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局限性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特征及致病机制
1
作者 刘谦(译) 漆楚波(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4-524,共1页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伴ALK基因重排的系统性或局限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其主要分为两种不同临床类型:(1)婴儿系统性自限性病变;(2)年长儿童和成人局限性病变。作者报道2例亚洲女性乳腺局限性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并从临床病理、...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伴ALK基因重排的系统性或局限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其主要分为两种不同临床类型:(1)婴儿系统性自限性病变;(2)年长儿童和成人局限性病变。作者报道2例亚洲女性乳腺局限性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并从临床病理、分子和基因分析其特征及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局限性病变 女性乳腺 ALK基因 临床病理特征 致病机制 基因分析 自限性
下载PDF
基层医院提高病理切片质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萍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292-1293,共2页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一张良好的切片是正确诊断疾病的关键。很多基层医院没有条件开展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技术,诊断完全依靠HE切片形态,因此,制作一张优良切片的意义尤显重要。但病理切片制作步骤众多,从标本离体到制片完成,每...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一张良好的切片是正确诊断疾病的关键。很多基层医院没有条件开展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技术,诊断完全依靠HE切片形态,因此,制作一张优良切片的意义尤显重要。但病理切片制作步骤众多,从标本离体到制片完成,每一步都可因一些细节问题而对切片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尝试从制片的几个重要环节入手探讨提高切片质量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切片 质量
下载PDF
三种义眼座血管化的SPECT和组织病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易敬林 王文娟 +3 位作者 徐荣 王伟科 刘勇 袁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97-801,共5页
目的 评价兔眶内植入 3种不同的羟基磷灰石 (HA)义眼座的血管化的时间、程度和生物相容性 ,探讨义眼座血管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 2 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A、B、C 3组 ,每组 8只。分别行左眼内容摘除 +天然HA义眼座 (5 0 0μm)、天... 目的 评价兔眶内植入 3种不同的羟基磷灰石 (HA)义眼座的血管化的时间、程度和生物相容性 ,探讨义眼座血管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 2 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A、B、C 3组 ,每组 8只。分别行左眼内容摘除 +天然HA义眼座 (5 0 0μm)、天然HA义眼座 (2 0 0 μm)、国产合成HA义眼座 (5 0 0 μm)植入术。观察 3组术后第 1,2 ,3 ,4,6,8周 ,4月 ,8月义眼台血管化过程中SPECT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2 4例无一例出现暴露。SPECT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 :A组术后 4周植入物完全血管化 ;B组和C组术后 6周完成。结论  3种HA义眼座均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天然较国产合成HA血管化速率快 ;HA义眼台血管化的速度与微孔孔径有关 ,5 0 0 μm较 2 0 0 μm血管化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 眼眶植入物 血管化 核素扫描
下载PDF
带蒂的颈阔肌皮瓣行喉成形术后喉内形态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涛 张学军 +2 位作者 刘素珍 王蓉 万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9期12-14,F0003,共4页
目的 研究行喉部分切除颈阔肌皮瓣修复喉腔的声门型喉癌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和移植肌皮瓣的变化情况.方法 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术后1个月~20年以上)通过门诊检查,了解患者症状(声嘶、呛咳等)改善情况;电子喉镜检查喉内皮瓣的形态结... 目的 研究行喉部分切除颈阔肌皮瓣修复喉腔的声门型喉癌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和移植肌皮瓣的变化情况.方法 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术后1个月~20年以上)通过门诊检查,了解患者症状(声嘶、呛咳等)改善情况;电子喉镜检查喉内皮瓣的形态结构变化,并喉腔内皮瓣活检行HE染色,常规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患者出院后颈部切口均愈合,瘢痕不明显;均无明显呛咳,声嘶症状逐渐改善.电子喉镜检查显示术后6个月喉腔内肌皮瓣无肿胀,与黏膜缝合处愈合,无肉芽生长.假声带形态良好,发声闭合可,肌皮瓣逐渐呈黏膜样改变.病理检查也发现肌皮瓣趋向黏膜变化,其在喉腔内上皮角化较正常减少,皮肤附件有退化,毛囊减少,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变化,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带蒂的颈阔肌皮瓣行喉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阔肌皮瓣 喉癌 部分喉切除 术后
下载PDF
淋巴结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汪亮亮 刘勇 +2 位作者 范思斯 徐晓 李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分析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 tumour,FR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淋巴结FRC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行肿大淋巴结活检术。镜检:淋巴结结构破坏,大量梭形细胞增... 目的分析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 tumour,FR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淋巴结FRC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行肿大淋巴结活检术。镜检:淋巴结结构破坏,大量梭形细胞增生,呈结节状或膨胀性生长。梭形细胞呈席纹状排列,瘤细胞之间常穿插纤细的胶原纤维,并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梭形细胞较肥胖,细胞边界不清,空泡状核,核膜薄且有褶皱,核仁明显,核分裂可见。免疫表型:例1瘤细胞actin、SMA和CD68均阳性,S-100弱阳性,CD30、PAX-5、ALK、desmin、CK(AE1/AE3)、CD21、CD35、CD23和CD1a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阴性;例2瘤细胞CK(AE1/AE3)、desmin、CD68和SMA均阳性,CD21、CD35、CD23和CD1a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结论 FRC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多发生于淋巴结,可分为CK阳性和CK阴性两类,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例2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提示FRCT的发生可能与EB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 细胞角蛋白 EB病毒
