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糖酵解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1
作者 廖乃彬 陈炜 +5 位作者 朱小敏 廖世锋 李倩倩 梁怡 麦芳瑜 何瑷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且发病机制复杂,以至于该病在全球有着很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尽管现在的诊疗设备和药物研发与时俱进,但目前的医疗技术仍无法彻底治愈该病,因此深入探索AD的发病机制和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且发病机制复杂,以至于该病在全球有着很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尽管现在的诊疗设备和药物研发与时俱进,但目前的医疗技术仍无法彻底治愈该病,因此深入探索A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标靶意义重大。AD的病理过程中能量代谢障碍是其特征性改变之一,有氧糖酵解(AEG)是大脑中特殊的代谢途径,可通过快速消耗葡萄糖产生神经元所需能量和底物,改善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和氧化损伤,有助于记忆与认知功能的恢复。近年许多文献相继报道了AEG在AD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对该机制的干预研究。本文旨在综述AEG在AD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AEG治疗AD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未来中医药防治AD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有氧糖酵解 中医药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中医药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金晶 熊周勇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2-84,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多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持久不愈会增加癌变风险,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现通过复习古籍和现代文献,介绍古今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系统回顾中药复方治疗、中医外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概况,提出胃... 胃食管反流病是多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持久不愈会增加癌变风险,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现通过复习古籍和现代文献,介绍古今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系统回顾中药复方治疗、中医外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概况,提出胃食管反流病应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突出个体化诊疗方案,综合运用汤药、针灸及埋线等治疗手段,有效结合西医治疗见效快、更直观等优势,可降低该病的复发率和癌变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病机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促进高校制度建设——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3
作者 章新友 黄慧 《科教文汇》 2014年第23期1-2,29,共3页
本文在分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制度建设关系,以及教育实践活动对制度建设要求和促进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已有的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制度,使制度建设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关键词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制度建设 创新成果
下载PDF
融媒体视域下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蕻博 刘仁民 彭恩胜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0期88-91,96,共5页
针对传统媒体传播中医药文化存在的渠道独立、形式单一、内容局限等问题,在融媒体视域下,从四个维度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主体维度上,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者的融媒体素养;客体维度上,推动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供给侧改革;介体维度上,整... 针对传统媒体传播中医药文化存在的渠道独立、形式单一、内容局限等问题,在融媒体视域下,从四个维度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主体维度上,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者的融媒体素养;客体维度上,推动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供给侧改革;介体维度上,整合中医药文化科技创新平台;环体维度上,营造中医药文化融媒体传播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中医药文化 传播路径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对江西省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医院2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兰智慧 聂旺平 +5 位作者 伍建光 赵文辉 张元兵 李志明 李林 刘良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内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对中医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5例)进行疗效分析。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中医症状...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内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对中医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5例)进行疗效分析。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信息、舌象、相关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积分、舌象、实验室指标、胸部影像改变。结果:(1)临床上新冠肺炎患者中湿热证相对多见,应用清热化湿抗毒方机会较多,疗效颇佳。(2)纯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均有效,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略高于纯中医组。结论:(1)江西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2)《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作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 回顾性研究 湿热疫 伍炳彩
下载PDF
失眠从中医药论治研究进展
6
作者 熊乃鑫 袁可望 +2 位作者 徐佳玲 刘彩玲 喻松仁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72-75,共4页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3个角度对失眠的辨治进行梳理,认为该病与情志异常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是心神被扰、心神失养,早期辨证多为肝郁化火、心脾两虚、心虚胆怯等,随病程发展演变为阴虚火旺、痰热内扰等,治...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3个角度对失眠的辨治进行梳理,认为该病与情志异常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是心神被扰、心神失养,早期辨证多为肝郁化火、心脾两虚、心虚胆怯等,随病程发展演变为阴虚火旺、痰热内扰等,治疗上多以中药复方为主,还可充分运用针灸、推拿、穴位敷贴、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手段,临床上可获良好且持久的治疗效果,不仅可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不适症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情志异常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燕珍 刘億 +2 位作者 赵海梅 刘端勇 鹿秀云 《中医研究》 2018年第11期72-77,共6页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在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藏象理论、扶正祛邪等理论暗合肠道菌群动态平衡理论,中医药在调控肠道菌群结构、菌群位移、菌群功能、中药剂型剂量和中药配伍对肠道菌群影...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在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藏象理论、扶正祛邪等理论暗合肠道菌群动态平衡理论,中医药在调控肠道菌群结构、菌群位移、菌群功能、中药剂型剂量和中药配伍对肠道菌群影响等领域研究广泛,效果明显,然而其明确的作用部位和靶点、免疫相关性、基因改变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调控 中医药 进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进展及机制概述 被引量:5
