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R标记的江西省枫香古树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仲小茹 柯叮 +3 位作者 黄献峰 何小三 王玉娟 孙荣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3-531,共9页
采用14对SSR引物对江西省9个枫香古树群体的222个单株进行毛细管电泳测序,利用GenAIEx、CERVUS和Structure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SSR位点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8.14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819个,Shan... 采用14对SSR引物对江西省9个枫香古树群体的222个单株进行毛细管电泳测序,利用GenAIEx、CERVUS和Structure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SSR位点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8.14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819个,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1.009,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504和0.470,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13。宁都(ND)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He=0.551),湾里(WL)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e=0.394)。在地区水平,赣南(He=0.534,n=8)和赣北(He=0.505,n=14)地区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特有等位基因;赣中地区具有最低的遗传多样性(He=0.473)和最少的特有等位基因(n=2)。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枫香群体内变异为92%,显著高于群体间变异8%,与遗传分化系数(Fst=0.133)一致,有可能是较高的基因流造成的(Nm=2.99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9个群体可分成3大类群,不同枫香古树群体间存在较为强烈的基因渐渗。研究结果为枫香古树的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今后的枫香育种工作中,要加强对枫香古树个体的保护,可以加强在赣北、赣南地区群体内开展优树选择,有可能含有特定的基因类型资源,可以获得更大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 古树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原文传递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典型林分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樊星火 葛红艳 +3 位作者 张参参 邓文平 陈伏生 卜文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92,共9页
【目的】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探讨生态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评价及生态公益林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目的】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探讨生态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评价及生态公益林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文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中选取6种处于发育中期阶段的典型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杉木林、湿地松和针阔混交林) 33块样地,测定其土壤化学性质,并用方差分析(ANOVA)探索林分类型和土壤层次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同时比较同一林分类型内不同土壤层次和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土壤指标进行降维,计算各林分类型的PCA综合得分进而排序土壤肥力状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钾、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逐渐降低,而p H值、全氮和全磷均无显著变化。同样,除常绿阔叶林A层的有效磷和针阔混交林A层的速效钾分别显著地高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外,其余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轴(35.9%)主要代表速效养分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其中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碳的因子载荷值较大;第2主轴(15.4%)主要代表全量养分和p H值的变化;土壤肥力状况排序为:毛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湿地松林。【结论】从保育土壤的角度来看,不同林分类型的肥力状况将为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此外,相对于人工针叶纯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因而建议针对人工针叶林进行补植改造,朝向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方向转变,从而提升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林分类型 土壤层次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江西省蓝莓林地土壤限制因子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罗玉姣 肖青亮 +1 位作者 牛德奎 李艳丽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了解江西省蓝莓林地土壤养分状况,从而为蓝莓平衡施肥提供技术指导,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对江西省蓝莓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诊断与分析,还就缺素对植株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盆栽实验。诊断结果表明:供试蓝莓林地土壤中有... 为了解江西省蓝莓林地土壤养分状况,从而为蓝莓平衡施肥提供技术指导,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对江西省蓝莓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诊断与分析,还就缺素对植株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盆栽实验。诊断结果表明:供试蓝莓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Ca、P、N、K、Mg元素严重缺乏,这些养分因子为其主要限制因子;Cu、B、Zn普遍缺乏,为其潜在的限制因子;而S、Mn、Fe元素的含量相对丰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不施Ca、P、N、K的指示作物——高粱的产量则分别减少85.62%、40.51%、34.00%、3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林 土壤系统研究法 养分限制因子 江西省南昌市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森林培育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历程 被引量:5
