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定向透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杰 左露 +4 位作者 孔欣怡 熊颖 李娟 李静虹 廖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717-3722,共6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极易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限于抗生素及激素类等药物,患者不良反应较大且容易耐药。目的评估中医定向透化治疗在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极易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限于抗生素及激素类等药物,患者不良反应较大且容易耐药。目的评估中医定向透化治疗在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于江西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喘治疗,并贴敷安慰剂贴膏(外观模糊,与治疗组透化贴重量相等)治疗。治疗组常规抗感染、止喘治疗同对照组,并贴敷透化贴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试验(6MW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将治疗组患者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标准进行分级,比较不同GOLD分级患者治疗前后CRP、PCT、EOS。结果对照组患者试验过程中脱落6例,最终完成治疗74例。治疗组患者试验过程中脱落8例,最终完成治疗72例。治疗组患者按GOLD标准进行分级,其中GOLD A级12例,GOLD B级20例,GOLD C级22例,GOLD D级18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V1/FVC高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CO2、CRP、PCT、EO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O2、FEV1/FVC高于同组治疗前,6MWT长于同组治疗前,PCO2、CRP、PCT、EOS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O2、FEV1/FVC高于同组治疗前,6MWT长于同组治疗前,PCO2、CRP、PCT、EOS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191,P<0.05)。在治疗组中,GOLD A、B、C、D级患者治疗后CRP均低于治疗前(t配对值分别为12.38、53.79、63.38、65.40,P值均<0.05);GOLD C、D级患者治疗后PCT均低于治疗前(t配对值分别为3.54、5.83,P值均<0.05);GOLD A、B、C、D级患者治疗后EOS均低于治疗前(t配对值分别为4.50、5.56、5.76、7.09,P值均<0.05)。结论中医定向透化治疗可以减轻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同时对改善其肺功能及预后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中医学 定向透化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宣肺化湿止咳汤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2
作者 丁兆辉 许媛 +1 位作者 林新兴 万丽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宣肺化湿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数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舒利迭)吸入治疗作为西药组,40例采用... 目的研究宣肺化湿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数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舒利迭)吸入治疗作为西药组,40例采用宣肺化湿止咳汤治疗作为中药组,最后40例采用二者联合治疗作为联合组。观察三组治疗效果、咳嗽症状积分、FeNO水平、咳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0.0%(32/40)、中药组的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eNO水平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日间积分与夜间积分均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FeNO水平、LCQ评分、日间积分与夜间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化湿止咳汤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较好,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宣肺化湿止咳汤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中西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慕课的非医学类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春媚 刘建军 +2 位作者 黄四碧 李沐 张元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9期25-2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对在校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探讨慕课的优越性。方法将200名在校非医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普通组(B组),每组各100名。2组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理论学习B组学生以自学为主,A组... 目的通过观察对在校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探讨慕课的优越性。方法将200名在校非医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普通组(B组),每组各100名。2组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理论学习B组学生以自学为主,A组学生则利用慕课平台通过在网上观看视频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方式两组相同。观察2组在问卷调查和考核成绩两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对16项常见急救技术知晓程度方面,培训前两组学员对常见急救技术的知晓程率均较低,A组为22.38%,B组为20.56%,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学员的知晓程率均有大幅度提升,试验组为97.75%,普通组为91.81%,但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理论学习后A组学员的知晓程率(89.38%),显著优于普通组(68.13%),P<0.05;在考核成绩方面,2组培训合格率都较高,A组为98%,B组为94%,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A组有较高优秀率,为41%,与B组相比(20%),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慕课平台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效果更明显,慕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急救知识和技能 教学研究
下载PDF
温肺化纤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春媚 舒燕萍 +1 位作者 张元兵 刘良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临床以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措施,近年来我科应用经验方温肺化纤汤为主治疗本病...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临床以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措施,近年来我科应用经验方温肺化纤汤为主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就观察期间采取的有关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护理 化纤汤 治疗 温肺 进行性呼吸困难 肺泡上皮细胞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杰 孔欣怡 +4 位作者 左露 熊颖 廖鹏 周圣瑜 钟诚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评估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治疗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喘治疗,透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评估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治疗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喘治疗,透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透药治疗。结果 2组在治疗1周及2周后SGRQ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治疗2周后同期相比,透药组SGRQ评分下降幅度更明显; 2组患者治疗1周时PO2、FEV1、FEV1/FVC、6MWT均无统计学意义,2周后透药组4组监测指标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均有明显升高(P≤0. 05),其中6MWT较对照组同期对比有明显改善(P≤0. 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有较好治疗效果,是一种比较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药贴剂 定向透药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岳学普 刘雪芸 +1 位作者 伊利娜 李少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9期197-200,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针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中医全面深入的进行了研究,认为本虚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邪气侵犯是诱因,治疗是内服多采用补虚为主治疗脏腑亏虚,辅以化痰活血等法,联合中医外治法及康复疗法,改善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针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中医全面深入的进行了研究,认为本虚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邪气侵犯是诱因,治疗是内服多采用补虚为主治疗脏腑亏虚,辅以化痰活血等法,联合中医外治法及康复疗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综合近年多项中医中药研究结果,证实中医药对其诊治经验丰富,效果明显,对运用中医药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论治咽痒咳嗽辨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顺祥 李少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3期5307-5308,共2页
