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油加工工艺与设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波 孔德昭 +3 位作者 李珍妮 李奕璇 刘冠卉 贾俊强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2期105-106,109,共3页
“粮油加工工艺与设备”是粮食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分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课程改革对策,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粮油加工基础理论,熟悉主要加工装备的技术原理,全面提升“粮油加工工艺与设备”的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粮油加工工艺与设备 教学 问题 对策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科教协同彰显行业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科技大学的实践剖析
2
作者 刘冠卉 屠洁 钱平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6期31-32,共2页
科教协同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谋求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重点在于顶层设计、实体性平台的构建、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师资与制度保障.文章通过研究江苏科技大学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实... 科教协同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谋求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重点在于顶层设计、实体性平台的构建、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师资与制度保障.文章通过研究江苏科技大学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成效,为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科教融合 人才培养 行业特色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粮食营养与安全科技大会”主题报告观点摘要
3
作者 臧清露 李超 +3 位作者 蔡鑫琦 卢勇莉 刘光辉 李雅琪 《现代面粉工业》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2020年11月27-29日,由河南工业大学和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功能食品分会共同主办,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共同承办,北京味康食品科技交流中心执行承办的"2020中国粮食营养与安全科技大会"在... 2020年11月27-29日,由河南工业大学和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功能食品分会共同主办,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共同承办,北京味康食品科技交流中心执行承办的"2020中国粮食营养与安全科技大会"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技术 功能食品 可持续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食品药品 河南郑州 观点摘要
下载PDF
“粮食工程导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4
作者 李明菲 张晓伟 鲁玉杰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2期36-38,共3页
对“粮食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研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问题提出、问题研讨及学习评价贯穿到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结果表明:线上教学模式可高效链接网上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易于实现教学双向互动,有效激发学... 对“粮食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研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问题提出、问题研讨及学习评价贯穿到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结果表明:线上教学模式可高效链接网上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易于实现教学双向互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科学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政策性粮食收购制度的经济分析
5
作者 李炳义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政策性粮食收购制度建立至今已有近20年时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策的外部性问题及其成因,对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政策性粮食收购制度提出展望。
关键词 政策性粮食收购 最低收购价 粮食宏观调控 支持保护制度
下载PDF
工程教育背景下“粮食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6
作者 张晓伟 王凤贺 +1 位作者 李明菲 刘光辉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6期41-43,52,共4页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粮食工厂设计”课程存在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思政元素融入不足、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课题组实施了定期更新教材、构建多维度课堂、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将思政元素...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粮食工厂设计”课程存在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思政元素融入不足、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课题组实施了定期更新教材、构建多维度课堂、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课程改革措施,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满足了现代粮食工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工厂设计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
下载PDF
江苏省市售酱油质量安全状况检测与分析
7
作者 卢玥 张瑶 王佳杰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2022年,某公司一起酱油配料“双标”事件使其股票价格下跌超过50%。为进一步做好酱油质量安全工作,让消费者放心,抽取了江苏省市面上常见的酱油样品56份进行防腐剂、微生物等指标检测,检测结果发现:酱油样品相关指标合格率为100%;氨基... 2022年,某公司一起酱油配料“双标”事件使其股票价格下跌超过50%。为进一步做好酱油质量安全工作,让消费者放心,抽取了江苏省市面上常见的酱油样品56份进行防腐剂、微生物等指标检测,检测结果发现:酱油样品相关指标合格率为100%;氨基酸态氮合格率为100%;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样本均符合产品明示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建议相关企业进一步注重酱油工艺改进,追求更高质量标准,而不仅是强调符合国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添加剂 微生物 合格率
下载PDF
桑葚籽毛油超声辅助乙醇脱酸工艺研究
8
