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探析——以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为例
1
作者 杨同华 黄国清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0年第8期51-52,共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全国高校广泛开设,如何形成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由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存在不同,因此应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体现职业院校的...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全国高校广泛开设,如何形成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由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存在不同,因此应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体现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这样才能让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职业院校得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育技术学 专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TPACK理论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技术能力结构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黄京慧 黄双根 +1 位作者 吴燕 戴晴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9期2650-2655,共6页
知识学习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核心需求之一,是实现知识共享共创的价值追求,也是TPACK理论中学科教学知识(CK)的核心要求。数字赋能时代的到来,机械的知识教学已无法满足硕士群体的认知需求,提升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的重... 知识学习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核心需求之一,是实现知识共享共创的价值追求,也是TPACK理论中学科教学知识(CK)的核心要求。数字赋能时代的到来,机械的知识教学已无法满足硕士群体的认知需求,提升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融合数字化资源突破现有教学困境。文章基于TPACK理论,通过阐述其技术、内容、教学法三个核心元素多元互动的内涵,结合现行条件下全日制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法,以期能够提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技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教育技术能力
下载PDF
双高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的发展困境与路径——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3
作者 赵芳芳 丁菲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4期58-62,93,共6页
双高计划将扶持一大批优秀高职院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壮大,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列入国家“双高计划”的涉农类职业院校,文章以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学生就业情况、教育经费状况及国际化办学的发展... 双高计划将扶持一大批优秀高职院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壮大,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列入国家“双高计划”的涉农类职业院校,文章以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学生就业情况、教育经费状况及国际化办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学院应通过设置新兴涉农专业、强化“双师”队伍培训、激发学生“双创”活力、多主体筹措办学经费、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等措施来克服发展困境,以其实践经验发挥模范示范作用,促进涉农高职学校建设逐渐进入改革深水区,探索助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涉农类高职院校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职业院校办学的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圣兰 陶杨 朱景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88,共6页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具有历史必然性,它是在国际教育改革大气候之影响、国内教育新模式大探索之趋势、江西地方特色大需求之必然等内外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而催生的。它通过22年的办学探索,创造出管理分级化多元化、学制层次化多样...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具有历史必然性,它是在国际教育改革大气候之影响、国内教育新模式大探索之趋势、江西地方特色大需求之必然等内外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而催生的。它通过22年的办学探索,创造出管理分级化多元化、学制层次化多样化、教学生产化活动化、招生分配个性化等特色,从本质层面体现了对教劳矛盾的消解。但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竟是特殊年代的一场特殊教育实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突出"红"的人的全面发展观、重技能下的理论"不在场"、有始无终的半工半读等探索性失误,值得当前教育改革者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创办原因 办学特色 历史反思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中的教劳结合理论与实践——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例
5
作者 刘圣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78-81,共4页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理解与实践,主要表现为:将人的需要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出发点;将人性化管理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标。这些宝...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理解与实践,主要表现为:将人的需要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出发点;将人性化管理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标。这些宝贵经验在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创造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渠道等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现状研究--以江西省M地方农业高校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晓惠 汪振国 卜琰婷 《南方农机》 2023年第3期103-106,110,共5页
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起步较晚,在乡村人才培养服务以及以科技特派员作为载体的科技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问题。但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所趋,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培养服务的中坚力量,是科技服务的主力军。课题组以江西... 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起步较晚,在乡村人才培养服务以及以科技特派员作为载体的科技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问题。但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所趋,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培养服务的中坚力量,是科技服务的主力军。课题组以江西省M地方农业高校为例,调查分析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服务和科技服务两方面的现状和不足,根据已有经验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深化涉农高校对自身责任与义务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涉农高校 服务
下载PDF
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农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7
作者 任书凝 张继河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农业高校教师是提升农业现代化高等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高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举措。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从实践体会、反思体验、成长总结、支持保障四个方面构建... 农业高校教师是提升农业现代化高等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高校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举措。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从实践体会、反思体验、成长总结、支持保障四个方面构建,“实践—反思”取向的农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旨在促进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经常性的实践性反思,做一名反思性实践者,为促进农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农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实践反思取向 反思性实践者
下载PDF
高职“生利主义”与“工匠精神”教育理念融合路径探究--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
8
作者 胡莎 刘志兵 徐梅珍 《职教通讯》 2017年第34期62-67,共6页
新"义利观"思想下,工匠精神的回归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因此,结合当下高职院校的现状,将"工匠精神"与"生利主义"进行融合来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切合实际的培养理念。社会、高校及学生个人要转变认知,树立... 新"义利观"思想下,工匠精神的回归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因此,结合当下高职院校的现状,将"工匠精神"与"生利主义"进行融合来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切合实际的培养理念。社会、高校及学生个人要转变认知,树立"工匠精神"与"生利主义"融合的理念;高职院校应提升学生技能,建立"工匠精神"与"生利主义"融合的教学模式;高校需加强校园建设及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工匠精神"与"生利主义"融合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利主义 工匠精神 融合路径
下载PDF
职业教育视角下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与反思——以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为例
9
作者 熊肖雯 郑燕平 《科教文汇》 2015年第32期81-83,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应从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的"合作教育"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办学特色中吸取经验,并致力于挖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应从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的"合作教育"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办学特色中吸取经验,并致力于挖掘适用于中国本土的职教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行为引导教学法已成为当下职业院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实施与启发,望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实施 反思
下载PDF
