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中心建设探索——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宋珍梅 柴义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
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中心为有效突破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提供了重要平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在功能创设、资源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对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充分发... 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中心为有效突破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提供了重要平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在功能创设、资源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对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充分发挥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要统筹、整合和优化虚拟仿真资源,健全虚拟仿真实践中心管理规范,完善虚拟仿真实践中心监管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虚拟仿真 实践探索
下载PDF
郑和学院本土化人才培养的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姜芸 刁翔正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本土化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和学院服务“走出去”企业的核心内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郑和计划”的早期,出现了跨文化交流不畅、中外课程侧重点不同、学生学习基础不一、参与虚拟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这... 本土化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和学院服务“走出去”企业的核心内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郑和计划”的早期,出现了跨文化交流不畅、中外课程侧重点不同、学生学习基础不一、参与虚拟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期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学院 一带一路 “走出去”企业 线上教学
下载PDF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目标定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任熊 钱丽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8-89,共2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着阐释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使命。随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明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教育的纵深发展,高职院校可以从坚持培养高... 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着阐释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使命。随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明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教育的纵深发展,高职院校可以从坚持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的人才定位、坚持打造高质量成果的资源定位和坚持构建高规格实体的决策定位等三个方面着手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 目标定位
下载PDF
江苏职业教育“郑和计划”:动因、实践与品牌化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姜芸 陈志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4-58,共5页
为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江苏实施职业教育“郑和计划”,致力于打造江苏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郑和计划”的优点表现为服务意识强和服务水平高,不足集中在品牌意识不强和全省职教资源整合不到位。为确保“郑和计划”品牌化顺利推... 为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江苏实施职业教育“郑和计划”,致力于打造江苏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郑和计划”的优点表现为服务意识强和服务水平高,不足集中在品牌意识不强和全省职教资源整合不到位。为确保“郑和计划”品牌化顺利推进,江苏高职院校应聚焦品牌特色、品牌制度和品牌文化,找准品牌定位、推进内涵建设,优化政策体系、加强机制建设,深挖郑和精神、做好舆论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郑和计划 “一带一路”倡议 品牌建设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及路径
5
作者 崔玉隆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年第2期67-69,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沛的资源,它内在价值意蕴和现代法治价值应是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过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建设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需要在教学载体、教学方式以及...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沛的资源,它内在价值意蕴和现代法治价值应是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过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建设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需要在教学载体、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方式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学生法治文化自信,成为德法兼备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律文化 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课
下载PDF
苏商精神育人新探:提升思政课程获得感的实践研究
6
作者 强艺璇 柴义江 徐礼云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
苏商精神的核心价值包含爱国、诚信、创新等,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方面有重要作用。苏商精神与提升思政课程获得感紧密相关,将其融入思政课程可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面着手。实践证明,在思政课程中融入苏商精神,... 苏商精神的核心价值包含爱国、诚信、创新等,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方面有重要作用。苏商精神与提升思政课程获得感紧密相关,将其融入思政课程可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面着手。实践证明,在思政课程中融入苏商精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其视野、提升其综合素养,并且促进思政课程改革和苏商精神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商精神 思政课程 育人实践 获得感提升 实践策略 成效分析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高职院校虚拟仿真思政实践“金课”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阚国坤 宋珍梅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73-75,共3页
随着VR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借助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VR技术优势创设虚拟仿真思政实践“金课”,实现室内项目化实践情境教学,切实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有效性。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思政实践金课 高职院校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季枫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VR技术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要手段和技术支撑。目前,VR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仍存在设备技术落后、内容资源不足、虚拟和现实脱节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持续发展。高校应转变理念,构建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VR技术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要手段和技术支撑。目前,VR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仍存在设备技术落后、内容资源不足、虚拟和现实脱节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持续发展。高校应转变理念,构建体验式、交互式教学新模式;加强VR教学资源建设,提升教育承载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质量,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思政课 教学 创新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江苏高职大思政“金课”高质量育人创新实践与成效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阚国坤 柴义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4-88,共5页
“双高计划”项目大幅提升了高职院校大思政“金课”建设的质量。江苏89所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发挥所在区域产业(行业)优势,立足“三教改革”,从构建思政课格局、打造教学团队、深化教学内容、贯通教学方法、编写校本教材、简化考试方法... “双高计划”项目大幅提升了高职院校大思政“金课”建设的质量。江苏89所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发挥所在区域产业(行业)优势,立足“三教改革”,从构建思政课格局、打造教学团队、深化教学内容、贯通教学方法、编写校本教材、简化考试方法等六方面建设大思政“金课”,实现思政“金课”与课程思政融合创生,提升“三全育人”创新实践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金课” “双高计划” 江苏高职 实践
下载PDF
VR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珍梅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9-92,共4页
VR技术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将VR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和立体,能有效降低实践教学的潜在风险、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推动VR技术与思政课教学... VR技术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将VR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和立体,能有效降低实践教学的潜在风险、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推动VR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需要在价值引领、融合发展、教师能力提升和学生深度参与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思政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路径研究
11
