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焦理论和内质网应激论述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莹莹 陈正涛 +5 位作者 谢澳妮 周子易 赖俊宇 孙礼强 刘言薇 伍建光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11期89-92,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特征是脂质不断沉积,最终形成状如粥样斑块,可引起血管腔狭窄。内质网应激是一种细胞自适性保护机制。中医认为“三焦壅塞不通,痰瘀阻滞血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可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参与...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特征是脂质不断沉积,最终形成状如粥样斑块,可引起血管腔狭窄。内质网应激是一种细胞自适性保护机制。中医认为“三焦壅塞不通,痰瘀阻滞血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可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基于三焦理论和内质网应激,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三焦理论 内质网应激 中医
下载PDF
基于循证医学之中医内科学PBL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邓鹏 胡丹 +2 位作者 徐驲 唐娜娜 刘中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0期23-25,共3页
为了解决中医内科学学习中被动灌输、缺乏主观能动性、与中医经典古籍脱节等问题,我们将中医的经典古籍知识与西方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是运用西方的... 为了解决中医内科学学习中被动灌输、缺乏主观能动性、与中医经典古籍脱节等问题,我们将中医的经典古籍知识与西方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是运用西方的方法更好地学习中医知识及经典的教学方法,将EBM理念与PBL教学法相结合,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中医内科学教学,具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不可取代的优势,值得在中医内科学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PBL教学 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下调JNK磷酸化抑制PM_(2.5)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7
3
作者 万强 杨玉萍 +3 位作者 杨雪 陈洪涛 万蝉俊 徐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713,共7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PM_(2.5)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PM_(2.5)20,200和400 mg·L^(-1)染毒培养VSMC 24 h,MTT法检测VSMC存活,ELISA法检测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含量,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和...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PM_(2.5)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PM_(2.5)20,200和400 mg·L^(-1)染毒培养VSMC 24 h,MTT法检测VSMC存活,ELISA法检测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含量,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VSMC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蛋白表达。分别加入TMP 20,200和2000 mg·L^(-1)及JNK抑制剂SP600125 10μmol·L^(-1)检测TMP对PM_(2.5)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M_(2.5)200和400 mg·L^(-1)处理组A_(570 nm)显著升高,VCAM-1和ET-1分泌增加,NO分泌降低,p-JNK及FGFR-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M_(2.5)20 mg·L^(-1)处理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与PM_(2.5)200 mg·L^(-1)处理组比较,PM_(2.5)200 mg·L^(-1)+TMP 200和2000 mg·L^(-1)预处理组A_(570 nm)显著降低,VCAM-1及ET-1分泌降低,NO分泌增加,p-JNK和FGFR-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M_(2.5)2 00 mg·L^(-1)+TMP 20 mg·L^(-1)预处理组无显著变化。与PM_(2.5)200 mg·L^(-1)+TMP 2000 mg·L^(-1)预处理组比较,PM_(2.5)200 mg·L^(-1)+TMP 2000 mg·L^(-1)+SP600125 10μmol·L^(-1)抑制剂组可进一步增强TMP对上述指标的影响(P<0.05,P<0.01)。结论 TMP可能通过下调JNK磷酸化,并调节VSMC内FGFR-1蛋白表达及VCAM-1,ET-1和NO含量,抑制PM_(2.5)诱导的VS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川芎嗪 C-JUN氨基端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小檗碱对PM2.5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p38 MAPK通路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万强 杨玉萍 刘中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464-3467,共4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诱导的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称EA.hy926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以及其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并以0(空白对照)、20、...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诱导的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称EA.hy926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以及其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并以0(空白对照)、20、200、400 mg/L孵育EA.hy926细胞24 h,测定细胞存活率、凋亡率、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B淋巴细胞癌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水平。同法测定空白对照组、PM2.5组(200 mg/L PM2.5)、p38 MAPK通路特异性阻滞剂SB203580组(20μmol/L SB203580+200 mg/L PM2.5)和小檗碱低、中、高浓度组(5、10、20μmol/L小檗碱+200 mg/L PM2.5)EA.hy926细胞的上述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200、400 mg/L PM2.5孵育细胞后细胞存活率、SOD活性、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IL-6、TNF-α、MDA含量,LDH活性以及p-p38 MAPK、Bax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效果呈浓度依赖性。与PM2.5组比较,小檗碱中、高浓度组和SB203580组细胞存活率、SOD活性、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IL-6、TNF-α、MDA含量,LDH活性以及p-p38 MAPK、Bax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减轻PM2.5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PM2.5 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下载PDF
