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硬蜱叮咬105kDa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中肠组织化学变化的动态观察
1
作者 童华章 刘志刚 +1 位作者 朱清仙 叶炳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观察中华硬蜱叮咬 10 5kDa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 ,其中肠组织化学变化。方法 采用茚三酮法、PAS法、Feulgen法及图像分析仪 ,对中华硬蜱叮咬不同免疫力宿主后中肠蛋白质、糖原及多糖定位和分布以及DNA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 目的 观察中华硬蜱叮咬 10 5kDa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 ,其中肠组织化学变化。方法 采用茚三酮法、PAS法、Feulgen法及图像分析仪 ,对中华硬蜱叮咬不同免疫力宿主后中肠蛋白质、糖原及多糖定位和分布以及DNA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中华硬蜱叮咬 10 5kDa纯化抗原组宿主后 ,中肠上皮细胞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但糖原及多糖含量与初次叮咬或佐剂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 ;随着叮咬时间的延长 ,纯化抗原组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以 2~ 4倍体为主。结论  10 5kDa纯化抗原组诱导的抗蜱免疫作用可干扰中肠消化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硬蜱 免疫接种 DNA 组织化学 肠组织 化学变化
下载PDF
体液免疫抗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傅颖媛 莫冰 +2 位作者 曾小平 况南珍 张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60,共4页
探讨抗白念珠菌IgY及其免疫血清对多种动物模型感染白念珠菌的保护作用。制备烧伤继发感染白念珠菌大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多种动物感染模型 ,分别应用抗白念珠菌IgY、鼠免疫血清和生理盐水对照 ,观察比较各自的... 探讨抗白念珠菌IgY及其免疫血清对多种动物模型感染白念珠菌的保护作用。制备烧伤继发感染白念珠菌大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多种动物感染模型 ,分别应用抗白念珠菌IgY、鼠免疫血清和生理盐水对照 ,观察比较各自的作用。抗白念珠菌IgY对烧伤继发感染白念珠菌大鼠及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鼠免疫血清则对阻止远程靶器官的白念珠菌扩散有较好的作用。体液免疫成份抗白念珠菌IgY及其免疫血清对烧伤继发感染白念珠菌大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小鼠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免疫 抗白念珠菌感染 烧伤继发感染
下载PDF
稀土暴露对人体免疫分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罗佛全 刘志刚 +2 位作者 王华 赵为禄 刘玉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稀土元素 免疫分子生物学 稀土暴露 人体免疫
下载PDF
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静 傅颖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07-1208,共2页
目的探讨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MTT比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4~8g/(kg·d)金边瑞香能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1~... 目的探讨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MTT比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4~8g/(kg·d)金边瑞香能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1~16g/(kg·d)金边瑞香能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结论金边瑞香对小鼠的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瑞香 小鼠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中药材
下载PDF
稀土暴露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佛全 赵为禄 +1 位作者 吴菊梅 刘志刚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稀土暴露对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 质谱法对 10 2例稀土暴露区居民和 5 8例对照区居民 (均为成人 )血稀土含量进行测定 ,并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对研究对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进... 目的 探讨稀土暴露对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 质谱法对 10 2例稀土暴露区居民和 5 8例对照区居民 (均为成人 )血稀土含量进行测定 ,并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对研究对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进行测定。结果 稀土暴露组血稀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稀土暴露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发生明显变化 (P <0 .0 5或P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稀土总含量是导致上述免疫学指标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 稀土暴露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暴露 免疫