4
作者 叶学敏 顾菡娇 +2 位作者 杜天真 郭韫丽 陈伏生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3期408-415,共8页
从硕士学位论文视角客观评价森林培育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为森林培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参考。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2000—2017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2 690篇硕士学位论... 从硕士学位论文视角客观评价森林培育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为森林培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参考。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2000—2017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2 690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探究其研究热点和发展历程。分析发现,森林培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而后保持平稳的态势,“组织培养”、“生物量”、“生长”、“遗传多样性”、“干旱胁迫”、“光合作用”和“土壤养分”等关键词频率较高;关键词网络交叉相连;林分类型研究主要以人工林为主,天然林的研究较为薄弱;碳储量、基因表达、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氮沉降等问题将成为学科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趋于多元化、交叉化,向生态学、遗传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等分支学科领域纵向发展。近20年来,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是在对研究理论的深化、创新、交叉和系统化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生产实践,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硕士学位论文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发展历程
下载PDF
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式杰 刘雪 +8 位作者 周光南 涂正杨 张文元 刘朋 张睿昕 王雪峰 廖艺 郭宇斌 郭晓敏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6期69-73,共5页
林下经济是国内近些年出现的崭新的生态复合经营方式和模式,有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在践行“两山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迫切需要。本文从林下经济的... 林下经济是国内近些年出现的崭新的生态复合经营方式和模式,有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在践行“两山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迫切需要。本文从林下经济的概念、内涵出发,围绕林下经济立体发展现状与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对策两方面对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以贵溪市冷水国有林场为例,从人才技术、资金筹措、产业规划等几方面提出了适合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对策,为新形势下江西省林下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林下经济 对策
下载PDF
江西省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利平 张利超 +2 位作者 陈伏生 徐冰石 葛佩琳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1期19-22,共4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低山丘陵区防汛抗旱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减少水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保证.根据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长期发展重要基础支撑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基于全省7个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不同特点...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低山丘陵区防汛抗旱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减少水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保证.根据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长期发展重要基础支撑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基于全省7个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的不同特点、功能定位与防治布局方向,通过对多条小流域的治理实践、技术措施与成效的总结,提出了江西省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清洁型三类模式,并对其采用的技术模式及特点和应用对象(范围)与前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各地更有效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治理模式 江西
下载PDF
江西10个主栽油茶品种花器特性与结实率研究
7
