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研究 ——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万鹏 熊涛 付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3期258-260,279,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出路是科技,关键在创新。分析了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介绍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成效;分析了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出路是科技,关键在创新。分析了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介绍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成效;分析了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作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 科技创新 江西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油菜产量和品质、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黄星瑜 朱安繁 +6 位作者 姚锋先 陈金 张亚 夏文建 吕真真 张丽芳 汪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揭示化肥减量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规律,为油菜生产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甘蓝型油菜“浙油938”和“赣油杂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不施肥(CK)、常规施肥(T1)、优化施肥(T2)、有机肥替代15%化肥(T3)... 揭示化肥减量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规律,为油菜生产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甘蓝型油菜“浙油938”和“赣油杂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不施肥(CK)、常规施肥(T1)、优化施肥(T2)、有机肥替代15%化肥(T3)、有机肥替代30%化肥(T4)5个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油菜产量及品质、肥料农学利用率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肥料农学利用率,当有机肥替代率达到30%时,油菜的增产率最高,为36.24%~46.36%;此时,油菜的品质较高,含油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8.6%和5.77%。此外,T4处理能够提升土壤质量,改良土壤结构,活化有效养分,进而提高土壤肥力,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了6.70%~34.27%、9.25%~17.00%和32.45%~83.78%;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了2.73%~4.22%和12.65%~55.33%,土壤容重降低了5.79%~16.30%。化肥减量与有机肥配施能够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且提升土壤养分含量。该试验条件下以有机肥替代30%化肥处理的效果最佳,能够促进养分的循环利用,兼顾油菜优质丰产和土壤良好理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产量 土壤理化性状 品质 油菜
下载PDF
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吕贵芬 杨涛 +4 位作者 陈院华 谢杰 李建国 魏林根 帅俊松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6年第2期16-18,57,共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也是江西省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为总结江西省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为今后的重金属修复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经验,结合江西省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也是江西省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为总结江西省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为今后的重金属修复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经验,结合江西省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江西省在重金属修复领域的实践、工作进展,提出对今后开展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土壤 重金属污染 修复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涂香明 刘娅菲 +3 位作者 陈霞 叶德胜 方益萍 余进祥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
介绍了江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分布概况,论述了江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江西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江西省 农业野生植物 保护
下载PDF
江西土壤环境质量与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林根 李建国 +3 位作者 刘光荣 苏全平 杨涛 范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59-162,共4页
江西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分布广,土壤环境质量优良,为绿色食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基本保障。江西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要确保江西绿色食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江西土壤环境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关键词 土壤 环境质量 绿色食品 可持续发展 江西
下载PDF
江西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夏文建 徐昌旭 +6 位作者 刘增兵 王萍 刘佳 王少先 曾晓安 张全市 刘光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6-89,96,共5页
近年来,江西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采矿、畜禽粪便、污水是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笔者分析总结了江西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区域特征及其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江西省 农田 重金属 污染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江西省有机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增兵 罗奇祥 +2 位作者 李祖章 唐先干 刘光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111-115,118,共6页