下载PDF
抗白念珠菌卵黄免疫球蛋白对白念珠菌生长及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平 谢水祥 +1 位作者 傅颖媛 况南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14-815,共2页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抗白念珠菌卵黄免疫球蛋白 黏附
下载PDF
金边瑞香浸膏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徐静 傅颖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3期103-10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灌服具有抗炎症、抑菌、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衰老等作用的中药金边瑞香后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不同剂量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3/2004-06在江西...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灌服具有抗炎症、抑菌、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衰老等作用的中药金边瑞香后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不同剂量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3/2004-06在江西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完成。选用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2,4,8,16g/(kg·d)金边瑞香浸膏实验组共6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0.02mL/g相应不同剂量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14d。每鼠腹腔注射10mL/L鸡红细胞悬液1mL,1h后麻醉下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腹腔洗液0.5mL滴片,37℃温育30min,甲醇固定,瑞氏染液染色。计数1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和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取胸腺和脾脏称重,并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对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对比各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刺激指数、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gG、IgM、IgA的含量,分析不同剂量金边瑞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结果:纳入小鼠60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60只,无脱失值。①金边瑞香1,2,4,8,16g/(kg·d)剂量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IgG,IgM,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F=1.217,0.840,1.085,1.156,0.363,P>0.05)。②金边瑞香4,8g/(kg·d)剂量组T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55±0.19,1.48±0.09,1.22±0.06,F=6.674,P<0.01)。③金边瑞香4,8g/(kg·d)剂量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及1,2,16g/(kg·d)剂量组犤(29.13±14.03)%,(40.68±9.70)%,(12.72±2.61)%,(15.37±4.36)%,(15.18±4.22)%,(20.66±7.19)%,F=14.344,P<0.01;1.62±0.24,1.69±0.18,1.35±0.18,1.38±0.19,1.29±0.14,1.43±0.13,F=6.511,P<0.01犦。结论:金边瑞香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1,2,4,8,16g/(kg·d)剂量金边瑞香浸膏对小鼠的非特异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8g/(kg·d)剂量金边瑞香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 生理学 植物药/药理学 应激/免疫学 吞噬细胞/药物作用 免疫 细胞
下载PDF
热性惊厥患儿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小平 傅颖媛 +3 位作者 杨慧 邹峥 陈遂 徐淑娟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T 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对72 例热性惊厥患儿及35 例健康儿童应用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 —Td R) 掺入法作T 细胞增殖实验,用酵母花环实验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T 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对72 例热性惊厥患儿及35 例健康儿童应用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 —Td R) 掺入法作T 细胞增殖实验,用酵母花环实验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T 细胞增殖反应水平明显降低,以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尤为明显,CPM 和SI 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01) ; 热性惊厥患儿红细胞C3b 受体花形成率( RBC -C3bRR) 明显较健康组为低( P< 0 .05) ,但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 RBC—ICR) 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提示热性惊厥患儿在惊厥发作时存在T 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热惊厥 T细胞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IL-18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开森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生物制剂 生物学功能 慢性炎症性疾病 巨噬细胞 树突细胞
