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江苏省城乡统筹供水规划模式研究
1
作者 陈桂顶 朱建国 +4 位作者 蒋彬 张苏枢 孔赟 冯博 沙明卓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在充分调查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每个供水片区水源地布局及取水规模、水厂布局及供水规模、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以单个水源地服务面积、单个水源地服务人口和单个水源地取水规模为主... 在充分调查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每个供水片区水源地布局及取水规模、水厂布局及供水规模、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以单个水源地服务面积、单个水源地服务人口和单个水源地取水规模为主要分类指标,综合考虑每个供水片区水厂数量、供水服务面积等因素,将江苏省供水规划模式分为适度集中、中度集中及高度集中供水规划模式,分析不同供水规划模式特征及适用范围;采用FISH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区域供水规划模式判别函数,为规划模式的选择提供数学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区域供水 规划模式分类 聚类分析 数学函数
下载PDF
国空背景下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规划选址探索——以A县分布式能源配套天然气直供管道工程为例
2
作者 沈力 戴茂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040-0043,共4页
天然气长输管道选址包括管道选址和站场/阀室选址。文章以某县分布式能源配套天然气直供管道工程为例,详尽分析了天然气长输管道选址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及选址原则。文章提出管道选址应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 天然气长输管道选址包括管道选址和站场/阀室选址。文章以某县分布式能源配套天然气直供管道工程为例,详尽分析了天然气长输管道选址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及选址原则。文章提出管道选址应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规划进行方案对比分析,并对选址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长输管道 规划选址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城镇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设计策略研究
3
作者 尹贺贺 张俊翔 黄咏洲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1期129-132,共4页
以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04-02号达标区为例,研究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的建设思路和设计策略。在排查检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达标区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地块雨污分流、市政管网改造和“散乱”排水整治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城镇污水 提质增效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探索
4
作者 周艳彦 陈奇 +1 位作者 周侗 张丹 《今日消防》 2024年第8期136-138,共3页
消防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专项规划类别之一,是完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维护城市消防安全的行动纲领。现以长三角地区某县级城市消防专项规划为例,分析火灾风险评估、消防站空间布局、综合救援体系构建等编制要点,以期为其... 消防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专项规划类别之一,是完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维护城市消防安全的行动纲领。现以长三角地区某县级城市消防专项规划为例,分析火灾风险评估、消防站空间布局、综合救援体系构建等编制要点,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消防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管线综合规划编制要点及策略探索
5
作者 陈曦寒 高丰 刘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231-236,共6页
管线综合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重要一项,是市政管线一张图的主要依托。管线综合规划除了与各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关系密切,还与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五线”规划等有着重要的相互关系。结合实际管线综合规划案例,分别从总... 管线综合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重要一项,是市政管线一张图的主要依托。管线综合规划除了与各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关系密切,还与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五线”规划等有着重要的相互关系。结合实际管线综合规划案例,分别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管线综合规划要点。总体规划层面的重点内容为控制安全距离和规划预留空间,详细规划层面因地制宜总结了小街区密路网、历史文化街区和交通枢纽地区典型区域的管线综合规划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管线综合规划 编制要点
下载PDF
基于城乡统筹供水特征的运营管理模式及供水绩效综合评估: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桂顶 朱建国 +2 位作者 蒋彬 孔赟 冯博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文中采用PEST模型,从政策、经济、社会及技术方面,研究江苏省供水运营管理模式发展历程,将江苏省城乡统筹供水现状运营管理模式分为集中供水+统一管理和分级供水+分级管理两种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特征及适用条件。基于国内供水绩效评价... 文中采用PEST模型,从政策、经济、社会及技术方面,研究江苏省供水运营管理模式发展历程,将江苏省城乡统筹供水现状运营管理模式分为集中供水+统一管理和分级供水+分级管理两种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特征及适用条件。基于国内供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江苏城乡统筹供水特征,构建供水运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供水行业专家问卷调查结果,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供水绩效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模型量化评估,可以系统地反映各供水片区的供水运营管理水平。研究成果以期为其他地区供水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区域供水 运营管理模式 PEST模型 改进层次分析法 供水绩效综合评估