咽痒咳嗽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常常缠绵不愈,给患者生活,工作,学习带来极大困扰,为提高临床疗效,本着痒消则咳止的理论,我们试着从咽痒出发,将咽痒分为实痒和虚痒来论治。
关键词 咽痒 咳嗽 辩证
下载PDF
长蛇灸配合混元灸治疗活动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洁 高晓燕 +1 位作者 李娅飞 李少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7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长蛇灸配合混元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活动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接受长蛇灸配合混元灸治疗。1个月后比... 目的观察长蛇灸配合混元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活动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接受长蛇灸配合混元灸治疗。1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在愈显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蛇灸配合混元灸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愈显率、VAS评分改善均明显胜于甲氨蝶呤治疗,且患者CRP、IL-6水平显著低于甲氨蝶呤治疗,说明长蛇灸配合混元灸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更能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痹证 寒湿痹阻证 长蛇灸 混元灸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长蛇灸对寒湿型腰痛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9
作者 高洁 高晓燕 +1 位作者 唐丽梅 李少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长蛇灸对寒湿型腰痛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1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接收的94例寒湿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及观察组(双号),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 目的观察长蛇灸对寒湿型腰痛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1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接收的94例寒湿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及观察组(双号),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长蛇灸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效果。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蛇灸应用于寒湿型腰痛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腰痛 寒湿证 长蛇灸
下载PDF
宣肺化湿止咳汤治疗湿热郁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10
作者 丁兆辉 王磊 +1 位作者 叶菁 万丽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湿热郁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自拟宣肺化湿止咳汤干预的多中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江西省中医院、丰城市中医院以及宜春市中医院共140例湿热郁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群体,治疗组70例(脱落7例)患者采用自... 目的探究湿热郁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自拟宣肺化湿止咳汤干预的多中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江西省中医院、丰城市中医院以及宜春市中医院共140例湿热郁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群体,治疗组70例(脱落7例)患者采用自拟宣肺化湿止咳汤治疗,对照组70例(脱落11例)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疗程14 d。比较2组咳嗽症状积分、气道反应性测定、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咳嗽症状疗效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所需的组胺累积量(PD_(20)-FEV_(1))和气道反应性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为92.06%(58/63)、控显率为82.54%(52/63),高于对照组的74.58%(44/59)、54.24%(32/59)(P<0.05);治疗组L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气道反应性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88.89%(56/63),对照组为69.49%(41/59)(P<0.05);2组PD_(20)-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宣肺化湿止咳汤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改善气道高反应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湿热郁肺证 宣肺化湿止咳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加味四物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敏 刘美年 +3 位作者 杨文龙 杨凤云 梅鸥 涂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4期94-96,118,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四物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服用加味四物汤,对照组术后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均连续服用2周。对2组治疗前... 目的研究加味四物汤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服用加味四物汤,对照组术后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均连续服用2周。对2组治疗前后的血液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均有明显改善,且术后第14天及第30天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Harris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贫血疗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为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为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对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贫血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物汤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贫血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补元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陈科胜 李少峰 +3 位作者 昌毅 危佳敏 魏焜 兰智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2期147-153,157,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补元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补元汤活性成分和药物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绘制补元汤活性成分-...