下载PDF
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10
作者 黄孝天 傅颖媛 +2 位作者 莫冰 况南珍 余克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3,F002,共4页
目的 :纯化和鉴定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方法 :用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 ,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鉴定抗原性。结果 :获得的两种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达到电泳纯 :p38蛋白和 p2 8蛋白。经SDS PAGE测定其分子量分别... 目的 :纯化和鉴定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方法 :用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 ,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鉴定抗原性。结果 :获得的两种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达到电泳纯 :p38蛋白和 p2 8蛋白。经SDS PAGE测定其分子量分别为 38.1 kDa和 2 8.1 kDa ,Lowry法测定其含量分别为 0 .5 82mg/ml和 1.34 5mg/ml。酶联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显示p38和 p2 8都能和小鼠抗白念珠菌血清反应。结论 :初步证实 p38和p2 8为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 ,初步建立了分离纯化白念珠菌免疫显性抗原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免疫显性抗原 纯化 鉴定 凝胶过滤法 酶联免疫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复发性口疮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11
作者 杨慧 傅颖媛 +3 位作者 曾小平 刘宁 曹军 宗娟娟 《江西医学检验》 2001年第4期209-210,212,共3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疮(RAU)患者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方法 对门诊确诊的复发性口疮患者98例及健康成人对照31例,采用微量全血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疮(RAU)患者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方法 对门诊确诊的复发性口疮患者98例及健康成人对照31例,采用微量全血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含量。 结果 复发性口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较健康成人有显著降低(刺激指数(SI) P<0.001);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较健康成人均无明显差异;患者血清中C3含量较健康成人无明显差异,而C4(P<0.01)及IgG(P<0.001)、IgM (P<0.01)、IgA (P<0.05)含量则明显升高。 结论 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清中C4含量明显增加,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升高,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提示复发性口疮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免疫功能 RAU T淋巴细胞 C4
下载PDF
宿主被中华硬蜱叮咬后局部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
12
作者 朱清仙 刘志刚 +1 位作者 熊国强 吴绮明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4,F004,共5页
用光镜、电镜和体视学方法观察和分析经不同抗原免疫接种兔被蜱叮咬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以了解局部组织的反应性。结果表明佐剂对照组、纯化抗原组和唾液腺抗原组兔被叮咬后均出现炎症变化,佐剂对照组和纯化抗原组反应较轻,唾液腺抗原... 用光镜、电镜和体视学方法观察和分析经不同抗原免疫接种兔被蜱叮咬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以了解局部组织的反应性。结果表明佐剂对照组、纯化抗原组和唾液腺抗原组兔被叮咬后均出现炎症变化,佐剂对照组和纯化抗原组反应较轻,唾液腺抗原组反应较重;佐剂对照组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接种组主要为嗜碱性细胞浸润,并可见脱颗粒现象。局部组织细胞数密度纯化抗原组显著低于唾液腺抗原组,提示纯化抗原接种既可诱导宿主产生较强的获得性免疫力,局部反应又较轻,是抗蜱疫苗主要候选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硬蜱 超微结构 特异性抗原 免疫接种 体视学 皮肤炎症
下载PDF