8
作者 余文婷 徐晶 +2 位作者 吴飞华 晏燕芳 尹平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8期38-41,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具有肿瘤特征的妇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表现为盆腔痛、不孕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其与新生血管、免疫、炎症、激素等方面有密切联系,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在摸索中。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明显。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具有肿瘤特征的妇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表现为盆腔痛、不孕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其与新生血管、免疫、炎症、激素等方面有密切联系,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在摸索中。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明显。多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有力实验证明中医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机制来获得临床疗效。故笔者收集近几年中医药在改变新生血管率、平衡免疫因子、调节炎症因子、降低雌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调节血液流变性及血液高凝状态、改变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等不同形式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用于临床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药 病因病机 治法治则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医辨证与多导睡眠监测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蔡汝然 万琛宜 +1 位作者 程绍民 熊英琼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的相关性,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寻找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确诊为OS...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的相关性,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寻找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确诊为OSAHS的患者64例,采集患者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资料,由高年资中医进行虚实分类和辨证分型,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采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身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统计分析OSAHS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OSAHS的不同中医证型之间AHI值、LSPO_(2)值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值无差异(P>0.05)。痰瘀互结证AHI高于其他证型,痰湿内阻证AHI和肺脾气虚证AHI低于其他证型;痰湿内阻证LSPO_(2)高于其他证型,痰瘀互结证LSPO_(2)和肺脾气虚证LSPO_(2)低于其他证型;OSAHS的证型与AHI、LSPO_(2)水平具有相关性,痰湿内阻证与AHI值呈负相关,与LSPO_(2)值呈正相关,且相关性高,痰瘀互结证与AHI值呈正相关,与LSPO_(2)值呈负相关,且相关性高。结论:AHI值和LSPO_(2)值水平与OSAHS的证型有一定的联系,AHI值越低,LSPO_(2)值越高痰湿内阻证的可能性越大;AHI值越高,LSPO_(2)值越低痰瘀互结证的可能性越大,患者病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鼾症 中医证型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免疫代谢重编程:中医药治疗结肠癌的新视角
10
作者 余飞浩 黄洁 +3 位作者 程念 赵海梅 刘端勇 王红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70-75,共6页
结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免疫代谢重编程是指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出现的与癌细胞类似的细胞主要代谢途径发生改变的现象。肿瘤以此改变机体的免疫效应能力,重塑肿瘤内的免疫环境,促进肿瘤发展。中医药治疗结肠癌... 结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免疫代谢重编程是指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出现的与癌细胞类似的细胞主要代谢途径发生改变的现象。肿瘤以此改变机体的免疫效应能力,重塑肿瘤内的免疫环境,促进肿瘤发展。中医药治疗结肠癌具有靶点广、通路多、副作用小等优势。将中医药干预与免疫代谢重编程结合起来,作为靶向治疗结肠癌的通路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为治疗结肠癌提供新的思路,对推广中医药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免疫代谢 重编程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哮病过敏体质中医药辨治概要
11
作者 刘玉清 章程 张元兵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78-80,共3页
过敏体质对哮病发病有着关键作用,而且是可调可治的。现从历史沿革、病机特点及各医家论治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中医药对哮病过敏体质的认识现状,以期为过敏体质的辨治和研究提供些许方向。对于其病机特点,主要有血分瘀热、阴虚内风及脏... 过敏体质对哮病发病有着关键作用,而且是可调可治的。现从历史沿革、病机特点及各医家论治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中医药对哮病过敏体质的认识现状,以期为过敏体质的辨治和研究提供些许方向。对于其病机特点,主要有血分瘀热、阴虚内风及脏腑功能失调3个不同观点;对于其辨治,有从血分瘀热论治,有从风论治,有从补肾扶正论治,有从辨体-辨病-辨证综合论治,还有报道穴位埋线和穴位贴敷疗法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体质 哮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探究晚期结直肠癌的中医药核心处方及其机制
12
作者 黄紫艳 吴辉渊 尹建军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2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核心复方及其机制。方法知网、万方、维普、CBM检索晚期结直肠癌采用随机对照、经质量评价筛选较高质量核心文献,借助Excel2017、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核心复方及其机制。方法知网、万方、维普、CBM检索晚期结直肠癌采用随机对照、经质量评价筛选较高质量核心文献,借助Excel2017、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25、cytoscape3.7.1获得核心处方探究机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85个处方以脾虚证为核心,高频中药集中于健脾祛湿和清热解毒;性寒平,味苦甘,归肝脾胃肺;聚类出3个处方;主要作用靶点是TP53、AKT1、TNF,重要成分是山柰酚、β-谷甾醇、柚皮素;关键通路为癌症、乙型肝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蛋白受体和配体能进行较好对接。结论核心复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通过多靶点、分子、通路等系统作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香砂六君子汤