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补元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补元汤活性成分和药物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绘制补元汤活性成分-靶点相互关系网络图,并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和GeneCards等数据库查找COPD的靶点。通过Venny图筛选出补元汤与COPD的共同靶点,将筛选出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平台进行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并借助Cytoscape 3.9.1软件实现可视化;利用Metascape网站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vina 1.1.2、Mgltools 1.5.7和Pymol 2.4.0软件实现分子对接。结果:得到补元汤活性成分153个,作用靶点284个,COPD靶点1038个;补元汤与COPD的共同靶点49个,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进程3879个,细胞学组分297个,分子功能414个,KEGG通路214条,补元汤治疗COPD的核心成分为山柰酚、槲皮素和谷甾醇,PPI结果显示补元汤作用于COPD的机制中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肿瘤蛋白p53(TP53)等靶点作用效果显著,其关键信号通路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AGE受体(RAGE)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结论:补元汤能够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COPD,通过山柰酚、槲皮素和谷甾醇等活性成分作用于IL-6、TNF、VEGFA、MMP9和Akt1等靶点,并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因子释放,减轻小气道过度免疫反应并消除炎症;防止小气道周围肺泡附着点被破坏,并促进血管生成,进而改善小气道功能,达到治疗COPD的效果,从而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补元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气道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国医大师洪广祥运用温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临床经验
13
作者 李苗苗 谢荣芳 +1 位作者 黄春燕 兰智慧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8期835-837,共3页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深耕临床,业医五十余年,聚精于肺系疾病的研究。洪教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需标本兼顾,并提出了“治肺不远温”,临床擅用温补宗气、温肺通鼻、温阳宣通、温清并用等法,可减少患者复发频次,为...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深耕临床,业医五十余年,聚精于肺系疾病的研究。洪教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需标本兼顾,并提出了“治肺不远温”,临床擅用温补宗气、温肺通鼻、温阳宣通、温清并用等法,可减少患者复发频次,为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国医大师 洪广祥 稳定期 温法
原文传递
HDAC6抑制剂通过保护肾小球内皮细胞线粒体稳态和EMT改善糖尿病肾病
14
作者 陈小丽 罗富里 童梦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80,共10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s 6,HDAC6)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Tubastatin A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N组和Tubastatin A组。DN组和...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s 6,HDAC6)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Tubastatin A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N组和Tubastatin A组。DN组和Tubastatin A组行包膜下肾切除术以切除右肾,并通过腹膜内注射STZ诱导DN。Tubastatin A组接受Tubastatin A治疗,每3 d 1次,连续治疗8周。RNA测序分析DN组和Tubastatin A组肾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评估线粒体受损情况,以及DHE染色估计肾组织中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将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mice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 mGEC)暴露于高葡萄糖(high glucose, HG)培养基或40 mmol/L甘露醇(对照),加入或不加入Tubastatin A处理。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HDAC6、肾损伤标志物KIM1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线粒体ROS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DN小鼠肾组织和暴露于HG的mGEC细胞中HDAC6表达上调,并与KIM1水平升高一致。组织学分析显示DN小鼠的显著形态学变化,包括肾小球肥大、肾小球系膜基质积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和出现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astatin A治疗缓解了这些不良改变。与对照DMSO相比,Tubastatin A在HG处理下显著降低了mGEC细胞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ar1,KIM1)、HDAC6、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N-钙粘蛋白、波形蛋白表达(P<0.05),并上调E-钙粘蛋白表达(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Tubastatin A组小鼠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受损线粒体的比例较DN组显著降低(P<0.01)。Tubastatin A组小鼠肾组织中ROS水平较DN组降低(P<0.01)。RNA测序结果表明,与DN组小鼠相比,Tubastatin A组小鼠肾组织中与ECM-受体相互作用和与三羧酸(TCA)循环相关的基因富集。在mGEC细胞中,Tubastatin A处理下调了HG诱导的mGEC细胞中的线粒体ROS水平(P<0.01),以及减少了细胞凋亡(P<0.05)。结论 Tubastatin A改善了HG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和DN进展,其作用机制与保护线粒体稳态和抑制EMT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Tubastatin A 糖尿病肾病 线粒体 肾小球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减轻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21
15
作者 万强 杨玉萍 刘中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丹参酮ⅡA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广州城区大气PM2.5并以不同质量浓度(0、20、200、400 mg/L)染毒EA.hy926细胞24 h,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West... 目的:探讨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丹参酮ⅡA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广州城区大气PM2.5并以不同质量浓度(0、20、200、400 mg/L)染毒EA.hy926细胞24 h,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p-p38 MAPK、Bax和Bcl-2的蛋白水平,ELISA法测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测定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分别加入丹参酮ⅡA(5、10、20μmol/L)和p38 MAPK通路特异性阻滞剂SB203580 20μmol/L检测丹参酮ⅡA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后呈剂量依赖性降低EA.hy926细胞的存活率,上调p-p38 MAPK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促进细胞凋亡,诱导分泌IL-6及TNF-α,降低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及LDH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丹参酮ⅡA呈剂量依赖性增加EA.hy926细胞的存活率,下调p-p38 MAPK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抑制细胞凋亡,降低IL-6及TNF-α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LDH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减轻PM2.5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丹参酮ⅡA P38 MAPK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洪广祥国医大师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数据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洪燕 余建玮 +4 位作者 兰智慧 张元兵 王丽华 黎业鹏 刘良倚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医案。