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血膏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1
作者 郭飞宇 邹武斌 《海峡药学》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建立益血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技术。以芍药苷为参照峰建立10批样品HPLC-DAD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分离出6个共有峰,鉴定指认... 目的建立益血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技术。以芍药苷为参照峰建立10批样品HPLC-DAD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分离出6个共有峰,鉴定指认了芍药苷。对工艺变更后的3批样品进行检验,其相似度0.911~0.98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控制益血膏的批间差异,保障产品的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血膏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
2
作者 蔡婷 易耀江 +1 位作者 周芳乾 江斯 《中国药业》 2025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五味子醇甲的质量... 目的建立测定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五味子醇甲的质量浓度在4.176~62.637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n=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为0.54%(n=6)。3批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的平均含量为48.87,48.60,48.58μg/mL(n=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生脉饮(党参方)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脉饮(党参方) 五味子醇甲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败酱草质量研究
3
作者 易耀江 易航 +2 位作者 李义保 罗文 焉爱勇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建立败酱草的薄层鉴别方法(TLC)及HPLC测定东莨菪内酯含量测定方法,为败酱草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LC鉴别法,HPLC作为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Ultimate Plus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15∶8... 目的:建立败酱草的薄层鉴别方法(TLC)及HPLC测定东莨菪内酯含量测定方法,为败酱草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LC鉴别法,HPLC作为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Ultimate Plus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15∶85);柱温:2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43 nm。结果:薄层鉴别中检出与对照药材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东莨菪内酯在0.8384~20.9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函数关系为Y=39.233X+7.0215,r=0.9999),回收率为91.0%~97.9%,均值为95.4%,RSD(n=6)为3%。结论:本方法鉴别专属性较好,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稳定性、重现性、准确度良好,可用于败酱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TLC)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败酱草 东莨菪内酯
下载PDF
发酵虫草菌粉片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4
作者 易耀江 李义保 +5 位作者 邹武斌 许云 周芳乾 何沙 周强 彭常春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以评价相关产品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小杯法),以pH 1.2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r·min^(-1),温度37℃,分别于5、10、20、30、45、60 min取样。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 目的:建立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以评价相关产品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小杯法),以pH 1.2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r·min^(-1),温度37℃,分别于5、10、20、30、45、60 min取样。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ol·L^(-1)磷酸二氢钾(10∶9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以外标法定量计算。结果:腺苷在2.0437~51.019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在98.1~100.1%,RSD=0.6%(n=6)。15批产品中11批的溶出度>80%,其他4批<80%。不同企业间样品溶出曲线存在差异,企业内批间也存在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度好,能反映不同企业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差异,可为发酵虫草菌粉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虫草菌粉片 腺苷 溶出度 高效液相法
下载PDF
阿归养血颗粒油状物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5
作者 程丽娟 乐治平 +3 位作者 易航 何纯斌 杨明 文万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1期14-15,共2页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优选阿归养血颗粒油状物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以包合物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经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考察油状物/β-环糊精(mL/g)、包合时间、包合温...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优选阿归养血颗粒油状物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以包合物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经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考察油状物/β-环糊精(mL/g)、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乙醇/油状物(%)等因素,最终确立阿归养血颗粒油状物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即油状物/β-环糊精为1:10,包合温度为40℃,乙醇/油状物为20%,包合1 h。结论采用多指标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优选得到阿归养血颗粒油状物最佳包合工艺,为阿归养血颗粒制备及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归养血颗粒 油状物 Β-环糊精 包合
下载PDF
真空低温提取技术在清热解毒颗粒中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文万江 彭常春 +2 位作者 何纯斌 杨明 易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97-1999,共3页
目的应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设计,优选清热解毒颗粒真空低温提取最佳工艺。方法以绿原酸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进行绿原酸定量测定,经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真空度、回流开始时间等因素,最终确立清热解毒颗粒最佳... 目的应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设计,优选清热解毒颗粒真空低温提取最佳工艺。方法以绿原酸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进行绿原酸定量测定,经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真空度、回流开始时间等因素,最终确立清热解毒颗粒最佳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真空度为-0.08 MPa提取45 min,回流开始时间为16 min。结论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设计,优选清热解毒颗粒真空低温最佳工艺,为真空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真空 低温 绿原酸