下载PDF
时变时滞电力系统鲁棒镇定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力 沈媛 周浩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174-182,共9页
为考虑时滞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常时滞电力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不确定时滞电力系统模型。构建新的增广型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引用Bessel-Legendre不等式方法处理所提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导数中的积分项,计算得到不确定时滞稳定判... 为考虑时滞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常时滞电力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不确定时滞电力系统模型。构建新的增广型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引用Bessel-Legendre不等式方法处理所提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导数中的积分项,计算得到不确定时滞稳定判据。通过和现有文献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根据得到的稳定判据,应用参数调整法及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设计出无记忆状态反馈控制器和有记忆状态反馈控制器,通过典型二阶时滞系统、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验证了两种控制器的镇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时变时滞 鲁棒镇定控制器
下载PDF
不同场地类别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平 陈钰鑫 +3 位作者 高志寅 徐建元 乔峰 林明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4-73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场地类别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四种场地类别的180个计算剖面,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场地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土的软硬程度进一步细分,以不同幅值的El Centro地震动作为输入地震动,采用一维等... 为探究不同场地类别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四种场地类别的180个计算剖面,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场地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土的软硬程度进一步细分,以不同幅值的El Centro地震动作为输入地震动,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土层反应分析,计算得到场地地震动反应谱,规准化得到反应谱特征周期。结果表明:①在同一类别场地中,随着等效剪切波速的增大,特征周期呈减小的趋势;②在同一类别场地中,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特征周期也相应增大;③在不同类别场地中,输入相同的地震动,场地类别从Ⅰ类到Ⅳ类,反应谱特征周期逐渐增大。最后,根据细分后的场地类型给出了其反应谱特征周期建议值,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类别 地震动 反应谱 特征周期
下载PDF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中管网外水识别、检测方法探索
9
作者 孟钦伟 沈小华 +2 位作者 耿宏 张攀 肖志强 《天津建设科技》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为精准找出污水管网中外水入流入渗点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水质检测方法用于不同外水入渗点的检测,结合南京市某污水收集系统排水管网清疏检测排查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污水管网中的外水的来源,提供污水管道中外水入渗点排... 为精准找出污水管网中外水入流入渗点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水质检测方法用于不同外水入渗点的检测,结合南京市某污水收集系统排水管网清疏检测排查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污水管网中的外水的来源,提供污水管道中外水入渗点排查、检测、识别的快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增效 污水管网 外水入渗 水质检测
下载PDF
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李平 徐建元 +4 位作者 鞠雅倩 陈钰鑫 欧阳刚垒 宣雨童 沙明卓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5-1883,共9页
本文选取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断层距41 km内13个土层台站的强震记录,结合以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得到的29个计算点的强震记录,采用三种近断层地震动衰减模型和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衰减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汶川... 本文选取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断层距41 km内13个土层台站的强震记录,结合以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得到的29个计算点的强震记录,采用三种近断层地震动衰减模型和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衰减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并通过±1倍标准差和相关性系数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衰减模型得到的衰减关系有一定的差异:邵广彪模型得到的峰值加速度偏低;王国权模型因没有考虑震级项,其预测结果针对其他震级的地震会产生较大偏差;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衰减模型得到的峰值加速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近断层地震动 随机有限断层法 衰减关系 标准差
