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15年九江地区“倒春寒”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晶晶
辛学飞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气象台
湖南省张家界市气象台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164-167,共4页
-
基金
2012年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04)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3M74)
+1 种基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开放课题(2012LASW-B01)
2012年开放课题南京雷达气象与强天气开放实验室2012年研究基金(BJG201205)
-
文摘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6~9日持续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的环流形势、水汽及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这次连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从形势上分析,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冷锋和南支槽;乌山阻高的形成有利于环流形势的稳定维持以及冷空气的堆积。地面冷空气呈东路不断渗透南下影响九江地区,导致该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出现倒春寒。此次过程冷空气以中路路径为主,冷空气从蒙古经我国华北补充南下,冷锋在南岭停留3d后南移出海,贝加尔湖以西的高压脊稳定维持,为低涡后部冷空气南下提供通道,使得冷空气可以持续下滑至江南,形成倒春寒。垂直结构分析显示,这次过程中低层辐合中心和高层辐散中心基本垂直且与强降水区相对应,说明辐合辐散场的垂直配置有利于产生较强或较稳定的降水;且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和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持续南侵也为湖南连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
-
关键词
倒春寒
冷空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
-
Keywords
Late spring coldness
Cold air
Circulation feature
Physical quantity
-
分类号
S16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
-
题名2013年4月29日皖西南强风暴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周后福
余政
袁业畅
张杰
祁文
-
机构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九江市气象台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安徽省铜陵市气象台
-
出处
《暴雨灾害》
2014年第1期80-8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36)
安徽省淮北市科技计划(20130311)
-
文摘
2013年4月29日下午皖西南的安庆市和东至县发生了一次冰雹、雷雨大风强天气过程。本文以九江雷达资料为主,辅以GFS预报场和地面资料,重点对风暴单体雷达特征、雷达物理量参数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强风暴单体为涡旋状回波,回波前沿存在反射率因子高梯度区;速度图上涡旋状回波区对应着连续出现中气旋的现象,说明强风暴单体为具有涡旋形态的超级单体;强风暴顶高于11 km,大于50 dBz的强反射率因子高度超过-20 C层的高度等特征是产生大冰雹的重要指标。(2)风暴和中气旋参数分析表明,冰雹发生在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HT)和风暴顶高(TOP)出现最强值的上升阶段中,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VIL)为58 kg·m-2,最大反射率因子(DBZM)极值为77 dBz;VIL密度(DVIL)≥4.0 g·m-3的持续时间达1 h以上,其最大值超过6.0 g·m-3。(3)该过程大冰雹产生在最大DVIL值出现后半小时,在DVIL为5.0 g·m-3时且在高梯度区附近出现;大风出现在中气旋持续时间较长和中气旋位置较高的时候。
-
关键词
强风暴
涡旋状回波
风暴参数
中气旋参数
风廓线产品
-
Keywords
severe storm
vortex-shaped echo
storm parameters
meso-cyclone parameters
wind profile product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2014年长江流域三次暴雨过程卫星云图释用研究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张晶晶
梅婷
辛学飞
-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气象台
-
出处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
-
基金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2014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局地特大暴雨成因分析"(CMAYBY2015-039)
江西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两次台风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
-
文摘
本文利用实况探空资料和风云2C、2D卫星探测资料,对2014年7月西太平洋副高与西风带低槽共同作用下长江流域出现的三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将三次过程卫星云图以及各种物理要素场配置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云系表现为典型的梅雨锋云系特征,云系位于高空槽前580线与副高外围588线之间。降水云带由对流云团、稳定性降水云团及混合性降水云带三部分组成。梅雨锋中的MCC云团十分活跃。随着云团最强对流的逐渐减弱,云团面积迅速膨胀,并持续数小时后很快减小,强降水主要发生在云团发展和成熟期中。强降水还与对流有关,降水强度总体上跟TBB强度呈反相关,TBB越低降水越强。梅雨锋云系的分布与各层的垂直速度场、涡度场、散度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与中高层的涡度平流场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云带总体位置与上升运动区、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区、正涡度平流区位置近乎重叠。比湿通量、比湿通量散度和假相当位温等温湿参量的分布特征能很好锋面云带的移动、发展和分布特征。
-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西风低槽
云图
暴雨
物理量
-
Keywords
subtropical high, west trough, satellite imagery, heavy rainfall, physical parameter diagnosis
-
分类号
P45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棉花红(黄)叶枯病的发生原因与对策探析
- 4
-
-
作者
石勇
吴昊
余昌喜
-
机构
江西省瑞昌市气象局
江西省九江市气象台
江西省九江市植保站
-
出处
《江西棉花》
2006年第6期22-24,共3页
-
文摘
进入本世纪以来,棉花红(黄)叶枯病再度成为九江地区棉花主要病害之一。调查分析认为,该病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棉地土壤钾元素匮乏;主要诱因一是长期以来的免耕制度及化学除草方式不利于棉地土壤结构的改良与土壤养分的良性循环,二是遇干旱天气抑制土壤养分的分解导致肥力不足,遇洪水浸泡降低根系活力同时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主要防治对策一是棉花蕾期中耕深施、重施有机肥;二是雨季结束期及时松土保墒;三是棉花“花铃期”要重视“补钾”,采取“根施”与“叶喷”相结合的方式。
-
关键词
棉花
红(黄)叶枯病
诱因
对策
-
分类号
S435.621.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