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信丰县山稻基地硒及相关元素分布特征
1
作者 杨兰 张安 +2 位作者 王运 邹勇军 王鹤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了寻找绿色富硒农产品,对江西省信丰县山稻基地表层土壤、山稻、根系土及土壤垂向剖面样品开展硒及相关元素的测试分析和质量评价,并利用环境水化学软件Visual MINTEQ 3.1开展硒形态模拟。结果表明,本区表层土壤为强酸性,硒平均含量... 为了寻找绿色富硒农产品,对江西省信丰县山稻基地表层土壤、山稻、根系土及土壤垂向剖面样品开展硒及相关元素的测试分析和质量评价,并利用环境水化学软件Visual MINTEQ 3.1开展硒形态模拟。结果表明,本区表层土壤为强酸性,硒平均含量等级为适量,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为清洁;山稻根系土为强酸性,硒平均含量等级为富硒,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为清洁。土壤垂向剖面显示Cd、Hg、Cr、有机质(SOM)在地表富集趋势明显,且Se含量与Cd、As、Hg、Cr、SOM含量呈正相关,与Ni、Cu、Zn、Pb含量及pH呈负相关,表明山稻有重金属污染风险。本区土壤中硒形态主要为HSeO_(3)^(-)和SeO_(4)^(2-),其中HSeO_(3)^(-)生物有效性低于SeO_(4)^(2-),但对重金属拮抗效果好。因此,可通过喷洒SeO_(4)^(2-)和HSeO_(3)^(-)溶液改善农作物品质。本区种植的山稻绿色富硒,对Hg和Cd表现出良好的富集能力,可作为修复Hg和Cd污染土壤的优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富硒 土壤 山稻 江西
下载PDF
江西丹霞地貌演化阶段与分布及其构造控制探讨
2
作者 姜勇彪 郭福生 +8 位作者 黎广荣 李蓉 楼法生 汪震 陈留勤 郄海满 闫罗彬 李益朝 凡秀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8,共15页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江西省内沿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30余个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已发现的228处丹霞地貌点主要分布于江西东部武夷山北麓和西麓的红层盆地内。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法,...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江西省内沿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30余个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已发现的228处丹霞地貌点主要分布于江西东部武夷山北麓和西麓的红层盆地内。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法,对江西省9个盆地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内丹霞地貌景区的面积—高程HI为0.17~0.52,平均为0.38,即其演化阶段处于壮年晚期至老年早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南向北,由壮年期转为老年期的趋势。该趋势可能与武夷山的构造隆升有关。构造分析显示,节理与武夷山的隆升对江西丹霞地貌演化起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1)龙虎山、九仙湖、仙岩、蛤蟆坞、赭亭山、龟峰等地发育的崖壁、一线天、巷谷、石墙、石寨、峰丛、峰林等丹霞典型景观均与节理有关。(2)流水侵蚀等外营力的作用对丹霞地貌的剥露、削平起重要作用,统计表明距离武夷山越近,丹霞地貌山峰越密集、崖壁越陡峻,指示武夷山的隆升与丹霞地貌的发育有直接关系。总体来看,江西省内的红层为丹霞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武夷山的隆升控制了丹霞地貌的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丹霞地貌区的节理构造是否与武夷山的隆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丹霞地貌 演化阶段 断裂构造 江西省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的江西省婺源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鑫 吴珍云 +4 位作者 丁德建 李希星 石祖峰 祝民强 孙彬涵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江西省婺源县位于中低山、丘陵地区,是省内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年来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活动不断加剧,给当地居民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基于婺源县野外调查资料及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变异系数、斜坡结构、... 江西省婺源县位于中低山、丘陵地区,是省内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年来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活动不断加剧,给当地居民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基于婺源县野外调查资料及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变异系数、斜坡结构、地貌类型、工程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道路缓冲区、断层缓冲区8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呈线状分布且多位于道路100 m范围内;中易发区呈带状分布且多位于断层300 m范围内;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断裂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少,植被覆盖较多且岩层较坚硬的低山丘陵区域。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性检验及精度检验,表明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好,评价结果精度较高,可为婺源县后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 婺源县
下载PDF
江西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传民 黄雅丹 +1 位作者 吴佳 彭琼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在构建衡量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P—S—R模式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将GIS技术与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相结合,测度了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划分为5个利用水平等级与4种分异类型,并从时空角度探讨集约利用水平变化及其... 在构建衡量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P—S—R模式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将GIS技术与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相结合,测度了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划分为5个利用水平等级与4种分异类型,并从时空角度探讨集约利用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耕地集约利用总水平与单项水平不断提高,状态准则为影响主导因素;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区域差异性,平原区集约水平高于丘陵与山区,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水平相对较高;局域空间上,水平高、低区域各自集聚;LISA集聚类型中,以"H—H"、"L—L"类型为主,分别对应于高、低水平等级。其中,"H—H"关联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而赣东北、西北及南部的丘陵山区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L-L"关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利用 ESDA MORAN指数 时空差异 县域