下载PDF
一种六味地黄滴丸的成型工艺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胡锐敏 文万江 +1 位作者 彭常春 邹武斌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80-82,87,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六味地黄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圆整度和拖尾情况为考察指标优选基质比例、药物和基质比例;以含量、外观为考察指标优选研磨工艺参数;再以丸重差异,外观为考察指标优选滴制工艺参数研磨工艺参数,确定最佳处方。结... 目的:研究一种六味地黄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圆整度和拖尾情况为考察指标优选基质比例、药物和基质比例;以含量、外观为考察指标优选研磨工艺参数;再以丸重差异,外观为考察指标优选滴制工艺参数研磨工艺参数,确定最佳处方。结果:优选的最佳处方为药物∶复合基质/(g∶g)为1∶6,PEG 4000与PEG 6000、泊洛沙姆188的质量比为1∶2∶0.125作为复合基质,研磨30 min,药物加水量为5%,自然滴制,滴速为50滴/min,液料温度为75℃,冷凝液温度10℃。结论:该工艺处方合理,滴丸硬度合适,圆整度良好,外观丸形色泽均匀、明亮,适合规模化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滴丸 正交设计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复方银杏叶颗粒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郭伟 易耀江 +2 位作者 翟凤 杨明 何平清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65-66,8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银杏叶颗粒中总黄酮醇苷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槲皮素在7.5656~189.14μg/m L范围内线...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银杏叶颗粒中总黄酮醇苷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槲皮素在7.5656~189.14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山柰素在7.0832~177.08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异鼠李素在4.6728~177.08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总黄酮醇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复方银杏叶颗粒中总黄酮醇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醇苷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复方银杏叶颗粒 HPLC
下载PDF
四种枳壳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叶国良 吴仪昌 田允超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枳壳 橙皮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一种含有发酵虫草菌粉CS-4超微粉的片剂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锐敏 彭常春 +2 位作者 文万江 邹武斌 翟凤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74-78,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含有发酵虫草菌粉CS-4超微粉的片剂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并对发酵虫草菌粉CS-4超微粉的粒径分布和电镜扫描进行分析,以混合粉末的高温高湿实验现象为评价指标对各类辅料进行筛选;以混合颗粒的出片力、崩解时... 目的:研究一种含有发酵虫草菌粉CS-4超微粉的片剂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并对发酵虫草菌粉CS-4超微粉的粒径分布和电镜扫描进行分析,以混合粉末的高温高湿实验现象为评价指标对各类辅料进行筛选;以混合颗粒的出片力、崩解时间、硬度、脆碎度、抗张强度为考察指标优选粘合剂和润滑剂,再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确定最佳处方,并与市售的金水宝片进行体外释药对比研究。结果:优选的最佳处方为发酵虫草菌粉CS-4超微粉:微晶纤维素:蔗糖:氢氧化铝为25∶3∶5∶5,10%浓度的明胶溶液用量为5%,润滑剂用量为1%。结论:该工艺处方合理,片剂成形性好,质量稳定,可有效解决发酵虫草菌粉CS-4超微粉压片成形性差的问题,适合规模化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宝片 发酵虫草菌粉CS-4 超微粉碎 湿法制粒 电镜扫描
下载PDF
三味檀香口服液制备及质量研究
11
作者 文万江 何平清 +2 位作者 何纯斌 杨明 张明明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三味檀香口服液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三味檀香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原儿茶酸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回流时间3个因素。结果:乙醇浓度为70%,6倍量回流2次,每次2小时,提取效... 目的:研究三味檀香口服液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三味檀香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原儿茶酸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回流时间3个因素。结果:乙醇浓度为70%,6倍量回流2次,每次2小时,提取效果最好。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味檀香口服液 正交设计 原儿茶酸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食尼古丁节杆菌发酵产海藻糖合成酶的工艺
12
作者 张良 肖勇生 +3 位作者 包珍 汤峰 刘媛洁 郭德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873-15876,共4页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食尼古丁节杆菌发酵产海藻糖合成酶的工艺。[方法]首先以培养温度、初始pH、摇床转速、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摇床转速、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食尼古丁节杆菌发酵产海藻糖合成酶的工艺。[方法]首先以培养温度、初始pH、摇床转速、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摇床转速、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食尼古丁节杆菌发酵产海藻糖合成酶酶活的变化为响应值进行试验,运用SA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得出重要因素的最佳水平,从而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条件。[结果]经响应面法优化获得食尼古丁节杆菌发酵产海藻糖合成酶的工艺参数为转速172.60 r/min、接种量13.96%、发酵时间55.97 h,在此优化条件下,海藻糖合成酶酶活力达到645.48 U/g。[结论]该研究可为海藻糖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合成酶 海藻糖 食尼古丁节杆菌 发酵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复方银杏叶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13
作者 刘锋 文万江 +2 位作者 彭常春 张琼 易耀江 《海峡药学》 2019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优选复方银杏叶颗粒中银杏叶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醇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确定银杏叶提取的工艺为80%乙醇回流(80℃) 2次,每次3h,银杏叶提取浓缩液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提纯研究。结论该提取... 目的优选复方银杏叶颗粒中银杏叶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醇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确定银杏叶提取的工艺为80%乙醇回流(80℃) 2次,每次3h,银杏叶提取浓缩液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提纯研究。结论该提取工艺为复方银杏叶颗粒制备及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醇苷 复方银杏叶颗粒 HPLC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心脉通胶囊中5种皂苷的含量
14