运用中医丹歌智慧诊疗云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结果共选取105例慢性咳嗽病案,使用方剂36个,中药138味。最常...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洪广祥教授诊治慢性咳嗽的医案。运用中医丹歌智慧诊疗云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诊治慢性咳嗽的方药规律。结果共选取105例慢性咳嗽病案,使用方剂36个,中药138味。最常用的前5位的方剂分别是温肺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咽利窍汤、窍痒煎、益气护卫汤。常用的前13位的中药分别为甘草、法半夏、生姜、麻黄、枳实、苏叶、天浆壳、矮地茶、薄荷、桔梗、细辛、木蝴蝶、杏仁。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洪教授诊治慢性咳嗽,非局限于某方某药,而是重在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灵活应用经方、验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洪广祥 诊治 方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礞石滚痰丸加减联合毫针针刺对AECOPD患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中IL-6、IL-1β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帆 吴江峰 +1 位作者 何兴伟 黄明儒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739-743,共5页
目的观察礞石滚痰丸加减方联合毫针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tumor n... 目的观察礞石滚痰丸加减方联合毫针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或住院部AECOPD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礞石滚痰丸加减方,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毫针针刺疗法,每日1次,疗程2周.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肺功能,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及呼气冷凝液(exhale breath condensat,EBC)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结果 2周后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5.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增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增加更明显(P<0.05).两组AECOPD患者治疗后IL-6、IL-1β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6、IL-1β及TNF-α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礞石滚痰丸联合针刺可以降低AE-COPD患者血清及EBC中IL-6、IL-1β及TNF-α水平,对AECOPD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提升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 礞石滚痰丸 毫针针刺 白细胞介素-6(IL-6) 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下载PDF
“雷水解”联合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洁 吕明芳 +1 位作者 朱小燕 李少峰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6期993-995,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炎性反应并最终导致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主要病理特点是滑膜长期慢性的炎症、增生并形成血管翳,对软骨及关节造成侵袭性破坏,直至导致关节畸形,并可伴...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炎性反应并最终导致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主要病理特点是滑膜长期慢性的炎症、增生并形成血管翳,对软骨及关节造成侵袭性破坏,直至导致关节畸形,并可伴肌肉的萎缩,是造成患病人群劳动能力丧失和肢体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我国RA患病率为0.32%~0.36%,患病人数至少400万[2]。由于其发病率、复发率及致残率高,极大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仍无针对性药物治疗。本文作者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创新性采用脐部“雷水解”针刺治疗,并联合长蛇灸对RA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旨在为治疗RA寻求一套新的治疗方案,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能力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畸形 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蛇灸 患病人群 脐部 血管翳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敏 刘美年 +3 位作者 杨文龙 杨凤云 邓许勇 王丽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肢体肿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0例下肢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的患者,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基础... 目的通过对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肢体肿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0例下肢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的患者,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基础治疗口服桃红四物汤,每日1剂,2次每日;对照组:基础治疗及采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基础治疗组:弹力绷带及踝泵功能锻炼,锻炼每日2次,每次约20 min。3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术后在治疗疗程中记录比较各组术后肢体肿胀肢体周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1)术后第2、4、6天患者肢体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性;(2)术后第5天,肿胀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83.3%(25/30),对照为80.0%(24/29),基础治疗组63%(17/2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均优于基础组,有显著差异。(3)2周后治疗效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29/30),对照组为86.2%(21/28),基础治疗组:75.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膝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肢体肿胀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运用简单,方便;尤其对术后肿胀发挥独特的疗效,为治疗膝关节镜术后肢体肿胀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膝骨性关节炎 肢体肿胀 痹证
下载PDF
瘀血痹片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敏 刘美年 +3 位作者 杨凤云 涂宏 杨文龙 梅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31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瘀血痹片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2019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肿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瘀血痹片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2019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肿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瘀血痹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H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后1 d、3 d及5 d的肿胀程度。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活动稳定性及屈曲畸形程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5 d,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退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瘀血痹片治疗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肿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快速减轻肿胀程度,改善疼痛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肿胀 瘀血痹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