定心方减轻嗜铁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万强 陈洪涛 +1 位作者 万蝉俊 杨雪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定心方(DXR)含药血清对嗜铁蛋白(SCN)诱导EA.hy926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EA.hy926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SCN组(SCN 10μmol·L^(-1)),DXR低、中、高剂量组(2.5%、5%、10%DXR含药血清+SCN 10μmol&... 目的探讨定心方(DXR)含药血清对嗜铁蛋白(SCN)诱导EA.hy926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EA.hy926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SCN组(SCN 10μmol·L^(-1)),DXR低、中、高剂量组(2.5%、5%、10%DXR含药血清+SCN 10μmol·L^(-1)),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survivin及磷酸化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N可显著降低EA.hy926细胞存活率,促进EA.hy926细胞凋亡,增加TNF-α、hs-CRP、IL-6及LDH含量,增加caspase-3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并减少survivin蛋白表达(P<0.01)。与SCN组比较,5%及10%DXR含药血清可显著增加EA.hy926细胞存活率,减少EA.hy926细胞凋亡,降低TNF-α、hs-CRP、IL-6及LDH含量,减少caspase-3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并增加survivin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定心方含药血清可通过抑制p38 MAPK磷酸化,减轻SCN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心方含药血清 嗜铁蛋白 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EA.hy926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阴火”理论试析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中医内涵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琦 万强 +1 位作者 刘言薇 刘中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42-2947,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以气虚为基础,火热为重要致病因素,气虚之火即李东垣所说的"阴火"。因此,本研究以慢性低度炎症为切入点,探讨阴火的基本证候要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关系,气虚是动脉粥样硬...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以气虚为基础,火热为重要致病因素,气虚之火即李东垣所说的"阴火"。因此,本研究以慢性低度炎症为切入点,探讨阴火的基本证候要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关系,气虚是动脉粥样硬化低度炎症发生的基础,火热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关键,气虚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火热之邪形成和缠绵难愈的重要基础,甘温除热法可能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途径。并结合自噬相关研究,探讨了气虚之火与自噬功能异常引起的免疫炎症级联反应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对甘温除热法的可能物质靶标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动脉粥样硬化 低度炎症 甘温除热法 自噬
下载PDF
温肾降压方加味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伟 陈洪涛 周卫东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6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温肾降压方加味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高血压于本院就诊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4... 目的探讨温肾降压方加味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高血压于本院就诊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温阳降浊汤加味,1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温肾降压方加味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温肾降压方加味 硝苯地平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活血化瘀涂搽药治疗冠脉介入穿刺并发症临床观察
8
作者 何怀阳 范志清 +1 位作者 容超 赵永法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6期3176-3179,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涂搽药剂外敷治疗冠脉介入穿刺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后伴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涂搽药剂外敷治疗冠脉介入穿刺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后伴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试验组采用活血化瘀涂搽药剂湿敷,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穿刺部位淤青面积变化、穿刺部位肿胀程度、穿刺部位疼痛程度及临床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淤青面积、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涂搽药剂外敷相对于硫酸镁外敷更能有效减少冠脉介入穿刺并发症患者的淤青面积、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 穿刺并发症 活血化瘀 中药外敷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苏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刘妍宏 胡景璇 +2 位作者 范增光 伍建光 袁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研究苏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Herb、Swiss Target Predication、GeneCards及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苏木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AS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苏木-活性成分-交集靶点... 目的研究苏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Herb、Swiss Target Predication、GeneCards及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苏木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AS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苏木-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在STRING在线平台制作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利用David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再通过细胞实验对重要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获得苏木潜在靶点443个,与AS的交集靶点有78个;KEGG分析得到关键通路包括:HIF-1、AGE-RAGE、Notch等信号通路;体外实验表明苏木提取物能够通过下调Notch1/NICD/Hes1信号通路的表达,上调Tregs的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促进IL-10、TGF-β1等抑炎因子的表达、降低IL-6、IL-12等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起到抗AS的作用。结论苏木可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发挥抗AS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苏木 NOTCH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伍建光教授治疗失眠验案三则
10
作者 熊国军 伍建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8期141-144,共4页
伍建光教授论治失眠,病因侧重于痰湿,病位多从肝立足,临床见虚实夹杂之证常以经方合用,谨守病机,屡获佳效。介绍伍建光教授临床3例失眠验案,总结其诊治失眠的经验,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失眠 伍建光 中医治疗
原文传递
从炎症损伤角度探讨雾霾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及中医药干预策略
11