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华 陈飞平 李红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77,共2页
通过对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了目前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运行现状: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动机基本与国家倡导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初衷相一致;由于清楚地意识到工学结合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参与工... 通过对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了目前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运行现状: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动机基本与国家倡导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初衷相一致;由于清楚地意识到工学结合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热情高涨;由于种种原因,工学结合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工学结合的开展的广泛性仍不够等。文章还提出了江西省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工学结合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国清 宋心果 邱波 《南方农村》 2010年第1期90-94,共5页
农业大学是农业科技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社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总结这些典型模式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促进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具有重... 农业大学是农业科技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社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总结这些典型模式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促进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 模式 分析
下载PDF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动因的再考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圣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4,共6页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基础。当时国际教育思想转向和国际教育实践改革浪潮的影响,国内以半工半读教育方式改革力图解决教育领域教劳分离等现实问题的探索,以及改变江西经济文化落后的迫切需求都是江西共...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基础。当时国际教育思想转向和国际教育实践改革浪潮的影响,国内以半工半读教育方式改革力图解决教育领域教劳分离等现实问题的探索,以及改变江西经济文化落后的迫切需求都是江西共大创办的重要因素。江西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建和教育改革人才的推动则为创办江西共大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办学动因 再考察
下载PDF
江西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应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华 陈飞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分析了江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现状,以及江西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基础,得出江西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应用对策。
关键词 江西 农业科技推广 现状 人才应用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特色农业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江西省新干县三湖镇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琦 彭真 邓宇翔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3期23-23,12,共2页
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野出发,通过对三湖镇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特色农业旅游 SWOT分析 乡村旅游
下载PDF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模式的辩证反思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圣兰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5年第1期34-37 51,51,共5页
辩证地反思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模式可以发现:江西共大人才培养模式特别重视理论与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同时又存在满足客观现实的需要与充满主观意愿的选择之间的矛盾;江西共大办学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既体现了立足农村... 辩证地反思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模式可以发现:江西共大人才培养模式特别重视理论与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同时又存在满足客观现实的需要与充满主观意愿的选择之间的矛盾;江西共大办学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既体现了立足农村、因地制宜的学科设置原则,也暴露出曾经有过贪多求全的弊端;江西共大的体制模式,特别是其中依靠国家行政命令、上级领导支持和政治热情的运行机制,解决了共大的许多困难,也制约了共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办学模式 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艺术教育中民间艺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江西高校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波 陈丽霞 赵雷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9期139-140,共2页
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的前沿阵地,是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开发、引用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将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全面融入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既可使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发扬,又能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提高大... 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的前沿阵地,是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开发、引用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将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全面融入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既可使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发扬,又能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为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艺术教育 民间艺术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劳结合的管理特色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圣兰 袁环环 潘安仙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4,共4页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教劳结合上创造总结出一套颇有个性的管理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不可忽视的教劳结合探索实践。本文从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招生分配管理这四个方面剖析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劳结合的管理特色:独...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教劳结合上创造总结出一套颇有个性的管理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不可忽视的教劳结合探索实践。本文从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招生分配管理这四个方面剖析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劳结合的管理特色:独辟蹊径的行政管理、个性突出的教学管理、多元化的师资管理、面向基层“社来社去”的招生分配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教劳结合 管理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障碍与对策研究
18
作者 李华 黄双根 陈飞平 《农业网络信息》 2008年第12期52-54,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江西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了江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提高江西农业信息化程度的对策。
关键词 江西 农业信息化 现状 障碍 对策
下载PDF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以江西某高校在校本科生为例
19
作者 曾素芳 张继河 《文教资料》 2016年第20期75-78,共4页
本文以江西某高校在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围绕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着重考察了在校大学生的政治观、就业观、集体观、时间观、金钱观、婚恋观、公德观、公益观和环保观等价值观。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总体较为健康... 本文以江西某高校在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围绕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着重考察了在校大学生的政治观、就业观、集体观、时间观、金钱观、婚恋观、公德观、公益观和环保观等价值观。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总体较为健康,体现出了一些典型性规律,为高校管理者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价值观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的辩证反思
20
作者 刘圣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11期99-103,共5页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处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矛盾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认识视域与实践理路。但是,其办学模式毕竟是一个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烙印的"矛盾体"。它致力于促进教劳结合,却又出...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处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矛盾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认识视域与实践理路。但是,其办学模式毕竟是一个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烙印的"矛盾体"。它致力于促进教劳结合,却又出现教劳分离;它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却又坚持政治挂帅;它希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却忽视了当时的生产力实际;它在重技能的同时,却又付出了轻理论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办学经验 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