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的鼬獾和花面狸时空分布格局
1
作者 孙捷 章蜜 +2 位作者 罗伟 顾杭敏 张微微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鼬獾和花面狸的活动节律及其时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进行分析,以MaxEnt模型对二者的适宜栖息地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运用ENMTools 1.4.4计算二者的生态位重叠度,比较二者在空间生态位上的选择差异,同时探讨环境因子对二者共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鼬獾和花面狸均属于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二者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较高(Δ=0.93,P>0.05),且未通过时间生态位的分化来减少竞争;鼬獾和花面狸共同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庐山保护区的山脚林缘,空间分布格局大量重叠,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具有相似性,均受海拔影响最大,但在植被类型和坡度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通过空间生态位的部分差异来避免对食物资源和领域的竞争。本研究揭示了鼬獾与花面狸在庐山保护区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二者时空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建议充分考虑二者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积极探讨加强栖息地保护,合理控制人为干扰,以实现对两个物种甚至更多同域近缘物种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鼬獾 花面狸 日活动节律 空间格局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 被引量:3
2
作者 邹芹 章蜜 +7 位作者 罗伟 吴诗宝 沈玲 彭松立 李乐寰 张健霆 隗群英 刘雨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1-238,共8页
历史资料记载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多种鸟兽,但实证数据缺乏,而且年代已久,已不能反映当前真实状况。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庐山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共记录到鸟类7目22科46种、兽类7目11科14种... 历史资料记载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多种鸟兽,但实证数据缺乏,而且年代已久,已不能反映当前真实状况。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庐山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共记录到鸟类7目22科46种、兽类7目11科14种。发现鸟类新记录2种,即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日本歌鸲(Erithacus akahige);曾经认为可能绝迹、极度濒危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仍有分布;野猪(Sus scrof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种群数量显著增长,相对多度指数(RAI)在记录到的鸟兽中最高,分别达到43.73和84.35;海拔600 m以下的低山地区记录到的鸟兽种数最多(50种)。本研究实证了庐山保护区部分鸟兽名录的有效性,丰富了庐山保护区鸟兽多样性数据库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兽多样性 红外相机 监测
下载PDF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章蜜 罗伟 孔凡前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64-67,170,共5页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较小,呈功能区分区差异,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形态规则、分布密...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较小,呈功能区分区差异,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形态规则、分布密集,实验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大、形态复杂、分布稀疏;保护区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于海拔300 m以下,坡度25°以下,距河流、道路200 m以内区域;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经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生产方式、支柱产业等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孔凡前 马钲焱 +3 位作者 邵瑞清 张超 李笑颖 李言阔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6期86-89,共4页
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种典型植被群落内利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资源开展调查。在8条样线上,布设100台红外相机,共设置244个有效相机位点,累计工作33795个有效相机日,获得3958张有效照片。调查共记录到野... 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种典型植被群落内利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资源开展调查。在8条样线上,布设100台红外相机,共设置244个有效相机位点,累计工作33795个有效相机日,获得3958张有效照片。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动物44种,其中兽类5目8科10种,鸟类5目15科34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并监测到3个庐山新纪录种。样线及位点占有率最高的3个物种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野猪(Sus scrofa)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鸟兽多样性 庐山保护区 相对丰富度
下载PDF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名录及区系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万薇 孔凡前 +1 位作者 熊耀煌 贾凤海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报道了通过近5年来对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近邻地区蝶类资源调查,从而形成的蝶类名录,发现该地区蝴蝶共有228种,隶属5科120属。其中凤蝶科28种,占总数的12.28%;粉蝶科13种,占总数的5.70%;蛱蝶科112种,占总数的49.12%;灰蝶科35... 本文报道了通过近5年来对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近邻地区蝶类资源调查,从而形成的蝶类名录,发现该地区蝴蝶共有228种,隶属5科120属。其中凤蝶科28种,占总数的12.28%;粉蝶科13种,占总数的5.70%;蛱蝶科112种,占总数的49.12%;灰蝶科35种,占总数的15.35%;弄蝶科40种,占总数的17.55%。调查发现有4种为江西省新记录,庐山新分布种34种。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蝶类的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保护区 蝶类资源 区系
下载PDF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SWOT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罗伟 章蜜 +2 位作者 冯艳 叶芳菲 许仕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78-80,83,共4页
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进行分析。指出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健全组织结构是优势所在;自然景点相对分散,自然教育场所相对单一,品牌课程... 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进行分析。指出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健全组织结构是优势所在;自然景点相对分散,自然教育场所相对单一,品牌课程仍待开发,专业人才力量薄弱是其劣势;提出了挖掘特色资源、优化场所路径、开发特色课程和加强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为保护区自然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教育 SWOT分析
