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先心矫正术后合并起搏器植入患者房扑射频消融1例
1
作者 冯佳丽 徐芳 +3 位作者 胡金柱 许飞 段君凯 周云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是儿童时期较为少见的一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其中继发性Af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后、心肌病等。依据体表心电图的不同,房扑可分为典型Af和非典型Af^([1])。Af的治疗目前主要...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是儿童时期较为少见的一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其中继发性Af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后、心肌病等。依据体表心电图的不同,房扑可分为典型Af和非典型Af^([1])。Af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以及抗凝治疗^([2])。射频消融治疗Af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因此逐渐成为根治Af的首选治疗方法^([3])。然而,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无疑增加了射频消融术的难度。现就1例射频消融治疗复杂先心起搏器植入术后Af病例予以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永久起搏器 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川崎病相关微RNA的功能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佳丽 彭宇 段君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6-260,共5页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仍有待探索。部分川崎病病例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增加。因...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仍有待探索。部分川崎病病例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增加。因此,及时诊断川崎病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对川崎病及早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微RNA(miRNA)在生物体的各种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miRNA表达失调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显示,miRNA可辅助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和大规模人群筛查,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近期研究发现,miRNA与川崎病发病机制相关,其表达失调将导致川崎病患者的免疫失衡及血管损伤。另有部分研究表明,循环miRNA可作为川崎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主要聚焦于川崎病早期诊断及疗效预测。目前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去验证川崎病相关miRNA的早期诊断及预测效能。该文就近年来miRNA在川崎病中的功能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微RNA 生物标志物 发病机制 诊断 疗效预测
下载PDF
误诊为癫痫的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报告
3
作者 冯佳丽 周云国 +2 位作者 胡金柱 段君凯 许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病程初期误诊为癫痫的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女,11岁,因反复晕厥发作9次就诊。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基因检测提示先天性长QT间... 目的探讨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病程初期误诊为癫痫的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女,11岁,因反复晕厥发作9次就诊。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基因检测提示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2型,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联合心得安口服治疗后未再发作晕厥。结论对临床表现为癫痫的患者,需注意与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做鉴别诊断,基因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一经确诊,必须立即给予积极治疗,以免发生晕厥甚至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癫痫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瑞氏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萱 黄春瑜 +1 位作者 刘颖群 方义湖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11期5-5,11,F0003,共3页
瑞氏综合征临床较少见,起病快,病死率高。因发病率低,常被误诊为流行性感冒、脑炎、脑膜炎、服药过量或中毒等。笔者现遇1例因乡村医生未能及时诊治该病而致患儿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瑞氏综合征 尸检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小儿血性心包积液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峥 严君藩 +2 位作者 彭晓卫 段君凯 许飞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血性心包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 4 3例小儿血性心包积液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3例血性心包炎患儿中化脓性血性心包积液 2 6例 ,结核性血性心包积液 11例 ,心脏创伤性综合征 4例 ,肿瘤性心包炎 2... 目的探讨小儿血性心包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 4 3例小儿血性心包积液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3例血性心包炎患儿中化脓性血性心包积液 2 6例 ,结核性血性心包积液 11例 ,心脏创伤性综合征 4例 ,肿瘤性心包炎 2例。化脓性心包积液可使用抗生素及心包穿刺抽液等方法治愈 ,但要注意转外科治疗的指征 ;结核性心包积液可使用抗结核药物、皮质激素、利尿剂及心包穿刺抽液治愈 ;心脏创伤性心包积液可通过心包穿刺抽液治愈 ;肿瘤性心包积液可通过心包穿刺抽液短暂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结论对大多数小儿血性心包积液可经内科疗法治愈。心包穿刺抽液不仅可明确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血性心包积液 临床分析 病因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