通过调查湖口、南昌、上高、泰和、兴国、余江县有机资源及其利用状况,量化分析相应区域有机资源利用情况,以此为基础衡量江西省有机资源量及其利用现状,总结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显示2007~2008年江西省年均作物秸秆产量1764.6万t... 通过调查湖口、南昌、上高、泰和、兴国、余江县有机资源及其利用状况,量化分析相应区域有机资源利用情况,以此为基础衡量江西省有机资源量及其利用现状,总结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显示2007~2008年江西省年均作物秸秆产量1764.6万t,作物秸秆直接还田31.8%,间接还田12.0%,燃烧还田52.5%,其它用途3.8%;绿肥种植面积53.3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5.1%,年产鲜草1237.2万t,其中直接还田85.6%,间接还田14.4%;人畜禽有机肥料年产9074万t,还田利用比例64.7%,流失35.3%;江西省直接还田、间接还田、燃烧还田和其它利用四种秸秆利用方式,养分回收占施肥量的比例分别为9.9%、10.1%、22.9%和4.6%。深入研究高效秸秆还田技术,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开发新型有机肥综合利用模式,平衡利用有机肥资源,有效提升江西省整体农田质量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绿肥 人畜禽有机肥 化肥 江西省
下载PDF
江西省双季稻氮肥用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增兵 束爱萍 +3 位作者 刘光荣 李祖章 袁福生 胡启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2011-2012年在江西11个县的双季稻田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位氮素的水稻增产量呈下降趋势,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利用拟合方程计算出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条件下的施氮量... 2011-2012年在江西11个县的双季稻田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位氮素的水稻增产量呈下降趋势,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利用拟合方程计算出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条件下的施氮量,结合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确定江西早稻、晚稻的平均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2.6、15.0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双季稻 产量 氮肥 施用量
下载PDF
江西省镉污染土壤中超积累油菜品种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涛 吕贵芬 +4 位作者 陈院华 彭志平 谢杰 魏林根 李建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36-38,共3页
针对江西省镉污染农田,筛选了15个不同的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考察各品种对镉(Cd)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Cd总吸附量较大且子粒部位Cd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是赣油杂6号,其次是华皖油4号、绵丰油18、赣油杂9号、丰油58等品种。
关键词 镉污染 油菜(Brassica NAPUS L.) 超积累 江西省
下载PDF
江西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萍 李瑶 +2 位作者 夏文建 陈先茂 罗奇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258-261,共4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及遵循的4项技术原则,进而对江西省循环农业的四大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今后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出了9条建议:1加强循环农业重要性、必要性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和基层干... 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及遵循的4项技术原则,进而对江西省循环农业的四大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今后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出了9条建议:1加强循环农业重要性、必要性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自觉践行循环农业;2大力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及各种类型专业合作社,提高循环农业发展水平;3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光、温、水、土资源,挖掘种植潜力,调整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4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再生、协调发展;5大力推进秸秆直接还田,或通过沼气发酵、食用菌生产、加工有机肥再还田,实现农田有机质良性循环;6进一步完善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牧良性结合、种养殖业双赢;7大力扶持牧草种植,促进草食畜禽产业发展;8以循环理念带动生态旅游、庭院经济发展;9健全服务网络,加强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江西省
下载PDF
施用金属盐对土壤养分和水稻Cd吸收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董爱琴 陈院华 +6 位作者 杨涛 李建国 彭志平 徐昌旭 程新田 梁文生 谢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7-748,共12页
[目的]金属离子与镉(Cd)的拮抗作用是减少水稻对Cd吸收的有效措施,探究增施金属元素对水稻Cd的影响机制,并筛选合适的金属盐阻控材料,减少水稻对Cd的吸收,揭示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与多种拮抗元素间的相关性,对实现Cd污染稻田的轻简化治... [目的]金属离子与镉(Cd)的拮抗作用是减少水稻对Cd吸收的有效措施,探究增施金属元素对水稻Cd的影响机制,并筛选合适的金属盐阻控材料,减少水稻对Cd的吸收,揭示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与多种拮抗元素间的相关性,对实现Cd污染稻田的轻简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品两优华占为试验对象,通过向土壤中施加CaCl_(2)、MnCl_(2)、MgCl_(2)、ZnCl_(2) 4种金属盐,对处理前后土壤化学性状、有效态养分和有效态Cd含量以及收获后水稻秸秆、谷壳和糙米中Cd、Ca、Mn、Mg、Zn等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进一步分析了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施用金属盐会提高土壤中对应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其有效态含量增幅Ca>Mn>Mg>Zn,增幅分别为添加量的203%、141%、96%和6.3%。金属盐添加后土壤中的DTPA可提取态Cd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CaCl_2后,Cd从秸秆-谷壳、秸秆-糙米的转移系数分别增加54.5%和降低29.6%;添加MnCl_(2)后,Mn从秸秆-谷壳、秸秆-糙米的转移系数分别下降23.0%和38.5%;ZnCl_(2)的施用使Zn元素从秸秆-谷壳的转移系数增加了44.6%;所有处理对Mg元素的转移系数没有显著影响。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效锰和有效锌含量与水稻秸秆、谷壳和糙米中的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3.466**、-3.71**、-2.815*和-2.318**、-3.804**、-2.465*,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与水稻谷壳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偏回归系数为2.591*。[结论]通过向土壤中施入Zn^(2+)、Mn^(2+)和Mg^(2+),提高有效锌、有效锰和交换性镁,水稻Cd含量存在下降趋势。但由于交换性镁与Cd的相关性不显著且土壤颗粒对Zn~(2+)存在强烈的吸附作用,影响了土壤有效锌的增加,因此增施含锰肥料是降低水稻Cd含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盐 拮抗 有效态 水稻