下载PDF
肥胖免疫炎症基因表观遗传改变与中医药调控
13
作者 吴紫葶 任美玲 +1 位作者 李锦超 王萍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9-13,共5页
肥胖不仅给身体带来困扰,它也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更与众多继发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从免疫炎症和表观遗传角度剖析肥胖的发病机制以及温胆汤的干预现状,进而通过炎症机理和DNA甲基化等方面研究肥胖的病理状态与... 肥胖不仅给身体带来困扰,它也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更与众多继发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从免疫炎症和表观遗传角度剖析肥胖的发病机制以及温胆汤的干预现状,进而通过炎症机理和DNA甲基化等方面研究肥胖的病理状态与药物预后进程,为防治肥胖及其关联性疾病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免疫炎症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建钿 李俊 +1 位作者 赵娜 戴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且易复发。中医药治疗RE在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具有巨大潜力和优势,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并进一...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且易复发。中医药治疗RE在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具有巨大潜力和优势,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文章从目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吞酸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素萍 蒋青青 +6 位作者 金晶 栾思宇 刘妙华 吴甜甜 刘端勇 王海燕 左铮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8-212,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直肠和结肠慢性非接触异质性炎症疾病,虽然可通过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且难以彻底治愈。近年来,愈来愈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宿主肠道黏膜免疫和炎症性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直肠和结肠慢性非接触异质性炎症疾病,虽然可通过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且难以彻底治愈。近年来,愈来愈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宿主肠道黏膜免疫和炎症性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容易引发UC,然中药复方及其有效组分调节UC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将系统阐述肠道菌群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结合肠道菌群失调的中医病因病机,概述近年来健脾渗湿类、清热燥湿类、活血化瘀类等中药复方及其有效组分调节UC肠道菌群平衡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治疗UC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为中医药防治UC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中药复方 中药有效组分
原文传递
中医药对哮喘Th17细胞/Treg细胞免疫失衡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余涛 丁明 +1 位作者 喻强强 薛汉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733-3739,共7页
免疫失衡机制在哮喘的发病中占有主导地位,既往认为Th1/Th2比例失衡是哮喘的主要免疫发病机制,但近年来,Th17/Treg免疫失衡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Th17细胞比例的上调、Treg细胞比例的下降导致的Th17/Treg... 免疫失衡机制在哮喘的发病中占有主导地位,既往认为Th1/Th2比例失衡是哮喘的主要免疫发病机制,但近年来,Th17/Treg免疫失衡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Th17细胞比例的上调、Treg细胞比例的下降导致的Th17/Treg免疫失衡与哮喘发病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哮喘历史悠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机制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不仅为中医药治疗哮喘赋予科学内涵,也为更多的哮喘患者带来福音。本文通过阐释Th17、Treg细胞在哮喘中的作用,对近十年来中医药对哮喘Th17/Treg免疫失衡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同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哮喘 TH17细胞 TREG细胞 Th17/Treg免疫失衡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雪珂 赵海梅 +4 位作者 吴甜甜 蒋青青 金晶 黄小英 刘端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作为难治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IB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1/M2巨噬细胞平衡打破会导致炎症的发生,并且PPARγ、STAT家族、CX3CR1、IL-1家族、IL-10和TNF-α等因子与IBD密切相关... 炎症性肠病(IBD)作为难治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在IB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1/M2巨噬细胞平衡打破会导致炎症的发生,并且PPARγ、STAT家族、CX3CR1、IL-1家族、IL-10和TNF-α等因子与IBD密切相关。利用中医药疗法发现可以通过干预巨噬细胞达到预防或治疗IBD的目的,为后续研究IBD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IBD 转录因子 细胞因子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中医药调控细胞自噬在防治常见代谢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彩玲 华诗培 +5 位作者 喻松仁 徐晓英 张一文 程绍民 王萍 王河宝 《江西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76-80,共5页
介绍了自噬在脂质、蛋白质、葡萄糖三大代谢及常见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同时概述了中医药调控自噬在防治五种常见代谢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以期寻找治疗常见代谢性疾病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自噬 中医药 代谢紊乱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颈椎病现代中医药研究及治疗概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渊 万小明 +1 位作者 余兆仲 丁雪勇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4期75-78,共4页
颈椎病亦称颈椎退行性疾病,是颈椎间盘及其相应的追肩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邻近组织受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椎间盘是最常受累的结构,然而大部分椎间盘源性疼痛临床治疗方法并不一致,这说明目前对颈椎病疼痛的了解相对简单。就这个... 颈椎病亦称颈椎退行性疾病,是颈椎间盘及其相应的追肩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邻近组织受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椎间盘是最常受累的结构,然而大部分椎间盘源性疼痛临床治疗方法并不一致,这说明目前对颈椎病疼痛的了解相对简单。就这个情况,现将近年颈椎病现代中医研究及诊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退行性变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