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的演变特征与发展建议
1
作者 王林容 赵毅 黄丽君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3期67-74,共8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重点中心镇将作为县城的有力补充,成为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节点。为有效发挥重点中心镇的集聚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从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研究入手,对江苏省重点中心镇20年来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其在... 乡村振兴背景下,重点中心镇将作为县城的有力补充,成为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节点。为有效发挥重点中心镇的集聚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从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研究入手,对江苏省重点中心镇20年来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其在数量变化、空间变化、对象变化、位置变化等方面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规律,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适应发展阶段,探索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构想;基于价值发挥,优化重点中心镇空间布局;加强持续培育,提升重点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结合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完善培育措施,注重培育对象的稳定性、培育政策的持续性、培育导向的差异性,从提供就业岗位、提高集聚能力、提升治理水平等不同层面进行分区分类引导,切实发挥重点中心镇在县域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中心镇 乡镇撤并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发展 江苏省
下载PDF
江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江村经济》与江村价值的再认识
2
作者 赵毅 黄丽君 +1 位作者 秦振兴 王明惠 《城乡规划》 2022年第4期18-27,共10页
1936年,费孝通先生在苏州吴江开弦弓村(江村)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时写就的《江村经济》一书,使江村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关注,其窗口价值、样本价值、示范价值逐步显现。八十多年来,江村经历了城乡关系、产业发展、空间形态、交通方式等一系... 1936年,费孝通先生在苏州吴江开弦弓村(江村)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时写就的《江村经济》一书,使江村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关注,其窗口价值、样本价值、示范价值逐步显现。八十多年来,江村经历了城乡关系、产业发展、空间形态、交通方式等一系列变革。然而,盛名之下的江村仍面临着文化品牌价值尚未充分发挥、村庄三次产业发展未形成合力、生态环境和水乡特色遭受冲击、村庄建设发展受到土地空间制约等诸多挑战。本文基于对《江村经济》一书与江村价值的再认识,面向现代化和高质量、高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愿景,提出江村应当借助《江村经济》一书的影响力,以更强的使命担当认知江村价值,以更高的目标追求营建乡村聚落,以更深的三产融合振兴乡村产业,以更严的底线思维保育乡村生态,以更大的改革力度推动乡村治理,让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走出国门的江村,继续成为江南乡村甚至中国乡村的缩影,继续成为中国向全球展示乡村经济的一面旗帜,继续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的中国模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村经济》 江村价值 面向现代化 乡村振兴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