下载PDF
江西省相山铀多金属矿田重磁坡度异常提取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2 位作者 谢财富 刘林清 姜勇彪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53-460,共8页
运用ERDAS IMAGINE 9.1和MAPGIS 6.7软件提取剩余重力坡度和磁坡度,根据已知矿床(点)与剩余重力坡度和磁坡度的关系得出:相山矿田内重力坡度在62°~73°(剩余重力值扩大15倍)且剩余重力值在-3~1 m/s2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北部... 运用ERDAS IMAGINE 9.1和MAPGIS 6.7软件提取剩余重力坡度和磁坡度,根据已知矿床(点)与剩余重力坡度和磁坡度的关系得出:相山矿田内重力坡度在62°~73°(剩余重力值扩大15倍)且剩余重力值在-3~1 m/s2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北部成矿区磁坡度在40°~50°和61°~70°的两个区间为成矿有利区,西部成矿区磁坡度小于30°且磁异常值为-40~-45 nT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整个矿田磁坡度为71°~80°且磁异常值小于零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提取的剩余重力坡度异常和磁坡度异常能够反映矿田深部有利成矿部位,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重、磁坡度异常提取 成矿预测 相山
下载PDF
江西省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遥感蚀变异常提取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志春 胡荣泉 +4 位作者 郭福生 刘林清 谢财富 姜勇彪 周万蓬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12-118,85,共8页
运用"无损线性拉伸+消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的复合方法,对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进行了遥感铁化、泥化蚀变异常提取。提出了掩膜强干扰区,抑制中低干扰区的思路,并通过掩膜高植被覆盖区、第四系... 运用"无损线性拉伸+消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的复合方法,对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进行了遥感铁化、泥化蚀变异常提取。提出了掩膜强干扰区,抑制中低干扰区的思路,并通过掩膜高植被覆盖区、第四系、水体和阴影等干扰因素,对掩膜后的ETM4/3、ETM3/1、ETM5/7的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对第2主分量进行线性拉伸、滤波、密度分割等处理,分别提取铁化、泥化蚀变异常。野外验证表明,该方法在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提取效果较好,且提取的蚀变异常对铀矿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 蚀变异常 复合法 植被覆盖 遥感技术
下载PDF
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叶长盛 刘平辉 朱传民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3-546,共4页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领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促使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改变。本文引入结构变化率及信息熵,对1996-2005年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较快,用地结构变化相对消...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领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促使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改变。本文引入结构变化率及信息熵,对1996-2005年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较快,用地结构变化相对消费结构变化要缓慢一些;②消费结构熵与土地利用结构熵具有同步增减性,随着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用地结构在逐渐趋于均衡,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用地结构的变化;③不同消费比重的变化导致对应土地利用类型随之发生变化。全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例平均每降低1%,耕地面积减少0.94×104hm2;全省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比重每提高1%,交通用地面积增加0.365×104hm2;全省城乡居民其他消费(除食品和交通通讯以外的消费)比重每提高1%,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则增加了0.569×104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用地结构 信息熵 江西省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1∶5万陀上幅区调应用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1 位作者 刘林清 姜勇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64-374,共11页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贯穿区域地质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与基础作用。在本研究区内,TM/ETM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常用的主成分变换法、乘积变换法、比值变换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IHS变换法6种融合方法中...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贯穿区域地质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与基础作用。在本研究区内,TM/ETM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常用的主成分变换法、乘积变换法、比值变换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IHS变换法6种融合方法中小波变换波段融合法为最佳融合方法。运用遥感影像更新区内的道路信息有助于提高填图效率和填图质量,以小波变换法融合全色波段的RGB(5,4,3)彩色影像为基础影像,其它彩色合成影像、单波段灰度影像等影像为辅助影像对区内岩石地层、构造进行了解译,运用复合法提取了本区的铁化和泥化蚀变异常,在野外地质路线观测过程中对解译的岩石地层、构造和提取的矿化蚀变都得到了较好的验证。遥感在区调过程中的道路更新、岩性识别、构造解译、矿化蚀变提取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区域地质调查 影像融合 蚀变异常提取
下载PDF
