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代谢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毕建丰 李志军 +1 位作者 包海鹰 杨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代谢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大豆品种,为蝙蝠蛾拟青霉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首先对15个不同大豆品种培养基的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生物量、菌... 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代谢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大豆品种,为蝙蝠蛾拟青霉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首先对15个不同大豆品种培养基的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腺苷含量及腺苷总量进行测定。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的代谢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不同品种大豆豆饼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对应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腺苷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9号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腺苷含量最高为(1089.35±25.51)mg/kg,5号的最低为(60.68±9.56)mg/kg,5号、9号和10号培养的菌丝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代谢组学研究表明,5号、9号和10号菌丝体代谢成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9号菌丝体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水苏糖、半乳糖等糖类,以及三羧酸循环产物2-氧代丁酸、柠檬酸等代谢物相对含量显著高于5号和10号菌丝体。KEGG富集分析表明,9号培养基通过促进天冬氨酸及谷氨酸代谢通路,可增加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进而增加腺苷含量。培养基中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腺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9号大豆培养基培养菌丝体的腺苷含量最高。本研究为筛选培养蝙蝠蛾拟青霉最佳大豆培养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培养基 蝙蝠蛾拟青霉 生物量 腺苷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江西吴茱萸类药材资源分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熊红红 《江西化工》 2013年第4期277-280,共4页
通过对江西吴茱萸属野生及各种栽培药用资源进行本草考证、药用资源种类与分布、原植物分类、鉴定药材种植生产状况与商品药材市场调查,以便为江西吴茱萸属药用资源的研究利用、生产经营及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江西吴茱萸属考证 资源生产状况 商品调查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前后发酵虫草菌粉(Cs-4)中脂肪酸类成分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诸敏 杨明 +4 位作者 吕尚 金浩鑫 吴柳瑾 饶毅 魏惠珍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60)Co-γ射线辐照前后发酵虫草菌粉(Cs-4)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的方法,并对5种脂肪酸类成分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30 m×0.53 mm×0.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60)Co-γ射线辐照前后发酵虫草菌粉(Cs-4)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的方法,并对5种脂肪酸类成分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30 m×0.53 mm×0.25μm),程序升温,检测器为氢离子火焰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80℃,进样口温度为270℃,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0.5 mL/min,进样量为1μL,进样分流比为10∶1。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考察^(60)Co-γ射线辐照前后发酵虫草菌粉中脂肪酸类成分的稳定性。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5种脂肪酸类成分在59.68~477.44,23.58~188.61,91.40~594.10,158.72~1587.20,27.97~279.7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7%~100.77%,RSD≤3.00%。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5种脂肪酸类成分均较稳定,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所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前后发酵虫草菌粉中5种脂肪酸类成分在不同条件存放后未有明显变化,为发酵虫草菌粉辐照灭菌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虫草菌粉 脂肪酸类成分 ^(60)Co-γ射线辐照 灭菌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复方柳菊片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周容 左代英 杨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3期102-11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复方柳菊片抗肺结核的活性成分、靶点,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收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ADME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类药性五规则作为活性化...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复方柳菊片抗肺结核的活性成分、靶点,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收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ADME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类药性五规则作为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条件,借助TCMSP、Swiss Target Predition数据库得到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借助OMIM、Gene 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得到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出化合物与疾病共有靶点。