作者 程钦华 徐奥文 +6 位作者 任志华 程离 陈晓 张运煜 刘娟 左静 胡冬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5-914,共10页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作为江西省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而目前存在于各个油茶林地内的品种不一,同时也导致油茶在实际生产上还存在着结实不一的问题,为深入了解不同油茶品种结实方面的特性,优化不同油茶品种的种植配置,进...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作为江西省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而目前存在于各个油茶林地内的品种不一,同时也导致油茶在实际生产上还存在着结实不一的问题,为深入了解不同油茶品种结实方面的特性,优化不同油茶品种的种植配置,进而提高产量。【方法】以江西省主栽的10个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对这些品种的花器生物学特性和结实能力进行跟踪调查测定,并分析了这些油茶品种的花粉萌发率、柱头可授性、花器形态特征及它们在自然授粉结实方面的特性。【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花粉和柱头活力存在着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部分品种的花粉在离体24 h后活力便开始下降,在72 h后花粉活力保持在50%以上的只有赣无2、赣无11、赣石84-8和赣永5这4个品种,说明这4个品种的花粉具有保存更长时间的能力,长林18虽在开始时萌发率最高,但72 h后降到最低;在柱头活力上,10个品种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培养3 d后柱头可授性都达到峰值,其中最高的为赣永5,最低的为赣无2。不同品种的花器形态特征也存在很大差异,10个品种中,长林4的花朵最小,长林18的最大;10个品种的花丝均长于柱头,花丝长度为柱头的1.5倍左右,而柱头分裂数都较为一致的3个。赣永5的自然授粉结实率最高,长林18的最低。花器各性状中,花丝长度、柱头分裂数与结实率极显著相关、离体72 h后的花粉活力与结实率显著负相关。【结论】10个品种花粉中能相对保存更久的为赣无2、赣无11、赣石84-8和赣永5这4个品种,人工辅助授粉的柱头活力在开花后第3天最佳;长林18的花最大,更易吸引昆虫来授粉,10个品种的雄蕊均高于雌蕊,与结实相关的花器性状也仅有花丝长度、柱头裂数及72 h的花粉活力,而深入研究这些结实特性可为油茶在种植生产上品种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花粉萌发率 柱头活力 花器形态 自然授粉结实率
下载PDF
施肥对毛红椿幼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
8
作者 潘俊彬 刘远生 +5 位作者 张露 程强强 王健 贾婷 吴云燕 郭春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为了探究珍贵树种毛红椿对施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的响应,该文以毛红椿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氮肥(N)、磷肥(P)、复合肥(CF)及缓释肥(SRF)4种肥料3个施肥水平(高、中、低),研究施肥对毛红椿幼林生长和叶片养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 为了探究珍贵树种毛红椿对施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的响应,该文以毛红椿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氮肥(N)、磷肥(P)、复合肥(CF)及缓释肥(SRF)4种肥料3个施肥水平(高、中、低),研究施肥对毛红椿幼林生长和叶片养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均可促进毛红椿树高和胸径生长,氮肥和复合肥效果更明显,氮肥处理的4年生毛红椿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较不施肥(CK)分别提高了15.0%、21.9%、67.5%,其中低氮肥(N1)处理的胸径年均生长量最大(2.99 cm),复合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较CK分别提高了16.7%、19.2%、54.3%。高缓释肥(SRF3)和低磷肥(P1)分别在第4年树高、胸径的年增长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96 m、2.33 cm)。(2)施肥显著增加了毛红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氮肥显著促进可溶性糖合成而磷肥显著促进淀粉合成。(3)N1和磷肥分别显著促进毛红椿叶片氮和磷含量的提高,磷肥、复合肥和氮肥均可显著提高叶片钾含量。(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施肥促进生长效果依次为氮肥>复合肥>磷肥>缓释肥>不施肥,其中N1即100 g·plant-1·year-1的综合评价值最高。综合施肥成本和效益,施氮肥或复合肥能有效促进毛红椿幼林生长发育,推荐幼林期每年每株施100 g氮肥即可。该研究结果可为毛红椿造林初期林木养分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幼林 施肥 生长 生理
下载PDF
不同种源/家系毛红椿连年生长性状变异及早期选择
9
作者 吴云燕 张露 +6 位作者 刘远生 程强强 苏仁峰 潘俊彬 刘军 刘玮 马际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目的】对毛红椿种源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毛红椿种源/家系,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以推进毛红椿遗传改良工作。【方法】以毛红椿5个种源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对不同种源/家系生... 【目的】对毛红椿种源家系幼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毛红椿种源/家系,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以推进毛红椿遗传改良工作。【方法】以毛红椿5个种源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调查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对不同种源/家系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遗传增益进行优良种源/家系选择。【结果】毛红椿早期生长性状在种源、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4号家系(江西宜丰)在树高、胸径、材积等方面表现最好且生长最快,1号家系(安徽泾县)和4号家系(安徽泾县)生长相对较慢,且2号、13号、14号、15号的连年生长量靠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5.39%~32.74%、31.94%~36.55%、80.81%~91.21%,5年生毛红椿测定林的变异系数为材积>胸径>树高,其遗传力分别为0.586~0.894、0.749~0.852、0.643~0.78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生长性状与无霜期,5年生枝下高与经度、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未达显著外,各生长性状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生长性状与经纬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初步选出3个优良家系(12号、13号、14号),其中14号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94%、16.59%、38.20%。【结论】毛红椿的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在地理上呈现明显的“双向渐变型”。初步筛选的14号(江西宜丰)家系不仅生长优良,且有着较高的遗传增益,可作为推广使用的首选家系,可以为毛红椿选育工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家系选择
下载PDF
山苍子嫁接愈合过程的组织解剖和生理特性
10