作者 陈好 杨丹 +1 位作者 陈晨 李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6,111,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对桑葚籽油(MSO)进行脱酸处理,以脱酸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酸工艺,并与碱炼脱酸对比研究脱酸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脱酸条件为脱酸温度40℃、超声功率400 W、油溶质量比1∶3、萃取次数3...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对桑葚籽油(MSO)进行脱酸处理,以脱酸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酸工艺,并与碱炼脱酸对比研究脱酸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脱酸条件为脱酸温度40℃、超声功率400 W、油溶质量比1∶3、萃取次数3。在此条件下,MSO脱酸率可达95.69%。与碱炼脱酸相比,超声辅助乙醇脱酸制得MSO的α-生育酚、β-生育酚和总酚保留率分别提高了21.52%、17.92%和2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籽油 超声 酸价 脱酸
下载PDF
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监测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楠 程思远 +5 位作者 余永建 窦帅伟 刘稼鑫 唐瑞骏 朱圆圆 于振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83,共10页
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是指在封闭可控的条件下,自动化、智能化完成固态发酵的系统,以此达到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智能化程度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传统酿造行业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制造的需求日益迫切,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的研发... 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是指在封闭可控的条件下,自动化、智能化完成固态发酵的系统,以此达到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智能化程度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传统酿造行业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制造的需求日益迫切,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的研发越来越受到行业及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从各类监测设备和方法的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调控策略的开发、各式调控策略对监测设备的优化角度出发,综述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的监测方式,介绍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的调控策略,为将来改进和研发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固态发酵体系 监测 调控 模糊控制
下载PDF
朗姆酒发酵中酵母相互作用及其对风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窦帅伟 程思远 +5 位作者 余永建 张楠 唐瑞骏 朱圆圆 于振 王柯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1-391,共11页
朗姆酒是以酵母菌为主导的混合菌群体系发酵而成的,发酵体系中酵母菌间的相互作用是朗姆酒风味形成的关键。研究酿酒酵母与非酿酒酵母间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酵母菌与朗姆酒品质的关系,对发酵过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朗姆酒品质具... 朗姆酒是以酵母菌为主导的混合菌群体系发酵而成的,发酵体系中酵母菌间的相互作用是朗姆酒风味形成的关键。研究酿酒酵母与非酿酒酵母间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酵母菌与朗姆酒品质的关系,对发酵过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朗姆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朗姆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间相互作用关系,同时总结酿酒酵母与非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提升朗姆酒风味品质的积极作用。最后,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展望,以期为朗姆酒风味品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姆酒 酵母菌 混合发酵 相互作用 风味品质
下载PDF
类腐殖酸的水热炭化制备及其在醋糟中的利用综述
11
作者 唐瑞骏 朱圆圆 +3 位作者 余永建 程思远 刘稼鑫 叶晓婷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对水热炭化技术制备类腐殖酸的研究现状和挑战进行了总结,重点探讨了类腐殖酸的形成机理、水热炭化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醋糟水热炭化制备类腐殖酸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醋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加成熟和可持... 对水热炭化技术制备类腐殖酸的研究现状和挑战进行了总结,重点探讨了类腐殖酸的形成机理、水热炭化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醋糟水热炭化制备类腐殖酸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醋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加成熟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化 类腐殖酸 醋糟
下载PDF
湖北人的丰富“过早”
12
作者 罗文菲 李占明 《中国食品》 2025年第5期110-111,共2页
九省通衢、国之腹地,800年的楚风雅韵、1061千米长的滚滚长江,共同孕育了广袤的荆楚大地。悠远的历史和水系发达的江河,滋养出热爱生活的湖北人民以及独特的湖北饮食文化。倘若你问湖北人,最接地气的家乡美食是什么,充满市井烟火气的“... 九省通衢、国之腹地,800年的楚风雅韵、1061千米长的滚滚长江,共同孕育了广袤的荆楚大地。悠远的历史和水系发达的江河,滋养出热爱生活的湖北人民以及独特的湖北饮食文化。倘若你问湖北人,最接地气的家乡美食是什么,充满市井烟火气的“过早”(湖北地区对吃早餐的俗称)定会榜上有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荆楚大地 九省通衢 热爱生活 接地气 美食 早餐 湖北
下载PDF
南通“草鞋底”
13
作者 杜亦菲 李占明 《中国食品》 2025年第5期114-114,共1页
不了解的人可能认为“草鞋底”就是草鞋的底,其实这是江苏南通的一种小吃,其以独特的形态与滋味,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美食符号。明朝时,南通人曹顶原在乡里以做“刀切水面”“缸爿”(南通一带的传统面食,属于烧饼一类)和“草鞋底... 不了解的人可能认为“草鞋底”就是草鞋的底,其实这是江苏南通的一种小吃,其以独特的形态与滋味,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美食符号。明朝时,南通人曹顶原在乡里以做“刀切水面”“缸爿”(南通一带的传统面食,属于烧饼一类)和“草鞋底”为业,当时倭寇不断闯入我国沿海地区,烧掳抢劫,无恶不作,曹顶便组织多乡民众奋起抵抗。倭寇听说曹顶所带的民兵不食人间烟火,将“缸爿”“草鞋底”当饭吃,还听闻南通城外布有“三里墩”“五里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底 南通人 江苏南通 烧饼 美食 传统面食 倭寇
下载PDF
南京盐水鸭
14
作者 李敬玮 李占明 《中国食品》 2025年第5期120-120,共1页
在南京,有一首从明代传唱至今的民谣--“古书院,琉璃截,玄色锻子,盐水鸭”,说的是南京的著名景点及特产。在这四样代表南京的城市名片中,盐水鸭是唯一入选的美食,足见其在南京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记得我小时候,总是跟在爷爷身后... 在南京,有一首从明代传唱至今的民谣--“古书院,琉璃截,玄色锻子,盐水鸭”,说的是南京的著名景点及特产。在这四样代表南京的城市名片中,盐水鸭是唯一入选的美食,足见其在南京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记得我小时候,总是跟在爷爷身后,晃悠到那熟悉的窗口,爷爷和店员打着招呼,而我的目光则死死盯着窗口上那排摆放得十分整齐、泛着油光的盐水鸭。待爷爷将盐水鸭买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就吃。那时的我胃口特别大,一个人能吃大半个,吃到最后满嘴流油。我长大后去了外地工作,每次返宁,总会买只带着淡淡桂花香的盐水鸭尝尝。当舌尖触碰卤汁的一瞬,咸香与鲜嫩瞬间交融,每一丝滋味都如同灵动的音符,在口腔中“奏响”美妙的乐章,让我大饱口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鸭 城市名片 桂花香 卤汁 油光 美食 不可替代