作者 周宇星 肖小武 +4 位作者 付辉政 彭常春 易耀江 梁国嫔 潘蕾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10-115,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心脉通胶囊中5种皂苷含量的LC-MS/MS方法。方法:选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25℃,以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ESI离子源,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监测模...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心脉通胶囊中5种皂苷含量的LC-MS/MS方法。方法:选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25℃,以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ESI离子源,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监测模式。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Rg1、Rb1及Rd在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1),加标回收率为95.94%~98.05%,精密度、稳定性及准确度RSD<3.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心脉通胶囊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通胶囊 皂苷 UPLC-MS/MS
下载PDF
小青龙合剂(无糖型)的过滤工艺优化及质量研究
15
作者 彭启华 彭常春 +1 位作者 邹武斌 文万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优小青龙合剂(无糖型)的过滤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选用微孔滤膜与纸板组合多级过滤技术替代滤布过滤工艺实验,对小青龙合剂(无糖型)的过滤工艺进行筛选;以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含量为指标,考察过滤介质、过滤难易程度、澄明度... 目的:优小青龙合剂(无糖型)的过滤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选用微孔滤膜与纸板组合多级过滤技术替代滤布过滤工艺实验,对小青龙合剂(无糖型)的过滤工艺进行筛选;以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含量为指标,考察过滤介质、过滤难易程度、澄明度3个因素。结果:采用纸板与微孔滤膜组合多级过滤技术与滤布过滤相比,能有效提高小青龙合剂的澄明度。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合剂(无糖型) 纸板与微孔滤膜组合 多级过滤技术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下载PDF
小儿热咳口服液质量控制研究
16
作者 赵有红 何平清 +2 位作者 杨明 易耀江 文万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72-73,120,共3页
目的:修订小儿热咳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提高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热咳口服液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3∶97)为流动湘;检测波长为20... 目的:修订小儿热咳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提高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热咳口服液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3∶97)为流动湘;检测波长为206nm。结果:盐酸麻黄碱定量限为21ng,盐酸伪麻黄碱定量限为22ng;盐酸麻黄碱在85.34ng^1280.1ng,盐酸伪麻黄碱在45.16~677.4ng,线性关系良好;6份本品精密度实验,结果盐酸麻黄碱均值0.21mg/m L(RSD=1.6%),盐酸伪麻黄碱均值0.0546mg/m L(RSD=1.9%);加样回收率在98.6-100.2%(RSD=0.6%)。结论:该方法的专属性及耐用性均较好,适用于本品的含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热咳口服液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白酱感冒颗粒提取工艺及质量研究
17
作者 胡锐敏 何平清 +2 位作者 何纯斌 杨明 文万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白酱感冒颗粒的提取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白酱感冒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以东莨菪内酯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热回流速度、溶剂倍数4个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东莨菪内酯的含... 目的:研究白酱感冒颗粒的提取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白酱感冒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以东莨菪内酯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热回流速度、溶剂倍数4个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东莨菪内酯的含量,色谱柱为依利特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15∶85∶0.4);检测波长为343nm。结果:采用热回流提取技术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提取2h,第二次提取1h,每次加水15倍,热回流速度为1.5L/h(以每kg药材计)提取效果最好;东莨菪内酯在2~12μg/m 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100.5%,RSD为1.69%。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酱感冒颗粒 正交设计 东莨菪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在中成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探析
18
作者 张克勤 彭望峰 《机电信息》 2018年第35期20-23,共4页
根据中成药生产的废水特点,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处理企业废水,对反应器运行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为企业中成药废水处理的设备选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中成药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自由基Brook重排调控的α-氟烷基-α-硅基甲醇参与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
19
作者 邓沈娜 彭常春 +6 位作者 牛云宏 许云 张云霄 陈祥 王红敏 刘珊珊 沈晓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α-氟烷基醇是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以锰络合物为催化剂,以α-氟烷基-α-硅基甲醇为试剂,通过自由基Brook重排,对烯烃进行双官能团化的三组分反应模块化合成了α-氟烷基醇化合物.该反应操作简单,底物普适性良好,能够进行克级规模的制... α-氟烷基醇是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以锰络合物为催化剂,以α-氟烷基-α-硅基甲醇为试剂,通过自由基Brook重排,对烯烃进行双官能团化的三组分反应模块化合成了α-氟烷基醇化合物.该反应操作简单,底物普适性良好,能够进行克级规模的制备,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Brook重排 烯烃双官能团化 三组分反应 锰催化
原文传递
HPLC测定小儿热咳口服液中的盐酸麻黄碱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存金 郭飞宇 +1 位作者 杨建冬 邹武斌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20-421,共2页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小儿热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_(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3∶97),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06 nm,柱温25℃。结果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的线性范...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小儿热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_(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3∶97),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06 nm,柱温25℃。结果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的线性范围为12.0~120.0μg·m L^(-1)(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9%(n=6)。结论所用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热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成药 小儿热咳口服液 麻黄 盐酸麻黄碱 紫外检测器 含量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