作者 王习政 陈霞 +5 位作者 苏文娟 张运煜 王毓曼 谢荟清 陈尚钘 刘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山苍子嫁接愈合过程中嫁接口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变化过程,明确山苍子芽接愈合过程的机制,对山苍子良种嫁接苗木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山苍子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以采穗圃优树1年生枝为穗条,采用嵌芽接... 【目的】通过分析山苍子嫁接愈合过程中嫁接口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变化过程,明确山苍子芽接愈合过程的机制,对山苍子良种嫁接苗木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山苍子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以采穗圃优树1年生枝为穗条,采用嵌芽接嫁接技术,于芽接后不同时期取嫁接结合部位组织进行解剖结构的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并测定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生理酶指标活性。【结果】山苍子嫁接愈合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隔离层形成期(嫁接后0~5 d)、愈伤组织形成与连接期(嫁接后6~16 d)、形成层连接期(嫁接后17~25 d)和维管组织分化形成期(嫁接后26~35 d)。在嫁接后初期,嫁接口的砧木切口面先后出现隔离层和愈伤组织,嫁接后17~25 d,砧穗间形成愈伤组织桥,且形成层相互连接,构成形成层环带;嫁接后26~35 d嫁接口处分化出维管组织,且砧穗紧密连接。各生理指标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在嫁接后第15天,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POD、CAT均上升到峰值水平,随后5 d,可溶性糖和SOD出现峰值,此时PPO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山苍子在嫁接后第35天基本完成愈合,且愈伤组织形成与连接末期、形成层连接初期(嫁接后第15~20天)是山苍子嫁接成活的关键时期。在隔离层形成期,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即时调控活性氧水平;在嫁接愈合后期(嫁接后30~35 d),POD、CAT与PAL共同参与砧穗切口部位愈伤组织形成与木质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 嫁接愈合 显微结构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光周期对红花玉兰‘娇红1号’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蔡宇宇 朱仲龙 +7 位作者 贾忠奎 马履一 桑子阳 吴南生 徐梦阳 罗芊芊 邓章文 汪加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0,210,共13页
【目的】为给红花玉兰的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红花玉兰‘娇红1号’2年生大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调控LED光源的方式,设置6种光周期,分别为8 h(光照期)/16 h(暗期)、10 h/14 h、12 h/12 h、14 h/10 h、16 h/8 h以及自然光照(CK)... 【目的】为给红花玉兰的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红花玉兰‘娇红1号’2年生大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调控LED光源的方式,设置6种光周期,分别为8 h(光照期)/16 h(暗期)、10 h/14 h、12 h/12 h、14 h/10 h、16 h/8 h以及自然光照(CK),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定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叶片营养物质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在14 h/10 h处理下苗高、地径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8 h/16 h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随着光周期中光照时间的延长,除了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外,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全K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14 h/10 h处理下叶片营养物质含量最高,8 h/16 h处理下最低。光周期对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显著,14 h/10 h处理下叶片SOD活性、POD活性、APX活性显著低于CK处理,8 h/16 h和16 h/8 h处理下显著高于CK处理。在12 h/12 h和14 h/10 h处理下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较CK有显著提高,在8 h/16 h和16 h/8 h处理下光合色素含量较CK显著降低。总体上,苗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在8 h/16 h处理下最小,在14 h/10 h处理下最大,在16 h/8 h处理下各参数有所下降。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最大荧光(F_(m))、初始荧光(F_(o))、光化学猝灭系数(C_(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C_(NPQ))与CK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在14 h/10 h处理下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的值最大且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为26.33、0.77、3.45和0.74。【结论】光周期可以影响‘娇红1号’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叶片营养物质含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适当延长光周期中的光照时间有利于提高‘娇红1号’苗木的质量,光周期14 h/10 h是最适合其生长的光照条件,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玉兰‘娇红1号’ 光周期 生理指标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毛红椿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杜宣瑾 朱源 +3 位作者 张露 贾婷 刘玮 马际凯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促进毛红椿幼苗抗旱性机制,以毛红椿幼苗为材料,探究接种AMF对毛红椿幼苗在正常浇水(NW)、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处理下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毛红...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促进毛红椿幼苗抗旱性机制,以毛红椿幼苗为材料,探究接种AMF对毛红椿幼苗在正常浇水(NW)、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处理下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毛红椿幼苗生长和生理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但接种AMF可缓解干旱胁迫对苗木生长的抑制,显著促进毛红椿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P<0.05)。