作者 黄浪浪 袁一顺 +2 位作者 万强 刘言薇 刘中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25,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由于雾霾天气频发,大气污染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雾霾是因大气污染而出现的致病因素,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医认为雾霾-炎症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由于雾霾天气频发,大气污染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雾霾是因大气污染而出现的致病因素,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医认为雾霾-炎症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与痰、瘀、毒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相似。故本文从中医理论和炎症损伤的角度,阐述雾霾的概念、致病特点、雾霾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相关性以及中医药干预策略,为临床运用中医药防治雾霾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动脉粥样硬化 PM_(2.5) 炎症损伤 病机 防治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脂质运载蛋白-2表达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万强 陈洪涛 +4 位作者 万蝉俊 徐驲 杨雪 骆始华 刘中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8-1160,I0006,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喂食高脂饲料并随机分为5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丹参酮ⅡA灌胃(7.5,15,30 mg·kg^(-...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喂食高脂饲料并随机分为5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丹参酮ⅡA灌胃(7.5,15,30 mg·kg^(-1)·d^(-1));辛伐他汀组予辛伐他汀5 mg·kg^(-1)·d^(-1)灌胃;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另设10只C57BL/6J小鼠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14周后测小鼠血清LCN-2、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LCN-2蛋白表达。结果:各给药组小鼠血清LCN-2、IL-6、MCP-1及TNF-α水平、主动脉LCN-2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辛伐他汀组、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降低LCN-2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显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运载蛋白-2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大蒜素对PM2.5损伤EA.hy926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万强 杨玉萍 刘中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2-697,共6页
目的探讨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大蒜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分别以20、200、400 mg·L^(-1)染毒EA.hy926细胞24h,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p-ERK1/2、Bax、... 目的探讨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大蒜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分别以20、200、400 mg·L^(-1)染毒EA.hy926细胞24h,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p-ERK1/2、Bax、Bcl-2蛋白水平;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并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分别加入大蒜素(5、20、40 mg·L^(-1))和ERK1/2通路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 20μmol·L^(-1),检测大蒜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后呈剂量依赖性降低EA.hy926细胞存活率,上调p-ERK1/2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促进细胞凋亡,诱导分泌TNF-α及IL-6含量增高,降低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及LDH活性(P<0.05);大蒜素呈剂量依赖性增加EA.hy926细胞的存活率,下调p-ERK1/2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抑制细胞凋亡,降低TNF-α及IL-6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LDH活性(P<0.05)。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减轻PM2.5诱导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保护EA.hy926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大蒜素 ERK1/2信号通路 EA.hy926内皮细胞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损伤
下载PDF
黄连素抑制ERK1/2途径减轻大气细颗粒物对EA.hy926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万强 杨玉萍 刘中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黄连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并分别以0、20、200、400 mg/L染毒EA.hy926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黄连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并分别以0、20、200、400 mg/L染毒EA.hy926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1/2、BAX、BCL-2蛋白表达,ELISA法测IL-6、TNF-α、MDA含量及SOD、LDH活性;分别加入黄连素(10、50、100μmol/L)和ERK1/2通路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 20μmol/L检测黄连素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后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存活率,并上调p-ERK1/2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促进细胞凋亡、诱导分泌IL-6、TNF-α及升高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LDH活性(P<0.05);黄连素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M2.5作用下细胞存活率、下调p-ERK1/2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抑制细胞凋亡、降低IL-6、TNF-α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LDH活性(P<0.05)。结论:黄连素能通过抑制ERK1/2通路,减轻PM2.5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PM2.5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玲 李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47-1848,共2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 Tn)I、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心律失常、降低心率,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保护心肌功能和促进受损心肌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参麦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氧化应激状态 心肌功能
下载PDF
小檗碱减轻幽门螺杆菌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宁南 万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3-2286,2292,共5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p感染GES-1细胞,加入小檗碱(5,10和20μmol/L)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20μmol/L)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p感染GES-1细胞,加入小檗碱(5,10和20μmol/L)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20μmol/L)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8的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x、Bcl-2、p-ERK1/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p可抑制GES-1细胞活力、促进GES-1细胞凋亡、诱导GES-1细胞分泌IL-1β和IL-8、增加LDH活性、增加GES-1细胞内p-ERK1/2及Bax蛋白水平并降低Bcl-2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与Hp感染组比较,中、高剂量小檗碱均可逆转Hp对GES-1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细胞IL-1β及IL-8分泌、LDH活性和GES-1细胞内p-ERK1/2、Bax及Bcl-2蛋白水平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与高剂量小檗碱组比较,PD98059联合小檗碱可进一步逆转Hp对GES-1细胞上述指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抗炎、增加细胞活力和抗凋亡来减轻Hp诱导的GES-1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幽门螺杆菌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人胃黏膜上皮细胞
下载PDF
