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3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模式下的《工程化学》新课程教改与实践--以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小卫 欧阳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9期145-147,共3页
基于"产—学—研"高校创新平台,构筑本科生集中授课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产—学—研"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来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 基于"产—学—研"高校创新平台,构筑本科生集中授课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旨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产—学—研"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来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文以深蓝学院的《工程化学》新课程教改为契机,从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行重点章节"模块化"、解决问题"模型化"、专业问题"形象化、实践化"、工程实践与案例教学并进的教学形式来彰显机械化工专业的特色。实践表明,《工程化学》新课程改革遵循"产—学—研"模式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同时,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践中及学术问题的思考,全面推进"产—学—研"模式的课程教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模式 工程化学 课程教改 教学实践 深蓝学院
下载PDF
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俭辛 乔岩欣 +5 位作者 刘川 黎文航 李瑞峰 赖忠民 王凤江 胥国祥 《科技视界》 2017年第4期130-130,共1页
分析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江苏地区政产学研用背景对高校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的契机,由政府创造条件、高校与企业响应号召,合作申办研究生工作站、科技副总等项目,加快推... 分析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江苏地区政产学研用背景对高校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的契机,由政府创造条件、高校与企业响应号召,合作申办研究生工作站、科技副总等项目,加快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从而为材料工程专硕的工程研究课题提供保障,同时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 专业硕士 材料工程
下载PDF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为例
3
作者 祁凯 梅岭 李瑞峰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3期13-15,共3页
基于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日益注重实际应用和技术应用的背景,结合目前高校材料与化工类人才培养现状,思考如何提高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在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的专业型硕士研究... 基于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日益注重实际应用和技术应用的背景,结合目前高校材料与化工类人才培养现状,思考如何提高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在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本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为例,介绍了本培养方案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专业实践、毕业要求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其他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方案 材料与化工
下载PDF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 全面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邹家生 朱松 郭甜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在阐述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条件和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途径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推进... 在阐述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条件和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途径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建设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工科高校特色专业人才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春智 许祥平 邹家生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第11期46-46,共1页
本文针对工科高校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我校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实际,对专业教学及专业能力训练方面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并对焊接技术与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6
作者 魏萍 刘大双 +1 位作者 高俊亮 兰睿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8期63-65,共3页
研究生课程质量是保障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基本保障。探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与经验,总结该学科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指出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 研究生课程质量是保障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基本保障。探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与经验,总结该学科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指出目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江苏科技大学对该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进行探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与海洋工程 研究生课程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
7
作者 禚孝儒 乔岩欣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生产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工程教育是国际和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包含三个核心理念,即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文章基于工程教育理念,介绍了生产实习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国... 生产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工程教育是国际和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包含三个核心理念,即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文章基于工程教育理念,介绍了生产实习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从革新生产实习理念、优化实习内容、完善考核方法等多方面探索改革,助力工程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生产实习 协同育人
下载PDF
船舶高效焊接装备的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黎文航 于瑞 +3 位作者 陈书锦 王加友 朱杰 王俭辛 《电焊机》 2020年第9期291-295,共5页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船舶、海工为特色的地方应用型高校。长期以来,致力于船舶海工装备的高效优质焊接制造,开展了窄间隙焊接、多丝气电立焊、水下电弧切割等方法的机理、工艺、装备研究,很多研究达到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水平,为海洋...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船舶、海工为特色的地方应用型高校。长期以来,致力于船舶海工装备的高效优质焊接制造,开展了窄间隙焊接、多丝气电立焊、水下电弧切割等方法的机理、工艺、装备研究,很多研究达到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水平,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间隙焊 水下切割 搅拌摩擦焊 高效焊接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材料科学基础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9
作者 冯迪 陈洪美 +2 位作者 张静 金云学 王晓丽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第3期89-90,93,共3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探索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持续改进中的教学举措。阐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双语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
下载PDF
《电子封装结构》课程内容设计探索——以江苏科技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小京 刘宁 +4 位作者 周慧玲 王凤江 陈书锦 蔡珊珊 彭巨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第18期170-172,共3页