接种AMF与对照(CK)的毛红椿幼苗叶片除气孔导度(G_(s))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差异不显著外,G_(s)在另外3个干旱胁迫处理下及蒸腾速率(T_(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净光合速率(P_(n))在4个干旱胁迫处理下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毛红椿幼苗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较CK提高了26.45%,其可溶性蛋白(Sp)含量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旱胁迫下,与CK相比,接种AMF毛红椿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接种幼苗的内含物(Ss、Sp、Pro)与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P<0.001),光合指标除C_(i)外,其余光合指标(P_(n)、G_(s)、T_(r))与生长指标(GH、GD)均存在正相关。接种AMF能够通过提高毛红椿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以增强其抗旱性,促进毛红椿幼苗生长,有效提高毛红椿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干旱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 生长 生理
下载PDF
红壤侵蚀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李鹏 刘晓君 +5 位作者 刘苑秋 陶凌剑 付小斌 毛梦蕾 李文琴 汪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目的】探讨江西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碳储量特征,为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汇的影响机制和江西红壤侵蚀区生态修复及碳库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经过27 a植被恢复与重建后的6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马尾松... 【目的】探讨江西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碳储量特征,为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汇的影响机制和江西红壤侵蚀区生态修复及碳库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经过27 a植被恢复与重建后的6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湿地松P.elliottii纯林、木荷Schima superba纯林、湿地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补植木荷林、湿地松补植木荷林)为研究对象,以未加人工干扰的自然恢复地为对照,比较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储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相较于对照,在0-20 cm土层中,6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在20-30 cm土层中,除了马尾松纯林和湿地松纯林外,其余4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30-40 cm土层中,仅有木荷纯林和湿地松-木荷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②研究区7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均表现出较强的表聚效应,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层间差异不同,其中木荷纯林最大,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30-40 cm土层相差33.26 g·kg^(-1),对照最小,仅相差4.90 g·kg^(-1)。③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规律与质量分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是植被因子与土壤理化性状共同作用的结果。植被因子中凋落物氮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相关系数最大(r=0.322,P<0.01),土壤理化性状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相关系数最大(r=0.932,P<0.01)。④土壤有机碳储量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木荷纯林、湿地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补植木荷林、湿地松补植木荷林、湿地松纯林、马尾松纯林,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0.12、42.73、38.20、33.03、26.93和20.85 Mg·hm^(-2),最大提升了2.46倍,最小提升了1.02倍。【结论】人工植被恢复与重建在红壤侵蚀区效果显著,在研究区今后的建设中可继续推广,以促进植物群落恢复,提高和维持土壤碳库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侵蚀区 植被恢复 碳密度 分布特征 土壤固碳
下载PDF
初植和补植阔叶树对红壤丘陵区湿地松养分获取和转运的影响
14
作者 夏成康 林勇 +3 位作者 兰勇 吴高洋 王晟楠 陈伏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探究初植(同龄混植)和补植(异龄混植)阔叶树对湿地松养分获取和利用策略的影响,为湿地松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于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湿地松林为对象,基于长期单种和混交试验平台,分别在林龄30年且立地条件... 【目的】探究初植(同龄混植)和补植(异龄混植)阔叶树对湿地松养分获取和利用策略的影响,为湿地松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于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湿地松林为对象,基于长期单种和混交试验平台,分别在林龄30年且立地条件相似的湿地松纯林、湿地松-木荷初植混交林、湿地松-木荷补植混交林(补植木荷14年)中构建5块20 m×20 m标准样地(共15块样地),采集湿地松标准木的根际土壤、细根、枝、新鲜叶和凋落叶样品,测定土壤和植物各器官的氮(N)、磷(P)含量,评估不同混交模式对根养分捕获能力、叶养分回收和树木养分转运的影响,揭示养分获取策略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混交阔叶树显著提高湿地松根际土壤的NH_4~+-N和矿质氮含量(P<0.05),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初植和补植混交林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整体看,混交阔叶树提高湿地松各器官的N、P含量,其中初植混交效应比补植好。与纯林相比,初植混交林中湿地松根氮和磷捕获能力分别显著提高14.04%和46.16%,叶氮回收效率显著降低6.07%,磷回收效率显著提高15.49%。尽管补植阔叶树降低根养分捕获成本,但阔叶树根系抑制湿地松根系的养分捕获能力,导致补植混交林中湿地松根养分捕获能力和叶养分回收效率均无显著变化。此外,与纯林相比,初植混交林中湿地松运输根向枝、叶的N转运分别提高36.05%和15.61%,P转运分别降低35.13%和36.52%;补植混交林中N转运无显著变化,但运输根向枝、叶的P转运比在纯林分别降低53.21%和40.17%。【结论】混交阔叶树提高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根际土壤和植株各器官的养分含量,改变湿地松养分获取策略,其中初植比补植更能促进湿地松的养分获取和利用。此外,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过程可被检测,且反映根捕获和叶回收的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根捕获 叶养分回收 养分获取策略 木荷