下载PDF
滇味界“扛把子”——云南过桥米线
15
作者 曾大鹏 李占明 《中国食品》 2025年第7期140-140,共1页
在云南,过桥米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爱的美食,堪称云南美食界的“扛把子”。每个人来到云南,也是必须要吃上一回的。探究美食的来源可知,很多美食都源于人们的无心为之,过桥米线也属于此类。相传清朝年间,云南蒙自有一书生在城外南湖的... 在云南,过桥米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爱的美食,堪称云南美食界的“扛把子”。每个人来到云南,也是必须要吃上一回的。探究美食的来源可知,很多美食都源于人们的无心为之,过桥米线也属于此类。相传清朝年间,云南蒙自有一书生在城外南湖的湖心岛苦读,家中妻子每天为书生送饭。一日,妻子备好鸡汤、肉片、米线,照例去给丈夫送饭,到了之后发现鸡汤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油,下面的汤仍然灼热、烫手,原来上面那层鸡油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妻子便将肉片放进汤里,很快就烫熟了,米线吃起来也更加鲜美。从此以后,妻子就以此方法烹饪米线,传开后大家纷纷仿效。因为妻子送饭时要经过长长的湖桥才到小岛,便取名为“过桥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桥米线 鸡油 鸡汤 湖心岛 美食 烹饪 云南蒙自
下载PDF
基因表达与调控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桂芳 徐海星 +2 位作者 万智超 鲁玉杰 崔素芬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1期24-27,35,共5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基因表达与调控技术研究害虫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分子应答已成为生物控制病虫害研究的热点。较系统地阐释了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方法和表达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从昆虫受植物气味...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基因表达与调控技术研究害虫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分子应答已成为生物控制病虫害研究的热点。较系统地阐释了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方法和表达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从昆虫受植物气味分子引诱机制、昆虫细胞P450酶在抗植物毒素过程中的表达与调控、植物防御害虫基因表达与调控、植物抗病基因表达与调控4个方面,介绍了该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植物病虫害防治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 植物抗病性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7
作者 芦骞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1期48-50,53,共4页
在当下我国新工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针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使知识技能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 在当下我国新工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针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使知识技能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产香酵母的筛选及其在镇江香醋酿造中的应用
18
作者 程思远 周子惠 +6 位作者 许梓涵 陈邈 贾文婷 王心怡 邹亦扬 钱昊昱 余永建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从传统镇江香醋醋醅中筛选获得一株产香酵母Y535,鉴定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研究发现,菌株Y535具备良好的耐乙醇、乙酸能力,可在10%(v/v)乙醇、3.5%(V/V)乙酸环境中正常生长代谢。将菌株Y535应用在镇江香醋醋酸发酵阶段,... 从传统镇江香醋醋醅中筛选获得一株产香酵母Y535,鉴定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研究发现,菌株Y535具备良好的耐乙醇、乙酸能力,可在10%(v/v)乙醇、3.5%(V/V)乙酸环境中正常生长代谢。将菌株Y535应用在镇江香醋醋酸发酵阶段,考察菌株Y535对食醋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Y535发酵镇江香醋后,醇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更加丰富,乙酸己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壬酸乙酯含量相对较高。研究表明,菌株Y535应用于镇江香醋醋酸发酵阶段能够提升产品风味品质,是一株具有应用潜力的核心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 筛选 镇江香醋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粮食储藏环境中的多场耦合效应对粮食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俊东 鲁玉杰 +2 位作者 王文敬 王争艳 卢少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45,共8页
粮食安全是储粮的重中之重,在储藏过程中,粮食会受到储粮环境中物理场和生物场的影响,在这些场综合作用下,粮堆的结露和发热霉变、以及储粮害虫和储粮微生物的滋生严重危害粮食品质。多场耦合效应是近年来国内外对储粮生态系统研究的一... 粮食安全是储粮的重中之重,在储藏过程中,粮食会受到储粮环境中物理场和生物场的影响,在这些场综合作用下,粮堆的结露和发热霉变、以及储粮害虫和储粮微生物的滋生严重危害粮食品质。多场耦合效应是近年来国内外对储粮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理念,研究粮食储藏环境中的多场耦合效应可以解决目前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低、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围绕温度场、湿度场和压力场单独作用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储粮昆虫和储粮微生物的取食与繁殖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以及物理场之间的耦合作用、生物场之间的耦合作用、物理场与生物场的耦合作用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展开综述,为开发优质粮食工程保质减损储粮技术的智能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多场耦合效应 物理场 生物场 粮食品质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粮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珍妮 贾俊强 《大学教育》 2023年第5期50-52,共3页
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是粮食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粮油原料高值化利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课程组以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为基础,在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改革... 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是粮食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粮油原料高值化利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课程组以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为基础,在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从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粮食工程 粮食人才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