《电子封装结构》这门课是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涵盖力学、传热学等多门学科。本文以该课程在江苏科技大学的发展过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内容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生的演化过程。主要从教学内容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体... 《电子封装结构》这门课是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涵盖力学、传热学等多门学科。本文以该课程在江苏科技大学的发展过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内容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生的演化过程。主要从教学内容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做到有道可道;将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体现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过程,使得教学内容的体现过程变得具体、详实与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结构 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徐子易 席阳 +1 位作者 宋泽文 周海骏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2,共13页
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储能性能和安全性能,在电网和可穿戴设备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锌作为负极表现出不稳定性,在锌负极上容易形成锌枝晶并伴随析氢和副反应,这一直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 锌离子电池(ZIBs)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优异的储能性能和安全性能,在电网和可穿戴设备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锌作为负极表现出不稳定性,在锌负极上容易形成锌枝晶并伴随析氢和副反应,这一直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性能可调性,在锌离子电池的应用中展现出了广泛的前景。首先简述了锌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重点综述了碳纳米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碳纳米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不同应用形式及其在电池性能提升方面的作用,并展望了碳纳米材料未来在锌离子电池领域的潜在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材料 锌离子电池 电化学 锌负极 碳纳米管 石墨烯
下载PDF
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研究进展
12
作者 脱锦鹏 陈安琦 +4 位作者 姚富升 徐俊杰 李响 董龙龙 杨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204,共10页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及高推比发动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热、高强、加工变形性能优异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向钛合金基体中添加多元、多尺度的颗粒增强相,以控制其形...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及高推比发动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热、高强、加工变形性能优异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向钛合金基体中添加多元、多尺度的颗粒增强相,以控制其形成特定构型的微观组织结构是提高该类材料耐热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钛合金基体选择、增强相调控方式、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先进制造技术提出该类复合材料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服役性能 构型设计 先进制造技术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娇霞 周海骏 +1 位作者 汤继俊 李世云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179-179,199,共2页
作为江苏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在高分子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一门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医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考虑到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指导方针,并结合该门课程教育特点,分析了我校功... 作为江苏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在高分子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一门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医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考虑到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指导方针,并结合该门课程教育特点,分析了我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课程现状与问题,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面提出了在教学课程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评价和质量改进等环节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功能高分子材料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卓越计划下“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兴岭 徐玲利 +1 位作者 刘文 欧阳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3期85-86,共2页
本文通过介绍"卓越计划",指出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性质提出改革建议,并结合实施案例进行效果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适应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传祥 《化工高等教育》 2007年第2期37-38,8,共3页
我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坚持重点突出的原则,力求内容条理化、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采用多媒体教学,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内容。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不同专业方向背景下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洪美 张静 +2 位作者 金云学 魏范松 王泽鑫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第23期90-92,共3页
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方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为背景,围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革、双语教学模式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双语教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浅议跨学科人才培养——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建芳 崔艳丽 芦笙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53期48-49,共2页
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质量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认识,期望对理工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跨学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探索“四结合”教学法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向雨 田立辉 芦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提高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国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对象,结合江苏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江苏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了教学与国际前沿结合、教学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提高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国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对象,结合江苏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江苏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了教学与国际前沿结合、教学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教学与优势学科相结合、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四结合"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学创新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范松 陈洪美 项宏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第21期112-114,共3页
材料科学基础是焊接技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对其双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教材、教学手段、方法和效果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 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
下载PDF
《材料科学基础》创新实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泽鑫 徐玲利 +1 位作者 芦笙 金云学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8期190-191,共2页
本文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这一核心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本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建立创新性的综合实验体系。实践表明,创新实验体系的改革使学生的实... 本文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这一核心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本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建立创新性的综合实验体系。实践表明,创新实验体系的改革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 创新实验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