中华硬蜱叮咬105kD纯化抗原免疫接种宿主后其吸血、生殖能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童华章 刘志刚 叶炳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 观察中华硬蜱叮咬免疫接种宿主后的吸血、生殖能力变化。方法 选用中华硬蜱 10 5kD柱层析纯化抗原对新西兰兔进行常规免疫接种 (3次 )后 ,用中华硬蜱成虫感染 (叮咬 )新西兰兔 ,分别观察空白对照组、佐剂对照组、10 5kD纯化抗原... 目的 观察中华硬蜱叮咬免疫接种宿主后的吸血、生殖能力变化。方法 选用中华硬蜱 10 5kD柱层析纯化抗原对新西兰兔进行常规免疫接种 (3次 )后 ,用中华硬蜱成虫感染 (叮咬 )新西兰兔 ,分别观察空白对照组、佐剂对照组、10 5kD纯化抗原组中华硬蜱雌性成虫的吸血、生殖情况。结果 中华硬蜱 10 5kD纯化抗原可诱导新西兰兔产生显著的抗蜱免疫力 ,使其吸血、生殖能力显著降低 ,其中吸血量较空白叮咬对照组分别下降 6 7 9%、6 5 9% ,产卵量分别下降 74 6 %、73 7% ,并且中华硬蜱吸血时间延长 ,产卵量指数降低。而中华硬蜱叮咬佐剂免疫接种组兔后 ,其吸血、生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华硬蜱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硬蜱 105kD纯化抗原 免疫接种 生殖能力 动物实验 吸血能力
下载PDF
蛔虫变应原诱发豚鼠哮喘后血液流变学及组织胺动态变化
14
作者 卢瑜 刘志刚 +3 位作者 林雪怡 方勇 宋屿娜 李青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 :为了观察蛔虫变应原致喘豚鼠动物模型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外周血组织胺的动态变化 ,丰富变应原激发动物哮喘的基础理论。方法 :把实验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和阳性激发组。用蛔虫变应原激发致喘豚鼠后 ,观察各实验组... 目的 :为了观察蛔虫变应原致喘豚鼠动物模型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外周血组织胺的动态变化 ,丰富变应原激发动物哮喘的基础理论。方法 :把实验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和阳性激发组。用蛔虫变应原激发致喘豚鼠后 ,观察各实验组在激发哮喘后 1h、 2 4h和 72h的血液流变学和组织胺的动态变化。结果 :由蛔虫变应原引起的过敏性哮喘豚鼠动物模型 ,其血液流变性出现异常 ,阳性激发组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变率还原粘度和组织胺水平均较阴性对照组、佐剂对照组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而红细胞压积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表明用蛔虫变应原致喘豚鼠后 ,能诱发速发型变态反应 ,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并释放出组织胺。与此同时血液出现高粘滞状态 ,进一步加剧气道局部的缺血、缺氧及炎性反应 ,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肺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蛔虫 变应原 哮喘 血液流变学 组织胺
下载PDF
屋尘螨变应原Der p 1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纯化及特性鉴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志刚 杨慧 +3 位作者 付颖媛 高波 朱健琦 吉坤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建立屋尘螨主要变应原Derp1蛋白原核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获得理想的表达产物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大量诱导表达含pET24a-Derp1质粒的BL21工程菌,表达产物以重组蛋白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经洗涤与溶解后,使用结合6组氨酸的镍柱... 目的建立屋尘螨主要变应原Derp1蛋白原核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获得理想的表达产物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大量诱导表达含pET24a-Derp1质粒的BL21工程菌,表达产物以重组蛋白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经洗涤与溶解后,使用结合6组氨酸的镍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蛋白质,用稀释复性方法进行重组蛋白的复性,再用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阳性血清经Dot-ELISA方法分析Derp1纯化蛋白的抗原活性。结果分步洗涤可有效去除重组蛋白包涵体沉淀中混杂的多数杂蛋白成分,亲和层析分离可获得高纯度重组变应原Derp1蛋白。Dot-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经复性并纯化的Derp1蛋白呈强阳性反应,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64,而重组蛋白与正常人血清呈阴性反应。结论纯化后的融合蛋白Derp1具有较高的纯度及较强的免疫活性,可望作为有效的屋尘螨变应原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 变应原 Der P 1 融合蛋白 复性 纯化
下载PDF