作者 刘茜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作了详细论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耦合之处,发掘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遵循,研究融入的理论指向和实践旨归,对于目...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作了详细论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耦合之处,发掘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遵循,研究融入的理论指向和实践旨归,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融入 思想道德与法治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江苏足迹”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以南京市江宁大学城高校为例
12
作者 王晓楠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5,43,共4页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江苏足迹”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学素材,对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对南京市江宁大学城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江苏足迹”融入思政课的效果有待提升。需增强教师综合素养,提升融入力度...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江苏足迹”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学素材,对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对南京市江宁大学城高校的调研结果显示,“江苏足迹”融入思政课的效果有待提升。需增强教师综合素养,提升融入力度;抓好思政小课堂,增强融入深度;善用社会大课堂,拓宽融入广度;搭建网络新课堂,增添融入热度;完善评价体系,优化融入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足迹” 高校 思政课
下载PDF
苏商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基础和具体路径
13
作者 汪长礼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7-20,共4页
探究苏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背后的逻辑关系、作用机制,深入分析苏商精神的内在特征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契合点。苏商精神有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通过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等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 探究苏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背后的逻辑关系、作用机制,深入分析苏商精神的内在特征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契合点。苏商精神有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通过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等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商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发展 社会治理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新时代孔子仁学思想融入高职德育的策略
14
作者 朱力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新时代高职德育工作在发展中遇到了现实困境,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挑战。高职院校可以将孔子仁学思想融入德育工作,遵循政治性、批判性、创新性原则,从内容、师资、环境、实践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仁学思想 德育 策略
下载PDF
基于中华农耕文化视角高职院校思政“金课”内涵特征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阚国坤 柴义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7期279-282,共4页
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对思政“金课”内涵特征能否精准解读,直接关系到育人智慧的提升。现实要求思政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拔节孕穗期”“主渠道”“责任田”等中华农耕文化观,以增强对其内涵特征认知,并进一步拓展到... 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对思政“金课”内涵特征能否精准解读,直接关系到育人智慧的提升。现实要求思政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拔节孕穗期”“主渠道”“责任田”等中华农耕文化观,以增强对其内涵特征认知,并进一步拓展到高质量育人实践的现实追求与路径上,有效地推进实现中国梦时代新人的培养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农耕文化 内涵特征 思政金课 教师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政实践“金课”教学的有效路径研究——评《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实践教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阚国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156,共1页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及各级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建设,同时也出台诸多的政策文件加以支持,以遵循大学生“知行合一”认知规律与特点促进实践育人。其中《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及各级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建设,同时也出台诸多的政策文件加以支持,以遵循大学生“知行合一”认知规律与特点促进实践育人。其中《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明确指出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年8月1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育人 立德树人 思政课 中共中央办公厅 知行合一 高职院校 政策文件
下载PDF
新时代“苏商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阚国坤 柴义江 《商业经济》 2019年第10期183-186,共4页
新时代高职高专在不断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商业文化融入思政课,以期实现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建设的现实追求。在分析苏商文化精神内涵特征基础上、探讨融入思政课内容、意义价值及实现... 新时代高职高专在不断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商业文化融入思政课,以期实现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建设的现实追求。在分析苏商文化精神内涵特征基础上、探讨融入思政课内容、意义价值及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产业(行业)文化培养大学生职业精神素养优势,试图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内容上“两张皮”问题,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探索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等充满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金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商文化 思政课 融通 高职高专
下载PDF
中国科技伦理70年研究成果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方天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9-26,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伦理研究经历了“孕育期”“初探期”“开创期”“发展期”的基本过程。在这期间,学者们围绕“科技工具论和科技至善论”“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新技术应用伦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伦理研究经历了“孕育期”“初探期”“开创期”“发展期”的基本过程。在这期间,学者们围绕“科技工具论和科技至善论”“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新技术应用伦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批对学科建设和科技实践规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伦理学学术研究成果。进入新时代,在科技伦理事业发展进程中,应该针对正确处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如何协同共治科技伦理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应对新兴科技带来的伦理挑战进行研究探索,以学术理论成果推动构建协调、有序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智囊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科技伦理 道德规范 新技术用伦理
下载PDF
从专业思政角度探寻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顶层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乐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7-40,共4页
从专业思政角度进行思政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概念辨析及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价值入手,寻找思政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在分析教学内容、学情、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寻找思政+专业课程设计的融入点,选... 从专业思政角度进行思政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概念辨析及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价值入手,寻找思政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在分析教学内容、学情、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寻找思政+专业课程设计的融入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形成有辨识度的“一专业一思政”的思政金课,加强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交流,建立多维学习体系,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思政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下红色文化集体记忆塑造的特征、价值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乐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0期93-96,共4页
红色文化是具有“集体记忆”特征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承载着建党百年的历史,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国家意志性。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拉开数字化时代大幕,厘清红色文化与集体记忆的关联,以“文化”与“记忆”相结合的视角,从时间结... 红色文化是具有“集体记忆”特征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承载着建党百年的历史,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国家意志性。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拉开数字化时代大幕,厘清红色文化与集体记忆的关联,以“文化”与“记忆”相结合的视角,从时间结构、空间结构、专职承载者三个角度理解红色文化的历时性变化,弄清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化集体记忆在时空关联、群体分析、可重构性、回溯与前瞻几个方面的内在价值,这对找准数字化技术与传承好“红色基因”的路径大有裨益,制定好数字化时代以红色文化的叙事创新为核心、以立体化塑型为重点、具有“活化”延展匹配性的文化传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集体记忆 数字化 价值探索 路径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