下载PDF
老年Merkel细胞癌1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方静 付强 万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240-4242,共3页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病因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男性患者颞部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主要位于真皮,由大小一致、形态相仿的蓝色小圆形细胞构成,排...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病因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男性患者颞部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主要位于真皮,由大小一致、形态相仿的蓝色小圆形细胞构成,排列紧密,黏附性差,呈弥漫片层状或实性巢状分布,免疫组化见CK20和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HMB45,Syn等阴性。PET-CT结果见病灶部位代谢增高。结论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少见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易局部复发或转移,其临床病理及特征性的免疫组化表达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辅助放疗及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KEL细胞癌 免疫组化 PET-CT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PSMA、PSC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骨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蓉 路名芝 谢绮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仅次于肺癌,居男性肿瘤第二位[1-2]。近年来在我国中老年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由于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病理分级 骨转移 PSMA PSCA
下载PDF
Akt1和ARK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史圆圆 吴建农 +1 位作者 路名芝 王坤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Akt1和ARK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将其肿瘤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并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Akt1和ARK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取1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88例乳腺癌中Akt... 目的探讨Akt1和ARK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将其肿瘤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并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Akt1和ARK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取1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88例乳腺癌中Akt1阳性表达率是77.3%(68/88),乳腺癌中Akt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ARK5阳性表达率是48.9%(43/88),乳腺癌中ARK5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密切相关(P<0.05)。此外,88例乳腺癌中Akt1和ARK5阳性表达呈现正相关(r=0.343,P<0.05)。结论乳腺癌中Akt1和ARK5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有望作为评估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KT1 ARK5
原文传递
结直肠广基锯齿状病变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范思斯 曾俊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6-1069,共4页
结直肠锯齿状息肉定义为形态学具有锯齿状(波浪状或星状)结构的一组异质性上皮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广基锯齿状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三大类及少数未分类的锯齿状息肉。近20余年,消化内镜医师和病理医师对广基锯齿状病变的认识不断深入... 结直肠锯齿状息肉定义为形态学具有锯齿状(波浪状或星状)结构的一组异质性上皮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广基锯齿状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三大类及少数未分类的锯齿状息肉。近20余年,消化内镜医师和病理医师对广基锯齿状病变的认识不断深入,该文旨在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分子学进展和临床处理方面对广基锯齿状病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病变 广基锯齿状病变 文献综述
下载PDF
43例儿童淋巴瘤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红艳 黄慧 +3 位作者 张守华 傅新文 吴艳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瘤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416例淋巴结肿大的患儿,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疑似淋巴瘤的患儿47例,术后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表型及FISH检测综...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瘤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416例淋巴结肿大的患儿,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疑似淋巴瘤的患儿47例,术后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表型及FISH检测综合分析。结果术后最终确诊为淋巴瘤43例,符合率达91.4%(43/47)。其中霍奇金淋巴瘤21例,表现为大量成熟淋巴细胞间可见多少不等的、大而醒目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核大,核仁明显;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表现为幼稚瘤细胞弥漫增生,大小较一致,而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失。结论FNAC是一种操作简便、诊断快速且相对微创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可对大多数儿童淋巴瘤进行初步诊断,避免漏诊,为临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细针穿刺细胞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诊刮中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谦 刘勇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2-553,共2页