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可视化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应用DAVID生物学信息资源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及Vina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半柔性分子对接。结果:预测筛选出复方柳菊片抗肺结核22个活性成分、126个作用靶点,PPI网络提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IL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3、白细胞介素-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可能是复方柳菊片抗肺结核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细胞间质、细胞表面、细胞质膜、胞质等,通过调控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在基因表达正向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药物反应、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复方柳菊片靶点主要富集在疾病信号通路(hsa05161:乙型肝炎、hsa05160:丙型肝炎、hsa05152:肺结核)、信号转导信号通路(hsa01521: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hsa04151:PI3K-Akt信号通路、hsa04066:HIF-1信号通路)、免疫信号通路(hsa04668:TNF信号通路、hsa04625: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hsa04659:Th17细胞分化、hsa04620: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均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其中luteolin、quercetin、kaempferol与AKT1具有强烈的结合活性。结论:复方柳菊片抗肺结核具有多靶点、多成分的特点。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复方柳菊片有效成分可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通过调控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发挥抗肺结核作用,同时也提示复方柳菊片在抗结核的同时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解释了复方柳菊片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开展其抗菌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柳菊片 活性成分 网络药理学 抗肺结核作用 靶点
下载PDF
关于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的相关探讨
5
作者 尹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0192-0195,共4页
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利用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及代谢过程合成一定产物,最后进行分离提纯,作为生物制药工程中的一项核心技术,目前已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结合已有研究理论成果和自身实际经验,概述了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的特点,探讨... 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利用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及代谢过程合成一定产物,最后进行分离提纯,作为生物制药工程中的一项核心技术,目前已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结合已有研究理论成果和自身实际经验,概述了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的特点,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流程及实施方法,最后提及了基于微生物技术的微生物定向改造和微生物发酵代谢控制技术的应用。希望能为制药工程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 微生物 发酵制药技术
下载PDF
生物素与氨基酸对林可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啸 储炬 +3 位作者 张嗣良 杭海峰 庄英萍 葛友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在合成培养基中利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林可霉素。当向培养基中加入生物素和氨基酸时,林可霉素的产量受到很大影响。本研究中首先采用两水平因子设计法筛选出6个显著影响因子,即生物素、谷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酪氨酸;然后采... 在合成培养基中利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林可霉素。当向培养基中加入生物素和氨基酸时,林可霉素的产量受到很大影响。本研究中首先采用两水平因子设计法筛选出6个显著影响因子,即生物素、谷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酪氨酸;然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得到上述6因子的优化含量分别为30μg/L、100.5、83、29、117.5和58.5mg/L;最后在摇瓶中进行验证实验,优化条件下发酵液的生物效价为2116μg/ml;对照样品I(培养基中无生物素和氨基酸)和II(培养基中按原配方加入6个显著影响因子)的生物效价分别为893和1481μg/ml,与样品I和II比较,生物效价分别提高136.62%和4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 林可霉素 发酵 生物合成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林可霉素发酵过程代谢特性与pH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啸 储炬 +1 位作者 张嗣良 葛友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5-218,230,共5页
本文采用FUS-50L(A)罐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研究发现,在发酵初期(0~24h)和前期(24~40h),通过严格控制硫酸铵和葡萄糖的补入时机和补入速率,可使林可链霉菌保持较高较稳定的生理活性,并实现菌体由初级代谢向次级代谢的过渡。在发酵中期(4... 本文采用FUS-50L(A)罐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研究发现,在发酵初期(0~24h)和前期(24~40h),通过严格控制硫酸铵和葡萄糖的补入时机和补入速率,可使林可链霉菌保持较高较稳定的生理活性,并实现菌体由初级代谢向次级代谢的过渡。在发酵中期(40~140h)和后期(140h~发酵终点),当pH和湿菌体浓度(PMV)分别在6.9和54%左右,硫酸铵和葡萄糖的平均添加速率分别为0.08和0.5g/(L·h)左右时,每24h林可霉素的产量可增加1100μg/ml左右。在分批补料发酵生产中,将pH控制在6.6~6.9的范围内,林可霉素可达到较高的发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 林可霉素 发酵 PH 调控
下载PDF
林可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后期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啸 杭海峰 +3 位作者 储炬 张嗣良 庄英萍 葛友群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3,共7页