下载PDF
基于强震记录的土层结构放大作用研究——以SMASS台阵为例
11
作者 李平 范钟元 +1 位作者 周楷 徐建元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1-674,共14页
震害现场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场地土层结构对地震动有较大影响。为了研究场地内土层结构的放大效应,以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的场地与结构观测台阵(Seismic Monitoring Array of Site and Structure,SMASS)所记录的古... 震害现场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场地土层结构对地震动有较大影响。为了研究场地内土层结构的放大效应,以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的场地与结构观测台阵(Seismic Monitoring Array of Site and Structure,SMASS)所记录的古冶和滦州地震记录为基础,采用传统谱比法,将地下236 m测点处设为参考场地,把不同监测点处观测到的地震记录傅氏谱同参考场地进行处理及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SMASS台阵场地中浅部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更为明显。(2)SMASS台阵场地中土层结构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在深部土层中,土层结构对水平向地震动的放大效应更为明显;在浅层土层中,土层结构对竖直向地震动的放大效应较为明显。(3)SMASS台阵场地中随着监测点所处深度不断上升,低频成分频带逐渐变宽,高频成分受到的影响较低频成分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SS台阵 放大作用 谱比法 地震动
下载PDF
城镇污水管网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探析
12
作者 孟钦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1期173-175,共3页
在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实现全覆盖和全收集,以避免污水随意排放对城市水体和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工作,尤其是在我国北方一些缺水地区,为了改善用水条... 在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实现全覆盖和全收集,以避免污水随意排放对城市水体和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工作,尤其是在我国北方一些缺水地区,为了改善用水条件,大量新建或改建排水管网。然而,由于老城区污水管道建设理念的滞后和资金的限制,其排放能力已无法满足城市排污需求,导致管道溢流、渗漏和淤积等问题日益严重,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水环境造成了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经济繁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而市政污水管网是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深入探究市政污水管网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工程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水管网系统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NO_(2)^(-)-N/NH_(4)^(+)-N对SAD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壮壮 吕爽 +1 位作者 周顺 张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0-29,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基质比(NO_(2)^(-)-N/NH_(4)^(+)-N)对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工艺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连续流试验和批式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进水NO_(2)^(-)-N/NH_(4)^(+)-N的波动后,SAD工艺对NO_(2)^(-)-N的去除效果保持良好,N... 为了探究不同基质比(NO_(2)^(-)-N/NH_(4)^(+)-N)对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工艺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连续流试验和批式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进水NO_(2)^(-)-N/NH_(4)^(+)-N的波动后,SAD工艺对NO_(2)^(-)-N的去除效果保持良好,NH_(4)^(+)-N去除率略有下降,但仍能保持在90%以上,COD去除率较为稳定,表明SAD工艺对进水NO_(2)^(-)-N/NH_(4)^(+)-N波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当进水NO_(2)^(-)-N/NH_(4)^(+)-N为1.69~1.95和1.38~1.42时,反硝化作用得到增强,ΔNO_(2)^(-)-N/ΔNH_(4)^(+)-N和反硝化脱氮贡献率较高,出水NO_(2)^(-)-N浓度和ΔNO_(2)^(-)-N/ΔNH_(4)^(+)-N也高于进水NO_(2)^(-)-N/NH_(4)^(+)-N为0.58~0.60和0.77~0.83的阶段。当进水NO_(2)^(-)-N/NH_(4)^(+)-N为1.69~1.95时,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显著增强。基质比恢复后厌氧氨氧化活性有所下降,上层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有所下降,下层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有所上升并高于上层污泥。在典型周期内,前10 h NO_(2)^(-)-N和NH_(4)^(+)-N浓度呈线性下降趋势,10 h后逐渐趋于稳定;NO_(2)^(-)-N浓度先升后降,在10~12 h达到极大值,且随着进水NO_(2)^(-)-N/NH_(4)^(+)-N的增加,NO_(2)^(-)-N浓度的极大值逐渐增大;反应24 h后,ΔNO_(2)^(-)-N/ΔNH_(4)^(+)-N、COD去除率和反硝化脱氮贡献率都随着进水NO_(2)^(-)-N/NH_(4)^(+)-N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N/NH_(4)^(+)-N 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 脱氮除碳 污泥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