子宫内膜上皮化生在妇科诊刮标本中很常见,而鳞状化生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有时是局灶性改变,偶尔出现广泛性的鳞状化生甚至异形鳞状上皮。关于解读鳞化问题、鳞化程度的判断以及其与子宫内膜腺体良恶性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本文对子宫... 子宫内膜上皮化生在妇科诊刮标本中很常见,而鳞状化生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有时是局灶性改变,偶尔出现广泛性的鳞状化生甚至异形鳞状上皮。关于解读鳞化问题、鳞化程度的判断以及其与子宫内膜腺体良恶性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本文对子宫内膜腺体鳞化、腺棘皮病、腺棘皮癌、子宫内膜样癌伴鳞状分化等概念及其病理诊断标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诊刮 鳞状上皮化生 腺棘皮病 腺棘皮癌 子宫内膜样癌伴鳞状分化
下载PDF
乳腺癌中Akt1和girdi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圆圆 吴建农 路名芝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Akt1和girdi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将其与10例癌旁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Akt1和gird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88例乳腺癌中Akt1阳性率为77.3%(68/88),1... 目的探讨Akt1和girdi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将其与10例癌旁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Akt1和gird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88例乳腺癌中Akt1阳性率为77.3%(68/88),10例癌旁组织中Akt1的阳性率为30%,二者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中Akt1阳性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88例乳腺癌中girdin阳性率为80.7%(71/88),10例癌旁组织中girdin阳性率为40%,二者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中gird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此外,88例乳腺癌中Akt1和girdin阳性呈正相关(r=0.308,P<0.05)。结论乳腺癌中Akt1和gird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联系,特别是两者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因此可以作为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KT1 girdin 预后
原文传递
胃黏膜几种少见炎性病变的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冬梅 魏建国 刘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792-796,共5页
胃炎症性病变是胃黏膜活检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胃炎症,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此外,一些较罕见原因引起的胃炎,如胶原性胃炎、嗜酸性胃炎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海尔曼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文献研究相对... 胃炎症性病变是胃黏膜活检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胃炎症,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此外,一些较罕见原因引起的胃炎,如胶原性胃炎、嗜酸性胃炎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海尔曼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文献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回顾相关文献,对胃黏膜活检中几种少见的炎性病变的病理学形态、临床特征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黏膜活检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结外Rosai-dorfman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 刘勇 +3 位作者 张功亮 彭芳 王志 兰竞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结外RDD患者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均为结外病变,其中1例发生于胸腺。低倍镜显示病变主体由深染色区域及浅染色区域...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结外RDD患者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均为结外病变,其中1例发生于胸腺。低倍镜显示病变主体由深染色区域及浅染色区域交错存在,呈"明暗"相间。高倍镜下可见组织细胞"伸入现象"。免疫表型:组织细胞S-100蛋白强(+),CD68(+),CD1α、CD21和CD56(-),淋巴细胞CD79a(+),浆细胞CD38和CD138(+)。结论结外RDD少见,尤其罕见发生于胸腺,组织形态学特征不明显,临床易误诊。结节状分布的结构特点、"明暗"相间的分布特征、组织细胞"伸入现象"及组织细胞CD68、S-100(+),而CD1a(-)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淋巴结外 病理观察 诊断