下载PDF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程彬彬 何巨涛 +7 位作者 邹芹 罗伟 黎敏灵 刘洁 廖梦薇 吴玉芬 孔凡前 张微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7-1036,共10页
2019年7月—2020年10月,通过样线法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线33条,记录到鸟类99种4005只,隶属于12目37科,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9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3种,留鸟69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9种,旅鸟1... 2019年7月—2020年10月,通过样线法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线33条,记录到鸟类99种4005只,隶属于12目37科,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9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3种,留鸟69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9种,旅鸟1种,保护区鸟类分布新纪录9种。林地生境内鸟类多样性(3.42)和丰富度(10.74)最高,各生境均匀度相差较小。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丰富度与江西省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差异不显著。调查结果丰富了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基础资料,可为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分布新纪录 样线法
下载PDF
江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伟 万媛媛 +4 位作者 徐晴 黄丽华 周玉慧 许青 庐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24-227,共4页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05—2015年江西省1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发表科技论文文献数量最多(42篇),且显著高于其他保护区;主要研究方向的分布极不均衡...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05—2015年江西省1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发表科技论文文献数量最多(42篇),且显著高于其他保护区;主要研究方向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集中在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文献的平均影响因子除鄱阳湖外均小于1;高等院校在自然保护区学科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技论文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9
作者 孔凡前 方院新 +1 位作者 罗成凤 于玫 《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39-42,47,共5页
为了解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结构及区系特点,2020~2021年开展了为期2年的调查,共观测记录到蝴蝶5科148属294种3203只,蛱蝶科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灰蝶科、弄蝶科、凤蝶科和粉蝶科。连纹黛眼蝶、二尾蛱蝶、东方菜粉蝶、北... 为了解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结构及区系特点,2020~2021年开展了为期2年的调查,共观测记录到蝴蝶5科148属294种3203只,蛱蝶科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灰蝶科、弄蝶科、凤蝶科和粉蝶科。连纹黛眼蝶、二尾蛱蝶、东方菜粉蝶、北黄粉蝶、蒙链荫眼蝶为研究区域优势种;在科级阶元上蛱蝶科属数、种数和个体数均最多,占绝对优势地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蛱蝶科多样性指数最高(4.2957),凤蝶科均匀度最高(0.9609),粉蝶科优势度最高(0.0917)。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188种,占种数的63.95%,古北种19种,占总种数的6.46%,广布种87种,占总种数的29.59%,说明东洋种占绝对优势,且明显高于古北种,具有很强的地区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南风面 蝴蝶 多样性 区系
下载PDF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生物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薇 何桂强 +1 位作者 唐华兴 贾凤海 《滁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描述了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和喀斯特生态系统,在其有限的时间段和区域里进行的蝶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共记录了蝶类156种,隶属于5科114属。阐述了除网捕、观测等手段记录蝶类外,同时介绍了用蝶类生活史研究的新手段来... 本文描述了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和喀斯特生态系统,在其有限的时间段和区域里进行的蝶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共记录了蝶类156种,隶属于5科114属。阐述了除网捕、观测等手段记录蝶类外,同时介绍了用蝶类生活史研究的新手段来记录蝶类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弄岗 蝶类 多样性
下载PDF
庐山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现状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仕 罗伟 +4 位作者 孔凡前 王想 冯艳 叶芳菲 郭晨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97-100,共4页
分析了庐山自然保护区以基层站标准化建设为契机,通过明确职责范围和工作制度、实施"五有"工作法、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社区走访、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等措施,在提高野外巡护和保护质量,有效保障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等... 分析了庐山自然保护区以基层站标准化建设为契机,通过明确职责范围和工作制度、实施"五有"工作法、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社区走访、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等措施,在提高野外巡护和保护质量,有效保障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巡护目的单一、资料数据分析利用率低等问题,从队伍建设、科研结合、巡护策略、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保护区巡护管理成效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自然保护区 野外巡护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庐山自然保护区户外登山旅游活动规律及管理对策
12
作者 罗伟 章蜜 +2 位作者 黄丽华 孔凡前 许仕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6期33-36,共4页
基于两步路户外网站分享的轨迹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法,从时间、空间维度分析了庐山自然保护区2010-2020年户外登山旅游活动规律,并针对如何加强户外登山旅游的管理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户外登山旅游 管理对策 庐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基于NDMVI的庐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坡向分异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丽华 许青 +1 位作者 罗伟 庐俊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2期38-41,共4页
运用RS与GIS技术,以Landsat OLI影像和GDEM为数据源,基于归一化差值山地植被指数(NDMVI)定量分析了庐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随坡向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上随坡向呈现明显的分异,随海拔的升高而分异变化趋于稳定。
关键词 坡向分异 植被覆盖度 庐山 江西