下载PDF
江西省农田地膜残留状况研究——基于典型地块样方调查数据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爱琴 刘晖 +5 位作者 俞莹 杨涛 陈院华 吴火亮 徐昌旭 谢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28-135,共8页
在江西省22个县(市、区)设置66个监测点,对主要农作物种植制度下农田地膜的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绝大多数监测点的农田地膜残留量<15 kg/hm^(2),且随着覆膜年限的增长,农田地膜残留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江西省... 在江西省22个县(市、区)设置66个监测点,对主要农作物种植制度下农田地膜的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绝大多数监测点的农田地膜残留量<15 kg/hm^(2),且随着覆膜年限的增长,农田地膜残留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江西省蔬菜、瓜果、水果、烟叶、油料以及菇类监测点的平均农膜残留量分别为15.47、10.47、11.70、13.02、13.02、5.58 kg/hm^(2),但在不同作物类型田间农膜残留量没有显著差异;在六大作物类型中,烟叶和蔬菜田间地膜的年残留率居前2位,分别达3.57%和3.37%;65.2%监测点的地膜年残留量在1.5 kg/(hm^(2)·a)以下,50.0%监测点的地膜年残留率低于1.0%。总之,江西省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程度总体可控,覆膜年限、种植制度、农户回收农膜的积极性均对农膜的残留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农用地 地膜 残留量 作物类型 状况
下载PDF
生物质炭调控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高华 涂昊泽 +5 位作者 赵钰湲 孔雯 夏文建 王飞儿 Muhammad Shaaban 林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我国是中药材种植大国,但不合理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导致中药材连作障碍在种植区普遍存在,造成药材减产变质、道地产区转移、资源保护与利用不协调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对中药材连作土壤进行修复是解决中药材连作障碍的... 我国是中药材种植大国,但不合理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导致中药材连作障碍在种植区普遍存在,造成药材减产变质、道地产区转移、资源保护与利用不协调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对中药材连作土壤进行修复是解决中药材连作障碍的一个关键措施。生物质炭一般呈碱性,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改良酸化土壤、提升植物品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因此利用生物质炭作为调理剂来缓解中药材连作障碍具有一定潜力。本文针对我国中药材连作障碍的可能成因及潜在危害,分析生物质炭在解决药用植物连作造成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化感自毒危害等问题上的作用,并对生物质炭在药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药用植物 生物质炭 土壤理化性质 化感自毒作用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与地下水特征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吕真真 杨劲松 +3 位作者 刘广明 李金彪 刘洪强 李兵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77-1385,共9页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地下水特征的关系,对研究区内土壤盐分含量及地下水进行原位监测,分析土壤盐渍化和地下水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地下水埋深、电导率、p H和主要离子含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与地下水特征的关系,对研究区内土壤盐分含量及地下水进行原位监测,分析土壤盐渍化和地下水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地下水埋深、电导率、p H和主要离子含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均值为3.90~6.31 g kg-1,表层以下土壤盐分含量均值为2.54~3.44 g kg-1,属于中度及以上盐渍化程度;地下水埋深平均值为1.16~1.71 m,普遍较浅;地下水阴离子以Cl-为主,阳离子以Na+为主,两者分别占阴、阳离子总量的比例约为65%。关联分析表明,不同地下水特征指标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密切程度不同,同一特征指标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密切程度在不同时期间差异显著,总体而言,土壤表层积盐与地下水电导率、Na+、Cl-的关系较为密切,与p H、CO32-和HCO3-之间的关系较弱。在防治土壤盐渍化中,应当加强对地下水电导率、Na+、Cl-的控制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土壤盐渍化 地下水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下双季稻连作体系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淳 周卫 +5 位作者 李祖章 刘秀梅 孙刚 夏文建 王秀斌 刘光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9-358,共10页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双季稻连作体系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早稻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5d内,第3~5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60~162.0 kg/hm2,损失率为29.29%~52.32%;晚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1d内...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双季稻连作体系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早稻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5d内,第3~5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60~162.0 kg/hm2,损失率为29.29%~52.32%;晚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1d内,第3 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35~141.4 kg/hm2,损失率为35.75%~46.82%;早、晚稻各生育期及连作周期的氨挥发量均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连作 水稻土 氨挥发 施氮量