IgY联合乳酸杆菌防治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平 马廉兰 +1 位作者 谢水祥 傅颖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抗白色念珠菌IgY和乳酸杆菌的体内外生物学效应,探讨将二者复合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分离人阴道上皮细胞,用抗白色念珠菌IgY和乳酸杆菌对阴道上皮细胞预处理后进行白色念珠菌黏附抑制试验;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 目的:观察特异性抗白色念珠菌IgY和乳酸杆菌的体内外生物学效应,探讨将二者复合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分离人阴道上皮细胞,用抗白色念珠菌IgY和乳酸杆菌对阴道上皮细胞预处理后进行白色念珠菌黏附抑制试验;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通过阴道局部给抗白色念珠菌IgY和乳酸杆菌来观察其疗效。结果:抗白色念珠菌IgY和乳酸杆菌均能抑制白色念珠菌黏附阴道上皮细胞,并能减少白色念珠菌在小鼠阴道内的定植和减轻小鼠阴道局部的炎症反应。结论:特异性抗白色念珠菌IgY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生物学效应且优于单独使用乳酸杆菌,二者复合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药物疗法 乳酸杆菌/治疗应用 @抗白色念珠菌IgY 抗白色念珠菌IgY 白色念珠菌感染 阴道上皮细胞 乳酸杆菌 实验研 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美洲大蠊主要变应原Cr-PI基因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志刚 黄炯烈 +2 位作者 杨慧 周珍文 李金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索研制美洲大蠊重组变应原疫苗的新途径 ,对美洲大蠊主要变应原Cr PI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 选用从本室构建的美洲大蠊若虫cDNA文库中筛选到的 5个阳性克隆 ,在测序的基础上 ,通过互联网进入NCBI主页 ,采用Blastn程序 ... 目的 探索研制美洲大蠊重组变应原疫苗的新途径 ,对美洲大蠊主要变应原Cr PI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 选用从本室构建的美洲大蠊若虫cDNA文库中筛选到的 5个阳性克隆 ,在测序的基础上 ,通过互联网进入NCBI主页 ,采用Blastn程序 ,将测得的美洲大蠊主要变应原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所筛选到的美洲大蠊若虫 5个新基因中 ,一个为核糖体蛋白基因 (AF 31 4 962 ) ,一个为美洲大蠊主要变应原Cr PI基因 (AF31 4 963) ,且中国大陆美洲大蠊主要变应原Cr PI基因序列与不同地理分布的美洲大蠊Cr PI基因序列有一定差异。结论 不同地理区域的美洲大蠊同一种变应原其基因序列有一定差异 ,编码的氨基酸亦不相同。本研究提示在临床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脱敏治疗中 ,为了提高其诊断的特异性和治疗疗效 ,应尽可能使用具有我国区域特色 (即本地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I基因 美洲大蠊若虫 变应原 序列测定 同源性分析 重组变应原疫苗 变态反应疾病
下载PDF
美洲大蠊若虫变应原的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志刚 黄炯烈 +2 位作者 周珍文 李金生 杨慧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对美洲大蠊若虫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 ,分离和鉴定美洲大蠊若虫特异性重组变应原克隆 ,并测定其基因序列 ,从而为美洲大蠊若虫重组变应原疫苗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对美洲大蠊若虫过敏的变态反应疾病患者 ... 目的 对美洲大蠊若虫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 ,分离和鉴定美洲大蠊若虫特异性重组变应原克隆 ,并测定其基因序列 ,从而为美洲大蠊若虫重组变应原疫苗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对美洲大蠊若虫过敏的变态反应疾病患者 (如哮喘、过敏性鼻炎 )阳性血清 ,对美洲大蠊若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使用按照重组载体入ExCellNotI/EcoRI/CIP臂插入位点邻近区域的上、下游碱基序列设计的引物 ,扩增阳性噬菌斑中插入的cDNA片段。并对cDNA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经用阳性血清对 2 3× 10 4 噬菌体斑的免疫学筛选 ,获得了 5个阳性克隆 ,PCR直接序列分析表明这 5个阳性克隆均为美洲大蠊若虫变应原未知基因克隆。结论 该研究发现了美洲大蠊若虫变应原新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若虫 重组变应原 CDNA文库 免疫学筛选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抗白色念珠菌IgY的稳定性及体内抗感染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小平 傅颖媛 况南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观察抗白色念珠菌IgY的稳定性及体内抗感染活性.方法水稀释法从免疫鸡卵黄提取抗白色念珠菌Ig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测定其抗体效价,并观察其对热、酸碱度、胰蛋白酶及冻存时间的稳定性和对小鼠腹腔感染白色... 目的观察抗白色念珠菌IgY的稳定性及体内抗感染活性.方法水稀释法从免疫鸡卵黄提取抗白色念珠菌Ig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测定其抗体效价,并观察其对热、酸碱度、胰蛋白酶及冻存时间的稳定性和对小鼠腹腔感染白色念珠菌的保护效果.结果水稀释法提取的抗白色念珠菌IgY效价为1:5 120;IgY在25~70℃处理15 min,pH3.0~11.0、37℃处理2 h,或普通冰箱冻存6年效价改变不明显;在37℃下与胰蛋白酶作用2 h效价仍保持50%.IgY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感染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1).结论抗白色念珠菌IgY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好的体内抗感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IGY 免疫活性
下载PDF
瑞香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静 傅颖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药理作用 瑞香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祖师麻甲素 植物化学 羟基香豆素 药学研究 有效成分 抗炎镇痛 人工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