在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采用FUS-50L多参数全自动发酵罐,通过在线参数、离线参数等的关联分析,发现中后期的调控非常关键。从80h开始补入适量的玉米浆和碳酸钙,可增加三羧酸循环的通量,强化菌体的维持代谢和次级代谢,1... 在用林可链霉菌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采用FUS-50L多参数全自动发酵罐,通过在线参数、离线参数等的关联分析,发现中后期的调控非常关键。从80h开始补入适量的玉米浆和碳酸钙,可增加三羧酸循环的通量,强化菌体的维持代谢和次级代谢,184h时,发酵液的生物效价由4792μg/mL(原工艺)增加到7543μg/mL(优化工艺);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将50L罐的优化实验结果应用到60t生产罐实验,184h时,发酵液的生物效价由4536μg/mL(原工艺)增加到6582μg/mL(优化工艺)。有效解决了生产后期生物效价增幅很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 林可霉素 补料分批发酵 生物合成 调节与控制 多尺度优化
下载PDF
不同白芍炮制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测定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熊贤兵 关媛媛 +1 位作者 张凌 李刚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7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测定不同白芍炮制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并评价不同炮制品质量。方法:采用ICP-OES法测定不同白芍炮制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炮制品进行定量定性综合评价。结果:除去宏量元素K、Ca、Na和Mg,Al、Fe、Zn、Cu、Mn... 目的:测定不同白芍炮制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并评价不同炮制品质量。方法:采用ICP-OES法测定不同白芍炮制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炮制品进行定量定性综合评价。结果:除去宏量元素K、Ca、Na和Mg,Al、Fe、Zn、Cu、Mn、Sr等微量元素在炮制品中含量丰富。由主成分分析发现,选择5个因子(F1,R2,F3,F4,F5)即可以对白芍炮制品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函数为F=0.32887F,+0.32299R+0.16198B+0.11837F4+0.06779F5。各炮制品的综合得分在-4.703~2.172之间,其中药典方法清炒得分最高,樟帮煨制其次,得分最低的是樟帮薄片。结论:主成分分析法是矿质元素在白芍炮制品质量评价中应用的有效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炮制品 矿质元素 含量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玉米浆对林可链霉菌的代谢特性及形态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啸 储炬 +1 位作者 张嗣良 葛友群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6-19,共4页
菌丝形态的定量计算表明,添加玉米浆后,茵团核心面积、菌丝面积、圆形因子和边缘茵丝密度等形态学参数均呈上升趋势,菌丝形态得到明显改善,中后期和后期的平均比生长速率增大,茵体的维持代谢和次级代谢保持在较高较稳定水平,有效解决了... 菌丝形态的定量计算表明,添加玉米浆后,茵团核心面积、菌丝面积、圆形因子和边缘茵丝密度等形态学参数均呈上升趋势,菌丝形态得到明显改善,中后期和后期的平均比生长速率增大,茵体的维持代谢和次级代谢保持在较高较稳定水平,有效解决了中后期及后期林可链霉菌的比生长速率为负及林可霉素产量的增长幅度很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链霉菌 林可霉素 发酵 形态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平欲晖 杨晓红 +1 位作者 刘会慧 梅家模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器 衍生法 检测灵敏度 紫外吸收 mol/L 荧光衍生物 代谢产物 开发研究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荆芥中的总黄酮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静 杨明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3期30-31,共2页
目的筛选分离纯化荆芥总黄酮的最佳树脂。方法以荆芥中总黄酮的各种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参数为指标,确定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在试验条件下,AB-8型树脂对荆芥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结论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荆芥... 目的筛选分离纯化荆芥总黄酮的最佳树脂。方法以荆芥中总黄酮的各种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参数为指标,确定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在试验条件下,AB-8型树脂对荆芥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结论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荆芥中的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黄酮类化合物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两种特发性肺纤维化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丽娟 杨明 孟周钧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15期901-904,923,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病因不清,持续进展的肺间质弥漫性炎症性疾病,预后不良。本文综述两种特发性肺纤维化靶向治疗药物合成工艺研究和临床应用以及IPF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药物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乙磺酸尼达尼布 吡非尼酮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的数据处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顺华 连晶晶 +1 位作者 丁建平 刘菁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5-49,54,共6页
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是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的最基本环节之一.利用软件滤波方法,自动平滑坏负荷数据;同时根据负荷的不同特性和规律,将输入数据进行有效分组,分别建立分组负荷预测模型:工作日负荷预测模型、周日负荷预测模型以及节... 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是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的最基本环节之一.利用软件滤波方法,自动平滑坏负荷数据;同时根据负荷的不同特性和规律,将输入数据进行有效分组,分别建立分组负荷预测模型:工作日负荷预测模型、周日负荷预测模型以及节日负荷预测模型,使预测模型不但具有所需样本数据少、模型简单、精度高等优点,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从而提高负荷预测的效率和精度.通过对南昌供电公司的负荷数据进行具体计算,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 软件滤波 数据处理 预测精度
下载PDF
冗余配置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
15