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石城县洋地村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勇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16-421,共6页
阐述了低空航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组成,探讨利用该系统进行航测作业的技术流程,最后分析利用无人机航摄系统测制1∶1 000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成图精度、质量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要求。综合运用实地调查、GIS软件综合成... 阐述了低空航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组成,探讨利用该系统进行航测作业的技术流程,最后分析利用无人机航摄系统测制1∶1 000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成图精度、质量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要求。综合运用实地调查、GIS软件综合成图法和SWOT分析法,基于无人机的1∶1 000航测成图可以达到相关成图规范要求,但需依赖大量的外业修补与改正工作。对成果进行精度评定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低空影像可用于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快速地形测绘。通过无人机航摄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展现了无人机航摄在小面积、低空、特殊地形的地图测量和修测上的优势,并具有高时效性、高精度、高机动性的特点。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建设,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无人机航测服务于农村规划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拍 测绘 农村土地规划 SWOT分析法 石城县洋地村
下载PDF
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相关性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传民 黄雅丹 双文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4期253-256,共4页
为了探讨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的关联性,找出基于耕地质量视角的粮食产能提升途径,借助GIS技术,在分析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质量综合折算系数IQ,统一折算标准,把分散质量等级转化成可比的综合质量,划分了耕... 为了探讨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的关联性,找出基于耕地质量视角的粮食产能提升途径,借助GIS技术,在分析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质量综合折算系数IQ,统一折算标准,把分散质量等级转化成可比的综合质量,划分了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等级,构建了"耕地质量-生产水平"综合区,并分析了各综合区特点与"耕地质量-生产水平"耦合提升的途径。结果表明:耕地质量综合折算指数范围为3.56%~4.67%。将江西省耕地质量划分出了低质量、中质量、高质量3个质量等级类型;形成了时段Ⅰ、时段Ⅱ的低产区、中产区、高产区粮食生产水平类型区;据空间与属性匹配后得到了低质量-低产区(LQ-LP)、低质量-中产区(LQ-MP)等7类综合区;针对各综合区特点,基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投入等方面,提出促进耕地综合质量与粮食生产能力水平提升的途径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粮食生产 折算系数 相关性分析 空间分异 江西省
下载PDF
基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江西省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长盛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2,共6页
本文在分析1991—2008年江西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及用地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应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对江西省2000年和2008年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8年江西省城市建设用地大致以每年36 km2的速度呈... 本文在分析1991—2008年江西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及用地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应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对江西省2000年和2008年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8年江西省城市建设用地大致以每年36 km2的速度呈直线递增,生产性用地在减少,服务性、生活性用地在增加;2000年居住、公共设施、工业、道路广场用地分布最为均匀,仓储、绿地和对外交通用地分布较为平均,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分布比较合理;到2008年演变为居住、道路广场用地分布最为均匀,市政公用设施、对外交通、绿地、仓储、工业和公共设施用地分布比较平均;特殊用地的区域分布两个年份的差距都较大(基尼系数都超过国际警戒线0.4);居住、公共设施、工业、道路广场和特殊用地在各地的分布趋向集中,仓储、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和绿地分布趋向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沦兹曲线 基尼系数 城市建设用地 空间结构 江西省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琪 叶长盛 赖正明 《江西科学》 2016年第5期628-634,共7页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兹曲线、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江西省12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兹曲线、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江西省12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呈明显的集聚分布;分布数量上具有不均衡性,以吉安市、上饶市、抚州市、赣州市最为集中,分别有25、22、18、1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占全省总数的69.00%,并形成了以婺源、金溪、吉安市区-吉安县、安义-进贤-丰城为中心的4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集聚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分布是受到人文历史的发展、交通因素的影响,使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具有相似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分布特征 GIS 影响因素 江西省
下载PDF
江西省县域尺度耕地变化的地域格局分析
13