原文传递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冬梅 魏建国 +1 位作者 刘勇 梁文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6例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PUC组织学形态相似,瘤细胞呈无黏附性弥漫生长,瘤细胞中... 目的探讨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6例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PUC组织学形态相似,瘤细胞呈无黏附性弥漫生长,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较单一,类似于浆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偏位,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6例CK、CD138、EMA、CK7和CK19均(+);1例CK20(+);2例行HER2染色,其中1例呈(+)。6例E-cadherin、LCA、CD79 a、kappa/lambda和S-100均(-)。结论 PU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尿路上皮癌,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而易误诊,但依靠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学并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浆细胞样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B细胞淋巴瘤伴弥漫性大细胞形态的病理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谦(摘译) 刘勇(审校) +1 位作者 King J F Lam J T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0-710,共1页
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大类,其常常在进展期出现类似转移性肿瘤一样的结外肿块。因此,依靠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对其进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首先,文中给出了常见大B细胞淋巴瘤的典型... 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大类,其常常在进展期出现类似转移性肿瘤一样的结外肿块。因此,依靠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对其进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首先,文中给出了常见大B细胞淋巴瘤的典型临床特征,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以及"双/三打击"淋巴瘤多见于老年人,淋巴结内外均可出现;Burkitt淋巴瘤和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则多见于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转移性肿瘤 大B细胞淋巴瘤 diagnosis 免疫表型 病理诊断 分子遗传学 弥漫性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勇 杨海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0-1080,共1页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老年男性的最常见恶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关联性,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Gleason分级系统是1966年由美国病理学家Donald F.Gle...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老年男性的最常见恶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关联性,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Gleason分级系统是1966年由美国病理学家Donald F.Gleason首先提出,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该系统已成为临床中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系统 前列腺癌 癌病理 GLEASON分级 临床验证 恶性肿瘤 生物学行为 老年男性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艾有生 熊小亮 +3 位作者 庄文华 邹桂华 俞景明 李咸旺 《江西医药》 CAS 1997年第6期350-351,共2页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误诊分析江西医学院病理教研室(330006)艾有生熊小亮庄文华邹桂华江西医学院二附院皮肤科(330006)俞景明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病理科(332600)李咸旺新型隐球菌为腐生菌,广泛存...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误诊分析江西医学院病理教研室(330006)艾有生熊小亮庄文华邹桂华江西医学院二附院皮肤科(330006)俞景明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病理科(332600)李咸旺新型隐球菌为腐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感染 病理学 诊断 分析 脑膜炎
下载PDF
第三十届欧洲病理学大会纪要——神经病理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建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第三十届欧洲病理学大会于2018年9月8日~12日在西班牙举行,会议包括神经病理学的颅内肿瘤、神经肌肉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与诊断技术等,现对该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 神经病理学 第三十届欧洲病理学大会 会议纪要
下载PDF
P21活化激酶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振芳 谢洪 +2 位作者 颜雪 熊秋迎 涂露霞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1(PA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AK1的表达状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随访资料。结果PAK1阳性率为48%(120/250),在...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1(PA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AK1的表达状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随访资料。结果PAK1阳性率为48%(120/250),在有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病例中,PAK1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57.6%vs42.4%)和无肝转移病例(60.0%vs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AK1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较PAK1阴性者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PAK1与不良预后有关。此外,结果还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与生存期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同样显示PAK1是预后的不利因素。并且,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是延长生存期的不良因素。结论在结直肠癌中,PAK1存在过度表达状态。PAK1阳性病例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PAK1的表达差异与总体生存期相关,PAK1阳性患者的生存期较PAK1阴性者显著降低,PAK1可作为独立的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AK1 增殖 侵袭 转移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