下载PDF
江西4个县毛竹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耀文 周光南 +4 位作者 李林海 赵自稳 郭晓敏 刘苑秋 张文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4-237,共4页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生长快速,具有广泛的用途。对江西省崇义、靖安、资溪、井冈山4个地区毛竹样地的立竹生长、林下植被、土壤以及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样地碳储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毛竹样地的土壤...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生长快速,具有广泛的用途。对江西省崇义、靖安、资溪、井冈山4个地区毛竹样地的立竹生长、林下植被、土壤以及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样地碳储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毛竹样地的土壤层是固碳主体,其次是毛竹立竹,林下植被。毛竹立竹秆的碳储量是立竹的固碳主体。崇义、靖安、资溪、井冈山4个研究区域单位面积平均碳储量分别为189.096、215.336、198.838、239.723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碳储量 分布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不同类型的森林康养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潘洋刘 曾进 +3 位作者 刘苑秋 文野 晏琪 古新仁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8,110,共7页
首先,简单介绍森林康养的内涵和类型,并建立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包括森林洁净度、气候适宜度、景观美景度、资源丰富度这4项准则层和21项具体指标。其次,结合专家对不同康养类型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判断,运用层析分析法,计... 首先,简单介绍森林康养的内涵和类型,并建立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包括森林洁净度、气候适宜度、景观美景度、资源丰富度这4项准则层和21项具体指标。其次,结合专家对不同康养类型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判断,运用层析分析法,计算出相应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以此分析了四类康养活动的核心要素指标。最后,提出完善生态环境检测体系、加强森林景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资源评价 康养类型 要素指标
下载PDF
江西29个油茶品种始果早期表型变异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楚天 游璐 +2 位作者 钟琳珊 连鲁楠 胡冬南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81,共9页
选取在江西省广泛栽植、具有代表性的29个油茶品种,对其10个表型性状进行研究,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重复力、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聚类结果,探讨不同品种表型多样性水平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树体... 选取在江西省广泛栽植、具有代表性的29个油茶品种,对其10个表型性状进行研究,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重复力、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聚类结果,探讨不同品种表型多样性水平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树体、叶片和果实相关性状均变异较大,平均变异系数11.09%,平均相对极差达38.08%,平均表型多样性指数为2.356 5;果实(0.99)与叶片性状重复力(0.95)极显著高于树体性状(0.71),相同选择强度下,对果实性状的选育具有更高的遗传增益;表型性状与出籽率及种仁含油率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均将29个油茶品种分为5个大类。不同品种表型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果实性状和叶片性状表型多样性差异由其遗传差异造成,而环境条件对树体性状影响较大;利用性状间相关性,可选取重要指标预测单株(系)产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均能较好区分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地理来源相同的品种具有相似表型,表明其遗传距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表型性状 变异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森林保护学科研究生的科研热点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仁 郭春兰 +1 位作者 陈伏生 张扬 《生物灾害科学》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以中国知网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0年以来我国森林保护研究方向的1577篇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总结其研究热点和发展历程。结果显示,森林保护学硕士研究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而后保持平稳趋势... 以中国知网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0年以来我国森林保护研究方向的1577篇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总结其研究热点和发展历程。结果显示,森林保护学硕士研究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而后保持平稳趋势,“生物学特性”、“生物防治”、“松材线虫”、“分类”、“多样性”和“松墨天牛”等关键词频率较高;“基因克隆”、“转录组”和“抗病性”等问题成为学科研究热点。研究结果为森林保护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发展历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