作者 朱传民 黄雅丹 +1 位作者 吴佳 彭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8-291,共4页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GIS技术,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相关理论,对江西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值计算,研究期内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差异呈现出一...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借助GIS技术,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相关理论,对江西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值计算,研究期内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且有进一步集聚的趋势;各县域Local Moran′s I反映了耕地变化在局域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均质性,"北部平原—周边山区—内部岗丘"的区域化分异特征;局域空间自相关(LISA)的4种集聚类型中,正相关的"高—高"和"低—低"类型占主体部分,约占60%。其中,"高—高"关联的主要有北部平原区、周边部分山区县,而赣东南西三面群山向内部平原过渡的岗地、丘陵地区等则表现出一定的"低—低"关联特征。不同类型区,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空间自相关 MORAN指数 地域格局
下载PDF
基于MCR模型的江西省抚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群 刘平辉 朱传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目的]开展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主要生态廊道识别研究,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格局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江西省抚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土地利用因子,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敏感性等多种因子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依据生... [目的]开展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主要生态廊道识别研究,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格局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江西省抚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土地利用因子,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敏感性等多种因子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依据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价、全域水文分析、生态保护红线以及自然保护地识别生态源地,依托MCR模型和Arc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开展研究。[结果]①抚州市整体生态环境良好,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性区所占比例为49.97%,主要集中在抚州市中部地区,以黎川县、乐安县、宜黄县和南丰县为主;抚州市生态敏感性极重要区所占比例为1.39%;②生态源地面积3302.34 km^(2),所占比例为17.57%,以抚州市东部和西南部为主;③以全域的生态要素和地形地貌等为基底,抚州市呈现出“一轴、两屏、多廊、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结论]结合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形成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和开敞空间网络体系,维护抚州市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廊道 格局优化 MCR模型 江西省抚州市
下载PDF
基于极限条件法与指数和法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以江西省安义县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亚 邹自力 张晓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99-103,共5页
摸清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科学、合理、有序开展区域土地开发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述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极限条件法与指数和法相结合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以安义县为研究区域,确立了安义县耕地后备... 摸清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科学、合理、有序开展区域土地开发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述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极限条件法与指数和法相结合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以安义县为研究区域,确立了安义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进行了安义县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及适宜程度评价.结果表明:安义县耕地后备资源中宜耕面积1 035.87 hm^2,总体分布零散,在黄洲镇、东阳镇和石鼻镇相对较集中,类型以其他草地为主;宜耕土地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面积分别为493.41、303.43、239.03 hm^2,质量总体较高.极限条件法与指数和法相结合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既综合考虑了多因素的影响,又兼顾了限制性因素的作用,用于评价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及质量时简单且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条件法 指数和法 耕地后备资源 安义县
下载PDF
江西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勇 叶长盛 孙丽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26-331,共6页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影响其所在区域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发展前景。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基尼系数和交通连接度等方法对江西省225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在等级规模上为纺锤形结...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影响其所在区域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发展前景。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基尼系数和交通连接度等方法对江西省225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在等级规模上为纺锤形结构,尚未形成稳定的金字塔结构;最邻近指数为0.81,表明3A级以上景区分布类型上为集聚分布,空间上呈现北多南少的非均衡分布态势,基尼系数为0.94,分布高密度地区为景德镇市区—浮梁县交汇处以及南昌市区;区域内交通网络连接度处于中等水平,交通连接度指数为1.49,连通度指数为0.51,各景区之间连接主要方式为国道与省道,全省紧密度指数为0.66,区域紧凑程度较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江西省