下载PDF
稻田常用化学除草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先茂 彭春瑞 +2 位作者 关贤交 邓国强 叶永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0-854,共5页
化学除草是目前稻田草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稻田化学除草剂使用量大且年趋增多的趋势,开展了稻田常用化学除草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稻田常量施用化学除草剂可有效地防除杂草、减轻杂草的危害,对水稻生长无... 化学除草是目前稻田草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稻田化学除草剂使用量大且年趋增多的趋势,开展了稻田常用化学除草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稻田常量施用化学除草剂可有效地防除杂草、减轻杂草的危害,对水稻生长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加量施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稻的分蘖及产量;另外,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土壤中一些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了稻田土壤质量及供肥能力,施药量越大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草剂 水稻生长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钝化材料生物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爱琴 谢杰 +3 位作者 刘佳 吕贵芬 秦文婧 苏金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5,共7页
原位钝化法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炭是由生物质在缺氧环境下热解而成的一种含碳材料,具有精细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能够有效地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其生物有效性... 原位钝化法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炭是由生物质在缺氧环境下热解而成的一种含碳材料,具有精细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能够有效地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其生物有效性,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钝化材料。综述了影响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钝化效果的主要因素、钝化机制以及生物炭的改性方法。寻找钝化持效性好的生物炭材料,深化研究生物炭与不同形态重金属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将生物炭钝化材料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钝化材料 土壤
下载PDF
华南系列木薯品种在江西红壤旱坡边际土地上的适应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5
18
作者 袁展汽 刘仁根 +4 位作者 肖运萍 汪瑞清 李开绵 欧文军 叶剑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21-22,26,共3页
在参试的7个华南系列木薯品种中,SC8表现突出,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均排列第一,分别比对照品种SC205高18.3%和14.8%。初步结果表明:SC8是一个适合在江西红壤旱坡边际土地上推广的木薯品种。
关键词 木薯 适应性 江西 红壤
下载PDF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钱银飞 邱才飞 +6 位作者 邵彩虹 陈先茂 谢江 邓国强 李思亮 左卫东 彭春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5-127,139,共4页
研究了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双季稻区晚稻丰源优299的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到不同肥料品种后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1.9%~3.5%之间;同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能减缓土壤中碱解氮、速... 研究了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双季稻区晚稻丰源优299的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到不同肥料品种后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1.9%~3.5%之间;同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能减缓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有效养分的下降,成熟期比未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处理的土壤肥力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纳米碳 水稻 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除草剂对稻田土壤微生态环境及紫云英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志坚 张嶔 +1 位作者 徐昌旭 刘光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稻田土壤施用不同类型除草剂后对紫云英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微生物种群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除草剂(CK)相比,施用乙草胺和吡嘧磺隆后均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紫云英植株中含磷量...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稻田土壤施用不同类型除草剂后对紫云英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微生物种群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除草剂(CK)相比,施用乙草胺和吡嘧磺隆后均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紫云英植株中含磷量;施用吡嘧磺隆后显著降低紫云英植株中氮、钾含量和土壤中真菌数量以及紫云英干物质累积量;施用乙草胺后主要影响土壤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施用吡嘧磺隆后则主要影响土壤中脲酶活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与施用除草剂吡嘧磺隆相比,施用乙草胺能为紫云英作物提供更适宜的土壤微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其吸收利用土壤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紫云英 养分吸收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