的边缘化 城市收缩 蚌埠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赋权治理”的实施成效及影响路径研究——以句容市陈庄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辰 杨槿 刘铭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53-56,共4页
乡村振兴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行动,江苏省涌现出不同主体推动、不同组织架构、不同实施路径的乡村建设实践。研究选取句容陈庄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研究案例地,分析其内蕴的“赋权治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与成效,指出通过信息赋权调整决... 乡村振兴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行动,江苏省涌现出不同主体推动、不同组织架构、不同实施路径的乡村建设实践。研究选取句容陈庄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研究案例地,分析其内蕴的“赋权治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与成效,指出通过信息赋权调整决策信息、制度赋权激发参与意识、教育赋权实现知识扩散,以及陈庄村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建议乡村建设应鼓励多方主体协同共治,形成还权赋能的路径方式,有效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赋权治理 规划实施 特色田园乡村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自然灾害相互影响
14
作者 王江波 刘威 +1 位作者 赵梦涵 苟爱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1027-11040,共14页
当前,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与城乡建设的快速扩张导致人地灾矛盾加剧。因此,研究城乡建设空间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尤显重要。以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城乡建设空间及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探究粤港澳... 当前,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与城乡建设的快速扩张导致人地灾矛盾加剧。因此,研究城乡建设空间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尤显重要。以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城乡建设空间及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自然灾害关系密切,且是双向影响关系;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灾害演变相关性大小存在区域差异,灾害易发区与城市建设密集区的重合,两者关系更为密切;地质灾害、暴雨洪涝灾害的演变与城乡建设空间扩张相互影响程度大;城乡建设空间扩张加剧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自然灾害的存在限制了城乡建设空间扩张的发展方向,增大了城市开发的成本,易发生灾害的区域需要避免进行高强度建设和重要设施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空间扩张 自然灾害 粤港澳大湾区 相互影响
下载PDF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滨江地区更新思路探索——以南通市港闸区(1)为例
15
作者 丁琳 戴翔 刘扬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9期132-134,共3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长江大保护战略,沿江城市滨江地区面临着生态保护和功能更新转型的双重要求。文章以南通市港闸区滨江地区为例,系统性地分析其用地构成、沿江岸线、开放空间以及景观风貌现状,研究其未来转型和更新的...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长江大保护战略,沿江城市滨江地区面临着生态保护和功能更新转型的双重要求。文章以南通市港闸区滨江地区为例,系统性地分析其用地构成、沿江岸线、开放空间以及景观风貌现状,研究其未来转型和更新的定位和目标。研究认为要遵循存量更新的思路,对现有的生产空间进行梳理,分类更新注入商娱文化等新兴功能,挖掘现状历史地段文化内涵,平衡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并从城市整体的统筹视角构建滨江景观风光带和开放滨水空间,后续应加强对开发模式的研究和管理手段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江地区 沿江岸线 功能更新 公共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