下载PDF
江西省自然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延玉 叶长盛 吕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江西省丰富的自然旅游景点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邻近指数、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相关分析等数理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类型、均衡度和密度等方面对江西省142处自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 江西省丰富的自然旅游景点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最邻近指数、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相关分析等数理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类型、均衡度和密度等方面对江西省142处自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自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且在县域单元上自然旅游景点以集中分布为主,空间分布较为不均衡;(2)自然旅游景点受江西省东西南三面环山的地形条件影响,分布密度表现为点状形态,总体上呈现“环状式”的分布格局;(3)资源禀赋、地形地貌、湖泊水系等自然因素对江西省自然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旅游景点开发和建设的基础;而社会经济水平、交通条件等人文因素则对自然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旅游景点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江西省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宗奎 邹时林 +1 位作者 李小龙 吴芳 《江西科学》 2018年第4期605-610,共6页
基于江西省水资源现状,构建了科学有效的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江西省2006-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以及2015年江西省各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较好地刻画了评价指标与承载力变化的动态过程,较为客观地评... 基于江西省水资源现状,构建了科学有效的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江西省2006-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以及2015年江西省各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较好地刻画了评价指标与承载力变化的动态过程,较为客观地评价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江西省2006-2015年间,水资源承载力逐步提高,目前处于较好水平,仍有较大潜力,江西省各市间水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其中吉安市最差,景德镇市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水资源承载力 MATLAB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江西省土地利用包容性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辉丹 叶长盛 王飞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从经济发展包容度、社会和谐包容度、环境友好包容度、土地利用包容度四个方面构建了江西省土地利用包容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江西省11个市2000—2016年的土地利用包容性进行评价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从经济发展包容度、社会和谐包容度、环境友好包容度、土地利用包容度四个方面构建了江西省土地利用包容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江西省11个市2000—2016年的土地利用包容性进行评价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6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包容性持续增加,接近度由0.27增加到0.70,经济发展包容度、环境友好包容度呈增长趋势,而土地利用包容度波动发展。(2)赣南地区的土地利用包容性较高,如赣州。赣北地区土地利用包容性较差,赣中地区土地利用包容性变化差异大。(3)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农林水事务支出、人均土地面积等指标是阻碍江西省土地利用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4)经济发展包容度和环境友好包容度是阻碍江西省土地利用包容性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土地利用包容度的影响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 TOPSIS 障碍因素诊断 江西省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江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薇 刘平辉 朱传民 《江西科学》 2020年第5期649-656,共8页
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和谐4个方面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2008—2018年杭州市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参照值,运用AHP-模糊综合判定和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8年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和谐4个方面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2008—2018年杭州市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参照值,运用AHP-模糊综合判定和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8年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8—2018年除南昌市、上饶市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之外,江西省其余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均不断提高;2008—2018年江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杭州市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趋势,其中生态环境子系统差距缩小明显,经济发展子系统差距缩小幅度较小;2)2008—2013年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高的地级市主要集中在赣北、赣东和赣西地区,2013—2018年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无明显的规律性,各子系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3)系统协调度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变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时空演变 协调性 江西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