解毒消痈冲剂对胃溃疡活动期毒热病因要素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伍建光 赖俊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968-397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活动期毒热病因要素的中药干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GU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解毒消痈冲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胃疡胶囊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针对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活动期毒热病因要素的中药干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GU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解毒消痈冲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胃疡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情况、黄苔或黄腻苔、白腻苔消失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除率、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1.31±1.22 vs 4.11±1.42)、(0.91±1.19 vs 3.02±1.11)、(0.92±1.29 vs 3.13±1.06)、(0.50±0.71 vs 1.98±0.91)、(0.42±0.39 vs 1.84±0.69)、(0.62±0.60 vs 1.61±0.80),(2.33±1.30 vs 4.12±1.40)、(1.52±1.38 vs 2.98±1.10)、(1.60±0.88 vs 3.12±1.08)、(1.01±0.69 vs 2.00±0.88)、(0.79±0.80 vs 1.82±0.80)、(0.91±0.79 vs 1.62±0.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1±1.22vs 2.33±1.30)、(0.91±1.19 vs 1.52±1.38)、(0.92±1.29 vs 1.60±0.88)、(0.50±0.71 vs1.01±0.69)、(0.42±0.39 vs 0.79±0.80)、(0.62±0.60 vs 0.91±0.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黄苔或黄腻苔、白腻苔消失率和H.pylori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vs 42.86%)、(65.31%vs3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35%vs 34.69%)、(97.96%vs 7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消痈冲剂能够有效改善GU患者中医症状和舌像,H.pylori根除率高,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活动期GU的优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毒热 解毒消痈冲剂 安胃疡胶囊 干预效果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脂质运载蛋白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强 刘中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脂质运载蛋白2(LCN-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2015年3—5月将HUVEC分为不同浓度组:分别以0、5、10、20μmol/L LCN-2作用HUVE...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脂质运载蛋白2(LCN-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2015年3—5月将HUVEC分为不同浓度组:分别以0、5、10、20μmol/L LCN-2作用HUVEC 48 h;不同作用时间组:分别以10μmol/L LCN-2作用HUVEC0、12、24、48 h;不同药物干预组: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LCN-2组(LCN-2 10μmol/L刺激48 h)、LCN-2+丹参酮ⅡA组(10μmol/L丹参酮ⅡA预处理HUVEC 1 h后再加10μmol/L LCN-2刺激48 h)、LCN-2+PD98059组〔PD98059(终浓度20μmol/L)预处理HUVEC 30 min后再加10μmol/L LCN-2刺激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吸光度(A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UVEC中B淋巴细胞癌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L组和5μmol/L组比较,10μmol/L组、20μmol/L组A值、Bcl-2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IL-6、MCP-1、Bax、p-ERK1/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10μmol/L组比较,20μmol/L组IL-6、MCP-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0h组比较,24 h组MCP-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0 h组和24 h组比较,48 h组、72 h组A值、Bcl-2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IL-6、MCP-1、Bax、p-ERK1/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48 h组比较,72 h组IL-6表达水平升高,Bcl-2、p-ERK1/2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LCN-2组、LCN-2+丹参酮ⅡA组、LCN-2+PD98059组A值、Bcl-2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IL-6、MCP-1、Bax表达水平升高,LCN-2组及LCN-2+丹参酮ⅡA组p-ERK1/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LCN-2组比较,LCN-2+丹参酮ⅡA组、LCN-2+PD98059组A值、Bcl-2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IL-6、MCP-1、Bax、p-ERK1/2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LCN-2+丹参酮ⅡA组比较,LCN-2+PD98059组A值、p-ERK1/2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IL-6、MCP-1、Bcl-2、Bax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通路,减轻LCN-2诱导的HUVEC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脂笼蛋白质类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中勇 陈洪涛 +3 位作者 伍建光 唐娜娜 骆始华 林辉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7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SAP)的疗效。方法将96个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8人,观察组48人,对照组予西药调脂、抗凝、扩血管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敏灸。观察症状积分、心电图、血脂系列、血浆黏度及硝酸甘油用量的改善情...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SAP)的疗效。方法将96个纳入研究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8人,观察组48人,对照组予西药调脂、抗凝、扩血管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敏灸。观察症状积分、心电图、血脂系列、血浆黏度及硝酸甘油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症状积分及血黏度:两组水平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更明显;血脂:两组TC、LDL-C、TG水平均降低,HDL-C升高,观察组疗效更佳,P<0.05;心电图:病理性ST段及T波均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运用热敏灸治疗SAP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症状及各项指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冠心病 心绞痛 胸痹
下载PDF
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婷 曾建斌 +1 位作者 万蝉俊 叶丽琴 《中医药通报》 2016年第5期70-72,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穴位贴敷是基于传统针灸理论基础的中医外治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穴位贴敷治疗心力衰竭的概述,为以后临床治疗心力衰...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穴位贴敷是基于传统针灸理论基础的中医外治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穴位贴敷治疗心力衰竭的概述,为以后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中医外治法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