下载PDF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可视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伟 周庐萍 +3 位作者 许仕 王想 庐俊 张毅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6期33-35,共3页
基于GIS技术,对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2个监控点进行可视性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区域占辖区总面积的53. 08%,基本覆盖了森林防火重点区域; 2)可视性与地形和监控点分布有紧密关系; 3... 基于GIS技术,对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2个监控点进行可视性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区域占辖区总面积的53. 08%,基本覆盖了森林防火重点区域; 2)可视性与地形和监控点分布有紧密关系; 3)可视性分析可为后期视频监控点布设提供参考,并能先期在图上实现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视频监控系统 可视性 庐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锐 《中国林业产业》 2016年第2期145-,共1页
在当代自然资源紧缺的中国,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成了中国当今社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成立自然保护区就是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式,然而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管理自然保护区,使自然保护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资源得到延... 在当代自然资源紧缺的中国,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成了中国当今社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成立自然保护区就是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式,然而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管理自然保护区,使自然保护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资源得到延续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自然保护区周围社区使其与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自然保护区 管理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研究——以庐山保护区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为例
16
作者 万媛媛 孔凡前 何万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476-12477,12530,共3页
在保护区基层站(所)建设中首次提出标准化建设概念,并针对保护区基层站(所)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从改善基层站(所)外观形象、提升职工素质和规范管理行为等方面提出意见,就标准化建设中的构建标准化工作平台和树立标准化工作思路做了... 在保护区基层站(所)建设中首次提出标准化建设概念,并针对保护区基层站(所)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从改善基层站(所)外观形象、提升职工素质和规范管理行为等方面提出意见,就标准化建设中的构建标准化工作平台和树立标准化工作思路做了详尽的介绍,为今后我国的保护区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标准化 建设 初探 管理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保护区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差异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凡前 沈博文 +9 位作者 李笑颖 周鸭仙 李言阔 李佳琦 万雅琼 詹建文 刘武华 胡慧建 刘丙万 马钲焱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0,共9页
为探究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2017年3月—2019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有蹄类动物开展野外监测。在15208个相机有效工作日中,共拍摄到梅花鹿(Cervus nippon)、野猪(Sus scro... 为探究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2017年3月—2019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有蹄类动物开展野外监测。在15208个相机有效工作日中,共拍摄到梅花鹿(Cervus nippon)、野猪(Sus scrofa)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3种有蹄类动物,相对丰富度依次为3.90%、9.72%和39.59%。年活动格局分析表明,梅花鹿和野猪在4月相对丰富度最高,小麂在5月和7月相对丰富度最高,三者均在12月相对丰富度最低。核密度估计和重叠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日活动节律上,梅花鹿属于夜间活动为主、晨昏活动为辅类型,野猪与小麂同属于以晨昏活动为主、昼间活动为辅类型。(2)梅花鹿日活动节律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与夏季的重叠系数最高(Δ=0.83)。野猪与小麂日活动节律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3)不同物种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系数存在差异。野猪与小麂的日活动模式高度重叠,但与梅花鹿的活动高峰基本错开。研究揭示了3种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为深入开展同域分布有蹄类物种的共存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桃红岭保护区 有蹄类 活动节律 季节性差异
下载PDF
庐山自然保护区中华穿山甲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18
作者 邹芹 章蜜 +2 位作者 罗伟 冯艳 王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7期119-121,共3页
庐山自然保护区曾是中华穿山甲的重要栖息地,但目前已十分罕见。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方法对中华穿山甲的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从生境适宜性及受威胁因素方面进行分析。表明:庐山保护区范围内仍存在珍贵的中华穿山甲小种群,保... 庐山自然保护区曾是中华穿山甲的重要栖息地,但目前已十分罕见。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方法对中华穿山甲的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从生境适宜性及受威胁因素方面进行分析。表明:庐山保护区范围内仍存在珍贵的中华穿山甲小种群,保护区具有中华穿山甲适宜的生存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受到过度捕杀利用、栖息地破碎化和自身因素的威胁。针对性提出了加大宣传教育,控制人为活动和加强交流合作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保护区 中华穿山甲 资源现状 保护对策
下载PDF
庐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植被动态变化格局分析
19
作者 罗伟 谢远秀 +3 位作者 邹芹 孔凡前 周庐萍 张毅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17-20,共4页
借助RS、GIS和景观分析工具,利用1992、2015年Landsat TM/OLI影像计算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对庐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景观指数按增加、减少和无变化3种类型模拟变化格局,并不同功能区的植被动态及其变化格局的... 借助RS、GIS和景观分析工具,利用1992、2015年Landsat TM/OLI影像计算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对庐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景观指数按增加、减少和无变化3种类型模拟变化格局,并不同功能区的植被动态及其变化格局的空间分异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植被基本保持稳定并得到改善;核心区的植被稳定类型主要集中于中心,增加类型聚集在区域边缘;缓冲区的植被动态呈现出了一定的集聚特征;实验区受附近村庄和旅游等人为活动影响,稳定性低、变化幅度较大、增加与减少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功能区 植被动态 变化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