作者 江智军 廖小平 朱永吉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1年第2期59-63,共5页
针对南昌昌北机场提出的高可靠供水要求 ,介绍了采用PLC与变频器相结合、实施冗余配置的自动恒压供水系统方案 ,并阐述了设计原理、系统配置及注意事项 该系统经过两年多的运行表明 ,水泵机组供水的稳定性、节电率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针对南昌昌北机场提出的高可靠供水要求 ,介绍了采用PLC与变频器相结合、实施冗余配置的自动恒压供水系统方案 ,并阐述了设计原理、系统配置及注意事项 该系统经过两年多的运行表明 ,水泵机组供水的稳定性、节电率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方案设计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配置 变频器 PLC 供水系统
下载PDF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湘 曹艳林 +1 位作者 何晓萍 曹加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年第5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地塞米松磷酸钠 丙二醇 制备工艺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凝结水泵变频控制策略优化及节能效果分析
17
作者 鞠治杰 丁建平 +2 位作者 何钧 崔希 高桂青 《科技广场》 2013年第8期53-5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凝结水泵变频调节的常规控制策略。针对常规控制策略的不足,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状况不同设计了两种优化方案。方案通过对除氧器水位和凝结水压力的控制优化,降低了凝结水母管压力,实现了机组安全运行基础上的变频深度节能。... 本文介绍了凝结水泵变频调节的常规控制策略。针对常规控制策略的不足,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状况不同设计了两种优化方案。方案通过对除氧器水位和凝结水压力的控制优化,降低了凝结水母管压力,实现了机组安全运行基础上的变频深度节能。针对两种优化方案实践中都出现过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研究的结果对同类型机组凝结水系统控制逻辑的节能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泵 变频 节能优化
下载PDF
HPLC在中成药活性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桂生 忻蓓 忻丁烯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S1期35-36,共2页
HPLC在中成药活性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李桂生(江西省分析测试研究所330029)忻蓓忻丁烯(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汇仁制药有限公司)关键词HPLC,中成药,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现已广泛应用于天然... HPLC在中成药活性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李桂生(江西省分析测试研究所330029)忻蓓忻丁烯(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汇仁制药有限公司)关键词HPLC,中成药,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现已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纯度鉴定及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中成药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芳 李欣 +4 位作者 包海鹰 裴宏岩 杨明 图力古尔 李玉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4,共8页
利用H22细胞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探讨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Cs-4菌粉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和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低(0.5 g·kg^-1·d^-1)、中(1 g·k... 利用H22细胞移植性肿瘤小鼠模型,探讨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Cs-4菌粉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和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低(0.5 g·kg^-1·d^-1)、中(1 g·kg^-1·d^-1)、高剂量(2 g·kg^-1·d^-1)组,连续给药10 d后,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细胞排序、细胞完整度、细胞核数量和坏死区域大小等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并记录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IL-6、IFN-γ、TNF-α、VEGF、AST、BUN含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Cs-4菌粉给药剂量的增加,抑瘤率逐渐增加,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可达78.4%;Cs-4菌粉各给药组小鼠的脏器指数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可见大量细胞核,且生长状态良好,Cs-4菌粉各给药组的肿瘤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扭曲变形、模糊不清等现象;Cs-4菌粉可使VEGF、P53、BCL-2抗体结合阳性细胞数量减少,BAX、Caspase-3抗体结合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可提高小鼠血清中IL-6、IFN-γ、TNF-α含量,降低VEGF、AST含量。研究结果说明,Cs-4菌粉对H22造模的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可减少肝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影响体内VEGF、P53、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瘤率 脏器指数 HE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细胞因子 谷草转氨酶 血尿素氮
下载PDF
旱柳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明 葛友群 +1 位作者 曾宪仪 彭晓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98-1899,共2页
目的分离、鉴定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3个化学成分,运用IR,UV,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儿茶酚(Ⅰ),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 目的分离、鉴定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3个化学成分,运用IR,UV,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儿茶酚(Ⅰ),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大黄酚(Ⅲ);用TLC法检查出大黄素甲醚(Ⅳ)。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叶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